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分析阿司匹林持续服用对急诊下行阑尾切除术中和术后出血及其他并发症的影响。方法急性阑尾炎患者66例,其中持续应用阿司匹林组25例,未服用阿司匹林组41例。均急诊行阑尾切除术。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放置腹腔引流管率(引流量)、术后出血(再手术)率、术后输血率、切口感染率、血栓栓塞事件率住院时间及病理类型。结果两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放置腹腔引流管率、术后出血(再手术)率、术后输血率、切口感染率、血栓栓塞事件率、住院时间、病理类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细致的操作及妥善的止血下,急诊下行阑尾切除患者围手术期持续服用低剂量阿司匹林是安全的,并不增加术中和术后出血风险。所以不建议拖延手术。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急诊处理阑尾周围脓肿合并局限性或弥漫性腹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4月至2016年4月在我院行急诊手术处理的阑尾周围脓肿合并腹膜炎患者21例,对其进行急诊阑尾切除术以及腹腔引流。结果术后联合抗生素对进行抗感染治疗,切口均一期愈合,无肠瘘、肠梗阻等并发症发生。引流管留置时间为3~5 d,平均引流时间为(3.76±0.83)d,其术后住院天数为6~11d,平均住院天数为(7.67±1.28)d。手术后,患者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由(5.27±0.68)分下降到了(3.06±0.43)分,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阑尾周围脓肿合并腹膜炎的患者,早期进行急诊阑尾切除手术与脓肿引流是一种积极可靠的方法,且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诊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paroscopic appendectomy,LA)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6月至2009年9月我院为22例患者行急诊LA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21例成功完成腹腔镜手术,1例中转开腹。手术时间35~72min,平均43min。术中出血8~20ml,无一例切口感染,平均住院4.5d。结论:LA具有患者创伤小,出血少,康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是安全、有效的阑尾切除术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手术时间变化模式和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0年3月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连续施行105例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剔除5例中转开腹患者,最终分析100例患者的手术情况.统计不同手术者手术时间变化情况,总结学习曲线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中的规律.结果 3名医生成功施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100例,手术时间为30~217 min,平均手术时间为(87±36)min.所有患者未发生手术中意外伤害,出血量<10 ml.每位医生手术时间按病例累积呈现持续振荡下降模式,简单正弦拟合两周期点平均为9.6例,可被作为学习曲线的初步终点.结论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手术时间呈现特征性持续振荡下降模式,初步学习终点为9.6例.  相似文献   

5.
探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与开腹阑尾切除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疗效。回顾分析急性阑尾炎患者769例,分为实验组(腹腔镜阑尾切除术)432例和对照组(开腹阑尾切除术)324例,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程度、肛门排气时间、切口感染、切口脂肪液化情况。结果显示,实验组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程度、肛门排气时间、住院天数优于对照组,肥胖与切口感染、切口脂肪液化相关。结果表明,腹腔镜阑尾切除术能降低手术切口相关并发症发生,对肥胖患者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小儿阑尾脓肿的治疗策略。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9月~2012年3月65例小儿阑尾脓肿的临床资料。一期腹腔镜阑尾切除术49例,中转开腹阑尾切除2例;7例仅行抗感染治疗;2例超声引导下穿刺置管引流;5例行CT引导下穿刺置管引流。结果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手术时间(64±23)min,术中出血量(13±7)ml;7例因脓肿〈5 cm抗感染治疗11~23 d,平均16.7 d;7例因脓肿〉5 cm穿刺置管引流,其中2例超声引导,5例CT引导。65例随访3~66个月,平均37.4月。14例抗感染治疗及穿刺引流患者中,2例择期行二期腹腔镜阑尾切除术,3例因再发急性阑尾炎急诊行二期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所有手术患者无腹腔出血及肠漏。1例耻骨上trocar口感染,换药治疗后痊愈。