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丙咪嗪和去甲丙咪嗪对青少年ECG的影响尚有争议。本文研究了儿童及青少年用药期间的ECG变化,并对PR间期延长至少0.02秒的病例与其余病例就年龄、性别、药物选择,用药方法及疗前ECG进行了对比。方法:研究对象39例,男29例,女10例。年龄4.6~17.6岁,平均12.6岁。21例和18例分别接受丙咪嗪和去甲丙咪嗪治疗。每人疗前作过ECG,疗中至少一次ECG检查。24例进行过血药浓度检测。丙咪嗪和去甲丙咪嗪的平均维持剂量分别为3.00mg/kg/日(0.44~5.71/mg/kg/日)和2.92mg/kg/日(1.68~4.27mg/kg/日),平均血浆浓度分别  相似文献   

2.
在美国美散酮用于维持治疗阿片样物质依赖的患者。阿片样依赖者易患情感性疾病,这种情况除美散酮治疗外,有时还需要抗抑郁药物治疗。去甲丙咪嗪治疗抑郁症的同时用美散酮,观察到给予相对低剂量的去甲丙咪嗪时患者有效,但出现副作用,去甲丙咪嗪血浓度比预期的高得多。为此,本文系统地研究了美散酮与去甲丙咪嗪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3.
氯丙咪嗪、去甲丙咪嗪治疗孤独症[英]/CordonCT…∥ArchGenPsychiatry.-1993,50(6);-441-447治疗强迫症和其他重复行为如拔毛癖、咬指甲癖,氯丙咪嗪比去甲丙咪嗪和安慰剂更有效。本文作者假设,用5-HT回收阻滞剂氯...  相似文献   

4.
丙咪嗪是一种常用的三环类抗抑郁药,在体内代谢为去甲丙咪嗪、2-羟基丙咪嗪和2-羟基去甲丙咪嗪。本文作者分析了异搏定、硫氮(艹卓)酮(diltiazem)和拉贝洛尔(labetalol)对丙咪嗪的生物利用度和代谢的影响。方法:12名健康男性志愿者,年龄18~40岁,随机分组,分4个治疗期进行交叉试验。每个治疗期为7天,每两个治疗期之间间隔一周。用药前48小时至治疗结束禁用含酒精饮料和咖啡因制品。受试者随机接受下列4种不同的治疗,异搏定(120mg/8小时),硫氮(艹卓)酮(90mg/8小时),拉贝洛尔(200mg/12小时)或安慰剂(每12小时一次),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吗氯贝胺与氯丙咪嗪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和副反应.方法将符合CCMD-2-R抑郁症诊断标准的患者84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吗氯贝胺与氯丙咪嗪治疗,疗程为6周.于疗前及疗后1、2、4、6周末分别以HAMD、TESS评定.结果吗氯贝胺抗抑郁作用起效快,其疗效与氯丙咪嗪相近,副反应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低于氯丙咪嗪.结论吗氯贝胺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抗抑郁剂.  相似文献   

6.
本文作者对用丙咪嗪治疗患重性抑郁的青春前期儿童追踪了7年多,共设两组,一组为固定剂量,一组为安慰剂对照,研究期间,监测丙咪嗪血浆浓度及其主要代谢产物去甲丙咪嗪。研究过程中80例中有3例(全是女孩)出现丙咪嗪所致的谵妄,总危险率为3.75%。这3例儿童均立即停药,谵妄迅速消失(1周内)。  相似文献   

7.
氯丙咪嗪、SSRIs及两者合并治疗强迫症的临床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氯丙咪嗪、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及SSRIs合并小剂量氯丙咪嗪治疗强迫症的远期疗效及其对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分别使用氯丙咪嗪、SSRIs、SSRIs联合小剂量氯丙咪嗪治疗84例门诊强迫症患者,分别在治疗3月末和6月末应用Yale-Brown强迫量表、临床疗效总评(CGI)和Sheehan残疾量表进行疗效评定,并自编问卷了解患者的一般资料。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氯丙咪嗪组(N=31)、SSRIs组(N=22)及SSRIs联合小剂量氯丙咪嗪组(N=31)在3月和6月的Yale-Brown强迫量表、CGI评分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前和治疗6月末,三组在Sheehan残疾量表评分均有显著差异。结论氯丙咪嗪和SSRIs对强迫症均有效,长期治疗可改善社会功能,SSRIs联合使用小剂量氯丙咪嗪可能与病情较重的患者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吗氯贝胺与氯丙咪嗪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和副反应。方法 将符合CCMD-2-4抑郁症诊断标准的患84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吗氯贝胺与氯丙咪嗪治疗,疗程为6周。于疗前及疗后1,2,4,6周末分别以HAMD,TESS评定。结果 吗氯贝胺抗抑郁作用起效快,其疗效与氯丙咪嗪相近,副反应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低于氯丙咪嗪。结论 吗氯贝胺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抗抑郁剂。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慢性应激损伤大鼠下丘脑与皮层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 (CRF) m RNA表达及抗抑郁剂去甲丙咪嗪与氟西定对 CRFm 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不同应激方式交替持续应激 2 0 d,制成大鼠慢性应激损伤模型 ,用逆转录聚合酶联反应 (RT-PCR)方法测定大鼠下丘脑与皮层 CRFm RNA表达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慢性应激组 CRFm RNA在大鼠下丘脑与皮层的表达显著升高 ,而抗抑郁剂去甲丙咪嗪 (1 0 mg/kg,ip)与氟西定 (1 0 mg/kg,ip)可显著降低 CRFm RNA表达。结论 慢性应激引起大鼠下丘脑与皮层中 CRFm R-NA表达升高 ,抗抑郁剂去甲丙咪嗪与氟西定可能通过抑制 CRFm RNA表达的升高纠正下丘脑 -垂体 -肾上腺轴的超敏 ,发挥抗抑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由于强迫性神经官能症至今还没有一个广泛应用的有效的治疗方法,因此,探讨一个非常适宜的治疗方法是很有必要的。作析认为三环抗抑郁剂如丙咪嗪,阿密替林,去甲丙咪嗪和多虑平均可产生有益的作用,而氯丙咪嗪可能是一种特异的抗强迫性治疗  相似文献   

