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c-erbB-2及PCNA的表达与大肠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利用微波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检测c-erbB-2及PCNA在42例大肠癌中的表达,并对数据进行χ2检验。结果c-erbB-2与大肠癌的分化程度有关(P<0.05),PCNA在低分化腺癌及淋巴结有转移的大肠癌中有增高趋势,另外,c-erbB-与PCNA两者表达一致性占66.7%(P<0.05),表明在细胞增殖旺盛过程中,癌基因可能容易被激活。结论c-erbB-与PCNA一起可作为判断肿瘤的恶性程度及评价预后的有用指标。  相似文献   

2.
应用ABC免疫组化方法和C-erbB-2癌基因的单克隆抗体对93例大肠组织标本进行了免疫组化染色。结果表明:在68例大肠癌中,C-erbB-2阳性表达为61.8%。其中高分化腺癌组C-erbB-2阳性表达为40%;中分化腺癌组阳性表达为50%。低分化腺癌组阳性表达为81.2%;粘液细胞癌组阳性表达为85.7%。粘液细胞癌组和低分化癌组C-erB-2阳性表达明显高于其它2组(P<0.01)。在已有淋巴结转移的大肠癌中,C-erbB-2癌基因阳性表达为76.2%(32/42)。在无淋巴结转移的大肠癌中,C-erbB-2阳性表达为38.5%(10/26)。二者比较,C-erbB-2癌基因表达有显著性差异(P<0.01)。在15例大肠腺瘤标本中,C-erbB-2癌基因阳性表达为6.7%。10例慢性炎症和10例正常肠粘膜C-erbB-2则均为阴性。以上这些结果提示:C-erbB-2癌基因产物不仅可视为肿瘤的一种标志,而且与大肠癌的分化程度、淋巴结的转移密切相关,这证明C-erbB-2癌基因的检测对大肠癌的病理诊断和预后判断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应用ABC免疫组化方法和C-erbB-2癌基因的单克隆抗体为93例大肠组织标本进行了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提示:C-erbB-2癌基因产物不仅可视为肿瘤的一种标志,而且与大肠癌的分化程度、淋巴结的转移密切相关,这说明C-erbB-2癌基因的检测对大肠癌的病理诊断和预后判断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用免疫组化ABC法对92例胃癌的石蜡包埋标本进行了p53和c-erbB-2基因蛋白表达的研究。结果显示:92例胃癌p53、c-erbB-2蛋白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38.0%和14.1%;p53表达主要位于细胞核内,而c-erbB-2表达主要位于细胞膜,p53及c-erbB-2表达与胃癌患者的性别、年龄、原发灶部位、淋巴结及远处转移、肿瘤分期以及病理类型、分级均无明显关系。p53阳性表达的胃癌患者生存期明显低于p53阴性者,而c-erbB-2表达与胃癌患者的生存期无关;p53与c-erbB-2二者阳性表达之间亦无关。5例p53及c-erbB-2表达的阳性者预后极差,提示,癌基因的异常表达对预后的估计具有辅助意义。  相似文献   

5.
癌基因—c—erbB—2蛋白在胃癌中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癌基因c-erbB-2产物在胃癌中的作用与预后关系。方法:应用c-erbB-2癌基因蛋白的单抗,采用免疫组化LSAB法,检测分析74例胃癌c-erbB-2蛋白表达。结果:胃癌中c-erbB-2表达阳性率为44.6%。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c-erbB-2和PCNA表达与食管癌分级、浸润、转移和预后的关系。以及c-erbB-2表达与PCNA表达的相互关系。方法:应用微波-SP免疫组化法,检测65例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c-erbB-2和PCNA表达水平。结果:在食管癌中c-erbB-2和PCNA表达阳性率分别为50.8%和69.2%。c-erbB-2和PCNA表达均与肿瘤分级、浸润、淋巴结转移和预后相关。c-erbB-2x表  相似文献   

7.
癌蛋白c—erbB—2在大肠癌中表达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癌蛋白c-erbB-2在大肠部中表达情况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大肠癌组织中c-erbB-2蛋白的表达。结果本组72例大肠癌中有20例表达c-erbB-2蛋白,当肿瘤浸润至肠壁外或发生淋巴结或肝脏时,其c-erb-2蛋白阳性性率明显高于无转移或浸润滑未及浆膜的大肠癌。  相似文献   

