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炎琥宁注射液治疗小儿轻症手足口病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134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76例)和对照组(58例),对照组予以利巴韦林10mg/(kg·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炎琥宁10mg/(kg·d)。观察患者的热退时间、皮疹消退时间、口腔炎愈合时间和临床有效率。结果治疗组热退时间、皮疹消退时间、口腔炎愈合时间少于对照组(P〈0.01),总有效率(96.1%)优于对照组(84.4%)(P〈0.05)。结论炎琥宁能缩短小儿手足口病病程,安全有效,未发现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
苗喜梅  黄国坚 《实用医学杂志》2008,24(11):1988-1989
目的 观察西咪替丁治疗流行性腮腺炎的临床效果 方法 将98例小儿流行性腮腺炎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应用西咪替丁,剂量 15~ 20mg/kg. d静滴,每天一次;对照组用利巴韦林 10~ 15mg/( kg. d)静滴,每天一次;两组疗程均为 4~ 6天。 结果 两组疗效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 P <0 . 05)。结论 西咪替丁治疗流行性腮腺炎疗效优于利巴韦林。  相似文献   

3.
郭彤  蒋红英 《医学临床研究》2009,26(7):1190-1191
【目的】观察妈咪爱联合利巴韦林、思密达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收治的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58例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29例,用利巴韦林、思密达治疗;治疗组29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妈咪爱治疗;利巴韦林用法:10mg/(kg·d),分3次口服;思密达用法:1岁以下,1g/次,1岁以上,1.5g/次,3次/日;妈咪爱用法:1岁以下,0.5g/次,1岁以上,1g/次,2次/日。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75.86%和96.55%,均明显高于对照组(48.28%和75.86%),组间比较,其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妈咪爱联合利巴韦林、思密达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西咪替丁治疗小儿流行性腮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8例流行性腮腺炎患儿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应用西咪替丁15~20mg/(kg·d)静滴,每天1次。对照组48例用利巴韦林10~15mg/(kg·d)静滴,每天1次。两组疗程均为4~6d。结果:两组患儿腮腺肿胀消失及退热时间差异均有显著性(均P<0.01),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西咪替丁治疗流行性腮腺炎疗效优于利巴韦林。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盐酸依匹斯汀联合西咪替丁治疗慢性荨麻疹(CU)疗效。【方法】选择CU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盐酸依匹斯汀口服,每次20mg,每日1次;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的基础上给予西咪替丁口服,每次200mg,每日2次。4周为一个疗程。比较两组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88.3%(53/60)显著高于对照组71.7%(43/60)(P〈0.05);治疗组的药物不良反应率(8.33%)与对照组(6.67%)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盐酸依匹斯汀联合西咪替丁治疗CU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利巴韦林雾化联合免疫球蛋白治疗年龄小于3个月婴儿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疗效。【方法】将入住本院治疗的年龄小于3个月婴儿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患儿100例按不同治疗方法分为联合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两组各50例,所有患儿均给予保持呼吸道通畅、止咳化痰、预防感染、维持内环境稳定等对症支持治疗,在此基础上联合治疗组给予利巴韦林雾化及免疫球蛋白(IVIG)静脉注射,常规组单用利巴韦林雾化,观察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联合治疗组喘憋、呼吸急促持续时间显著短于常规组(P〈0.05);肺部哆音消失时间明显早于常规组(P〈0.05);总有效率(96.0%)显著高于常规组(82%)。【结论】利巴韦林雾化联合免疫球蛋白治疗年龄小于3个月婴儿婴儿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炎琥宁治疗小儿流行性腮腺炎的疗效。方法:将96例流行性腮腺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9例静滴炎琥宁5-10 m g/(kg.d),对照组47例给予利巴韦林10~15 m g/(kg.d),6 d为1个疗程。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5.5%,对照组80.9%,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炎琥宁治疗小儿流行性腮腺炎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8.
