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江苏医药》2012,38(10)
目的 探讨X染色体耦联锌指蛋白(Zfx)在人脑胶质瘤干祖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逆转录PCR方法检测人脑胶质瘤干祖细胞SU2及其分化后贴壁细胞中mRNA的表达;细胞免疫组化检测人脑胶质瘤干祖细胞SU2中 Zfx、CD133、nestin的表达;然后在含有10%胎牛血清培养液中诱导SU2分化,并检测分化后的细胞中Zfx、S100、GFAP的表达.结果 Zfx在胶质瘤干祖细胞SU2及其分化后贴壁细胞中的mRNA均有表达.Zfx在人脑胶质瘤干祖细胞SU2中的蛋白水平表达高,但SU2经诱导分化后细胞中Zfx蛋白水平表达减弱.结论 Zfx在人脑胶质瘤干祖细胞中高表达,可能在人脑胶质瘤干祖细胞自我更新和分化抑制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探讨白藜芦醇对U251人脑胶质瘤细胞生长的抑制和相关蛋白的表达及其意义.采用MTT法检测白藜芦醇对U251细胞的增殖活性的影响;采用ABC免疫组化法检测相关Bcl-2、Bcl-XL、CyclinD1和STAT-3蛋白的表达.结果显示,白藜芦醇对U251脑胶质瘤细胞生长有抑制作用,且呈时间、剂量相关;白藜芦醇作用于U251脑胶质瘤细胞后Bcl-2、Bcl-XL、CyclinD1、STAT-3蛋白表达下降,同时细胞形态也发生改变.白藜芦醇能抑制U251脑胶质瘤细胞的增殖,能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胶质瘤促血管生成素2 (Ang2) 基因在脑胶质瘤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 PCR) 和链酶亲和素过氧化物酶复合物SABC法检测52例人脑胶质瘤和8例正常脑组织中Ang2基因表达。结果 50 例脑胶质瘤和8 例正常脑组织均可表达Ang2 mRNA片段。高恶度胶质瘤Ang2 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高于低恶度胶质瘤(P<0 01); 低恶度胶质瘤Ang2 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高于正常脑组织(P<0 05)。免疫组化染色显示, Ang2蛋白主要分布在高恶度胶质瘤组织的瘤细胞和内皮细胞, 低恶度胶质瘤呈低水平表达, 正常脑组织不表达。结论 Ang2的表达与胶质瘤的分级密切相关, 可能对胶质瘤的恶性演进起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中南药学》2017,(11):1546-1549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人脑胶质瘤中MMP2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用RT-PCR检测不同浓度(0、5、10、20、40μmol·L~(-1))的姜黄素干预下的50例人脑胶质瘤细胞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mRNA的表达。结果除了20μmol·L~(-1)组与10μmol·L~(-1)组间总体均数没有统计学意义外,其余任意2组浓度间总体均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胶质瘤细胞中的MMP2 mRNA表达下降,并具有一定的浓度依赖性。结论姜黄素对胶质瘤细胞MMP2 mRNA表达有下调作用。  相似文献   

5.
