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从八卦之坎卦论肾脏阴阳观.坎卦者,呈一阳抱二阴之势,真阳秘藏于水中,处于阴平阳秘的动态平衡状态.坎卦在脏为肾,以坎卦观肾之阴阳,则肾之阴阳亦处于阴平阳秘的动态平衡状态.肾之阴阳,有肾阴肾阳,有真阴真阳.若阴阳为病,可致虚火上冲.阴虚者,坎水不足以秘藏真阳,真阳破水而出成阴虚火旺证,以滋阴降火为治则;阳虚者,真阳不能制约...  相似文献   

2.
正潜阳封髓丹是由潜阳丹和封髓丹两方合成。潜阳丹首见于郑氏《医理真传》,由西砂仁一两、附子八钱、龟版二两、甘草五钱组成,治以纳气归肾、引火归原[1]。郑氏解说:"潜阳丹一方,乃纳气归肾之法也,夫西砂辛温,能宣中宫一切阴邪,又能纳气归肾。附子辛热,能补坎中真阳,真阳为君火之种,补真火即是壮君火也。况龟甲一物坚硬,得水之精气而生,有通阴助阳之力,世人以利水滋阴目之,悖其功也。佐以甘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肾阴、肾阳、肾气的概念进行了整理研究。认为元阴、元精、肾阴、肾精、肾水、真阴、真水、命门之水、坎水九个名词均指肾阴;元阳、元火、肾阳、真阳、真火、相火、命门之火、先天之火均指肾阳;肾气、肾间动气、原气、元气、生气五个名词均指肾气,肾气涵元阴元阳。  相似文献   

4.
心肾主病论     
人身坎水实根于离之真阴,故人不能节欲则肾水亏,肾水亏必至心阴亦亏,心阴亏则水失其主而无以镇阳光。由是火炎烁金而成咳嗽之症。且心生血者也,真阴亏而不能制火,则所生之血不随心阴下降,反随炎火上升之性,由吐咳而出矣。且心之真阴不特为肾水之根,而渚脏之阴皆根于此。此处一亏,则相火无不俱动,在肝则无水以滋木而火炽,在肺则无水以四布而金烁,在胃则无水以存津而土燥。诸脏亦无不有血,既为邪火煎熬,则津液之未化血者熏蒸而为痰涎,已化血者亦随火动而上逆妄行,此咳血吐血之所必至也。人身离火实根于坎之真阳,故人或思虑劳倦则离火不足,离火不足,必至肾阳亦不足,肾阳不足则火失其原而无以消阴翳,由是水泛土湿而成中满泻痢之证。  相似文献   

5.
<正>补坎益离丹原方由附子八钱、桂枝八钱、海蛤粉五钱、炙甘草四钱、生姜五片组成,乃清末郑钦安所创,用治心肾阳虚诸症。补坎益离丹升降水火,交接心肾潜纳真阳。郑氏谓:"补坎益离者,补先天之火,以壮君火也。真火与君火本同一气,真火旺则君火始能旺,真火  相似文献   

6.
8 补火生土按五行学说的相生规律,火能生土,土赖火旺。由于火有坎离之分,土有戊己之别,坎火生己土,离火生戊土。肾属坎,脾属己,心属离,胃属戊;坎(肾)离(心)为阳气之根,亦是戊(胃)己(脾)阳气之源。前贤譬喻脾胃为釜,命火为薪,薪燃釜热,水谷始得以腐熟,精微方有以化生。反之,先天火衰,则诚如《类经附翼·求正录·真阴论》所说的那样:“火衰其本,则阳虚之证叠出”。而坎(肾)离(心)与戊(胃)己(脾)之间的相生关系尤为突出。对此,李士材更具体地指出:肾“虽属水脏而真阳寓焉,少火生气,火为土母,此火一衰,何以运行三焦、腐熟水谷乎?”脾胃属土,主…  相似文献   