8.
汤鹏  郝纯毅 《中国肿瘤临床》1995,22(11):780-782
应用抗c-erbB-2蛋白单克隆抗体,对50例原发性乳腺癌中c-erbB-2原癌基因的表达进行免疫组化分析。结果表明,检测标本中阳性染色19例(术后5年内死亡12例),阴性染色31例(术后5年内死亡5例)。阳性组病例之5年生存率明显较阴性组差(P,0.01)。结果提示,c-erbB-2原癌基因蛋白很可能成为一个判定乳腺癌预后较有意义的指标。  相似文献   

9.
应用抗c-erbB-2蛋白单克隆抗体,对50例原发性乳腺癌中c-erbB-2原癌基因的表达进行免疫组化分析。结果表明,检测标本中阳性染色19例(术后5年内死亡12例),阴性染色31例(术后5年内死亡5例)。阳性组病例之5年生存率明显较阴性组差(P<0.001)。结果提示,c-erbB-2原癌基因蛋白很可能成为一个判定乳腺癌预后较有意义的指标。  相似文献   

10.
Tian Y  Li S  Fu X 《中华肿瘤杂志》1997,19(5):342-345
目的 探讨c-erbB-2及P53蛋白在服腺乳头状瘤病及其癌变过程不同发展阶段的表达水平及其对早期癌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腺头状瘤病及其癌变不同发展阶段手术标本存档蜡块184例进行c-erbB-2及P53蛋白免疫组化检测。结论c-erbB-2蛋白表达对早期发现重度乳头状瘤病癌变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c-erbB-2基因蛋白和PCNA在膀胱癌及肾盂癌中的表达及意义。作者应用免疫组化技术研究47例膀胱移行细胞癌和18例肾盂移行细胞癌与c-erbB-2基因蛋白和PCNA的关系。结果显示c-erbB-2蛋白表达与膀胱癌和肾盂癌的分级和分期有关,PCNA增殖指数随肿瘤分级的上升而增高,与肿瘤的分期也有关系,但c-erbB-2和PCNA两者间无明显关系。结果表明c-erbB-2和PCNA对膀胱癌和肾盂癌的生物学行为和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胃癌p53,c—erbB—2和nm23癌基因蛋白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Wei Z  Wu Y  Zhai Z 《中华肿瘤杂志》1997,19(5):378-381
目的利用胃癌生物学恶性信息,探讨术前检测p53、c-erbB-2和nm23蛋白对胃癌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胃癌手术标本141例,胃镜活检标本93例,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p53、c-erbB-2和nm23蛋白在上述组织中的表达。结果p53阳性率为45.8%~56.3%,c-erbB-2为18.3%~30.2%,nm23为72.9%~81.3%,在非胃癌组织中无表达;c-erbB-2的表达与肿瘤组织的大小、癌细胞的分化程度及Laurén分型有关,且c-erbB-2表达阳性组5年生存率低于阴性组;nm23的表达与肿瘤的生长方式、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三种癌蛋白的阳性率在胃癌的胃镜活检标本和手术标本中无显著差别。结论对胃癌组织进行p53、c-erbB-2和nm23蛋白的检测,有助于胃癌的诊断、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非手术临床分期的判断和评估胃癌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3.
胃癌组织c—erbB2蛋白表达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检测了上海医科大学肿瘤医院1991年手术切除的97例胃癌c-erbB2蛋白的表达情况,旨在探讨c-erbB2蛋白与胃癌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关系。结果发现:c-erbB2染色阳性者30例(30.9%),c-erbB2蛋白的表达在淋巴结转移的病人中较高(P<0.05),单因素、多因素分析表明,c-erbB2蛋白表达者预后较差(P<0.05)。因此,检测c-erbB2蛋白的表达将有助于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从而有可能提高患者生存期。  相似文献   

14.
胃癌C—erbB—2表达及其与组织学分型分级和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胃癌C-eerbB-2表达及其与组织学分型分级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用胃癌标本56例进行免疫组化分析,按SP法检测C-erbB-2原癌基因产物。结果论:本实验结果表明,C-erbB-2表达与胃癌预后有关系。  相似文献   

