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扶正培本治则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临床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扶正培本治则在恶性肿瘤的治疗过程中临床实践运用的阐述,论证了扶正培本法则在肿瘤防治中的重要地位。文章分别从手术、化疗、放疗等三种治疗手段与扶正培本法则相结合的具体情况作了详细的归纳。  相似文献   

2.
推拿是中医的传统疗法之一,在儿科临床应用颇为广泛。本法治疗小儿消化系统疾病效果尤佳。为了进一步验证推拿疗法对脾虚泄泻的疗效,并观察其对小肠吸收功能的影响,我们对24例脾虚泄泻患儿进行了治疗观察,并对推拿治疗前后尿中木糖排泄量作了观察。现将结果报告于下。  相似文献   

3.
症状体征量化评分法评价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庄子齐  王敦建 《辽宁中医杂志》2005,32(12):1225-1226
对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予以综合康复治疗后,应用自拟症状、体征、生活质量等量化评分以评价其疗效,并与FairbankJC的“腰痛病情计分法”对其疗效评价进行对照研究。结果:自拟症状、体征、生活质量等量化计分法评价效果优于对照方法,表明本法可以作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评价较客观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一种应用苗医折顶手法治疗四肢长管状骨移位骨折的方法,对其复位力学机制进行了讨论,并将具有完整资料的73例作了总结,证明本法简便易学,省力快捷,成功率高,值得大家借鉴。  相似文献   

5.
生物-化学疗法在肿瘤治疗中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周筱青 《中国药学杂志》1995,30(10):582-585
 生物-化学疗法(bio-chemotherapy,BCT)或称化学免疫学疗法(chemo-immunotherapy,CIT),是80年代末期以后逐渐发展起来的一个新的肿瘤治疗学分支。本法将生物免疫疗法与传统的化学药物疗法结合起来,为肿瘤的临床研究及治疗提供了一个新的渠道。本文对BCT疗法作一简介,并对其在肿瘤治疗研究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生物-化学疗法(bio-chemotherapy,BCT)或称化学免疫学疗法(chemo-immunotherapy,CIT),是80年代末期以后逐渐发展起来的一个新的肿瘤治疗学分支。本法将生物免疫疗法与传统的化学药物疗法结合起来,为肿瘤的临床研究及治疗提供了一个新的渠道。本文对BCT疗法作一简介,并对其在肿瘤治疗研究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柔松手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10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柔松手法治疗肩关节周围100例(105肩),以自拟肩关节功能评价标准,对治疗前后患肩功能进行评价比较,结果表明本手法对缓解疼痛和恢复活动功能有显著作用,总有效率达99%,显效率达73%。对20例患者治疗前后皮温、上肢血流图及指端血管容积改变的观察还发现,本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其病情的好转与患肩血供的改善有关。  相似文献   

8.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临床常见的、多发的功能性肠病,其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及身心健康。腹泻型乃其常见临床类型,中医将其主要归于"泄泻"、"腹痛"等范畴。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中医药在IBSD治疗中具有一定的优势。尤其是温阳法在其治疗中凸显出了重要作用,临床灵活运用本法,辨证准确,遣方用药得当,可明显提高疗效。对温阳法治疗IBS-D的临证思路作以探讨。  相似文献   