人脐血间充质干/祖细胞诱导为神经样细胞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用于神经细胞再生的可行性与人脐血间充质干/祖细胞最佳的诱导培养条件。寻找一种合适的细胞来源进行移植以代替受损的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来修复神经损伤。方法将脐血单个核细胞置于低血清(2%)达氏修正依氏培养基中培养,生成贴壁细胞层,依传代方法,用相同培养条件进行扩增,扩增后的贴壁细胞置入细胞培养液(加入新生大鼠神经细胞分离培养上清液)中,并添加表皮生长因子(E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进行诱导分化。采用流式细胞术、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被诱导的神经样细胞的表面标志及细胞特异性标志、结构,并进行分析。结果脐血间充质干/祖细胞克隆在脐血单个核细胞中出现频率为0.5×10-6,在传20代时,可有效扩增1.5×106倍,诱导后,70%的脐血间充质干/祖细胞分化为神经样细胞。结论采用上述扩增与诱导条件,脐血间充质干/祖细胞可得到有效扩增,并可高效向神经样细胞分化,从而证实脐血是一种细胞替代治疗前景光明的细胞来源。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Cx43基因表达与胶质瘤恶性程度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及原位杂交技术检测Cx43基因的表达。结果Cx43mRNA及其蛋白表达随着胶质瘤组织学分级的提高呈下降趋势,Cx43蛋白表达结果与Cx43mRNA的表达结果之间呈显著正相关(P〈0.05)。人脑胶质瘤中Cx43mRNA及蛋白表达与肿瘤分级呈负相关。结论Cx43基因表达与胶质瘤恶性进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丙戊酸对脑红蛋白表达的影响和机制,及其对双氧水诱导的神经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Western blot、RT-PCR和荧光素酶活性实验检测丙戊酸对小鼠和人脑红蛋白表达的影响;荧光素酶活性实验分析CREB在丙戊酸诱导脑红蛋白启动子活性过程中的作用;MTT实验分析丙戊酸对双氧水诱导的神经损伤的保护能力。结果发现丙戊酸上调小鼠和人脑红蛋白的蛋白和mRNA水平,并能上调脑红蛋白基因的启动子活性;CREB特异性抑制剂KG-501和CREB显性负突变体KCREB均抑制丙戊酸诱导脑红蛋白基因的启动子活性;丙戊酸可保护N2a神经瘤母细胞免受双氧水诱导的损伤。结论 CREB介导了丙戊酸诱导的脑红蛋白表达上调;脑红蛋白可能在丙戊酸保护N2a细胞免受氧化应激诱导的神经损伤过程中扮演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冬凌草甲素对神经胶质瘤U87细胞增殖、迁移和凋亡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是否涉及抑制YAP-c-Myc信号通路。方法采用MTT法检测冬凌草甲素对U87细胞活力的影响;划痕试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caspase-3、Bcl-2、Bax、YAP、c-Myc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caspase-3、Bcl-2、Bax、YAP、p-YAP(Ser127)、c-Myc蛋白的表达。结果冬凌草甲素呈剂量依赖性抑制神经胶质瘤U87细胞增殖(P<0.05)及迁移(P<0.01);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P<0.01);caspase-3 mRNA和蛋白表达均增高(P<0.05),Bcl-2/Bax mRNA和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YAP、c-Myc的mRNA和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p-YAP的蛋白表达增高(P<0.05)。结论冬凌草甲素可促进神经胶质瘤U87细胞增殖、迁移并促进胶质瘤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抑制YAP信号通路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 HOTAIR对人脑胶质瘤细胞侵袭的促进作用。方法采用HOTAIR-siRNA寡聚核苷酸转染胶质瘤U87和U251细胞系,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HOTAIR在胶质瘤细胞中的表达水平。利用Western blot验证上皮间质化相关通路蛋白(Snail、Stat3和β-catenin)、标记蛋白(E-cadherin、CDH13和Vimentin)和侵袭迁移相关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的表达变化。采用Transwell实验,观察敲低HOTAIR后其对胶质瘤细胞侵袭的影响。结果下调HOTAIR表达后,U87和U251细胞的上皮间质化相关信号通路蛋白降低,E-cadherin和CDH13升高,Vimentin降低,MMP2和MMP9表达下降,细胞侵袭能力减弱(P<0.01)。结论 HOTAIR通过诱导上皮间质化促进了胶质细胞侵袭能力。  相似文献   

10.
