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2 毫秒
1.
石友兰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21):3292-3292
目的观察α-1b干扰素肌内注射加青黛外敷治疗流行性腮腺炎的疗效。方法对流行性腮腺炎患儿80例,随机抽取观察组50例,对照组30例。观察组应用α-1b干扰素,剂量5~10万U/(kg.d),每天1次,用青黛、食醋适量调成糊状外敷肿块,疗程3~5 d。对照组用利巴韦林(病毒唑),剂量10~15 mg/(kg.d),分2次肌内注射或加入葡萄糖液中1次静脉滴注,疗程3~7 d,其他对症处理及支持疗法相同。结果观察组显效29例(58.0%),有效18例(36.0%),无效3例(6.0%),总有效率为94.0%。对照组显效11例(36.7%),有效12例(40.0%),无效7例(23.3%),总有效率为76.7%。其退热、腮腺消肿时间均比对照组明显缩短,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应用干扰素加青黛治疗流行性腮腺炎疗效优于病毒唑治疗。  相似文献   

2.
干扰素治疗流行性腮腺炎68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建德 《淮海医药》2002,20(6):523-523
目的 介绍干扰素治疗流行性腮素炎的疗效。方法 对 6 8例流行性腮腺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观察组给予干扰素针肌注 ,连用 3d;对照组给予病毒唑针肌注 ,连用 3d。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 6 7.7% ,观察组总有效率 94 .2 %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χ2 =7.72 ,P<0 .0 1)。结论 干扰素治疗流行性腮腺炎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阿昔洛韦、干扰素联合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观察。方法 96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7例给予利巴韦林10mg/(kg d)静脉滴注,治疗组用注射用阿昔洛韦10mg/(kg d)静脉滴注基础上加用α-干扰素100万u+生理盐水10mL喷喉q2h,疗程5~10d。结果治疗组退热及疱疹消退时间、进食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98%,对照组总有效率85.1%,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昔洛韦、干扰素联合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确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喜炎平联合丹参治疗流行性腮腺炎的疗效。方法将2008年10月至2010年10月由夏邑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06例流行性腮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3例和对照组53例,治疗组采用喜炎平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对照组则应用病毒唑联合干扰素治疗。其他常规治疗、对症处理均相同,5~7d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6.2%,对照组为77.4%,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的退热时间,腮腺肿胀消退时间较对照组有明显地缩短(P<0.05),且治疗期间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喜炎平联合丹参治疗流行性腮腺炎疗效显著、安全性高、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黄元亮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1):190-191
目的探讨观察干扰素联合更昔洛韦在治疗小儿流行性腮腺炎合并脑膜脑炎方面的临床疗效,并评价其安全性。方法选择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期间我院儿科病房收治的72例流行性腮腺炎合并脑膜脑炎的患儿,将其随机平均分为三组,干扰素组(24例)采用肌肉注射100万单位的α-2b干扰素治疗,1次/d;更昔洛韦组(24例)采用按10mg/kg用量的更昔洛韦静脉滴注,1次/d;联合组(24例)采用两种药物联合治疗,用药剂量和方法同其他两组,三组均连续治疗5d,观察临床疗效,并评价安全性。结果联合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干扰素组和更昔洛韦组的(P<0.05);意识恢复时间显著短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采用干扰素联合更昔洛韦的办法治疗流行性腮腺炎合并脑膜脑炎临床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6.
袁保慧 《中国基层医药》2014,(12):1838-1839
目的观察干扰素α-2b联合消肿止痛膏治疗流行性腮腺炎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以100例流行性腮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接受干扰素α-2b(100万IU),肌内注射,连用5d,同时给予消肿止痛膏。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10mg·b^-1·d^-1溶于10%葡萄糖注射液中静脉滴注,1次/d,疗程为1周。两组患儿均接受维生素C、维生素B和氨基酸等支持治疗。比较两组退热时间、腮腺肿胀消失时间、有效率。结果对照组显效34例,有效6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80%;观察组显效36例,有效7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86%,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52,P〉0.05)。观察组患儿退热时间为(1.6.4-0.3)d、腮腺消肿时间为(3.9±0.5)d,短于对照组的(3.5±0.4)d、(6.4±0.4)d(t=4.42、4.23,均P〈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采用干扰素α-2b联合消肿止痛膏治疗流行性腮腺炎具有较好疗效,不良反应少,适合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联合病毒唑治疗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效果及用药安全性,探讨临床慢性丙型肝炎的抗病毒方法。方法选择68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成联合治疗组与对照组,联合治疗组38例,给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80μg,1次/周皮下注射,加上病毒唑450mg,3次/d,疗程为6个月;对照组30例,用甘乐能干扰素α-2b3Mu隔日肌内注射1次,加上病毒唑450mg,3次/d,疗程6个月。两组停药后随访6个月。分别观察两组慢性丙肝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体征改善状况,生化应答率、病毒应答率和临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结束时联合治疗组显效率、有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是71.05%、18.42%和89.47%;对照组分别是66.67%、16.67%和83.3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联合治疗组的持续应答率为47.37%,而对照组为16.67%,两组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副作用均有发热、乏力、胃肠道症状、白细胞下降、肌肉酸痛等(P〉0.05)。结论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联合病毒唑治疗慢性丙型肝炎,可迅速缓解患者的症状体征,促进HCV-RNA的阴转,临床用安全,停药6个月后的持续完全应答显著优于甘乐能干扰素。  相似文献   

8.