7.
《中医药通报》2014,(6):63-63
人身之阴阳,有对待,有流行。对待者,一而二也,流行者,二而一也。非对待无以立阴阳之用,非流行无以见阴阳之用。故人之心肾二也,气血二也,水火二也。上下各有其位,左右各循其途,两者相为对待依附而不可离也。然水中有火,火中有水,气以行血,血以行气。心根于肾,肾根于心,二者又无始无端互为其宅而不可分也。夫心肾,阴阳之根抵也。言心肾,而水火气血皆在其中矣。今但以心肾言之,心为离火而实火之主,肾为坎水而实水之源,故坎中之阳必升,升则阴随阳发,十土由兹而癖,八木由兹而茂,而两丁之火乃光焰烛天矣。离中之阴必降,则阳随阴敛,五土由是而阖,九金由是而凝,而壬癸之水乃滔滔不竭矣。即如四时之运行亦然。  相似文献   

8.
综合试卷一、填空治火可用苦寒,治燥必用甘寒,火郁可以发,燥胜必用润,火可以直折,燥必用濡养。病者腹满,按之不痛者为虚,痛者为实,可下之。百合病见于阴者,以阳法救之;见于阳者,以阴法救之。见阳攻阴复发其汗,此为逆;见阴攻阳乃复下之,此亦为逆。二、问答 1.分别指出《伤寒论》真武汤、桂枝汤、大柴胡汤和四逆散中芍药的作用各是什么? 答:真武汤是治疗真阳衰微,水气内停的方剂,其中芍药起酸收作用,敛虚阳以归于阴,防其散越。  相似文献   

9.
补肾固本对治疗冠心病的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冠心病(CHD)是严重影响中老年人健康的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在中医学中虽没有冠心病之病名,但其发作时的症状、病因病机与“胸痹”等证相类似。笔者从心肾相交、精血互生的角度论述补肾固本在冠心病治疗中的作用。 1 中医学对心肾关系的认识 1.1 水火相济 《中藏经》曰“火来坎户,水到离扃,阴阳相应,方乃和平。”心居上焦属阳主火,肾处下焦属阴主水,正常情况下,肾中之水上济于心,使心火不亢,心中之火下降于肾,使肾水不寒;同时,肾水中有真阳上升而生心中之火,心火之中有真阴下降而生肾中之水。朱丹溪认为“人之有生,心为之火居上,肾为…  相似文献   

10.
补天丸方论     
熟地、补骨脂各六两,天冬、枸杞子各四两,鹿角霜、龟版各三两,用黄芪、黄精各十二两煎膏,糊丸。坎卦,阳陷阴中,水中有火之象。水腾而上升则为精、为液,火之蒸动而关门利也;水聚而上泛则为痰、为饮,火无以薰灼而关门阻也,其注于下则为白浊、梦遗,移于膀胱则为淋闭、消渴;壅于内则为水肿胀满。病因虽不同,而元火者居其大半。则补火为最急。然左右两侧1,水火平分)真阳真阴,互为根柢,法当两建,以培本原,此补天丸之所以作也。方中熟地、天冬,金水相生;辅以龟版,而冲任理;补骨脂、胡桃肉2,木火同气;佐以鹿角,而督脉通;用二黄大建脾胃之阳,以补金之…  相似文献   

11.
黄靖 《江苏中医药》2010,42(3):63-65
天人相应,人身亦有君相二火。君火以明,相火以位。相火为君火之源泉,故居下以为体;君火得相火之助益,故居上而为用。君火不明,群阴僭上;相火失位,不能为君火济或有太过而逆位上越。相火所以能安于位者,缘由有三:一则坎水之藏纳,二则中土之镇守,三则心君之镇纳。知晓君相二火之性用、病变、治疗,以期厘清治火之法:实火当清、虚火要壮水、助中土扶阳、相火慎用清泻。  相似文献   

12.
素常之人,肾气往往不足,深陷不易守侯。又由于肾经络之旺盈时辰并不在白日人体活动剧烈时候出现。因此点燃真阳之火,强调躺着,从太阳膀胱经络以阳引阴,激发肾气。  相似文献   

