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朱贤富  王振华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16):2450-2451
目的:观察高压氧(HBO)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方法:将8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HBO治疗组、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待生命体征平稳后加用HBO治疗3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1个疗程、3个疗程后的格拉斯哥昏迷记分(GCS)和严重颅脑伤残疾评定量表(DRS)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GCS、D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疗程、3个疗程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GCS评分明显提高,DRS评分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BO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有显著的治疗作用,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其残死率。  相似文献   

2.
叶琦 《海峡药学》2011,23(11):132-133
目的探讨纳洛酮对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浆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74例,按照随机对照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纳洛酮,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GCS评分、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及C-反应蛋白水平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9.19%VS 70.27%,P〈0.05);两组患者经治疗后,GCS评分显著上升,神经功能缺损积分显著下降,观察组变化更为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两组患者CRP含量显著下降(P〈0.05),且观察组下降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洛酮可显著提高GCS评分,降低神经功能缺损积分,明显降低伤后C-反应蛋白水平,是治疗中、重型损伤的可靠药物。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后高血糖患者的护理对策,以改善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方法:选择92例重型颅脑损伤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以上患者入院前血糖检查均显示为高血糖症,随机选择46例为对照组,实行神经外科常规护理及血糖监测,另46例分为观察组,在以上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胰岛素强化治疗护理,治疗15d后,以上患者均检查空腹血糖,并与入院前比较。结果:经护理15d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血糖水平正常病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糖改变无效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胰岛素强化治疗护理,能有效降低、控制血糖水平,减轻脑细胞损害,提高救护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氨溴索辅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及对血清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将60例AECOPD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抗感染、平喘等常规治疗;治疗组除常规治疗外,还给予氨溴索注射液90mg静脉滴注。2组疗程均为10d。治疗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和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经10d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1);治疗组治疗后C-反应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氨溴索辅治AECOPD有显著的疗效,并可同时降低C-反应蛋白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高压氧治疗对颅脑损伤患者血浆D-二聚体和血糖的影响及疗效观察。方法抽取280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成高血氧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检测并比较2组高压氧治疗前后患者血浆D-二聚体及血糖水平。结果高压氧治疗后患者血浆D-二聚体及血糖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压氧治疗可以显著降低颅脑损伤患者血浆D-二聚体及血糖水平,对改善预后降低致残率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6.
董云  闫岩  刘桂艳 《中国医药》2009,4(5):366-367
目的探讨高压氧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治疗时机。方法313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完全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127例,入院后给予常规药物及支持治疗;高压氧组186例在对照组基础上每天给予高压氧治疗,每次吸氧1h,平均吸氧28.6d。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观察高压氧的治疗时机。结果高压氧组总有效165例(88.7%),治愈76例(40.9%);对照组总有效85例(66.9%),治愈31例(24.4%),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周内接受高压氧治疗的121例患者治愈65例(53.7%),大于2周接受高压氧治疗的65例患者治愈11例(16.9%)。结论高压氧治疗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可明显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发病6h或手术后48h以上的患者在病情许可又无禁忌证情况下尽早行正规高压氧治疗可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7.
高压氧在重症颅脑损伤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提高重症颅脑损伤治疗的成功率,加快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恢复,减少并发症,提高预后生活质量和降低死亡率。方法将我院自1990年收治的部分重症颅脑损伤患者,8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实验组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高压氧治疗,对照组只给予常规综合治疗。对两组患者进行跟踪观察,分别于实施高压氧治疗一个疗程后作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和评价。结果实验组在加用高压氧治疗一个疗程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及病死率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压氧可提高重症颅脑损伤治疗效果,减低伤残率及死亡率,疗效满意,毒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治疗作用。方法将46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对照组22例和治疗组2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银杏叶提取物,疗程2月;分别测定两组冶疗前后尿微量蛋白、空腹血糖、血肌酐、血脂指标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后尿微量蛋白明显降低(p〈0.01),血脂指标明显改善(p〈0.01),而空腹血糖没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银杏叶提取物可减少尿蛋白,改善肾功能,对早期糖尿病肾病具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9.