15.
癌蛋白c—erbB2在乳腺肿瘤患者中过度表达的免疫组化研究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Zhang Z  Xu G  Liu S 《中华肿瘤杂志》1997,19(4):287-289
目的检测c-erbB2蛋白过度表达与乳腺肿瘤患者预后的关系,探讨其作为预后指标的可行性。方法共85例原发乳腺肿瘤的石蜡切片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方法。结果7例良性病变无1例过度表达;78例乳腺癌23例过度表达,表达率为29.4%;80%的无淋巴结转移病例未检测到c-erbB2的过度表达。c-erbB2蛋白的过度表达在临床Ⅲ期病例中占71%。c-erbB2与雌激素受体(ER)表达呈相反关系的占67%。该蛋白过度表达与腋淋巴结转移情况未发现相关性(P>0.05),与临床分期呈显著的正相关(P<0.005),与ER呈显著的负相关(P<0.005)。结论c-erbB2过度表达者预后不良。它可以作为判断乳腺肿瘤患者预后的有效指标,用于临床,辅助判断患者预后,可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CD15和c-erbB-2蛋白产物在义癌组织中的表达与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复发和转移的关系,并探讨CD15与癌基因蛋白表达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微波-LSAB免疫组化法,检测52例膀胱癌组织中CD15和c-erbB-2的表达水平。结果;在膀胱癌中CD15和c-erbB-2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9.2%和38.1%。  相似文献   

17.
c—erbB—2,p53,p21基因表达与胃癌及大肠癌预后因素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ABC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120例胃癌和大肠癌的癌肿内及转移淋巴结中c-erbB-2、p53、p21基因的过度表达。多基因阳性在胃癌中占66.7%;大肠癌中占68.3%,多基因表达明显提示胃癌及大肠癌预后差。单基因阳性亦分别显示胃癌及大肠癌预后较差。转移淋巴结与胃癌及大肠癌的原发癌肿之间基因过度表达与否的平均符合率c-erbB-2为83.1%;p53为75.3%;p21为77.9%,表明转移淋巴结中的基因过度表达与否与原发癌肿相似。c-erbB-2、p53、p21的多基因表达的检测对胃癌和大肠癌的预后判断明显优于其中某个单基因表达的检测。不同单基因表达有关的后因素在同一癌肿中均不一致同一基因表达不同癌肿中的有关预后因素亦不一致  相似文献   

18.
对90例乳腺癌、胃癌和大肠癌同时检测癌肿内及转移淋巴结的c-erbB-2、p53、p21的过度表达。结果显示乳腺癌、胃癌和大肠癌转移淋巴中c-erbB-2、p53及p21的阳性率分别与原发癌肿内的阳性率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转移淋巴结与原发癌肿之间c-erbB-2、p53及p21过度表达与否的平均符合率分别为73.1%、65.4%、73.1%。显示转移淋巴结中基因过度表达与否同原发癌肿基本一致。在原发癌肿内c-erbB-2、p53及p21基因的过度表达(除乳腺癌中的p21表达)分别与癌肿的预后有一定关系,但在不同癌肿中所表示的预后指标有较大差异。90例中多种基因蛋白过度表达占52.2%,且提示上述癌肿预后较差。同时检测c-erbB-2、p53和p21过度表达对癌肿的预后判断明显优于单个基因蛋白的检测。  相似文献   

19.
应用PCR方法检测大肠癌组织中HPV和C-erbB-2基因唐金海王亚平周建农许发培李宗佑为进一步了解大肠癌组织中HPV的存在与C-erbB-2基因扩增之间的关系,我们应用PCR方法对23例大肠癌标本进行了HPV及C-erbB-2基因的检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马祥君  史光军 《癌症》1997,16(2):111-113
以免疫组化ABC法检测乳腺癌c-erbB-2、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蛋白表达,研究其与预后的关系,结果:c-erbB-2、EGFR阳性表达率各为38.5%(25/65)和43.1%(28/65)。除EGFR表达与ER、PR负相关外,c-erbB-2,EGFR表达与临床预后因素无相关性,二者之间亦无相关性。c-erbB-2或EGFR阳性组术后生存显著差于阴性组(P〈0.01);多因素分析二者是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