杨红旺  张艳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9):1345-1346
目的:探讨干扰素α-2b治疗流行性腮腺炎合并睾丸炎疗效.方法:60例流行性腮腺炎合并睾丸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3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α干扰素1 MU或3 MU,肌内注射,连用5~7天,观察两组体温消退时间、腮腺及睾丸肿痛消退时间.结果:治疗组近期总有效率96.66%与对照组73.33%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干扰素α-1b治疗流行性腮腺炎合并睾丸炎疗效好,不良作用轻微.  相似文献   

9.
干扰素治疗流行性腮腺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干扰素治疗流行性腮腺炎的疗效。方法将136例流行性腮腺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给予干扰素针肌注,连用3d;对照组给予病毒唑针剂,肌注,连用3d。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67·6%,治疗组总有效率95·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72,P<0·01)。结论干扰素治疗流行性腮腺炎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李杰  陈学燕 《淮海医药》2003,21(5):367-368
目的 观察干扰素栓联合微波治疗重度宫颈糜烂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 10 0例宫颈重度糜烂者干扰素栓联合微波治疗为治疗组 ,80例单纯微波和 80例单纯干扰素栓治疗为对照组 ,三组分别于治疗后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为 89.0 0 % ,对照组分别为 6 0 %和 5 1.2 5 % ,两组比较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 P<0 .0 1)。结论 干扰素栓联合微波治疗重度宫颈糜烂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1.
张敏 《中国实用医药》2014,(16):140-140
目的:观察和分析炎琥宁联合干扰素治疗小儿手足口病(HFMD)的疗效观察。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1月~2013年12月76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8例应用炎琥宁联合干扰素治疗,对照组常规给予病毒唑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体温、疱疹、血常规变化等。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临床症状和体征消退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炎琥宁联合干扰素治疗手足口病疗效确切,见效快,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长效干扰素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为慢性丙乙肝的临床诊治提供数据支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至2010年3月我院采用长效干扰素联合胸腺肽进行治疗的慢性丙型乙肝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以采用干扰素联合病毒唑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结束时应答112例,对照组108例,观察组治疗组治疗效果由于对照组,但是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效干扰素治疗慢性丙型肝炎临床疗效确切,可作为临床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微波与复方鸦胆子糊及干扰素局部外用联合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方法 将248例尖锐湿疣患者完全随机分为3组.治疗组86例,用微波消除尖锐湿疣病灶后给予鸦胆子糊涂擦患处,早晚各1次,3周为1个疗程,治疗2疗程后局部外用干扰素4次/d,连用6周.对照Ⅰ组80例,单用微波消除病灶后给予鸦胆子糊涂擦患处,早晚各1次,3周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对照Ⅱ组82例,用微波消除尖锐湿疣病灶后局部外用干扰素4次/d,连用6周.治疗组及对照Ⅱ组患者于停药后每2周随访1次,随访3个月,3个月后,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延长随访间隔,直至停药后6个月,对照Ⅰ组随访时间同治疗组及对照Ⅱ组,观察复发结果.出现疣体复发进行二次微波治疗,二次治疗后3组治疗及观察情况同一次治疗.结果 一次治疗后治疗组治愈率91.86%,复发奉8.14%;对照Ⅰ组治愈率55.00%,复发率45.00%;对照Ⅱ组治愈率73.17%,复发率26.8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Ⅱ组,明显优于对照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微波后给予复方鸦胆子糊治疗2个疗程后联合干扰素外用治疗尖锐湿疣可明显提高冶愈率,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4.
