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金娥  王丽君 《齐鲁护理杂志》2006,12(21):2143-2143
在临床上给昏迷患者取痰标本时,通常用吸痰器接吸痰管抽吸痰液至吸痰管内,再用针管将痰液推至培养皿内,费时费力.我们通过利用带茂菲氏滴管的一段输液器留取痰标本,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徐伟芳 《护理与康复》2006,5(4):245-245
在临床工作中,为建立人工气道的患者留取痰培养标本,通常用普通可调吸痰管接电动吸引器,按无菌操作吸痰后剪下留有痰液的吸痰管放入无菌培养皿中送检,此方法因吸痰时负压大,痰液在管内停留时间短,难以留取足够的痰量做培养,而且容易造成标本的污染.为了避免以上缺点,本院从2002年开始采用一次性婴儿吸痰器接电动吸引器吸痰,可准确、简便地留取痰标本,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临床留取痰培养标本时,清醒的患者护士可指导其将痰咳至标本容器中,而昏迷或气管切开的患者留取痰培养标本时,通常采用负压吸痰器吸引,这样痰液直接进人负压瓶或粘附于吸引管道内,护士很难留取痰标本或者留取的痰标本已被污染.自2008年以来,我们采用一次性1 ml注射器取痰培养标本,效果较好,能有效提高留取痰标本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4.
临床留取痰培养标本时,清醒的患者护士可指导其将痰咳至标本容器中,而昏迷或气管切开的患者留取痰培养标本时,通常采用负压吸痰器吸引,这样痰液直接进入负压瓶或粘附于吸引管道内,护士很难留取痰标本或者留取的痰标本已被污染。自2008年以来,我们采用一次性1ml注射器取痰培养标本,效果较好,能有效提高留取痰标本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5.
田雯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7):4823-4823
留取痰标本是呼吸科常见的护理操作我们对痰液不能自行咳出的昏迷患者,采用一次性无菌输液器莫菲氏滴管部分制作留取痰标本的容器,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1方法 将一次性输液器截取距莫菲式滴管上下5 cm长的输液管,一端与一次性吸痰管前端连接,另一端与吸痰管末端连接,接头部位一定要衔接紧密,必要时用胶布粘贴牢固.  相似文献   

6.
辛爽  曾燕 《齐鲁护理杂志》2003,9(8):571-571
痰标本留取是呼吸系统疾病诊治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检验方法 ,气管切开或不配合的老年患者及失去排痰能力的患者痰标本留取有一定的难度。我们借用氧气的正压作用 ,很轻松的便可留取痰标本。此法操作简单 ,取材方便 ,省时省力 ,现介绍如下。材 料 一次性手套、一次性吸痰管、痰盒、氧气装置。方 法  (1)首先打开负压吸引器 ,左手折曲吸痰管 ,右手持吸痰管缓慢送入气道深部 ;(2 )待患者出现刺激性剧烈咳嗽时 ,打开负压 ,待痰液被吸入一次性吸痰管内再折曲吸痰管 ,关闭负压吸引器 ;(3)断开一次性吸痰管 ,再与氧气侧管连接处连接 ,同时将吸痰…  相似文献   

7.
在临床护理中必须准确留取痰培养标本,清醒患者可自己咳至标本容器内,而昏迷或气管切开患者留取痰标本时就有一定的困难,不能自行咳出而用吸痰器直接吸取时却直接吸入吸痰器管道中很难存留在痰培养管或培养皿内,易造成污染.笔者通过临床4年实践并不断改进总结了一种新的方法,效果较好,能达到只要患者有痰就能留取成功,并且能过吸痰管玻璃接管的痰液就不会阻塞16号针头,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痰结核杆菌阳性是诊断传染性肺结核的依据。痰标本的质量也直接影响痰结核杆菌阳性的检出率,因此痰标本的采集、留取至关重要。对于昏迷、病情危重、无力咯痰、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等不能自行排痰的患者需要留取24h痰或者夜间痰标本时,要借助吸痰管来留取痰标本。现临床大多用一次性儿童吸痰管作为集痰器留取25ml以内的痰液。  相似文献   

9.
临床上进行痰培养前,必须严格遵守无菌原则留取痰标本。意识清醒的患者,可将痰液自行咳至标本容器内,而昏迷、气管切开、气管插管等不能自行咳出痰液的患者,护理人员则会采用负压吸引器进行吸痰,因此,此类患者在留取痰标本时存在一定的困难。为此,笔者尝试采用新的留取痰标本的方法,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痰标本留取是呼吸系统疾病诊断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检验方法 ,气管切开或不配合的老年患者痰标本留取有一定的难度。我科用氧气的正压作用 ,改进了留取痰标本的方法。 1 材料 一次性手套 ,一次性吸痰管 ,痰盒 ,氧气表。 2 方法  ( 1)打开负压吸应器 ,左手折曲吸痰管 ,右手持吸痰管徐徐送入气道深部。 ( 2 )待患者出现刺激性剧烈咳嗽时 ,打开负压 ,待痰液被吸入一次性吸痰管内再折曲吸痰管 ,关闭负压吸引器。( 3 )断开一次性吸痰管 ,再与氧气侧管连接处连接 ,同时将吸痰管末端放入痰盒内 ,轻轻打开氧气开关 ,利用正压的原理 ,将痰液吹到痰盒…  相似文献   