13.
景岳著作中“阴”字含义不一,有贬有褒,未可混同,值得我们引起重视和鉴别。 (一) 贬义明代丹溪学说盛行,庸医往往不察火证虚实真假,惯用四物加知柏、大补阴类,戕伐中土,损伤真阳,苦寒之弊生焉。景岳深痛世溺,遂发“扶阳抑阴”之论,如称:“阳主生,阴主杀……阳惟畏其衰,阴惟畏其盛(《大宝论》)”;“一阴之生,譬如一贼,履霜坚冰至,贵在谨乎微,此诚医学之纲领,生命之枢机也(《医易》)”等,俱反映了他  相似文献   

14.
真武汤又名玄武汤、固阳汤,是张仲景《伤寒论》中温阳利水的代表方剂。李贤注:"玄武,北方之神,龟蛇合体。"仲景立此方用意,所以温养坎宫,使真阳归其魂而返其宅,已尽坎离之用。"真武"虽为水神,但乃以阳为主导,以阳治水,水才不致泛滥。水为阴类主静,无自动之理,必因阳而动,因阳而安。  相似文献   

15.
<正> 从概念讲,火为阳,与水相对,不应称“阴”,而李杲以“阴”名“火”,遂致人困惑难解。《内外伤辨惑·饮食劳倦论》中曾谓:“元气不足而心火独盛。心火者,阴火也。起于下焦,其系系于心,心不主令,相火代之。”此处,李氏提出:(一)“阴火”即心头;(二)“阴火”亦即相火。按心火即君火。君者,主也;相火,为其禀命于君火,故火前冠以“相”字。相者,辅也。君相于彼时以治世,君火相火,亦犹之以治身。治身之火,当属正火,而李氏“阴火”属于邪火,故所提“阴火”即心火,“阴火”亦即相火,多数人竟不知其何所指而云然。  相似文献   

16.
点燃真阳之火是迈进自我保健的大门。 张紫阳《悟真篇》曾经指出:“道自虚元生一气,便从一气产阴阳。”既说出了宁静的状态,也说出了宁静中身体经络气血变化。真阳之火点燃之后,经络凉热行气现象。  相似文献   

17.
正丹溪论阳有余,阴不足,所谓阳者,相火也。景岳驳之,谓阴有余,阳不足,而着"相火以位"之辨。各树旗帜,几如冰炭之不相入矣。尝举二者参之,丹溪大旨,本于周子主静立说,谓相火一动,则五志厥阳之火并煽,煎熬真阴,故东垣目为元气之贼。此论相火二字,专从后天之变动者言,与景岳之主命门,有源流之别。夫"天非此火不能生物,人非此火不能有生",考前哲如褚氏、赵氏,人生先具命门及相火,行阳二十五度之语参之,景岳所云,相得益彰。盖静而守位者,此相  相似文献   

18.
“命门——真阴”观是张景岳从较高层次探究人体生命奥秘之颇具特色的学术思想。历言命门者,多注重从“真阳”立论,但命门为真阴、真阳之寓所,且阴阳互根,阳以阴为基,真阳实赖真阴以存在,仕生。  相似文献   

19.
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 ,属中医“血证”、“衄血”、“紫斑”范畴 ,现从其病因病机、治疗体会等方面加以讨论。1 病因病机《血证论·阴阳水火气血论》云 :“人之一身 ,不外阴阳 ;而阴阳二字 ,即是水火 ;水火二字即是气血。水即化气 ,火即化血。”“火为阳而生血之阴 ,即赖阴血以养火 ,故火不上炎 ,而血液下注 ,内藏于肝 ,寄居血海 ,由冲、任、带三脉行达周身 ,以温养肢体”。火与血作为一阴一阳 ,任何一方的偏盛偏衰都会导致出血的发生。 1火旺伤血 :小儿气血未充 ,卫外功能不足 ,易受外邪入侵。小儿又为纯阳之体 ,外感风热…  相似文献   

20.
因肾属水、属坎,心属火、属离.文章从<易经>坎、离二卦的形成谈起,论及其与坎(水)离(火)既济之密切关系,并阐述肾之元阳与心之阳火与机体的重要性,以及坎(水)离(火)既济之与妇科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