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应用Medpor骨板修复眼眶爆裂性骨折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应用Medpor骨板作为充填材料施眼眶爆裂性骨折修复术28例,术后观察3个月~3年。结果 28例眼眶爆裂性骨折患者,其中单纯眶内壁骨折12例,单纯眶下壁骨折6例,眶内壁及下壁复合骨折10例。手术治愈19例(70%),好转9例(30%)。结论应用Medpor骨板作为充填材料治疗眼眶爆裂性骨折临床效果满意,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应用高密度多孔聚乙烯(Medpor)填充材料治疗眼眶爆裂性骨折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8例眼眶爆裂性骨折患者,均采用Medpor眶壁修补术治疗。观察患者切口愈合情况、眼球内陷矫正情况、眼球运动恢复情况、复视程度及并发症情况。结果68例患者术后均获得Ⅰ期切口愈合,68例术前眼球内陷患者术后均得到不同程度矫正,其中22例完全矫正,40例基本矫正,6例残留1~2 mm眼球内陷。68例患者术后眼球运动均恢复正常,术后均无视力下降或丧失。术前存在不同程度复视的42例患者,均于术后1周~4个月内复视消失。68例患者均无Medpor移位、脱出、感染或排斥反应,无明显下眼睑切口瘢痕及眼睑外翻发生。结论眼眶爆裂性骨折手术中充分松解嵌顿的眼外肌防止再粘连是消除复视的关键。Medpor材料生物相容性好,无致敏反应,疗效可靠,早期采用Medpor眶壁修补术是治疗眼眶爆裂性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眼眶爆裂性骨折术中应用Medpor填充治疗的手术效果。方法对2004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河南省眼科研究所收治的51例眼眶爆裂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眶内壁骨折患者采用内眦皮肤切口入路,眼眶下壁骨折及下壁合并内壁骨折书中采用下睑睫毛下皮肤切口入路,充分暴露眼眶骨折部位,将嵌顿于眼眶骨折处的眼外肌及眶脂肪游离至眶内,骨膜下填充塑形后的Medpor材料。结果 51例患者眼球内陷全部矫正,48例术后复视均有好转,42例眼球活动度完全改善,6例部分改善。结论用Medpor材料行眶壁修补术是治疗眶壁爆裂性骨折的有效方法,术中应充分松解嵌顿的眼外肌;术后早期加强眼外肌功能训练,防治再粘连是消除复视的关键。早期手术疗效优于晚期手术。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眼眶爆裂性骨折的临床特点和诊治方法.方法 对89例89眼眼眶爆裂性骨折患者的致伤原因、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经CT扫描证实为眼眶爆裂性骨折的89例患者,致伤原因最常见于拳伤(57.3%),其次为车祸(20.2%)、脚踢伤(11.2%)、钝物撞击伤(9.0%)、坠落伤(2.2%).所有患者均有眼睑肿胀瘀血、视力不同程度下降;骨折面积大可出现眼球内陷;合并外直肌嵌顿可出现眼球运动障碍、复视;前房积血、视网膜震荡、黄斑出血等少见.结论 眼眶爆裂性骨折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易被误诊,CT扫描对眼眶爆裂性骨折的诊断具有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眼眶爆裂性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 对19例眼眶爆裂性骨折患者进行复位手术,将嵌顿眶内容物复位,以预成形钛网修补骨折缺损区,术后观察患者眼眶外观、眼球运动、视力、复视等情况。随访3~6个月。结果 术后眼球内陷改善、眼球运动改善、复视基本消失、视力保持和提高。结论 眼眶爆裂性骨折致复视、眼球运动障碍、眼球内陷等及时手术可获得良好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眼眶爆裂性骨折是眶部挫伤所致的眶壁骨折,是由直径大于眶口的物体钝性打击眼部,使眶内压突然升高,引起眶壁薄弱处爆裂所敛.眼眶爆裂性骨折常伴有软组织如眼外肌、脂肪、韧带和筋膜等结构嵌顿,从而引起复视和眼球内陷.我院自2005年9月-2008年10月,共为65例(65眼)眼眶爆裂性骨折患者行骨折修复,其中15例早期联合自体脂肪移植,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颜世传 《安徽医药》2004,8(5):356-357
目的探讨眼眶爆裂性骨折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经CT确诊爆裂性眶骨折8例,其中内侧壁骨折5例,下壁骨折2例,内侧合并下壁骨折1例,手术治疗3例,非手术治疗5例,临床主要表现为眼球内陷、复视和眼球运动障碍.CT显示眶壁骨折移位,眶腔扩大,眶内软组织嵌顿和副鼻窦损伤.结果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病例全部临床治愈.结论眼眶爆裂性骨折引起的眶壁骨组织破坏导致眼眶组织解剖异常,CT可以显示眶壁结构破坏和眶组织及副鼻窦损伤的变化,是否手术治疗取决于骨折的程度和对眶内组织损伤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在眼眶爆裂性骨折手术中应用MEDPORE外科植入体材料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2月至2013年6月应用MEDPORE植入材料46例(46眼)眼外伤眶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6例患者术后效果满意,双眼突出度基本一致,眼球内陷得到不同程度的矫正,眼球运动恢复正常,43例复视消失,2例复视改善,1例复视无改善。出院随访患者未出现植入物脱出或排斥反应。结论 MEDPORE外科植入体材料组织相容性较好,可塑性强,眼眶爆裂性骨折、尤其眶下壁和眶内侧壁骨折手术,应用MEDPORE外科植入体材料可以有效的防止患者术后发生眼球下陷、回退等并发症,临床应用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9.
