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随着国内外人工流产数目的逐渐增加,特别是近几年无痛人工流产手术的开展,人们也逐渐关心手术的远期及近期并发症,我院自2005年4月-2006年4月共收治人工流产术后官腔粘连10例,现报道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人工流产术是指妊娠14wk以内,因疾病、防止先天性畸形儿出生、遗传病及非法妊娠等原因而采用人工终止妊娠的手术。虽然手术安全简单,但流产中的疼痛往往是患者难以忍受的,无痛人工流产术是给予一定剂量的镇痛、镇静剂,使患者在无痛状态下进行人工流产术。2007年4月~5月,我院按患者意愿选择做无痛人工流产术151人次,术后患者均述手术镇痛效果好,现将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微管微创人工流产手术115例临床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微管微创人工流产术的流产效果、副反应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2006年4月~2007年3月在我站门诊就诊、自愿要求施行微管微创人工流产手术的早期妊娠妇女115例,在膀胱充盈、B超监测条件下,用微管行负压吸宫术。结果115例微管微创人工流产手术除一例疑为双胎妊娠者其中一孕囊漏吸外,手术均一次成功,手术创伤小,痛苦小,副反应少,并发症发生率低。结论微管微创人工流产手术与其他几种终止早期妊娠方法相比较,具有成功率高、痛苦小、安全性高、副反应和并发症发生率低的优点,尤其适用于早期高危妊娠对象。  相似文献   

4.
随着国内外人工流产数目的逐渐增加,特别是近几年无痛人工流产手术的开展,人们也逐渐关心手术的远期及近期并发症,我院自2005年4月~2006年4月共收治人工流产术后官腔粘连17例,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17例,年龄24~38岁;经产妇5例,未产妇12例;人工流产次数≤2次者6例,≥3次者11例;我院手术11例,外院手术6例.……  相似文献   

5.
人工流产术是避孕失败的补救措施,为了提高计划生育手术质量,减轻术中疼痛,减少流产术中引起的综合反应,我院自2002年10月~2003年4月应用安定静脉注射,阿托品宫颈局部注射,取得了无痛人工流产的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口服米索前列醇联合利多卡因宫颈注射在人工流产手术中扩张宫颈和镇痛的作用。方法:选择2004年4月-2005年12月在门诊自愿要求终止妊娠的早孕妇女100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单纯使用米索前列醇。B组在A组基础上联合利多卡因宫颈注射,观察两组孕妇在人工流产手术中宫颈松弛程度、扩张难易度、疼痛程度、手术时间、出血量、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率。结果:宫颈扩张程度两组无明显差异,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镇痛效果比较两组有明显差异。人工流产综合征A组发生2例,B组无一例发生。结论:B组联合用药的药物有协同互补作用。使药物在不同途径发挥最好效果,达到满意的扩张宫颈和镇痛要求,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受术者的舒适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人工流产致子宫穿孔的原因及处理措施。方法:1996年3月~2009年4月我院共发生人工流产所致子宫穿孔18例,分析子宫穿孔的原因、引起穿孔的器械和子宫穿孔时的症状及处理原则。结果:人工流产手术前未查清子宫大小及位置8例(44.4%),手术操作粗暴4例(22.2%),哺乳期子宫5例(27.7%),双子宫1例。经适当处理均治愈。结论:人工流产术前应严格掌握指征、按常规操作,一旦发生子宫穿孔及时处理。  相似文献   

8.
人工流产术是指妊娠14wk以内,凶疾病、防止先天性畸形儿出生、遗传病及非法妊娠等原凶而采用人工终止妊娠的手术[1],虽然手术安全简单,但流产中的疼痛往往是患者难以忍受的,无痛人工流产术是给予一定剂量的镇痛、镇静剂,使患者在无痛状态下进行人工流产术.2007年4月~5月,我院按患者意愿选择做无痛人工流产术151人次,术后患者均述手术镇痛效果好,现将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刘俊 《新疆医学》2006,36(4):48-49
在人工流产手术中,常有手术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人工流产综合征”。我院自98年以来,试用阿托品对390例人流手术者分组进行临床舰察,以防止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付洁  韩春香 《中原医刊》2005,32(5):57-58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希望在无痛条件下进行人工流产者也越来越多,丙泊酚是一种新型短效的静脉麻醉药,其临床特点起效快、作用时间短、恢复快,避免传统人流给患者造成的术中痛苦及术后并发症。我院自2003年4月起应用于人工流产手术,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无镇痛麻醉下施行人工流产术应认为不尽合理,采取减免孕妇痛苦及防止人工流产综合征的措施极为必要。我院自2001年将多系统电脑治疗仪犤3犦,应用于人工流产手术中,现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自2001年2月~10月选择50例患者作为实验A组,在人工流产术中、术后应用多系统电脑治疗仪,并同时选择50名患者作为对照组,单纯行人工流产手术。另外在宫颈麻醉下施行的人工流产手术中选择60名患者术中、术后辅以多系统电脑治疗仪作为实验B组,再选择50名患者单纯在宫颈麻醉下行人工流产手术,作为对照组。…  相似文献   

