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6 毫秒
1.
目的 探讨瘦素与甲状腺疾病之间联系。方法 对40例对照组、38例甲亢组、26例甲亢缓解组、26例甲减组和22例甲减缓解组血清瘦素的测定。结果 甲减患者血清瘦素明显高于对照组,甲亢患者血清瘦素虽低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而且各实验组女性瘦素均明显高于男性。结论 瘦素对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的分泌起调节作用,与甲状腺疾病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联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瘦素与甲状腺疾病之间联系.方法对40例对照组、38例甲亢组、26例甲亢缓解组、26例甲减组和22例甲减缓解组血清瘦素的测定.结果甲减患者血清瘦素明显高于对照组,甲亢患者血清瘦素虽低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而且各实验组女性瘦素均明显高于男性.结论瘦素对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的分泌起调节作用,与甲状腺疾病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联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和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水平在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和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中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100例甲亢患者分成4组:甲亢初诊组、甲亢复发组、甲亢缓解组和治疗后转向甲减组。采用免疫化学发光法分别检测100例甲亢、60例原发性甲减患者和30例正常人的血清TGAb和TPOAb。结果甲亢组和原发性甲减组的TGAb和TPOAb阳性率与正常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100例甲亢患者治疗前后TPOAb阳性率明显高于TGAb的阳性率;无论是初诊组、复发组还是缓解组治疗前后两种抗体检测的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GAb和TPOAb的定量检测在甲状腺疾病的鉴别、诊断及治疗中具有参考价值,TPOAb具有相对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清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甲状腺微粒体抗体(TMAb)、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对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AITD)的诊断价值。方法100例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根据血清中三碘甲状腺原氨酸(B)、甲状腺素(Td)、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分为甲亢组和甲减组,每组50例;另选择50例甲状腺功能正常人群作为对照组。各组患者均采集静脉血5mL,分离血清,放射免疫法测定患者血清中TGAb、TMAb、TPOAb、L、T4、TSH水平。观察各组患者血清中TGAb、TMAb、TPOAb阳性率;比较各组TGAb、TMAb、TPOAb阳性患者血清水平。结果甲亢组和甲减组血清TPOAb阳性率均明显高于血清TGAb、TMAb阳性率;甲亢组、甲减组患者血清TGAb、TMAb、TPOAb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甲减组患者血清TGAb、TMAb、TPOAb阳性率均明显高于甲亢组。甲亢组和甲减组患者血清TGAb、TMAb、TPOAb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甲减组患者血清中TGAb、TMAb、TPOAb水平均明显高于甲亢组。结论TPOAb在AITD的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为AITD的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估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分析接受131I治疗前后甲亢患者血清游离T3(FT3)、游离T4(FT4)、促甲状腺激素(TSH)的变化,探讨其在诊断及监测131I治疗过程中判断甲状腺功能的意义。方法对象为确诊的甲亢患者336例,其中初诊者215例,131I治疗后3~12个月复查随访者121例。结果①215例初诊临床确诊为甲亢患者FT3均高于正常;FT4有193例高于正常;TSH低于正常者209例。②121例经131I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好转的81例患者中,FT3、FT4均下降至正常范围,但TSH反应不一。③经131I治疗后临床出现甲减表现的23例患者中FT4值均低于正常;FT3有14例低于正常,而TSH有19例高于正常。结论判断是否有甲亢及甲亢是否缓解以FT3为较灵敏指标,判断131I治疗后是否甲减FT4较TSH灵敏,TSH在反映甲亢治疗过程中甲功变化较FT3、FT4变化迟缓。  相似文献   

6.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是内分泌系统的常见病,多见于中年女性。但临床工作中,老年甲亢患者亦不少见。本文对我院近5 a来诊治的老年甲亢患者47例进行临床分析。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8例,女39例,年龄60~75(平均65.2)岁,病程1~6(平均3.2)a,规律服用胺碘酮6个月以上者8例,有甲亢既往史者5例,有甲亢、甲减、产后甲状腺炎等家族史者14例。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A-TG)、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A-TPO)与甲状腺功能异常的关系,探讨其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电化学发光法检测140例甲状腺功能异常的患者(按病情分为亚临床甲亢组、临床甲亢组、亚临床甲减组与临床甲减组)和226例甲状腺功能正常者(对照组)的血清A-TG与A-TPO的水平。结果亚临床甲亢组、临床甲亢组、亚临床甲减组与临床甲减组的A-TG水平、A-TPO水平、A-TG、A-TPO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血清A-TG和A-TPO检测异常与甲状腺功能损伤间存在密切关系。血清A-TG和A-TPO可作为甲状腺功能异常的辅助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甲状腺功能.方法 检测西安市第一医院2010年1月~2011年5月208例(男102例,女106例)已被确诊为2型糖尿病的住院患者(30岁~80岁)血清中TSH,FT3和FT4水平.对照组为100例门诊体检非糖尿病患者(30岁~80岁).采集空腹静脉血并以电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检测其甲状腺功能.结果 100例门诊体检非糖尿病患者甲状腺异常发生率11%,208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甲状腺异常者80例,发生率为38.5%,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其中临床甲亢、亚临床甲亢、临床甲减、亚临床甲减的患病率分别为4.3%(9/208),10.6%(22/208),6.3%(13/208)和17.3%(36/208);甲状腺功能减退者(23.5%)明显高于甲状腺功能亢进者(1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尤其以亚甲减多见(17.3%);且女性(26.0%)明显高于男性(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甲状腺功能正常的糖尿病患者相比,糖尿病患者中甲减或亚甲减患者年龄、糖尿病病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非糖尿病患者相比,2型糖尿病患者甲状腺异常发生率较高尤以甲减或亚甲减较为常见且女性多于男性,同时受患者年龄和糖尿病病程的影响.因此,应常规筛查甲状腺功能,定期随访促甲状腺素以提高亚临床甲减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9.
