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938年1月~1989年12月我院收治失代偿期肝炎后肝硬化185例,其中发生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MSOF)98例,发生率占25.9%,现分析如下。MSOF 受损器官频率与病死率关系:肾脏受损率74.4%(73/98)例、病死率57.5%(42/73例),心脏受损率70.4%(69/98例),病死率60.9%(42/69例);中枢神经系统受损率45.9%(45/98例),病死率64.4%(29/45例);消化系统受损率42.8%(42/98例),病死率69%(29/42例);凝血纤溶系统受损率37.7%(37/98例),病死率48.6%(18/37例);肺脏受损率4.1%(4/98例),病死率100%(4/4例)。MSOF 与继发感染、死亡率关系:二个脏器衰竭者继发感染率为22.2(10/48例)%,病死率为54.5%(6/11例);三个脏器衰竭者分别为61.7%(17/28例)及88.2%(15/17例),四个脏器衰竭者分别为50%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肺心病合并多脏器衰竭的发病原因、诊断方法和预后。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3月至2014年5月急诊科收治的肺心病合并多脏器衰竭患者136例,分析肺心病合并不同受损脏器数目的不同病死率情况,采用多方面综合防治的方法,积极治疗肺心病合并多脏器衰竭。结果 136例患者中出现两个脏器损害的患者73例,病死率21.92%(16/73),3个脏器损害的患者40例,病死率52.5%(21/40),3个以上脏器损害的患者29例,病死率72.41%(21/29)。随着合并受损脏器数目的增加,病死率增加,病死率之间具有差异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心病合并多脏器衰竭要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包括密切监测多脏器功能,对原发病的积极治疗,控制感染,及早合理的机械通气治疗,纠正电解质平衡和酸碱失衡等。  相似文献   

3.
老年人慢性肺心病的多脏器衰竭115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115例老年人慢性肺心病并发多脏器衰竭分析发现,肺部感染为其主要诱发因素,本组除肺心病受累外,脑的受累率最高,其它依次为肾,肝,胃和DIC,除4例DIC全部死亡外,胃衰的病死率最高,其它依次为肾,脑和肝,两个脏器衰竭的病死率为40.3%,三个脏器衰竭为72.7%,两者有显著差异(P〈0.05),≥4个脏器衰竭者全部死亡。  相似文献   

4.
我院自1986年以来共收治重症肝炎87例,其中急性重型5例,亚急性重型35例,慢性重型29例。男27例,女12例,年龄23~57岁,平均37.6岁。其中并发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简称 MSOF)者69例,占79.3%(69/87),死亡50例,病死率为72.4%(50/69)。其中并发2个脏器衰竭者:肝、脑3例,肝、凝血系统6例;3个脏器衰竭者:肝、脑、肾14例,肝、脑、凝血系统5例,肝、脑、胃肠道12例;≥4个脏器衰竭者:肝、脑、凝血系统、肾19例,肝、脑、凝血系统、肾、胃肠道10例。总计≤3个脏器衰竭者40例,占56.52%,其中死亡23例,死亡率为57.5%(23/40);≥4个脏器衰竭者为29例,占42.0%,其中死亡27例,死亡率为93.1%(27/29)。脏器衰竭数≥4个者病死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治疗伴有肾功能衰竭的多器官功能衰竭(MODS)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经CBP治疗的合并肾功能衰竭的MODS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CBP清除了患者的尿毒症毒素,较快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使血压回升。25例患者总死亡率36%,病死率与脏器衰竭数目相关,3个以上器官衰竭病死率近85.7%。结论 CBP能明显改善伴有肾功能衰竭的MODS患者的血液动力学及血液生化指标,降低2~3个器官衰竭患者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老年肺源性心脏病并发多器官衰竭患者的临床特点以及针对性防治对策进行探讨。方法对我科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所接诊的老年肺源性心脏病并发多脏器衰竭75例各项临床资料加以回顾,对其特点以及防治对策加以探讨。结果结合本次分析可以发现,老年肺源性心脏病可诱发多个器官衰竭,且脏器受损数量越多则病死率越高,本组患者病死率为30.67%(23/75)。结论老年肺源性心脏病并发多脏器衰竭患者存在着较高病死率,为保障该类患者生命安全,需结合其临床特点,尽早给予防治对策,实现对病死率的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临床特点及抢救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治愈20例,好转3例,死亡1例,总有效率为95.83%(23/24),死亡原因为多脏器功能衰竭。结论快速、有效、平稳地控制血糖波动,迅速纠正体内代谢紊乱,可改善患者的预后,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8.
董瑶英 《云南医药》1992,13(2):82-83
我院自1987年开展腹膜透析(PD)抢救急慢性肾功能衰竭取得较好疗效,对老年多脏器衰竭用PD治疗仍属首例。老年急性肾功能衰竭死亡率很高,合并多脏器衰竭(MSOF),预后极为凶险。加之,目前对多脏器衰竭病人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采  相似文献   

