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在临床上采用腹腔镜联合药物治疗轻度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这种病的效果如何.方法:对腹腔镜诊断的轻度子宫内膜移位合并不孕症患者3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不同病灶情况对症治疗,通过腹腔镜下有的进行输卵管通液手术;有的进行电凝烧灼术;有的针对病灶周围粘连则进行粘连分离手术及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除手术等,患者做完手术后均服用孕三烯酮治疗.结果:本组通过腹腔镜手术后再联合药物孕三烯酮治疗轻度子宫内膜异位合并不孕,临床结果妊娠率达79.9%.症状缓解率为90.4%.结论:腹腔镜联合药物孕三烯酮治疗轻度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在临床上效果良好,并且可以显著降低手术后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在临床上采用腹腔镜联合药物治疗轻度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这种病的效果如何.方法:对腹腔镜诊断的轻度子宫内膜移位合并不孕症患者3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不同病灶情况对症治疗,通过腹腔镜下有的进行输卵管通液手术;有的进行电凝烧灼术;有的针对病灶周围粘连则进行粘连分离手术及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除手术等,患者做完手术后均服用孕三烯酮治疗.结果:本组通过腹腔镜手术后再联合药物孕三烯酮治疗轻度子宫内膜异位合并不孕,临床结果妊娠率达79.9%.症状缓解率为90.4%.结论:腹腔镜联合药物孕三烯酮治疗轻度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在临床上效果良好,并且可以显著降低手术后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宫腔镜、腹腔镜联合应用技术在治疗妇科疾病方面的优势。方法:对80例应用宫腹腔镜联合手术的适应证和并发症的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80例患者共实施手术105项,其中子宫粘膜息肉电切除术10例,子宫粘膜下肌瘤电切除术28例,子宫内膜切除术12例,子宫不全纵隔电切除术7例,子宫浆膜下肌瘤剔除术5例,卵巢畸胎瘤剔除术3例,输卵管系膜囊肿切除术11例,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电灼术8例,盆腔粘连松解、输卵管粘连松解、造口术及美蓝通液术21例。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手术并发症。结论:宫腔镜、腹腔镜可联合应用于妇科临床手术,同时实施宫腔内与盆腔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提高了手术的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总结了68例子宫内膜异位症在电视腹腔镜下进行诊断并完成手术的经验.结果:68例中因1例盆腔广泛粘连,子宫多发性肌瘤合并腺肌瘤.操作困难中转开腹手术外,均通过腹腔镜成功完成手术.30例行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除术,单侧18例、双侧12例.异位病灶电灼术17例.同时行粘连松解术9例,输卵管造口术4例,术中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1例.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安全、有效、恢复快,尤其对合并不孕症患者,既可明确诊断又可同时治疗,提高妊娠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手术配合孕三烯酮治疗的疗效。方法:2003年12月-2007年12月我院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手术患者132例,单纯腹腔镜手术组(A组)60例;加用孕三烯酮组(B组)72例,每周2次,每次2.5mg,连用3-6月观察疗效和妊娠情况。结果:A组有效率显著低于B组,复发率显著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手术后配合药物治疗是必要的和有效的,术后药物治疗不能提高妊娠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宫-腹腔镜联合检查和治疗在不孕症诊治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兴化市妇幼保健医院2006年1月—2009年12月36例输卵管碘油造影提示为输卵管因素性不孕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盆腔粘连合并输卵管阻塞17例,输卵管阻塞16例,盆腔粘连2例,子宫内膜异位症3例,子宫内膜息肉2例,子宫肌瘤2例,子宫腺肌症1例,合并宫腔粘连2例,多囊卵巢2例,5例无异常发现。输卵管阻塞27例41根输卵管,行盆腔粘连分解术和输卵管整形造口术及腹腔镜引导下输卵管导丝介入插管术,有31条输卵管复通,复通率76%。结论宫-腹腔镜联合检查和治疗有助于明确女性输卵管因素不孕的确切部位,并可根据具体病因进行适当的治疗。腹腔镜盆腔粘连分解术和输卵管整形造口术及腹腔镜引导下输卵管导丝介入插管术对输卵管阻塞复通效果确切,且经济、安全、术后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腹腔镜手术配合孕三烯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手术配合孕三烯酮治疗的疗效.方法:2003年12月-2007年12月我院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手术患者132例,单纯腹腔镜手术组(A组)60例;加用孕三烯酮组(B组)72例,每周2次,每次2.5mg,连用3-6月观察疗效和妊娠情况.结果:A组有效率显著低于B组,复发率显著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手术后配合药物治疗是必要的和有效的,术后药物治疗不能提高妊娠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宫、腹腔镜联合诊治不孕症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4例原发性不孕患者及48例继发性不孕患者应用宫、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盆腔病变、宫腔病变,并行输卵管插管通液。结果行宫腔镜手术30例,腹腔镜手术42例。原发性不孕患者中子宫内膜异位症8例(11.1%),盆腔粘连合并(或)输卵管积水8例(11.1%),宫腔内病变4例(5.6%),多囊卵巢综合征3例(4.2%);继发性不孕患者中盆腔粘连合并(或)输卵管积水27例(37.5%),子宫内膜异位症11例(15.3%),宫腔内病变10例(13.9%)。通过宫腔息肉、纵隔切除术及宫腔粘连分解术、盆腔粘连分解术、输卵管成形造口术及通液术、多囊卵巢楔形切除术及卵巢囊肿剥除术等,妊娠率增加至33.3%(24/72)。结论宫、腹腔镜联合诊治不孕症解决了以往单纯宫腔镜、腹腔镜不能同时诊治不孕症的弊端,实现了2种微创手术的优势互补,漏检率低,诊疗同步,妊娠率提高,具有损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手术成功率高的特点,也为是否接受辅助生育技术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作为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腹腔镜保守性手术后辅助治疗药物的疗效。方法将2005年1月—2007年1月在我院妇产科行腹腔镜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手术的9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单纯腹腔镜组45例,联合治疗组45例术后口服米非司酮12.5 mg,每天1次,于手术后第1次月经来潮5 d内开始用药,连续3个月,所有患者随访6个月。结果本组随访率为96%(86/90),单纯腹腔镜组有效率为48%,联合治疗组为59%,联合治疗组明显高于单纯腹腔镜组(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后联合米非司酮治疗优于单纯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腹腔镜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研究。方法:抽取2011年1月-2012年12月祥云县人民医院接诊的132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6例,对照组患者行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米非司酮,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71.21%,总有效率为89.39%,复发率为9.10%,而对照组有效率为39.40%,总有效率为66.67%,复发率为36.36%,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无副作用,而对照组副作用发生率为22.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具有确切的疗效,安全性高,复发率低的优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患者行腹腔镜手术配合药物的疗效观察.