11.
病人气管切开后,需定期留取痰标本做痰培养。但用负压吸痰时,痰液易吸入到贮液瓶中,难以留取痰标本。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笔者采用注射器连接吸痰管及负压吸引器留痰法,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刘笑兰 《天津护理》2007,15(3):153-153
临床上,对于肺部感染所采用的有效抗生素治疗,要依据痰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的结果,而成功留取痰标本是痰培养的关键。对于老年咳痰无力、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等不能自行排痰的患者要借助吸痰来留取痰标本,在实际操作中,痰液往往直接流入吸痰瓶中,造成痰标本采集失败。为此,我们使  相似文献   

13.
在临床护理中必须准确留取痰培养标本,清醒患者可自己咳至标本容器内,而昏迷或气管切开患者留取痰标本时就有一定的困难,不能自行咳出而用吸痰器直接吸取时却直接吸入吸痰器管道中很难存留在痰培养管或培养皿内,易造成污染。笔者通过临床4年实践并不断改进总结了一种新的方法,效果较好,能达到只要患者有痰就能留取成功,并且能过吸痰管玻璃接管的痰液就不会阻塞16号针头,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痰液检查是呼吸系统疾病及其他疾病引起的肺部感染的重要诊断方法之一.但临床上因为各种原因未能及时、准确为部分患者采集痰液,如昏迷或意识清楚但不能配合者,或无力自主咳痰的体质虚弱者.临床上往往采取电动吸引器吸痰的方法取痰来留取痰标本,过程复杂且增加患者的痛苦.为提高痰标本的采集成功率且尽量减轻患者的痛苦,2008年3月~2010年4月,我们采用一次性注射器留取痰液,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侯世华  侯世方  骆文敏 《护理研究》2004,18(17):1532-1532
病人气管切开后 ,需定期留取痰标本做痰培养。但用负压吸痰时 ,痰液易吸入到贮液瓶中 ,难以留取痰标本。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笔者采用注射器连接吸痰管及负压吸引器留痰法 ,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1 制作  一次性硅胶吸痰管 1根 ,无菌棉球 1个 ,一次性 1mL注射器去掉活塞 ,一并  相似文献   

16.
重症昏迷病人常因神志不清不能自主留取痰标本,多年来我科一直采用吸痰管吸痰留取标本的方法,此方法常将痰液吸到引流瓶内而不能准确留取痰标本。为解决这一问题,我科自行设计制作了痰标本留取器,即应用哈哪好输液器上的点滴筒与吸痰管连接,将痰液留取到点滴筒内。经临床25例病  相似文献   

17.
留取痰培养标本是临床护理操作之一。在神经外科,昏迷、长期卧床及气管切开患者较多,因他们不能自行将痰液从口腔或气管中咳出,传统留取痰标本的方法是用负压吸引器跟吸痰管连接,把痰液吸人吸痰管中,再将吸痰管中的痰液注入无菌容器中送往检验培养。由于传统方法污染环节较多。笔者制作了一种简易安全的留取痰标本培养器,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巧用一次性输液器留取痰标本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临床上进行痰培养,必须准确的留取痰标本。一般意识清醒的患者,可自行将痰液咳至标本容器内,而昏迷、建立人工气道的患者,留取痰标本时就有一定的困难。在工作中,对不能将痰自行咳出的患者,采用负压吸引器吸痰。通过临床实践采用新的取痰方法,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刘海莹  白丽梅  吕欣  赵立英 《护理研究》2007,21(17):1559-1559
在临床工作中,为了明确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查痰内脱落细胞、寄生虫等,选择针对性的治疗方法,常需做痰培养检查、痰涂片、药物敏感试验.正确有效地留取痰标本,进行痰液的各种检查,是临床治疗的关键.意识清楚能自主咳痰的病人能将痰液咳至无菌容器内,而咳嗽反射消失、无力咳痰、昏迷、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建立人工气道的病人,不能自行咳痰,需用负压吸引器吸痰,这给留取痰标本带来了困难.笔者采用新法留取痰标本,取得较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临床上长期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患者,常因肺部感染需要留取痰液标本进行痰液细菌培养十药物敏感实验,根据培养结果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有效的抗炎治疗。传统方法用无菌剪刀截吸痰管留取痰液标本,有时有许多不便,现将一种新法介绍给大家,此法较传统方法操作简单,易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