炎琥宁与利巴韦林联用治疗流行性腮腺炎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炎琥宁与利巴韦林联用治疗流行性腮腺炎的疗效与疗程.方法:选择152例我院住院治疗的流行性腮腺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76例联合应用炎琥宁与利巴韦林治疗,对照组76例单独应用利巴韦林治疗,均治疗7天,观察2组的疗效.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100%,对照组治愈率97.3%,经t检验2组治愈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但2组退热时间、腮腺消肿时间比较(P<0.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炎琥宁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流行性腮腺炎疗效明显,优于单用利巴韦林治疗,联合用药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西咪替丁治疗过敏性紫癜的疗效。方法76例过敏性紫癜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6例采用西咪替丁治疗开始为20mg/(kg·d)分2次静滴,用药7~14d改口服维持,维持量15—20mg/(kg·d),分3次口服,继续用药2周后停药。对照组36例采用一般常规疗法(氯苯那敏、维生素C、钙剂)和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氢化可的松4—8mg/(kg·d),静脉滴注5d后改为强的松1mg/(kg·d),分3次口服。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4.7%,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6.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在皮肤紫癜消退、临床症状消失、缩短病程等方面也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西咪替丁治疗过敏性紫癜有较好的疗效,值得儿科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炎琥宁治疗成人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对比炎琥宁与利巴韦林对成人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的成人上呼吸道病毒感染患者共120例,随机分为炎琥宁治疗组和利巴韦林治疗组,炎琥宁组60例;炎琥宁10~15 mg/(kg·d)加入5%葡萄糖液100~250 ml静脉滴注,每天1次,疗程3~5 d.利巴韦林组60例:利巴韦林针10~15 mg/(kg·d)加入5%葡萄糖液100~250 ml静脉滴注,每天1次,疗程3~5 d,观察两组疗效,两组均给予相应对症治疗.结果 炎琥宁组在治疗后平均退热天数及咽喉疼痛、咳嗽等平均消失天数均较利巴韦林组显著缩短(P均<0.01).结论 炎琥宁治疗成人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有良好的治疗作用,疗效明显优于利巴韦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羟苯磺酸钙联合奥美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DN )的蛋白尿临床效果。【方法】将2012年2月至2013年4月就诊于本院的DN伴蛋白尿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采用奥美沙坦等降血糖、降血脂、降血压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添加羟苯磺酸钙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患者的24 h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尿α1-微球蛋白(α1-MG)水平。【结果】治疗12周后24hUAER观察组下降更为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羟苯磺酸钙联合奥美沙坦治疗DN的蛋白尿有良好疗效,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联合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CRI)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53名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患者随机分为前列地尔及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治疗组(观察组)和常规治疗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肾小球滤过率评估值(eGFR)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 BUN、SCr 水平及 eGFR 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治疗前后相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 <0.05),对照组治疗前后BUN、SCr、eGFR的水平则无明显变化(P >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性(P<0.05)。【结论】前列地尔及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治疗可改善 CRF的肾功能,延缓肾功能进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尼妥珠单抗联合调强放疗及吉西他滨加顺铂(GP)方案治疗局部复发鼻咽癌的疗效。【方法】将本院71例局部复发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6例),两组均采用调强放疗和吉西他滨加顺铂方案化疗,观察组每周一次放疗前静脉滴注尼妥珠单抗100 mg,共6~7次。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结束3个月后原发灶完全缓解率及治疗1年及2年后局部控制率分别为65.7%、91.4%及82.9%,而对照组为41.7%、72.2%及61.1%,两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治疗后1年及2年无远处转移生存率分别为88.6%及77.1%,而对照组为75.0%及66.6%,观察组要高于对照组,但两组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的近期及远期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尼妥珠单抗联合调强放疗及 GP方案能提高局部复发鼻咽癌的完全缓解率及局部控制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瑞芬太尼麻醉诱导剖宫产手术对母体与胎儿娩出的影响。【方法】选择有椎管内麻醉禁忌证的择期剖宫产手术患者6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 A、B、C三组,每组20例,全身麻醉诱导采用丙泊酚1.5 mg/kg,维库溴铵0.1 mg/kg,瑞芬太尼分别为1.0μg/kg(A组)、1.5μg/kg (B组)、2.0μg/kg(C组),辅助通气2 min后医生切皮开始手术,之后气管插管,进行机械通气,静脉输注瑞芬太尼0.15μg/(kg·min),异丙酚4 mg/(kg·h),间断静脉注入维库溴铵0.05 mg/kg维持麻醉。