早期高压氧治疗对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高压氧(HBO)治疗对颅脑外伤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71例颅脑外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药物和物理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高压氧治疗,治疗结束后采用GCS预后评分表(GOS)评分作为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疗程结束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8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59%,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脑损伤患者伤后早期高压氧治疗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纯药物和物理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高压氧对重型颅脑损伤的康复作用。方法本院收治的9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分为两组,高压氧治疗组(41例)和对照组(同期常规治疗,51例),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重型颅脑损伤经高压氧辅助治疗存活的患者中,轻度残疾的比例高于常规治疗组,中重度残疾比例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压氧辅助治疗对改变重型颅脑损伤疾病的进程、转归,减轻残疾的程度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高压氧和小脑顶核电刺激治疗中度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中重度颅脑损伤(GCS评分4~10分)患者140例,随机分为高压氧治疗组71例和电刺激治疗组69例,治疗前后采用功能障碍评分(DRS)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Barthel指数),根据临床四级疗效标准进行疗效评定。结果高压氧治疗组和电刺激治疗组均能降低颅脑损伤患者DRS,提高BI,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压氧治疗组总有效率(92.9%)高于电刺激治疗组(8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重度颅脑损伤患者高压氧治疗的临床疗效优于小脑顶核电刺激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高压氧对重度颅脑外伤偏瘫的疗效。方法将本院收治的64例重度颅脑外伤后偏瘫患者,按照自愿随机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颅脑外伤常规治疗和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高压氧辅助治疗。观察两组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0.625%,对照组为78.125%,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后MBI评分为(70.3±15.2)分,与对照组的(60.1±15.4)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后上下肢FMA评分分别为(46.2±14.9)分、(34.3±9.8)分,与对照组的(31.5±14.9)分、(24.5±4.9)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给予高压氧辅助治疗治愈率高,能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高压氧联合奥拉西坦治疗重型颅脑外伤患者记忆与智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高压氧治疗组、奥拉西坦治疗组和高压氧联合奥拉西坦治疗组。运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和巴氏指数(BI)测定治疗前和治疗60 d后4组患者的评分值。结果高压氧联合奥拉西坦组MMSE及BI评分增加值明显高于奥拉西坦组和高压氧组(P<0.05)。结论高压氧联合奥拉西坦治疗重型颅脑外伤恢复期患者的记忆与智能障碍有显著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影响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临床因素。方法 对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该院收治的64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伤后3个月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将其分为预后不良组(30例)和预后良好组(34例),观察两组患者入院时间、血糖、损伤严重程度评分(ISS)、血氧饱和度、收缩压以及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两组患者中可能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 与预后良好组比较,预后不良组患者的入院时间较长,血糖和ISS较高,而GOS分值、血氧饱和度、收缩压以及GCS分值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疝、CT中线移动程度、环池形态、并发症及基础疾病是影响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独立相关因素(OR=1.025、32.546、3.237、4.561,P〈0.05)。结论 对于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建立迅速有效的救治绿色通道,充分评估患者的损伤,密切监测病情的变化,早期积极地处理颅脑损伤和合并伤,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在提高生存率的基础上可促进其功能的恢复,改善预后,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不同时机应用高压氧治疗颅脑外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4年5月本院收治的120例颅脑外伤患者,根据治疗时机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60例患者在伤后12~15 d给予高压氧治疗,对照组60例患者则在伤后16~30 d给予高压氧治疗,两组患者治疗时间均为1个月,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GCS评分以及疗效进行统计对比。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7%(58/60),高于对照组的81.7%(49/60)(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GC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应用高压氧治疗颅脑外伤能有效改善患者的GCS评分,提高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血清中S100B蛋白的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郑中慧  孙晓立  焦保华 《河北医药》2009,31(12):1416-1417
目的分析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血清中S100B蛋白的动态变化与疾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急性颅脑损伤患者60例按GCS评分分为轻型组10例,中型组35例,重型组15例。分别于发病后24h内,第3、7、14天抽取空腹外周静脉血,使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S100B蛋白的血清浓度。结果3组S100B蛋白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即中型组S100B蛋白水平明显高于轻型组(P〈0.01),重型组S100B蛋白水平明显高于轻、中型组(P〈0.01)。结论S100B蛋白水平可以为急性颅脑损伤的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提供有意义的信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高压氧综合治疗对糖尿病足溃疡患者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的影响。方法选取糖尿病足溃疡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综合治疗,观察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高压氧治疗。两组病例在治疗前后均做空腹血糖、糖基血红蛋白和IGF-1的测定,并观察糖尿病足皮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和糖基血红蛋白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但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糖尿病足皮损改善情况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IGF-1水平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IGF-1水平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高压氧综合治疗对糖尿病足溃疡患者血清IGF-1水平有降低作用,且对糖尿病足患者皮损情况具有明显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对c反应蛋白(C—reactiveprotein,CRP)的影响。方法选择我科2009年2月至2012年3月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治疗组(阿托伐他汀联合胰岛素治疗)及对照组(单纯胰岛素治疗)各36例,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4、8、16周后的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BG)的变化情况,两组患者治疗16周后的总有效率,及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CRP变化情况、不良反应等。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前的FBG、2hPBG组间比较未见明显异常(P〉0.05),治疗4、8、16周后,两组的FBG、2hPBG均较治疗前及前一时间段明显降低,且治疗组FBG、2hPBG分别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6周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4.44%)明显高于对照组(7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前的CRP组间比较未见明显异常,治疗16周后,两组的CRP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698,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确切,控制血糖效果好,其作用机制考虑可能与降低CRP的水平有关,仍需进一步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曲美他嗪对糖尿病心肌病患者的保护效应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探讨曲美他嗪对糖尿病心肌病人的保护效应.方法 收集住院及门诊长期服用曲美他嗪的糖尿病心肌病患者共121例,分为:A组(对照组,59人),B组(治疗组,62人),两组均采用常规内科治疗,于治疗前后测定空腹血糖、OGTT后2h血糖、血脂(总胆固醇、三酰甘油) 、凝血酶原时间(PT) 、部分凝血活酶活化时间(APTT) 、心电图Q-T离散度,超敏C反应蛋白、血压、射血分数(EF)、左心室缩短分数(FS),并比较治疗前后LVMI(左室质量指数)和RWT(相对室壁厚度).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B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EF和FS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脂降低,血糖降低,而与A组比较,B组心电图Q-T离散度有所改善、B组LVMI、RWT、超敏C反应蛋白较A组降低(P<0.05);结论 曲美他嗪可辅助治疗糖尿病心肌病.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的血糖水平与其损伤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25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急性颅脑损伤分为轻型、中型、重型3组,应用t检验的统计学方法分析血糖水平与颅脑损伤程度的关系。根据血糖水平将患者分为血糖正常组、血糖升高组、血糖<11.1mmol/L组和血糖≥11.1mmol/L组,采用χ2检验的统计学方法分析血糖水平与急性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随着颅脑损伤程度的加重,血糖值明显升高(P<0.01),呈正相关。颅脑损伤患者中,血糖值越高其预后越差(P<0.01)。结论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的血糖水平可以作为监测病情及判断预后的指标,在治疗过程中严格控制血糖,可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