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Hemoperfusion,HP)治疗重度毒鼠强中毒患儿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和总结15例重度毒鼠强中毒患儿行血液灌流治疗的护理经验。结果 1例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治疗无效死亡,死亡率6.67%;14例治愈,治愈率93.33%。血液灌流中有1例发生低血压,2例发生寒战发热。结论正确选择血管通路,密切观察患儿血压及病情变化,充分和安全抗凝是确保血液灌流顺利进行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韦丽玲  莫国华  全丽霞 《全科护理》2008,6(31):2847-2848
[目的]总结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重度中毒患儿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重度中毒患儿行11次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3例患儿全部治愈出院,未留后遗症。[结论]重度中毒患儿行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过程中应加强病情观察与护理。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重度中毒患儿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重度中毒患儿行11次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3例患儿全部治愈出院,未留后遗症.[结论]重度中毒患儿行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过程中应加强病情观察与护理.  相似文献   

4.
黄春 《全科护理》2014,(5):422-423
[目的]探讨急诊血液净化治疗小儿急性毒鼠强中毒的护理效果。[方法]对100例小儿急性毒鼠强中毒患儿采用急诊血液净化治疗后给予有效护理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0例小儿急性毒鼠强中毒患儿经过急诊血液净化治疗及护理后,治愈98例,治愈率98%,死亡2例,主要是因为脑水肿或者呼吸衰竭导致。[结论]给予小儿急性毒鼠强中毒患儿急诊血液净化治疗辅助有效的护理效果显著,能够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5.
张团炜  杨和平 《全科护理》2013,11(21):1979-1980
[目的]总结应用血液灌流(HP)抢救34例重度中毒患儿。[方法]应用HA型树脂血液灌流器对重度中毒患儿进行HP的护理。[结果]34例重度中毒患儿全部成活。[结论]重度中毒患儿及早进行HP,疗效确切。HP过程中及时预防和处理低血压、肺水肿、凝血、出血、抽搐、穿刺针移位等并发症是保证HP顺利进行、达到HP治疗的关键,因此要加强相应的护理。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对小儿急性毒鼠强中毒的治疗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采用BP-21血液灌流装置对34例毒鼠强中毒的患儿进行床旁血液灌流治疗,并与非血液灌流的30例患儿进行比较.结果血液灌流组与非血液灌流组比较,清醒时间及抽搐完全停止时间均显著减少(p<0.01),死亡率降低(p<0.01).结论及早施实血液灌流治疗,加强护理与监护,可提高毒鼠强中毒患儿的治疗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救治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护理要点。[方法]对30例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病人进行血液灌流时做到充分准备,术中严密观察,及时处理低血压等不良反应,严防凝血的发生,做好术后护理。[结果]30例病人顺利完成血液灌流治疗,治疗5h~26h后苏醒,住院2d~5d,全部治愈出院。[结论]科学严密的术前、术中、术后护理可以保证血液灌流治疗的顺利进行,提高重症药物中毒病人的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8.
血液灌流治疗重度毒鼠强中毒的疗效研究   总被引:26,自引:5,他引:26  
近年来毒鼠强中毒有大幅度增多的趋势 ,目前尚无特效解毒药 ,寻找新的、更有效的治疗方法是急待解决的问题。我们在以前的研究中证明血液净化治疗毒鼠强中毒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1 ] 。现应用血液灌流治疗 2 0例重度毒鼠强中毒者 ,观察血液灌流前后患者血中毒鼠强含量的变化 ,  相似文献   

9.
陈静  王琼芳  黄英 《全科护理》2010,8(31):2845-2846
[目的]总结血液灌流抢救重度中毒病人的监测与护理。[方法]对80例重度中毒病人行血液灌流治疗,同时加强生命体征、出凝血时间、低血压的监测与护理。[结果]治愈63例,死亡7例,伴牙龈出血3例,血尿1例,低血压9例,血小板减少11例。[结论]加强重度中毒病人行血液灌流治疗的监测与护理是顺利进行血液灌流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文冲 《全科护理》2009,7(23):2096-2097
[目的]总结血液透析串联血液灌流抢救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病人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病人行血液透析串联血液灌流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人全部抢救成功,均痊愈出院。[结m-]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病人行血液透析串联血液灌流治疗过程中应加强病情观察与护理。  相似文献   

