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研究香青兰总黄酮渗透泵片的体外释放度。方法:采用相似因子(f2)法对香青兰中总黄酮释放曲线的相似性进行比较评价,考察不同溶出方法、溶出介质的种类和桨叶转速对香青兰总黄酮渗透泵片体外释放的影响。结果:采用桨法的小杯法,溶出介质为0.8%十二烷基硫酸钠溶液,桨叶转速为100r.min-1时,香青兰总黄酮渗透泵片的体外释药行为没有受到显著性影响。结论:香青兰总黄酮渗透泵片体外释药稳定,重复性好,控制释放特征明显  相似文献   

2.
卡托普利渗透泵控释片的制备及体外释放度考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卡托普利渗透泵控释片的制备工艺及体外释药影响因素。方法以比色法为分析方法 ,采用综合评分法评价体外释放行为。结果卡托普利渗透泵控释片的体外释药符合零级释放规律 ,释药速率受HPMCK1 5含量、渗透压促进剂用量影响较大 ,在一定范围内 ,释药孔大小和片芯硬度对其影响较小 ,与溶出方法、介质 pH值、桨转速无关。 结论体外释放规律符合控释制剂要求 ,可进一步进行体内释药行为考察  相似文献   

3.
目的制备吲达帕胺微孔渗透泵片剂并研究其体外释药机制。方法通过外观观察,测定不同衣膜、片芯、介质等条件变化时的体外释放度,考察其释药机制。结果吲达帕胺微孔渗透泵片体外释药行为符合零级释药模型;不同衣膜、片芯和渗透压介质对药物释放有显著影响;释放介质的pH值、溶出方法和转速对药物释放无显著影响。结论该片剂的释药动力主要为衣膜内外的渗透压差,药物在渗透压驱动下经微孔释药。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盐酸二甲双胍渗透泵控释片的制备工艺及体外释药的影响因素。方法通过单因素考察和正交试验,优化制备工艺。结果盐酸二甲双胍渗透泵控释片的体外释药符合零级释放规律,释药速率受PEG种类、PEG用量、包衣膜重量影响较大,在一定范围内,释药孔大小、片芯硬度、溶出介质pH值和桨转速对其影响较小。结论盐酸二甲双胍渗透泵控释片工艺稳定,能够达到9h明显的恒速释药。  相似文献   

5.
目的:考察三七总皂苷脉冲迟释片的体外释放度,初步判断其主药成分人参皂苷 Rg1在体内的吸收速率和程度。方法制备三七总皂苷脉冲迟释片,考察其在不同介质、不同方法及不同转速下人参皂苷 Rg1的释放度。结果溶出介质的 pH 对释放度无显著影响,释药时滞会随介质黏度的增加而延长;转篮法较桨法稳定,更适合该制剂的释放度研究;不同转速对释药时滞无显著影响,对释药速率略有影响。所制备的三七总皂苷脉冲迟释片在体外释放过程中延迟4~5 h 后,快速脉冲式地释药。结论根据时辰药理学原理,三七总皂苷脉冲迟释片的体外释放符合其用于心血管疾病预防和治疗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双氯酚酸钾双层片体外释放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符旭东  李高  汤韧 《中国药房》2002,13(10):618-620
目的 :考察双氯酚酸钾双层片的体外释放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 ,按照《中国药典》的转篮法测定体外释放度。采用Higuchi方程模拟体外释药行为 ,对主要释药参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双层片溶出参数T0 3=0 10h ,Td=3 30h ,T0 9=9 19h。压力对体外释放度速率无显著性影响 ;不同转速对双层片的早期释药行为有显著性影响 ,对中、后期释药行为无显著性影响 ;溶出介质的 pH对体外释放度有极显著性影响。结论 :双层片在体外具有良好的缓释和速释特征 ,适宜的溶出介质是体外释放度试验的关键 ,其最终确定有赖于体内试验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利用β-环糊精(β-CD)包合技术改善微溶性药物岩白菜素的体外溶出行为,进而考察片芯及包衣处方对岩白菜素包合物渗透泵片体外释药性质的影响,并优选最佳片芯及包衣处方。方法 采用饱和水溶液法制备岩白菜素β-CD包合物,并测定其溶出速率和溶解度;根据不同时间的累积释放度,考察药物的释放情况,通过单因素考察及正交试验设计优化片芯及包衣处方。结果 聚氧乙烯的分子量和用量及甘露醇的用量,对岩白菜素包合物渗透泵片体外释药行为有影响。最后所得处方可在12 h内稳定释药且累积释放度可达到90%以上。结论 以岩白菜素β-CD包合物为中间体,可以制成零级释药特征显著的单室单层渗透泵片。  相似文献   

8.
岩白菜素包合物渗透泵片制备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利用β-环糊精(β-CD)包合技术改善微溶性药物岩白菜素的体外溶出行为,进而考察片芯及包衣处方对岩白菜素包合物渗透泵片体外释药性质的影响,并优选最佳片芯及包衣处方。方法采用饱和水溶液法制备岩白菜素β-CD包合物,并测定其溶出速率和溶解度;根据不同时间的累积释放度,考察药物的释放情况,通过单因素考察及正交试验设计优化片芯及包衣处方。结果聚氧乙烯的分子量和用量及甘露醇的用量,对岩白菜素包合物渗透泵片体外释药行为有影响。最后所得处方可在12h内稳定释药且累积释放度可达到90%以上。结论以岩白菜素β-CD包合物为中间体,可以制成零级释药特征显著的单室单层渗透泵片。  相似文献   

