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 毫秒
1.
一氧化碳中毒致多脏器损害2例报告诸城市人民医院(262200)杨瑞利曲培莲近年来,我科收治2例重度一氧化碳中毒致多脏器损害患者,经抢救均治愈。现举1例报告如下。患者男,31岁。因大便失禁、全身乏力、呕吐14小时入院。14小时前与其弟在外饮酒,回家后用...  相似文献   

2.
普罗帕酮致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一例/林加锋近年来,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致心律失常副作用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关于普罗帕酮的心血管副反应已陆续有报告[1-3],严重者可致死[4]。我们遇到1例口服普罗帕酮引起严重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现报告如下。患者男,51岁。...  相似文献   

3.
邸杰 《山东医药》2009,49(23):55-55
心律失常是临床常见症状,其发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灸甘草汤为《伤寒论》鸣放,又称复脉汤,主治伤寒、脉结代、心动悸。近年来,我们采用灸甘草汤治疗心律失常患者42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乌头碱中毒致复杂心律失常二例胡访东,林祥跃最近,我们收治2例乌头碱中毒致复杂心律失常患者,观察到不同药物作用下心律失常的演变。特报告如下:例1男,38岁。服自购中药泡制的药酒约100ml后感口舌及四肢发麻伴胸闷、恶心呕吐、四肢无力4小时入院。体检:神...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脑脉泰胶囊对慢性脑供血不足(CCCI)的疗效及其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符合标准的慢性脑脉供血不足患者147例随机分为脑脉泰组82例,氟桂利嗪组65例,脑脉泰组患者给予口服脑脉泰胶囊,氟桂利嗪组患者给予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疗效与血液流速较治疗前明显改善,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脑脉泰胶囊和氟桂利嗪胶囊一样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和血流动力学指标,增加脑供血,可用于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6.
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ARVD)原名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发育不良,是以右心室结构异常伴反复室性心律失常的心肌病,亦是青年人猝死的原因之一。1995年由WHO正式命名,并列为心肌病的第4种类型[1]。本文报告10例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的心电生理特征。临床和心电图资料10例患者(表1)9例来自李惠利医院,1例来自浙江省人民医院,均符合诊断标准[2]。其中男性9例,女性1例,年龄39.4±15.67岁。超声心动描记术示8例患者右心室弥漫性扩大,6例右心室流出道增宽,3例右心室游离壁厚薄不均。多数以室性心动过速为首发表现。9例于发作…  相似文献   

7.
心律平具有高效广谱的抗心律失常作用,临床应用较多,但其致心律失常作用也日益受到重视,有资料证明以室性心律失常为多见。而心律平致心脏传导障碍报告较少。本文报告4例患者在心律平治疗中出现心脏传导障碍。 1 资料与方法 本文4例,男3例,女1例,均有器质性心脏病,分别为病毒性心肌炎1例(34岁)、原发性高血压病Ⅱ期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探讨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治疗中再灌注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确诊后给予常规静脉溶栓治疗(尿激酶溶栓),观察治疗后患者出现再灌注性心律失常的情况,比较再通组和未通组患者之间的差别。结果 40例患者经溶栓治疗之后,血管再通患者32例,再通率为80%。其中在溶栓治疗后2 h内发生再灌注性心律失常的患者34例,发生率为85%。血管再通组的患者中出现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室性早搏、房性早搏等等的几率均显著高于未通组的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低钾血症致心律失常的患者,结合患者的实验室检查结果、临床表现、心电图改变等给予针对性治疗,能有效促进临床症状的改善和病情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中(PCI)再灌注心律失常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经急诊PCI治疗的STEMI患者112例,分析再灌注心律失常的种类、再灌注心律失常与梗死相关动脉的关系以及与发病至冠脉再通时间之间的关系。结果STEMI急诊PCI中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为48.21%。前降支闭塞引起的再灌注心律失常以快速型心律失常为主,右冠状动脉及回旋支闭塞以缓慢型心律失常为主。梗死后6h内开通冠状动脉者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高于6h以上开通者(P〈0.05)。结论再灌注心律失常是STEMI患者行急诊PCI的常见并发症,其类型与梗死相关动脉及冠脉再通时间有关。  相似文献   