结论合理运用超声及多排螺旋CT检查、影像引导下穿刺及腹腔镜阑尾切除等措施诊治儿童阑尾脓肿,具有安全、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腔镜一期阑尾切除术在治疗阑尾周围脓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比57例腹腔镜一期阑尾切除术治疗阑尾脓肿与同期57例通过开腹手术治疗阑尾脓肿的临床资料。结果腹腔镜组57例中有55例行一期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中转开腹2例,手术时间(36.4±6.1)min,切口长度(2.5±1.5)cm,术后禁食时间(18.9±6.5)h,置管引流时间(3.1±0.8)d,术后住院时间(5.0±1.1)d,无1例使用镇痛剂,无1例切口感染。开腹组,手术时间(53.7±7.2)min,切口长度(6.5±1.0)cm,术后禁食时间(38.6±9.6)h,置管引流时间(5.8±0.9)d,术后住院时间(8.9±1.8)d,21例使用镇痛剂,4例切口感染。结论腹腔镜一期阑尾切除治疗阑尾脓肿,该技术安全可靠、损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切口感染率低,减少了二期手术率,可以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在腹部无菌手术中,为避免术后阑尾疾病发生而再次手术,是否附带阑尾切除仍有争议,其焦点在于腹腔污染的问题。我们1990年9月至1996年9月,在腹部无菌或相对无菌手术中,附带将42例阑尾内翻结扎,行前瞻性临床研究。随访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无异物残留的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疗效。方法比较无异物残留(微波刀 套扎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传统(电刀 钛夹)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和开腹阑尾切除术的手术时间、手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日、切口愈合情况等各项指标。结果无异物残留的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组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较其它两组明显缩短(P<0.05,P<0.01);术后镇痛剂应用、住院时间、切口感染率、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及腹腔残余感染发生率等指标优于开腹阑尾切除术(P<0.01),与传统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无异物残留的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明显优于传统的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及开腹阑尾切除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腹腔镜在急诊阑尾切除术中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对200例急性阑尾炎随机分为传统的开腹阑尾切除术(Open appendectomy,OA)组100例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paroscopic appendectomy,LA)组100例,比较2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切口感染等相关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LA组有6例中转开腹,LA组住院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均少于O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LA组少于O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A具有创伤小、患者恢复快、并发症少、住院时间少等优点,是急诊阑尾炎患者可选用的有效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阑尾肿瘤误诊为急诊阑尾炎行急诊阑尾切除术的原因,总结以急性阑尾炎为主要临床表现的阑尾肿瘤的诊治体会。方法 2015-07—2020-06间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胃肠肝胆外科共行急诊阑尾切除术2 031例,其中36例(1.77%)术中冰冻切片或术后常规病理学检查诊断为阑尾肿瘤。回顾性分析36例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结果 36例患者中,男14例,女22例;平均年龄64.9(39~84)岁。发病至就诊时间9 h~2 a。急性阑尾炎表现12例,慢性腹痛反复急性发作21例,腹泻2例,腹胀1例,发热19例。白细胞计数>15×10~9/L 14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行阑尾超声检查,23例阑尾直径>13 mm。病理结果:阑尾黏液腺瘤21例,黏液腺癌8例,纤维母细胞瘤2例,胃癌伴阑尾系膜转移1例,神经内分泌肿瘤4例。6例行术中冰冻切片检查,5例(83.33%)与术后常规病理符合。1例(17%)术中冰冻切片检查诊断为黏液腺瘤,术后常规病理报告为黏液腺癌。术中见阑尾坏疽、穿孔12例,阑尾周围脓肿形成15例,单纯阑尾炎9例。阑尾与周围组织粘连严重者28例。右半结肠切除术17例,单纯阑尾切除术9例,阑尾部分切除活检2例,回盲部切除3例,5例术后二次手术行右半结肠切除术。结论年龄>64岁,阑尾直径>13 mm时,阑尾肿瘤发生概率明显升高。如术中诊断不清,可行术中冰冻切片检查,以防误诊和误治。  相似文献   

12.