观察麻醉前(T0)、切皮即刻(T1)、气管插管即刻(T2)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出血量、记录诱导至胎儿取出的时间(I~D时间)、1 min,5 min,10 min新生儿 Apgar评分以及新生儿的处理。【结果】三组患者麻醉前 SBP,DBP,MAP、HR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T1、T2分别与B和 C组的相同时间点比较 SBP,DBP,MAP、HR明显升高;同时 A组T1、T2与T0比较 SBP,DBP,MAP也明显升高,HR明显增加(P<0.05)。B组和C组组间和组内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出血量,I~D时间三组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1 min新生儿 Apgar评分C组与 A、B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5 min,10 min新生儿 Apgar评分三组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使用瑞芬太尼1.0μg/kg的诱导剂量,产妇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而2.0μg/kg的诱导剂量,新生儿1min的Apgar评分下降,故1.5μg/kg瑞芬太尼用于剖宫产全身麻醉诱导效果良好,能较好的抑制术中产妇的应激反应,同时对新生儿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来氟米特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RNS)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63例RNS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1例),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基础上两组分别加用来氟米特和环磷酰胺,持续12个月.对比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生化指标变化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后24 h尿蛋白定量、三酰甘油和胆固醇水平均明显降低,白蛋白水平则显著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间比较,观察组24 h尿蛋白定量和白蛋白水平变化更为明显,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4.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4.2%,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用药期间观察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6%,明显低于对照组(38.7%),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来氟米特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RNS具有较好的疗效,耐受性好,不良反应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孙明月 《医学临床研究》2014,(12):2377-2379
目的观察吉西他滨联合腹腔热灌注化疗治疗晚期胰腺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晚期胰腺癌患者44例,随机化分为两组,其中试验组22例,接受吉西他滨1000 mg/m2,d1、d8,腹腔热灌注生理盐水500 mL+顺铂40 mg/m2,d2、d5、d9;对照组22例,接受吉西他滨1000 mg/m2,静脉滴注,d1、d8+顺铂40 mg/m2,静脉滴注,d1~3,两组均21 d为1周期,接受治疗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41例患者可进行疗效评估,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试验组稳定率61.90%显著高于对照组稳定率4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收益反应比较,实验组有效率85.7%也明显高于对照组为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吉西他滨联合腹腔热灌注化疗治疗晚期胰腺癌疗效较好,毒副反应小,止痛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7.
邬德朔 《医学临床研究》2012,(11):2141-2142
【目的】观察胺碘酮与倍他乐克联合方案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在本院治疗的室性心律失常患者195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65例(A组),对照组130例,后者又分为对照组1(B1组)和对照组2(B2组),A组给予口服胺碘酮与倍他乐克联合方案治疗,B1组单用倍他乐克治疗,B2组单用胺碘酮治疗,疗程6个月。比较两组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A组总有效率,显效率均显著高于B1组和B2组,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B1组总有效率高于B2组,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各组间患者的临床不良反应相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胺碘酮联合倍他乐克治疗室性心律失常较单联用药更有效,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8.
梁怡  文重远 《医学临床研究》2014,31(9):1771-1773
[目的]评价α-硫辛酸联合甲钴胺对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方法]将DPN患者9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47):给予甲钴胺1.5 mg+生理盐水250 mL,静脉滴注,每天1次;观察组(n=49):在应用甲钴胺的基础上给予α-硫辛酸600 mg+生理盐水250 mL,静脉滴注,每天1次,两组疗程均为14 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神经传导速度(NCV)的变化.[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3.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8.1%(P<0.05);治疗前两组神经传导速度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神经传导速度均较治疗前增加(P<0.05),观察组增加更为显著,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α-硫辛酸与甲钴胺联合治疗DPN疗效优于单用甲钴胺,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