11.
殷娅 《家庭护士》2009,7(17):1544-1545
毒鼠强为中枢神经系统刺激剂,属剧毒灭鼠剂,毒鼠强中毒至今尚无特效解毒药[1].研究表明,毒鼠强中毒病人经一次血液灌流治疗后,体内毒物浓度可降低30%~50%[2].2007年-2008年我院对26例毒鼠强中毒的病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了血液灌流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护理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血液透析串联血液灌流抢救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病人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病人行血液透析串联血液灌流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人全部抢救成功,均痊愈出院.[结论]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病人行血液透析串联血液灌流治疗过程中应加强病情观察与护理.  相似文献   

13.
黄颖仪  孙丽敏 《全科护理》2014,(16):1500-1501
[目的]总结急性重度毒鼠强中毒并发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病人的护理。[方法]对3例急性重度毒鼠强中毒并发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病人加强护理,包括血液净化、清除毒物、及时吸氧、控制抽搐、保持呼吸道通畅、心理护理、功能锻炼、预防感染、肾功能衰竭、加强病情观察等治疗及护理措施。[结果]3例病人肾功能、肌酸激酶(CK)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均恢复正常,未发生并发症及严重的后遗症,机体功能恢复良好。[结论]急性重度毒鼠强中毒并发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病人的护理有利于预后。  相似文献   

14.
血液透析串联血液灌流治疗毒鼠强中毒的疗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声莉  黄晓萍 《医学临床研究》2005,22(11):1606-1607
【目的】观察血液透析串联血液灌流治疗毒鼠强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998年4月至2001年5月单纯血液灌流救治的中、重度毒鼠强中毒患者64例为对照组,2001年7月至2004年10月血液透析串联血液灌流救治的中、重度毒鼠强中毒患者61例为治疗组.比较两组意识转清、抽搐完全停止的时间,病死率及住院天数等指标,观察两组血清毒鼠强浓度的变化情况.【结果】上述观察指标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或P〈0.05).【结论】血液透析串联血液灌流治疗毒鼠强中毒能减少病死率、缩短病程和住院天数.  相似文献   

15.
血液灌流治疗重度中毒32例临床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回顾32例重度中毒患者进行血液灌流治疗的护理经验,给予积极地内科综合治疗. 结果 32例重度中毒患者抢救成功率为93.7%,病死率6.3%.认为合理有效的护理措施在血液灌流抢救各类中毒成功与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血液灌流治疗氯氮平中毒病人的护理。[方法]对32例氯氮平中毒病人行血液灌流治疗,同时加强护理。[结果]痊愈30例,自动出院1例,死亡1例。[结论]加强氯氮平中毒病人行血液灌流治疗的护理有利于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树脂型血液灌流器抢救急性毒鼠强中毒的临床效果.方法在临床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应用mikkiso单泵机和珠海丽珠医用生物材料有限公司生产的HA330型血液灌流器对21例急性毒鼠强中毒患者进行血液灌流.结果在临床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血液灌流使21例急性毒鼠强中毒患者治愈率达100%.结论血液灌流治疗是抢救急性毒鼠强中毒的有效措施,尽早应用可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8.
廖丽琼  叶良玉 《现代护理》2006,12(11):1015-1016
目的探讨树脂型血液灌流器抢救急性毒鼠强中毒的临床效果.方法在临床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应用mikkiso单泵机和珠海丽珠医用生物材料有限公司生产的HA330型血液灌流器对21例急性毒鼠强中毒患者进行血液灌流.结果在临床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血液灌流使21例急性毒鼠强中毒患者治愈率达100%.结论血液灌流治疗是抢救急性毒鼠强中毒的有效措施,尽早应用可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9.
蒋桂荣 《全科护理》2014,(25):2371-2372
[目的]探讨床边血液灌流在百草枯中毒病人中的应用,总结护理措施。[方法]对15例百草枯中毒病人进行床边血液灌流,密切观察病人生命体征的变化,进行积极有效的心理护理、皮肤及口腔黏膜护理、呼吸系统护理、消化系统护理及血液灌流期间的护理。[结果]7例病人痊愈,5例治疗1d或2d因经济原因自动放弃,3例病人死亡。[结论]加强百草枯中毒病人行床边血液灌流的护理有利于预后。  相似文献   

20.
异物性食管穿孔伤的护理9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由于广大农村地区使用含有毒鼠强的鼠饵杀灭老鼠,婴幼儿误食鼠饵引起毒鼠强中毒的病例时有发生。1999年1月.2003年12月,我科对16例毒鼠强中毒患儿进行了血液灌流(He)治疗,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