11.
为比较万拉法新与氯丙咪嗪治疗强迫症的疗.效及不良反应,作者对符合CCMD-3强迫症诊断标准的40例患者采用万拉法新与氯丙咪嗪为期8周治疗的临床对照观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拔毛癖是一种以强迫性拔毛发为特征的疾病,DSM-Ⅲ-R将其归类于冲动控制障碍中。它与强迫症(OCD)、抽动秽语综合征(TS)关系密切。假设将拔毛癖与TS也归在与强迫有关的疾病中,那么这类疾病应有一致的现象学及有关神经生理学基础。Swedo等研究认为,五羟色胺(5-HT)回收抑制药氯丙咪嗪治疗拔毛癖较去甲肾上腺素回收抑制药去甲咪嗪效果好,与治疗OCD的结果一致。而神经阻滞药作为TS的首选药,与氯丙咪嗪合用治疗难治性OCD有效。那么拔毛癖是否如此?作者首次提出氯丙咪嗪与哌迷清合用治疗拔毛癖。方法:所有病例均符合DSM-Ⅲ-R拔毛  相似文献   

13.
方法受试者7例(男5,女2),年龄为6~18岁(平均9.6岁),符合 DSM-Ⅲ-R 诊断标准。既往体健,体检正常。研究开始前至少三个月未服对精神活动有明显影响的药物。研究的前10周为氯丙咪嗪和去甲丙咪嗪随机交叉双盲对照试验,后2周为单盲安慰剂治疗,  相似文献   

14.
用氯丙咪嗪与了阿咪替林治疗抑郁性神经症,进行了对照观察,结果发现总有效率氯丙咪嗪为94%,阿米替林为84%,氯丙咪嗪副反应明显比阿米替林少。  相似文献   

15.
博乐欣与丙咪嗪治疗抑郁症临床对照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 比较博乐欣与丙咪嗪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和副反应。方法 将符合CCMD-2-R抑郁症诊断标准的门诊及住院病人60例,随机分为2组、分别给予博乐欣或丙咪嗪治疗,疗程6周。用HAMD量表在药前及用药后1、2、4、6周评定药物疗效;用TESS量表评定副反应。结果 博乐欣与丙咪嗪疗效相当,但博乐欣起效快,副反应比丙咪嗪轻。  相似文献   

16.
Katami等已表明丘脑下部弓形核的α_2-去甲肾上腺素(NA)能受体通过增加生长激素释放激素的分泌,可间接控制生长激素(GH)的释放。有人报导在单、双相抑郁病人中,用可乐亭和去甲丙咪嗪使GH释放锐减。本文目的是研究在未经治疗的躁狂症中,去甲丙咪嗪对GH的影响。方法:病人组为7例双相情感障碍的住院病人,女4例,男3例,年龄18~70岁,平均43.4±13.7岁,此次躁狂发作均符合DSM-Ⅲ-R标准,研究前停药至少8周,其中5例以前用过锂盐,1例为氟哌啶醇,1例为阿米替林。对照组为7例健康人,女4例,男3例,均没有精神病及家族精神病史,年龄  相似文献   

17.
用反相 HPLC 紫外检测法同时测定血中氯丙咪嗪及其主要活性代谢物 N-去甲氯丙咪嗪浓度,批内和批间回收率分别>97.99%和99.37%,CV 分别<3.62%和2.66%,最低有效检测浓度为66.5nmol/L。本法操作简便,全部采用国产试剂,适合于常规检测和科研应用。  相似文献   

18.
儿童患强迫症虽少见,但病情严重,随访研究表明,半数患者不能真正治愈,为此,有必要寻找一种新的有效治疗方法。治疗的药物主要是抗抑郁剂,其中氯丙咪嗪效果相当肯定,因为氯丙咪嗪具有特殊的抗强迫作用,大多数患者采用口服氯丙咪嗪治疗强迫  相似文献   

19.
作者报道1例三环抗抑郁剂所致的恶性症状群。女性,58岁,50年代患者因长期持续抑郁而行电抽搐治疗。本次入院前7个月,在晚上始服去甲丙咪嗪50mg,治疗早期即加量至100mg/日,后因出现激动及非特征性运动障碍而减量为晚上服50mg至入院时。入院前3天,出现激越、焦虑、精神错乱、轻度震颤、频繁颊舌运动。体检:肌张力正常,无局灶性神经系统阳性体征,实验室检查发现去甲丙咪嗪浓度111ng/ml(正常为150~250ng/ml),WBC16500/cmm,肌酸激酶950μ/L,乳酸脱氢酶279u/L,胸透、尿常规正常,头颅CT正常,甲状腺功能正常。入院第二天,出现铅管样肌强直,大汗,临床  相似文献   

20.
盐酸去甲丙咪嗪(DMI)是临床常用有效的三环抗抑郁剂,其抗胆碱能作用较小,特别适合治疗老年性抑郁。新近一些报导证明治疗效果可能与DMI血浆浓度有关。实验室研究及动物实验显示2羟去甲丙咪嗪(2-OH-DMI)与其前身DMI有相似的行为和心血管效应,本文旨在研究DMI治疗老年性抑郁的疗效与DMI或2-OH-DMI血浆浓度的关系。方法:研究对象为22例无精神病性症状的单相抑郁老年病人(年龄60~85岁,平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