王娟 《江苏医药》2012,38(6):741-742
眼眶爆裂性骨折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眶底骨折,眶缘完整,伴有眶内压增高,眼眶内软组织嵌顿于骨折处,以致垂直方向眼球运动受限,合并产生复视和眼球内陷[1].临床上常见的有眶下壁、眶内壁和眶内下壁爆裂性骨折.骨折致伤主要原因为车祸及外伤[2].现将我科2007年7月-2011年1月收治的眼眶爆裂性骨折的52例住院患者的护理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应用多孔高密度聚乙烯板(Medpor)植入手术治疗单纯性眶壁骨折的效果观察。方法单纯性眶壁骨折患者31例,应用多孔高密度聚乙烯板植入进行眶壁骨折复位术治疗。术前及术后CT检查对比眶壁骨折恢复情况及眼球突出度情况。结果复视完全恢复患者26例(占83.9%),所有病例术后眶壁成功完成复位,无术后严重并发症发生,有效改善眼球内陷、复视现象。结论应用多孔高密度聚乙烯板植入手术治疗单纯性眶壁骨折是安全、有效且稳定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眼眶爆裂骨折CT表现的分析,探讨眼眶爆裂骨折的CT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眼眶爆裂骨折的CT表现及好发部位。结果:眼眶爆裂骨折的直接征象是眶壁骨质连续性中断,粉碎,移位及曲度失常。眼眶爆裂骨折最好发于眼眶内侧壁和底壁,占94.2%。副鼻窦内"泪滴"征是诊断眼眶底壁骨折的特异性间接征象。结论:CT诊断眼眶爆裂骨折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眼窝填充物取出的原因,寻找合适的治疗方法和材料.方法 对因各种原因取出原有眼窝填充物的73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取出的眼窝填充物材料为硅胶41例,羟基磷灰石19例,Medpor 3例,碳纤维3例,玻璃2例,陶瓷2例,未知材料3例.取出后Ⅰ期植入羟基磷灰石眼座61例,Ⅱ期植入5例,再次植入眼座者均未发生继发感染和义眼座暴露.7例未植入义眼座.结论 羟基磷灰石眼座的组织相容性好,是合适的眼窝填充物,对无明显感染的需取出原眼窝填充物者,可在取出后同时植入羟基磷灰石眼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眼眶外伤的CT征象及临床诊断的价值。方法对95例眼眶外伤均行眼眶横断面及冠状面CT扫描检查。结果95例全部呈现眶壁骨折。其中内壁骨折54例,外壁骨折10例,上壁骨折14例,下壁骨折17例,35例伴有邻近部位软组织嵌顿。结论CT检查能清楚显示眼眶骨折及眶内容物的损伤情况,为临床处理提供重要依据,具有重要的早期诊断价值,眼外伤后应及时施行眼部CT检查。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对眼外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82例眼眶骨折的患者进行MSCT常规扫描加多平面重建(MPR)结果分析。结果眼眶内、外侧壁骨折以横断面显示效果最佳,眶顶及眶下壁骨折以冠状面及矢状面显示效果最佳,混合性骨折以冠状位图像显示效果最佳。结论 MSCT扫描结合MPR能减少眼眶骨折的误、漏诊,运用窗技术对周围软组织损伤的诊断也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上胸椎骨折脱位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的方法与术后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中上胸椎骨折脱位3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脊髓神经功能按美国脊柱脊髓损伤协会(ASIA)标准分级:A级8例,B级12例,C级9例,D级6例。骨折3例,爆裂骨折18例,骨折脱位8例,爆裂脱位6例。均进行多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中上胸椎骨折脱位。结果所有患者获随访,时间5~24个月,平均25.5个月,均无术中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对于中上胸椎骨折脱位的治疗,多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可使伤椎得到满意的复位及固定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眶内壁纸样板变异的CT表现及其与骨折的鉴别。方法收集自2006~2007年行颅脑及眶部CT检查的病例。选择无眶部外伤病史而出现纸样板改变或虽有眶部外伤并眶内壁改变但除外骨折的192例患者,设为病例组;选取有头面部外伤史并确诊为纸样板骨折的部分病例,设为对照组,分析各种征象在两者鉴别方面的价值。结果人群中眶内壁变异的概率为1.78%;两侧眼眶的眶内壁变异率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在眶内壁内陷(成角内陷和弧形凹陷)方面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在纸样板缺损方面不具有显著性差异(P=0.649)。结论研究结果提高了眶内壁纸样板变异的认识,对临床医学和法医学的鉴别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着重探讨螺旋CT在鼻区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56例鼻区骨折的螺旋CT(spiral CT,SCT)表现.结果:56例鼻区骨折患者均经螺旋CT横断扫描,并采用三维表面遮盖法重建(surface shaded display,SSD)和多层面重建(multiplanar reconstruction,MPR)技术重建图像.56例中,单侧鼻骨骨折35例,双侧鼻骨骨折21例.伴上颌骨额突骨折41例,伴泪骨骨折10例,伴额骨骨折10例,伴眼眶骨折14例,伴鼻中隔骨折8例,等.结论:螺旋CT对鼻区骨折的诊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8.
补片术早期修复眶区复杂性骨折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眶区复杂性骨折的临床特征及评价用移位游离骨片修复眶区复杂性骨折的手术疗效。方法:对76例眶区复杂性骨折的患采用移位游离骨片补片术进行整复,并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76例患术区软组织均I期愈合,张口受限、眼球内限全部矫正,复视消失。结论:对眶区复杂性骨折,在早期处理软组织的同时,应采用移位的游离骨片修复眶区复杂性骨折,无需再取骨及采取其它异质材料进行修补,避免了形成后期难以修复的颌面及眼球的畸形,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