9.
急性脑血管病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8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春燕 《中国基层医药》2006,13(7):1081-1082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病(ACVD)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MOF)的发病因素、临床特点及转归,总结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84例ACVD合并MOF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84例中2个脏器衰竭38例,病死率55.26%;3个脏器衰竭25例,病死率72%;4个及以上脏器衰竭20例,病死率100%。结论本病病死率极高,死亡与疾病性质及年龄有关,早期识别及积极有效地防治是减少MOF死亡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0.
多器官衰竭(MOF)、多系统衰竭或多系统脏器衰竭(MSOF)是指一个以上的系统与脏器不能自行维持其活动。MSOF这一名词首先为Tilney于1973年提出,认为是外科手术后一个没能解决的问题。由于创伤洽疗的改进,严重外伤与手术后造成伤病员死亡的脏器在各个时期有所不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早期以前主要死因为休克;其后为肾功能衰竭,60年代时造成死亡最突出的脏器为肺(如ARDS),70年代后致死主因已不是单一脏器的衰竭,而是多系统脏器进行性或序贯性的衰竭,故1975年Baue 称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慢阻肺与脏器功能衰竭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我院2008年2月至2009年10月收治的35例老年慢阻肺并发多脏器衰竭资料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结果 慢肺阻是诱发多脏器功能衰竭的直接原因.结论 本文资料证实涉及老年慢阻肺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越多,病死率越高,并且与受损脏器的数目成正比例关系,凡有肾功能衰竭者病死率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防治经验,以降低发病率及病死率。方法:选择1996年6月、1999年5月在ICU住院的50例患者,对其病因、临床表现、实验检查结果、监测参数、治疗方法及结果进行归纳统计。结果:肺受累40例,百分比为80%,且是MODS中首先受累器管,胃肠、肝。肾、心血管、中枢神经系统。血液系统呈序贯发生;各种治疗方法中,大黄对胃肠衰竭疗效较满意;2、3、4个脏器功能障碍病死率分别是25%、66%、83.3%,大于或等于5个脏器功能障碍病死率为100%,APACHE评分>20,MODS严重分期评分>9分者病死率较高。结论:多种原因可诱发MODS;治疗MODS方法是综合性,大黄对防治胃肠功能障碍有重要作用;对有诱发MODS原因者,宜尽早加强系统监测,尤其应警惕肺功能障碍的出现;MODS总病死率仍然较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新生儿多器官功能障碍(MODS)与胃肠功能衰竭的关系,寻求有效的防治措施。方法对方我院68例患有MODS新生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估新生儿MODS时胃肠功能衰竭的临床特点。结果68例结MODS患儿胃肠功能衰竭发生率为55.88%(38/68),具有2、3、4个或以上器官功能障碍的患儿,胃肠功能衰竭发生率依次为22.73%(5/22)、60.71%(17/28)、88.89%(16/18),各组有显著性差异(x2=18.0284,P<0.01)。胃肠功能衰竭组病死率为52.63%(20/38),非胃肠功能衰竭组病死率为23.33%(7/30),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x2=6.0110,P<0.05).结论MODS新生儿,胃肠功能衰竭发生率高,并且受损器官数目越多,胃肠功能衰竭发生率越高。MODS新生儿出现胃肠功能衰竭病死率比非胃肠功能衰竭组明显增高。因此胃肠功能衰竭在MODS中占重要位置。如果及时有效控制其发展,阻断其它器官相继序贯性衰竭对MODS转归和预后及降低病死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合并多脏器衰竭(MOF)的病因,探讨临床护理方法及注意事项。方法综合分析本院248例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合并多脏器衰竭的临床资料。结果在这248例中共死亡60例,占24.19%。结论对于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合并多脏器衰竭的患者的护理,应预防感染加重或再次感染,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合理氧疗,建立科学的饮食方法,加强患者营养支持等。  相似文献   