9.
中成药质量的化学模式识别研究(Ⅰ)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采用化学模式识别技术建立了综合评价中成药质量的新方法,并将其应用于乌鸡白凤丸的质量评价。本法具有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扶正培本法是中医治疗肿瘤类疾病的重要治法之一,其理论内涵丰富、医学逻辑科学。近现代以来,中医药工作者结合现代临床和基础医学进展,对扶正培本法的科学内涵、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方案进行广泛的探索,收获了不少成果。而且从理论到实践,多层次、多方向对扶正培本法在肿瘤类疾病中的运用进行了积极的延伸。作者对扶正培本法在肿瘤类疾病中的运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癥瘕是妇科临床的常见病、难治病,历代医家对本病有详尽的论述,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虽然立论遣方各异且名目繁杂,但观其病因病机,发现血瘀一说占主流;观其方药,活血化瘀为多家必用之法.后世中医学者更是广泛应用本法治疗妇科各种癥瘕疾病,且取得了可靠的临床疗效,活血化瘀法在妇科癥瘕的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现就活血化瘀法治疗妇科癥瘕的理论依据作一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2.
中成药质量的化学模式识别研究(I)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苏薇薇  张荣 《中药材》1998,21(6):311-314
采用化学模式识别技术建立了综合评价中成药质量的新方法,并将其应用于乌鸡白凤丸的质量评价。本法具有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癜瘕是妇科临床的常见病、难治病,历代医家对本病有详尽的论述,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虽然立论遣方各异且名目繁杂,但观其病因病机,发现血瘀一说占主流;观其方药,活血化瘀为多家必用之法。后世中医学者更是广泛应用本法治疗妇科各种癜瘕疾病.且取得了可靠的临床疗效,活血化瘀法在妇科癜瘕的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现就活血化瘀法治疗妇科癜瘕的理论依据作一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4.
一般资料96例中男 41例 ,女 55例 ;年龄 1 6~ 70岁 ;疼痛时间 1个月~ 1 5年 ,部位以在腰背部者最多 ( 4 7例 ) ,其次为髋及肩。治疗方法进行本法治疗者其痛点部位需明确 ,如痛点广泛 ,压痛点不明显则不宜作小针刀治疗。或可先采用松解软组织的推拿手法 ,辅以中医辨证治疗 ,至出现明显的压痛点时再施本法。也可用诊断性的局部封闭法 ,其方法为以装有麻药的注射器 ,作皮内皮丘后 ,直插痛区 ,上下左右提插 ,如能发现有类似“得气”针感处即为病所。然后注射麻药 ,留针头以定位。行针刀治疗时亦应验证 ,一般在剥离时以术者手下多有粘滞被松解…  相似文献   

15.
移精祝由疗法浅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移精祝由疗法(下称本法),系指通过向患者祝说病之由来,去除其心理障碍,从而移易精神,调整心态,藉以消除心身疾苦的心理疗法.其特点是不假药物、不劳针石,以语言治疗为手段.本法导源于古代的"祝由"法,当属中医意疗的范畴.鉴于历史上"祝由"曾被批判而否定,以致其内涵的医学心理学要素蒙尘.为此,本文不揣简陋,予以正本清源,去伪存真.现作浅识如下,以就正于同道.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中药内服联合腹壁小开口手术治疗术后早期肠梗阻的疗效.方法 口服中药,同时经腹壁作小开口、卵圆钳入腹腔钝性松解粘连术.结果 经本法治疗的术后早期肠梗阻患者病情痊愈,症状消失,无1例手术.结论 本法治疗早期术后肠粘连性肠梗阻疗效确切、损伤小、术后恢复好、远期效果好、经济.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糖尿病的发病原理、临床症状、治疗方法及预后作了简要介绍。 治疗方法:首先用加入食盐和生姜的热水蒸泡双足,然后进行全足按摩,重点加强基本反射区和病症反射区,同时点按手部的有关穴位。并注意治疗糖尿病的并发症,将本法教会患者和家属,使能经常按摩,巩固疗效。  相似文献   

18.
近几十年来,中医药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方面的研究有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是对活血化痰方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痰瘀证的研究比较深入,在作用机制方面也有了较明确的认识.笔者在临床运用本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肯定,现就活血化痰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痰瘀证的作用机制作一讨论.  相似文献   

19.
赵丹  任现志 《中医药信息》2010,27(6):102-103
过敏性紫癜性肾炎(HSPN)为儿科常见的继发性肾小球疾病。中医药在治疗紫癜性肾炎方面有独特的优势和地位,但现有的临床疗效评价标准难以彰显中医药治疗的特色和优势。对过敏性紫癜性肾炎及疗效评价的研究作了总结,并展望了其中医药疗效评价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采用活血祛瘀法来治疗眩晕症,在临床上通过对几个典型病例的论治,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以此论述了活血祛瘀法治疗某些眩晕症的可行性,并对活血祛瘀法治疗眩晕症的理论根据进行了阐述:认为其理论依据是“痰瘀同源”。无形之痰阻滞经络,而致痰凝气滞,气滞血缓而成瘀,文章还对活血祛瘀法治疗眩晕症的适应证和蕃忌证作了初步讨论,认为梅尼埃病,证属寒水上泛型眩晕,以及由血管、血液因素导致脑循环不良而致脑缺血型眩晕和药物中毒性耳眩晕,证属气滞血瘀者,均可采用本法治疗,而对颅内感染性病变、颅内占位性病变所引起的眩晕及伴有发热、出血等症状者,则非本法所宜,文章最后结合现代研究,从药理学的角度,对活血祛瘀类药的性质功用进行了分析,从又一侧面论证了活血祛瘀法治疗眩晕症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