陆斌  郑全辉 《天津医药》2015,43(3):241-244
目的 探讨锌指蛋白 ZNF185 在人脑胶质瘤细胞增殖中的作用。方法 标本取自 2011 年 1 月-2013 年12 月于唐山市工人医院就诊, 经病理确诊为胶质瘤患者的肿瘤组织, 以瘤旁组织作对照。提取不同组织总蛋白,Western-blot 检测 ZNF185 的表达。提取瘤旁组织总 RNA, 反转录扩增 ZNF185 编码序列并克隆至 pEGFPC2 质粒,构建 ZNF185 表达载体。采用 Lipofactamine2000 将 ZNF185 表达载体转染人胶质瘤细胞系 SF767, 以转染 pEGFPC2空载体细胞作为对照。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变化; MTT 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结果 与瘤旁组织相比,ZNF185 在人脑胶质瘤组织中表达显著降低(P < 0.01); 转染 ZNF185 表达载体的胶质瘤细胞与对照细胞比ZNF185 的表达显著增加(P < 0.01); 过表达 ZNF185 导致 SF767 细胞 G0~G1 期细胞比例显著增加(P < 0.05), 而 S期细胞比例减少(P < 0.05)。同时, 过表达 ZNF185 也导致 SF767 细胞的增殖速度显著降低(P < 0.05)。结论ZNF185 在人脑胶质瘤细胞中发挥抑制细胞增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李延辉  王凡  尹磊  李张珂  牛占峰  夏鹤春 《江苏医药》2012,38(18):2109-2112
目的研究大鼠胶质瘤细胞内生物钟基因Period1(Per1)、Per2mRNA及蛋白的周期表达规律。方法将体外培养的大鼠胶质瘤C6细胞接种于SD大鼠右侧尾状核区,在12h光照和12h黑暗的标准昼夜节律环境下,采用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检测成瘤后4、8、12、16、20、24h肿瘤组织中Per1、Per2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在大鼠胶质瘤组织中,Per1、Per2mRNA及蛋白产物呈节律性表达,其表达周期为12h的超日节律。Per1mRNA和蛋白的高表达时间点均位于4、16h,低表达时间点位于12、24h;Per2mRNA和蛋白的高表达时间点位于12、24h,低表达时间点位于8、20h。结论在SD大鼠体内,胶质瘤细胞的Per1、Per2基因呈12h的超日节律表达,提示生物钟基因的表达异常与胶质瘤的发生发展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铜绿假单胞菌通过MAPK信号传导通路诱导U937细胞表达IL-8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铜绿假单胞菌(PA)活菌对不同分化状态的U937细胞表达IL-8的诱导作用及通过MAPK信号传导通路的调控机制。方法应用人单核白血病细胞系-U937细胞,采用ELISA和RT-PCR法对PA诱导不同分化状态的U937细胞IL-8蛋白分泌和其mRNA表达进行研究,并观察MAPKs抑制剂PD98059和SB203580对IL-8表达的影响。结果PA可促进U937细胞及PMA分化的U937细胞IL-8的mRNA及蛋白分泌,而且具有明显的量效和时效关系。分别用SB203580抑制p38MAPK通路、用PD98059抑制ERK通路,均能引起抑制剂浓度依赖的IL-8的表达(P<0.01)。结论PA以浓度和时间依赖的方式感染U937细胞,促进IL-8的分泌和mRNA表达,PA可能通过MAPK信号通路启动IL-8的高效表达和分泌。  相似文献   

13.
榄香烯抑制人脑胶质瘤U251细胞增殖和PCNA基因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榄香烯(elemene)抑制人脑胶质瘤U251细胞增殖和抑制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基因表达作用。方法应用四甲基偶氮唑蓝法(MTT)测定不同浓度榄香烯对人脑胶质瘤U251细胞的抑制作用,同时观察时间—效应关系,并求出半数致死浓度(IC50);免疫组化法检测IC50浓度榄香烯作用0、24和48h的U251细胞中PCNA蛋白表达差异;RT-PCR检测不同浓度或不同作用时间的榄香烯抑制PCNA基因的表达。结果榄香烯对U251细胞株增殖具有抑制作用,呈剂量和作用时间的依赖性,IC50为0.062g·L-1。榄香烯对U251细胞内PCNA蛋白表达有明显的抑制作用;RT-PCR分别证实榄香烯抑制PCNA基因的表达,其PCNA基因mRNA表达值随药物浓度增加或作用时间延长增加而不断下降,呈剂量和作用时间的依赖性。结论榄香烯能有效下调PCNA基因表达,从而抑制人脑胶质瘤U251细胞增殖,对抗人脑胶质瘤具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钙整合素结合蛋白1(CIB1)下调表达对U87胶质瘤细胞增殖和周期调节的作用.方法 体外培养U87胶质瘤细胞,通过感染携带siCIB的pGV-siCIB1慢病毒获得CIB1下调表达的U87胶质瘤细胞,将细胞分为pGV-siCIB感染组、对照慢病毒感染组和对照组,采用甲基噻唑基四唑检测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的改变,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U87胶质瘤细胞相关基因和蛋白表达情况.结果pGV-siCIB1感染U87细胞的最适感染复数值为5.siCIB1感染组CIB1 mRNA和蛋白表达低于对照慢病毒感染组和对照组(P<0.05).pGV-siCIB1感染组FOXO1、MDM2 mRNA及CyclinD1、Bcl-2 mRNA和蛋白、p-AKT蛋白表达水平低于对照慢病毒感染组,而Bax、p53、Caspase3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高于对照慢病毒感染组(P<0.05,P<0.01).pGV-siCIB1感染组U87胶质瘤细胞抑制率、凋亡率与对照慢病毒感染组相比显著增加,与对照组和对照慢病毒感染组相比,G0/G1期细胞增加,S期细胞减少(P<0.05).