9.
目的 考察影响非洛地平缓释片体外释药的因素,比较自制与市售进口非洛地平缓释片的释放度.方法 通过相似因子法(f2)考察溶出装置,转速,释放介质的pH值及介质中表面活性剂浓度对药物释放速率的影响,并全面比较市售片和自制片在不同释放介质中的释放度.结果 药物的释放速率受转速和介质中表面活性剂的浓度影响较大,溶出装置和介质的...  相似文献   

10.
唐宇  刘姹  周伟  杨大坚  贺福元 《中南药学》2008,6(6):653-656
目的自制石杉碱甲骨架缓释片(HA-MT),考察石杉碱甲骨架片中释放的体外释放特性。方法考察通过释放度实验研究不同制片工艺、测定方法、释放介质的pH值、搅拌转速对骨架片释药的影响,并考察其释药机制。结果制片方法、测定方法对释药行为影响不明显,但转速和溶出介质有明显影响。药物释放曲线符合HIGUCHI方程。结论制备的HA-MT工艺简易,释药达到缓控释要求,释药机制为扩散和溶蚀机制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优化格列齐特推拉式渗透泵的处方,并对影响释放度的各种因素进行考察。方法:以紫外分光光度法对格列齐特推拉式渗透泵的体外释放度曲线进行测定,应用f2因子法为手段,对不同处方中药物释放曲线的相似性进行评价,对处方进行优化。结果:包衣增重、片心硬度及助推层中氯化钠的用量对药物的释放曲线有显著影响,释药孔径大小、转速以及打片时的填料顺序对释放曲线无显著性影响。结论:应用推拉式渗透泵系成功制备了格列齐特渗透泵,控释时间达12 h。  相似文献   

12.
盐酸氨溴索渗透泵控释片的体外释放度考察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目的:研究盐酸氨溴索渗透泵控释片的体外释放度。方法:考察渗透泵在不同介质中的释放情况。结果:渗透泵的释药不随释药环境的改变而改变。结论:盐酸氨溴索渗透泵控释片释药稳定,零级释药明显,具备优良控释制剂的特征。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柠檬酸对难溶性药物长春西汀控释片制备及体外释放的影响。方法:将柠檬酸和长春西汀以一定摩尔比的处方溶出度为指标,确定处方中柠檬酸与长春西汀比例制备控释片,并在一定的释放介质中考察柠檬酸对释放度的影响,确定最优处方,并在不同的释放介质中考察释放行为,以HPLC法检测长春西汀,考察释放液中柠檬酸对长春西汀稳定性的影响。结果:长春西汀的溶解度随着柠檬酸量的增加而增加;包衣成片在0.5%SDS水溶液中释放的趋势与片芯在水中的溶出趋势相似;HPLC检测释放液中没有降解物峰出现。结论:长春西汀的溶解度呈pH依赖性;释放介质中有一定数量的氢离子通过了,从而影响药物长春西汀的释放,提示选择适宜的释放介质对评价处方的重要性;不同释放介质中的释放和色谱检测结果进一步证明加入柠檬酸不会改变原料药的性质。  相似文献   

14.
刘羽  翟光喜  周国勤 《安徽医药》2013,17(9):1477-1480
目的 探索一种盐酸二甲双胍微孔型渗透泵控释片的制备方法并研究其释药行为的影响因素.方法 以聚醋酸乙烯酯水分散体为控释材料制备盐酸二甲双胍渗透泵控释片,考察增塑剂、致孔剂、溶出介质等因素对药物溶出的影响.结果 以聚醋酸乙烯酯水分散体包衣制得盐酸二甲双胍渗透泵控释片的可实现稳定的零级释放.结论 聚醋酸乙烯酯可用于制备微孔型渗透泵制剂,该制备方案有望为渗透泵制剂的研究提供一种新的选择.  相似文献   

15.
岩白菜素包合物渗透泵片体外释药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岩白菜素β-环糊精(β-CD)包合物渗透泵片的体外释药机制。方法通过考察可能影响药物释放的3个因素(包衣膜、片芯和释药孔),探讨其主要的释药动力和零级释药机制。结果水透膜的速率远小于片芯中药物的溶出速率及岩白菜素渗透泵片的释药速率;扩散与溶蚀机制对渗透泵片释药有影响。结论岩白菜素包合物渗透泵片的释药受多种机制共同影响;片芯的渗透压主要由岩白菜素包合物产生;体外释药的限速步骤为水透膜速率,因此渗透泵系统呈现出零级释放。  相似文献   

16.
刘辉  潘卫三  聂淑芳  杨星刚  颜延旭 《药学学报》2008,43(11):1147-1151
建立3步释放度实验法考察布地奈德结肠定位片的体外释药行为,并通过模型拟合阐明其释药机制。分别模拟胃、小肠和结肠部位的pH值、肠道菌群、特异性生物酶、蠕动和转运时间等生理参数,设计定位片体外释放度试验,24 h内定时取样,HPLC法测定布地奈德的累积释放度,采用多种数学模型对定位片的释药曲线进行拟合度分析。结果表明,布地奈德结肠定位片在2 h内无药物释放,6 h累积释放度约为5%,24 h累积释放度达77.5%,其体外释药行为符合First-order模型。本实验建立的3步释放度实验可作为评价布地奈德结肠定位片结肠靶向性的方法,定位片的释药行为遵从以渗透压作为主要释药动力的微孔型渗透泵的释药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