10.
致心律失常右心室发育不全一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致心律失常右心室发育不全一例俞济舟,杨一峰右心室发育不全导致反复室性心律失常的病例在临床上少见,我们曾遇1例,现报告如下。患者,男,55岁。20余年来反复发作性胸闷、心慌及晕厥而多次住院治疗。发作时心电图均示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呈左束支传导阻滞(LB...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急性心梗溶栓后再灌注性心律失常的发病机制和临床防治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间收治的40名急性心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实施尿激酶溶栓治疗,严密监测患者的心电图及心肌酶谱、心电图变化情况,同时对再次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的临床症状、类型以及发生时间进行记录和总结分析。结果本组40名患者中有35例患者溶栓后冠脉再通,占总数的87.5%,发生再灌注性心律失常的有31例,占总数的77.5%,大部分心律失常的患者为单纯室早,另外少部分患者心律失常的类型为房室传导阻滞、短阵室速以及室颤,再通的时间为(52.9±17.3)min。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冠脉再通以后可有效的缓解胸痛症状,但是该项治疗手术容易诱发心律失常,因此对心肌梗死患者实施再次灌注后应密切注意观察患者的心电图和血压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12.
口服头孢拉定致严重过敏性休克及恶性心律失常一例王军英,康秋建,徐雁飞,常丙习,马德芹,史明珍患者男,55岁。于1994年5月6日因洗澡着凉发热。服感冒冲剂等中药疗效不佳。次日8时40分口服先锋霉素VI胶囊2粒(国营南京老山制药厂生产,批号930529...  相似文献   

13.
络瘀通胶囊治疗中风病(脑血栓形成)99例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络瘀通胶囊是由地龙、水蛭、黄芪、鸡血藤、全蝎、蜈蚣、僵蚕、川芎等药物组成的复方制剂。笔者于1999~2001年用络瘀通胶囊治疗中风病45例,疗效较好,并与用益脑复健胶囊治疗的50例作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参松养心胶囊联合比索洛尔治疗老年高血压性心脏病致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双模拟试验法,将180例老年高血压性心脏病致心律失常患者按照1:1:1比例随机数字分组为三组(各60例):参松组服用参松养心胶囊和比索洛尔模拟剂;比索洛尔组服用比索洛尔和参松养心胶囊模拟剂;联合组同时服用参松养心胶囊和比索洛尔。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率变异性指标变化及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联合组的RMSSD、SDNN、SDANN水平均显著高于另外两组,比索洛尔组的RMSSD、SDNN、SDANN水平均显著高于参松组(P0.05)。联合组的总有效率为90.00%,显著高于另外两组,比索洛尔组的总有效率为75.00%,显著高于参松组的66.67%(P0.05)。三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松养心胶囊联合比索洛尔治疗老年高血压性心脏病致室性心律失常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率变异性,缓解临床症状,其临床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5.
对292例室性早搏(PVCs)和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阴虚火旺证)患者,采用双盲双模拟法,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146例。试验组口服快律宁(KLN)胶囊(0.3g/粒,3粒/次,3次/d)加普罗帕酮片(Pr)安慰剂(150mg/片,1片/次、2次/d),对照组服相同剂量的Pr片加KLN胶囊安慰剂,最终形成每例患者每次均服用片剂1片和胶囊3粒,疗程8周,随访期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的动态心电图疗效和药物不良反应(主要指促心律失常作用)。结果两组间的动态心电图疗效、PVCs数量在治疗8周时和随访3个月后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在治疗期间的心律失常恶化率、进人随访期后PVCs复发率、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和致心律失常作用发生率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认为K12q治疗室性心律失常(阴虚火旺证)疗效显著、安全性好,停药后心律失常复发率较低,明显优于Pr。  相似文献   

16.
许诚 《山东医药》2009,49(21):85-86
颈椎病是由于颈椎骨质增生、颈椎间盘及韧带退行性改变所致的慢性疾病,可诱发心律失常。2001—2007年,我院采用综合疗法治疗颈椎病致心律失常患者300例,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脑脉泰胶囊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符合标准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5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对照组22例,两组患者在给予常规对症治疗的同时,治疗组口服脑脉泰胶囊,对照组口服盐酸氟桂利嗪。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疗效与血液流速间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脑脉泰胶囊可以有效改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8.
脉血康胶囊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观察脉血康胶囊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180例脑梗死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100例,口服脉血康胶囊3粒,每日3次;对照组80例,口服通塞脉胶囊3粒,每日3次,两组疗程均4周。结果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6.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周治疗过程中,总计不良事件发生率在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为5.1%和5.8%。结论脉血康胶囊治疗脑梗死疗效较好且安全。  相似文献   

19.
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治疗中再灌注心律失常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治疗中再灌注心律失常的主要类型及特点。方法对49例29岁~73岁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静脉溶栓治疗,观察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结果39例临床判定再通,再通率79.59%。溶栓治疗中心律失常的发生率85.41%,加速性自主心律仅发生在再通组,大多是一过性。结论加速性自主心律是溶栓后再灌注心律失常的特殊类型,可作为判定再通的可靠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0.
李振玉  李莉 《山东医药》1997,37(4):55-56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胆囊炎60例疗效观察诸城市人民医院(262200)李振玉诸城市陶瓷厂李莉我们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慢性胆囊炎患者6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36例,女24例;年龄21~72岁;病程5个月至21年。均经B超及实验室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