15.
曾玲 《安徽医药》2016,20(3):529-530
目的 分析新生儿感染性休克与新生儿疾病危重病例评分及多脏器功能损害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该院收治的48例因感染性休克致死的新生儿,依据休克的程度、所患疾病危重程度及修正的Fry-MODS相关诊断标准对新生儿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以分析新生儿感染性休克与新生儿疾病危重病例评分及多脏器功能损害间的关系。结果 48例新生儿中仅有3例新生儿未出现脏器功能衰竭,45例出现脏器衰竭情况,以1~2个脏器为主,占83.2%(40/48);脏器功能衰竭最常见的为呼吸系统衰竭,共计41例,占所有患儿的85.4%,且Ⅱ型呼吸衰竭新生儿占所有患儿的72.9%,远高于肺出血患儿38.8%。三组实验室指标中白细胞数目、中性粒细胞数目、pH值、乳酸水平及HCO3-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白细胞数目、中性粒细胞数目、乳酸水平及HCO3-指标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H值水平明显低于其余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导致新生儿发生感染性休克的最常见原因为感染性肺炎,且此类新生儿入院初期疾病即呈现危重或极危重,是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但尽早对新生儿进行疾病危重程度评定对新生儿休克的诊断有指导意义;新生儿脏器功能损害以呼吸系统中的呼吸衰竭和肺出血为主。  相似文献   

16.
慢性肺心病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4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慢性肺心病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措施。方法 对 110例慢性肺心病中合并有多脏器衰竭的资料较完整的 48例作回顾性分析 ,总结该病合并脏器衰竭的数目与预后的关系 ,以及诱发多器官衰竭的因素。结果 MOF的病死率随脏器功能衰竭增多而增高 ,MOF的发生具有序贯性发病特点 ,与脏器血流灌注不足及机体缺氧、一氧化碳潴留程度有密切关系。结论 及早发现MOF ,积极治疗心力衰竭和呼吸衰竭、纠正微循环障碍、积极控制感染、提高机体整体免疫功能是逆转MOF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报告 3 8例体外循环术后多器官功能衰竭的预防及治疗经验。方法 分析 3 8例多器官功能哀竭患者的临床资料 ,并对多器官功能衰竭的预防及治疗进行探讨。结果  3 8例患者中 ,2 8例两器官衰竭 (心、肺 )者死亡 6例 ,6例 3脏器衰竭者死亡 3例 ,4例 3脏器以上衰竭者死亡 3例。总死亡数占多器官功能衰竭患者 3 1.6% ,占同期心脏手术 1.8%。结论 对危重病人进行术前准备 ,改善心肺功能 ,提高麻醉及手术技巧 ,缩短手术时间 ,正确处理低心排 ,加强呼吸道管理 ,合理应用抗生素 ,防治术后感染以及加强支持治疗 ,是多器官功能衰竭防治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18.
多脏器功能衰竭(简称MOF)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器官同时或先后出现功能衰竭。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病情复杂,病程长,并发症多,特别是合并MOF者病死率高,且护理困难。为了提高疗效,降低病死率,采取必要的预防与护理措施尤为重要。现将我院6年来收治的老年肺心病急性发作并多脏器功能衰竭的预防与护理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重症肺结核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重症肺结核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MOF)临床特点和防治措施。方法对我院1998-09~2003-10收治的116例重症肺结核并发MOF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6例重症肺结核并发MOF患者中93.1%为复治病例,以肺部感染为诱因者占72.4%,以肺为首发衰竭器官占76.7%。各器官衰竭发生率依次为肺87.9%、心脏80.2%、脑48.3%、肝脏30.2%、肾28.4%、消化道19.0%、血液3.4%。并发MOF病死率为62.1%。各年龄组病死率分别为青年组22.2%、中年组54.2%、老年组74.6%。并发2个器官衰竭病死率为44.2%,3个器官衰竭病死率为64.1%,4个器官衰竭病死率为90.0%,5个器官衰竭病死率为100.0%。结论重症肺结核易并发MOF,肺部感染为主要诱因,多先出现呼吸衰竭,进而导致MOF,病死率高。积极预防,综合治疗为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20.
慢性肺心病并发多脏功能衰竭4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志仁 《河北医药》2000,22(6):411-412
目的 探讨慢性肺心病并多脏器功能衰竭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措施。方法 对110例慢性肺心病中合并有多脏器衰竭的资料较完整的48例作回顾性分析,总结该病合并脏器衰竭的数目和预后的关系。以及诱发多器官衰竭的因素。结果 MOF的病死率随脏器功能衰竭增多而增高,MOF的发生具有序贯性发病特点,与脏器血流灌注不足及机体缺氧、一氧化碳潴留程度有密切关系。结论 及早发现MOF,积极治疗心力衰竭和呼吸衰竭、纠正微循环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