吴晓玲  李润珍  杜文丽 《河北医药》2012,34(19):2910-2911
目的探讨重组人干扰素α1b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2月至2012年2月收治的小儿手足口病患者1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3例,对照组组采用利巴韦林(静脉滴注,10~15mg.kg-1.d-1,疗程5d)治疗患儿,观察组采用重组人干扰素α1b(肌内注射,100万U/次,1次/d,疗程5d)联合炎琥宁(静脉滴注,10mg.kg-1.d-1,疗程5d),比较2组治疗后的临床指标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退热时间、手足皮疹消退时间、口腔溃疡消退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组人干扰素α1b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缩短治疗时间,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干扰素a-2b联合炎琥宁对于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在了解病情后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包括退热、补液治疗等;采用干扰素a-2b及炎琥宁对观察组的46例进行治疗,将病毒唑作为对照组患儿的治疗药物。结果观察组疗效优于采用病毒唑治疗的对照组,两组的临床疗效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在退热时间、手足疱疹及口腔溃疡的消退时间方面,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联合应用干扰素a-2b与炎琥宁对手足口病患儿进行治疗,具有疗效好及安全性高的优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微波与复方鸦胆子糊及干扰素局部外用联合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方法 将248例尖锐湿疣患者完全随机分为3组.治疗组86例,用微波消除尖锐湿疣病灶后给予鸦胆子糊涂擦患处,早晚各1次,3周为1个疗程,治疗2疗程后局部外用干扰素4次/d,连用6周.对照Ⅰ组80例,单用微波消除病灶后给予鸦胆子糊涂擦患处,早晚各1次,3周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对照Ⅱ组82例,用微波消除尖锐湿疣病灶后局部外用干扰素4次/d,连用6周.治疗组及对照Ⅱ组患者于停药后每2周随访1次,随访3个月,3个月后,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延长随访间隔,直至停药后6个月,对照Ⅰ组随访时间同治疗组及对照Ⅱ组,观察复发结果.出现疣体复发进行二次微波治疗,二次治疗后3组治疗及观察情况同一次治疗.结果 一次治疗后治疗组治愈率91.86%,复发奉8.14% 对照Ⅰ组治愈率55.00%,复发率45.00% 对照Ⅱ组治愈率73.17%,复发率26.8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Ⅱ组,明显优于对照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微波后给予复方鸦胆子糊治疗2个疗程后联合干扰素外用治疗尖锐湿疣可明显提高冶愈率,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喜炎平联合病毒唑治疗手足口病的疗效.方法 通过对102例临床诊断为手足口病病例,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58例和对照组44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采用静滴喜炎平针剂0.2~0.4ml/(kg·d),联合静滴病毒唑针剂,10mg/(kg·d),1次/d;对照组单用病毒唑针剂静滴.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和临床治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在常规抗病毒西药治疗的基础上联用抗病毒中药针剂,可以明显提高手足口病的疗效,缩短疗程,并且无明显药物毒副作用和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效果。方法对确诊带状疱疹病例随机分两组,试验组采用中西医结合、内外并用方法治疗,对照组用西医西药治疗。结果临床试验组治疗带状疱疹39例,治愈率92.3%,总有效率100%,平均止痛、水疱干涸时间、疗程分别为0.3、2.25、6d,发生后遗症0例;对照组治疗38例,治愈率57.9%,总有效率97.37%,平均止痛、水疱干涸时间、疗程分别为1.2、6.25、10d,发生后遗症5例。两组比较治愈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止痛、水疱干涸时间、疗程及后遗症发生情况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总有效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带状疱疹标本兼治,止痛效果好而快,治愈率高,且安全无明显毒副作用及神经痛等后遗症,笔者认为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微波与复方鸦胆子糊及干扰素局部外用联合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方法 将248例尖锐湿疣患者完全随机分为3组.治疗组86例,用微波消除尖锐湿疣病灶后给予鸦胆子糊涂擦患处,早晚各1次,3周为1个疗程,治疗2疗程后局部外用干扰素4次/d,连用6周.对照Ⅰ组80例,单用微波消除病灶后给予鸦胆子糊涂擦患处,早晚各1次,3周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对照Ⅱ组82例,用微波消除尖锐湿疣病灶后局部外用干扰素4次/d,连用6周.治疗组及对照Ⅱ组患者于停药后每2周随访1次,随访3个月,3个月后,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延长随访间隔,直至停药后6个月,对照Ⅰ组随访时间同治疗组及对照Ⅱ组,观察复发结果.出现疣体复发进行二次微波治疗,二次治疗后3组治疗及观察情况同一次治疗.结果 一次治疗后治疗组治愈率91.86%,复发奉8.14%;对照Ⅰ组治愈率55.00%,复发率45.00%;对照Ⅱ组治愈率73.17%,复发率26.8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Ⅱ组,明显优于对照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微波后给予复方鸦胆子糊治疗2个疗程后联合干扰素外用治疗尖锐湿疣可明显提高冶愈率,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人重组干扰素-α1b与病毒唑治疗婴幼儿秋冬季腹泻的疗效比较。方法选择婴幼儿秋冬季腹泻患儿138例,分2组,治疗组59例,对照组79例。治疗组用重组人干扰素-α1b,每日6μg肌肉注射,1次/d,治疗3d。对照组使用病毒唑10~15mg/(kg.d)加入液体静脉滴注。结果治疗组热退和止泻时间均缩短,两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人干扰素-α1b是治疗婴幼儿秋冬季腹泻较满意的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