方法:对32例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的患者行腹腔镜手术治疗加药物治疗的情况进行系统回顾分析.结果:手术后按时服药,一年内的受孕率约达50%,2年内的受孕率明显降低,2年后的复发率一半以上.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的患者行腹腔镜手术配合药物治疗的方法安全有效,明显减轻患者临床症状,给要求生育者带来希望.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特点及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3月到2011年1月我院收治的186例子宫内膜异位症行腹腔镜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卵巢型和腹膜型两组,每组各93例。两组患者均行腹腔镜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手术时间(min)和术中出血量(ml)进行比较。结果:卵巢型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腹膜型组,出血量及复发率也明显低于腹膜型组。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复发率均差异性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学意义。结论: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满意、创伤小,对于卵巢型子宫内膜异位疗效更佳,临床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是指子宫内膜组织(腺体和间质)出现在子宫体以外的部位而引起的疾病。本病多发于育龄期妇女,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占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的80%。目前手术联合术后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 RH-a)是最有效的治疗方式,可有效的降低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复发率。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 RH-a)用于EMs术后治疗有突出的疗效,但由于该药物容易导致低激素症候群,从而使其长期应用受到了限制。本文从中西医两方面针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联合Gn RH-a类药物副反应的治疗进行了探讨,并对有效的中医药治疗方法进行了综述和展望,为今后改善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联合Gn RH-a类药物副反应的中西医结合有效治疗方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联合诺雷得(戈舍瑞林)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诊断为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10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2组均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研究组术后联合诺雷得药物治疗,注射剂量3.6 mg/d,持续使用6个月,每隔28 d为1个注射周期;回访5年,记录并分析有效率、成功妊娠率及复发率。结果研究组痊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好转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无效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联合诺雷药物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显著,术后复发率低于单纯腹腔镜手术疗法,联合疗法可明显提高内异症患者成功妊娠率,值得临床合理选择使用。  相似文献   

15.
梁慧 《内蒙古中医药》2013,32(10):153-154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与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16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在腹腔镜下进行诊断手术与护理的经验。结果:158例通过腹腔镜成功完成手术,2例转开腹。62例行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除术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跟踪随访120例,痛经70例中38例痛经症状消失,8例明显减轻,总有效率65.7%。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安全、有效、利于恢复,尤其对合并不孕症患者,可明确诊断,又可同时治疗,提高妊娠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腹腔镜手术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到2018年1月期间收治治疗的6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随机分为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对照组(n=30)、联合米非司酮治疗的观察组(n=30)。对比2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复发率以及月经恢复时间、排卵恢复时间。结果:观察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复发率均少于对照组、月经以及排卵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比腹腔镜手术治疗,联合米非司酮更符合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治疗需求,安全性、有效性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腹腔镜诊治女性不孕症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6月—2004年6月本院应用腹腔镜诊治的女性不孕症60例患者的资料。结果盆腔粘连24例,输卵管炎16例,子宫内膜异位症8例,多囊卵巢综合征6例,术后妊娠率分别为46%,44%,50%,33%。盆腔粘连、输卵管炎、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引起女性不孕症的主要盆腔病因。子宫内膜异位症与多囊卵巢综合征镜下输卵管通畅度佳,盆腔粘连与输卵管炎通畅度次之。结论应用腹腔镜技术能早期、直观、准确地明确不孕症盆腔病因并予以针对性治疗,并在直视下通液,大大降低了常规通液术的假阳性及假阴性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接受腹腔镜手术联合GnRH激动剂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4月-2015年4月我院治疗的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110例,将其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GnRH激动剂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4%,远高于对照组的81.8%;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接受腹腔镜手术联合GnRH激动剂治疗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显著提高了治疗的显效率和有效率,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子宫内膜异位症(EM)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行腹腔镜手术,对照组行传统的开腹手术。结果:对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的比较,观察组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疗效确切,且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妈富隆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辅助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24例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进行腹腔镜手术治疗,术后随机给予妈富隆、孕三烯酮和达那唑治疗。结果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腹腔镜手术后经过妈富隆、孕三烯酮、达那唑药物治疗后,症状及体征均明显缓解,但组间缓解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妈富隆不良反应最少。结论腹腔镜手术联合妈富隆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确切,且不良反应少,是一种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