无金属残留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疗效评价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的 :评价无金属残留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疗效。方法 :比较无金属残留 (超声刀 +圈套器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传统 (电刀 +钛夹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和开腹阑尾切除术的手术时间、术后恢复各项指标及并发症。结果 :无金属残留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组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较其它两组明显缩短 (P <0 0 5 ,P<0 0 1) ;术后镇痛剂应用、住院时间、切口感染率、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和腹腔盆腔脓肿发生率等指标明显优于开腹阑尾切除术组 (P <0 0 1) ,与传统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组无明显差异 (P >0 0 5 )。结论 :无金属残留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明显好于传统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和开腹阑尾切除术。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硬膜外麻醉下无气腹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安全性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80例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无气腹组与气腹组,每组40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结果:8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成功率100%,无术后出血、肠道损伤、肠梗阻或中转开腹等并发症发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气腹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优于气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硬膜外麻醉下无气腹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安全、有效,操作简单,对手术技巧要求较低,普通腹腔镜器械及部分开腹器械均可使用,适合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开腹与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阑尾周围脓肿的效果。方法随机将52例阑尾周围脓肿患者分为2组,每组26例。腔镜组采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开腹组采用开腹阑尾切除术。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2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2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腔镜组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术后抗生素应用时间、住院时间均优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传统开腹与应用腹腔镜实施阑尾切除术治疗阑尾周围脓肿均有可靠效果。但腹腔镜手术微创性更好、患者术后并发症少、恢复时间更短,安全性更为可靠。在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的基础上可作为阑尾周围脓肿的首选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5.
急诊手术治疗阑尾周围脓肿的体会徐恩胜,苏维新我院1986年6月至1992年11月施行923例阑尾切除术,其中62例系阑尾周围脓肿急诊手术,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阑尾周转脓肿急诊切除阑尾及引流脓计62例,占同期阑尾切除术的6....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与开腹阑尾切除术的效果。方法随机将2016-03—2017-03间收治的106例急性阑尾炎患者分为2组,各53例。对照组实施开腹阑尾切除术,观察组实施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比较2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肛门恢复排气时间、切口感染发生率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肛门恢复排气时间、切口感染发生率及住院时间均少于或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开腹阑尾切除术比较,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创伤小,术后患者恢复快。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阑尾黏液囊肿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12年1月至2015年3月期间收治的20例阑尾黏液性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右下腹疼痛和腹部包块,术前无一确诊病例。行腹腔镜手术12例: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5例,腹腔镜下盲肠部分切除4例,另3例因肿瘤较大而中转开腹行阑尾切除术;行开腹手术8例:阑尾切除术2例,盲肠部分切除3例,右半结肠切除术4例(其中1例患者行阑尾切除,术后病理报告为低级别阑尾黏液肿瘤,再追加二期手术,行右半结肠切除术)。术后获随访16例,随访时间4~36个月,平均16个月,肿瘤均无复发;失访4例。结论阑尾黏液性囊肿临床罕见,术前诊断困难,腹腔镜手术可应用于本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与传统阑尾切除术的疗效。方法:对我院2008年12月~2011年11月应用腹腔镜和传统方法行阑尾切除术的病例中各随机抽取60例,对疗效作回顾性分析并对两组作疗效对照。结果: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后(除外手术时间)在切口长度、镇痛剂使用、下床时间、肠鸣音恢复、术后进食、住院时间、切口感染等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与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效果。方法将120例接受阑尾切除术的急性阑尾炎患者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成2组,每组60例。对照组实施开腹手术,观察组实施腹腔镜手术。结果 2组均顺利完成手术。2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下床活动时间、镇痛药物使用率、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20.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对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与开腹阑尾切除术(OA)的优缺点。方法回顾分析和对比近1年来106例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与同期施行的154例开腹阑尾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LA与OA的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疼痛程度、术后住院时间、术后进食时间、术后下床时间、术后切口感染率、术后肠粘连发生率等方面LA明显优于OA(均P<0.05)。结论LA治疗急慢性阑尾炎较OA显示出明显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