12.
人工流产是避孕失败的一种补救措施。近年来,在早孕人工流产中,未曾生育而行人工流产(以下简称未产人工流产)手术者有增多的趋势,不仅给受术者造成生理和心理的负担,也可能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一定程度的不良影响,为了了解未产人工流产的原因,从2003年1月至12月,在本院人工流产手术的1027例未产人工流产的病例进行原因分析。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两种人工流产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4月到2013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86例疤痕子宫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在6到10周要求终止妊娠)。本次所选患者没有手术禁忌症,均自愿要求进行人工流产。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43例。手术前对其宫颈进行利多卡因或阿托品注射。对照组患者术前未用药物,再以传统扩宫法进行对比分析,观察两组患者的术中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疼痛情况、宫颈松弛状况及人工流产综合反应等方面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中出血量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利多卡因或阿托品进行麻醉镇痛后再实施手术,具有操作简单、安全经济以及效果较佳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张淑蓉 《当代医学》2010,16(3):91-92
目的进一步掌握人工流产不全发生的原因及防范措施,保障人工流产手术安全有效。方法对我站2004年10月~2009年4月门诊收治的22例人工流产不全病例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19例吸宫不全,3例宫内早孕,其中1例哺乳期月经未复潮早孕,1例首次发现双角子宫早孕,1例初诊子宫肌瘤合并早孕。均于复诊确诊后再次手术治愈。结论提高术者的技术水平和责任心,是避免人工流产不全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米索前列醇联合利多卡因在人工流产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口服米索前列醇联合利多卡因宫颈注射在人工流产手术中扩张宫颈和镇痛的作用。方法:选择2004年4月~2005年12月在门诊自愿要求终止妊娠的早孕妇女100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单纯使用米索前列醇,B组在A组基础上联合利多卡因宫颈注射,观察两组孕妇在人工流产手术中宫颈松弛程度、扩张难易度、疼痛程度、手术时间、出血量、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率。结果:宫颈扩张程度两组无明显差异,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镇痛效果比较两组有明显差异,人工流产综合征A组发生2例,B组无一例发生。结论:B组联合用药的药物有协同互补作用,使药物在不同途径发挥最好效果,达到满意的扩张宫颈和镇痛要求,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受术者的舒适度。  相似文献   

16.
在人工流产手术过程中,由于手术操作对宫颈及宫壁的局部刺激,引起迷走神经的反射而出现心血管及全身一系列反应,临床上称之为人工流产综合反应。自2004年1月-2004年8月,我院妇产科将小剂量异丙酚复合芬太尼用于人工流产手术中预防该症,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应用介入性超声技术,减少困难人工流产的并发症,方法:在B超监测下行困难人工流产术并记录人工流产的时间、出血量及并发症等。结果:超声介入下行困难人工流产较盲目行困难人工流产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无手术并发症。结论:困难人工流产时应用介入性超声技术,提高了人工流产手术的安全性及性,避免了人工流产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8.
丙泊酚、芬太尼联合麻醉在人工流产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丙泊酚静脉麻醉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的效果。方法:将2005~2006年来我院门诊自愿要求人工流产的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静脉全麻组)与对照组(无麻醉措施),两组手术方法相同,观察组以丙泊酚、芬太尼进行静脉麻醉,术中监测生命体征及血氧饱和度,分析手术时间、疼痛程度、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率、出血量等。结果:观察组镇痛效果好,无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与对照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手术时间较对照组缩短,而出血量无差异。结论:静脉麻醉在人工流产术中镇痛、镇静效果确切,手术简单安全。  相似文献   

19.
方何英 《基层医学论坛》2014,(33):4467-4469
目的:探讨无痛人工流产手术中不良反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及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妇科门诊1345例自愿选择进行无痛人工流产手术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2013年1月—6月进行无痛人工流产手术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措施作为对照组,2013年6月—12月患者实施手术前护理干预、心理护理干预、手术中护理干预和手术后护理干预作为观察组,对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中不良反应发生率4.48%,对照组中不良反应发生率11.11%。结论无痛人工流产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特别是手术前的常规检查,术中严密监测血压呼吸心率等体征,积极的呼吸循环管理,对降低无痛人工流产手术中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减轻相关临床症状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人工流产手术是终止计划外妊娠的方法之一。近年来,医疗麻醉技术不断发展,镇痛人工流产手术随即发展起来。我院2002年2月-2003年10月采用澳大利亚进口的高效镇痛气体(50%笑气和50%氧气组成的混合气体)呼吸设备,实施镇痛人工流产手术620例,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