结论 CIB1下调表达抑制胶质母细胞瘤的生长,促进细胞凋亡. AKT信号通路可能是CIB1发挥作用的途径之一,提示CIB1有可能作为胶质瘤靶向治疗的靶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建立新的体外胰腺导管干细胞分化为胰岛β细胞的分步诱导分化体系.方法 分离纯化SD大鼠的胰腺导管干细胞,体外扩增后进行分步诱导分化,收获的新生类胰岛样细胞团(ILCs)分别行免疫荧光和RT-PCR检测,并通过葡萄糖刺激的胰岛素释放试验(GSIS)评价ILCs的体外功能.结果 分离纯化的胰腺导管干细胞经培养及四步诱导分化后最终可形成ILCs.免疫荧光结果 显示该ILCs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染色均为阳性,RT-PCR检测也有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基因的表达.新生ILCs在低糖和高糖刺激下的胰岛素释放量分别为(1.1±0.2)ng/ml和(2.7±0.2)ng/ml,刺激指数为2.52倍.结论 通过建立新的体外胰腺导管干细胞分化为胰岛β细胞的分步诱导分化体系,获得具有立体结构且有一定胰岛素分泌能力的ILCs,为获得胰岛移植的β细胞来源提供了更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The receptor activator of NF-κB ligand (RANKL) and its signal downstream nuclear factor-κB (NF-κB) are critical regulators for immune responses as well as bone remodeling. The present study aimed to examine the effects of erythromycin (EM) on the activation of RANKL, correlation with NF-κB expression, proliferation and apoptosis of human Jurkat T cells. Jurkat T cells were pretreated with 100 pmol/l 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 (TNF-α) for 1 h followed by various concentrations of EM for 24 h. The mRNA expressions of RANKL and NF-κB were examined by RT-PCR. The protein expression of NF-κB was analyzed by Western blot. The protein level of RANKL was examined by flow cytometry, immunofluorescence microscopy and Western blot analyses. We also examined proliferation of Jurkat T cells by MTT assay, apoptosis by flow cytometry analysis after staining with PI and morphological observation after AO/EB staining.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EM inhibited TNF-α-induced expressions of RANKL and NF-κB at both mRNA and protein levels in a concentration-dependent manner. The expression of RANKL was correlated with the expression of NF-κB. Moreover, EM influenced the proliferation and apoptosis of human Jurkat T cells. These data suggest that EM acts as an anti-inflammatory agent not only to interact with the expression of NF-κB and the proliferation of human Jurkat T cells, but also to reduce the level of RANKL.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观察基质金属蛋白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9M MP-9)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growth factor VEGF)蛋白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技术,检测63例胶质瘤组织中MMP-9及VEGF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表达与病理分级之间的关系。结果①MMP-9在胶质瘤中阳性表达为76.19%,MMP-9蛋白阳性产物主要分布在胶质瘤组织的胞浆及细胞间质;低分化瘤MMP-9蛋白表达阳性率(87.87%)显著高于高分化(63.33%)(P=0.037)。②VEGF蛋白在胶质瘤中阳性表达为74.76%,VEGF蛋白阳性产物主要分布于胶质瘤组织的血管内皮细胞;低分化者VEGF蛋白表达阳性率(90.90%)显著高于低分化者(56.67%)(P=0.003)。③MMP-9及VEGF蛋白表达呈正相关。结论 MMP-9及VEGF蛋白可作为揭示胶质瘤恶性程度的指标,并在胶质瘤的浸润转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