对外科手术病人并存甲状腺功能性疾病,临床医生往往只住注意到甲状腺机能亢进(甲亢),而忽视了甲状腺机能减退(甲减)。据MarkHelfand等报道(1),社会普查发现甲亢或甲减的病例越为人口的0.5%,四十岁以上女性的发病率为1%,老年人可高达2%-5%。Monte报道(2),成人甲亢和甲减的发病率几乎相等。我院近5年来共收治成人甲状腺功能性疾病76例,其中甲亢55例,甲减21例,两者之比为2:1。甲减病人男女只之比为5:1,2/3以上病人伴有粘液性水肿。甲减病人并发外科疾病而接受手术治疗9例,出现并发症6例,其中切口延迟愈合2例,大出血一例,胃肠道排空迟缓综合症2例。以上资料表明,临床上成人甲减并不少见,外科医生应提高认识,尤其是中重度型甲减,需采取正确的围手术期处理,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分析接受131Ⅰ治疗前后甲亢患者血清游离T3(FT3)、游离T4(FT4)、促甲状腺激素(TSH)的变化,探讨其在诊断及监测131Ⅰ治疗过程中判断甲状腺功能的意义.方法:对象为确诊的甲亢患者336例,其中初诊者215例,131Ⅰ治疗后3~12个月复查随访者121例.结果:①215例初诊临床确诊为甲亢患者FT3均高于正常;FT4有193例高于正常;TSH低于正常者209例.②121例经131Ⅰ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好转的81例患者中,FT3、FT4均下降至正常范围,但TSH反应不一.③经131Ⅰ治疗后临床出现甲减表现的23例患者中FT4值均低于正常;FT3有14例低于正常,而TSH有19例高于正常.结论:判断是否有甲亢及甲亢是否缓解以FT3为较灵敏指标,判断131Ⅰ治疗后是否甲减FT4较TSH灵敏,TSH在反映甲亢治疗过程中甲功变化较FFT3、FT4变化迟缓.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中不同类型甲状腺功能异常的患病率和临床特点。方法对215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甲状腺功能状态分为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简称甲减)促甲状腺激素(TSH)4.2 m U/L和游离甲状腺素(FT4)9.3 ng/L,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简称亚甲减)TSH4.2m U/L和FT4 9.3~17 ng/L,临床甲状腺功能亢进(简称甲亢)TSH0.27 m U/L和FT41.7 m U/L,亚临床甲状腺功能亢进(亚甲亢)TSH0.27 m U/L和FT4 9.3~17 ng/L。比较不同类型甲状腺功能异常之间年龄、性别、动脉硬化和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亚临床甲减患病率最高为4.6%,临床甲亢患病率最低,为0.9%,临床甲减及亚临床甲亢的患病率分别为3.7%、1.3%。甲减组年龄、三酰甘油和动脉硬化患病率较甲亢组和正常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性别和胆固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甲亢组空腹及餐后血糖均较甲减组和正常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甲状腺功能异常患病率高,特别是亚临床功能异常,而大多数人可无症状但对糖脂代谢存在不良影响,并增加动脉硬化风险。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分析接受^131I治疗前后甲亢患者血清游离T3(FT3)、游离T4(FT4)、促甲状腺激素(TSH)的变化,探讨其在诊断及监测^131I治疗过程中判断甲状腺功能的意义。方法:对象为确诊的甲亢患者336例,其中初诊者215例,^131I治疗后3-12个月复查随访者121例。结果:①215例初诊临床确诊为甲亢患者FT3均高于正常;FT4有193例高于正常;TSH低于正常者209例。②121例经^131I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好转的81例患者中,FT3,、FT4均下降至正常范围,但TSH反应不一。③经^131I治疗后临床出现甲减表现的23例患者中FT4值均低于正常;FT3有14例低于正常,而TSH有19例高于正常。结论:判断是否有甲亢及甲亢是否缓解以FT3为较灵敏指标,判断^131I治疗后是否甲减FT4较TSH灵敏,TSH在反映甲亢治疗过程中甲功变化较FT3、FT4变化迟缓。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疑似甲状腺疾病患者甲状腺功能5项(简称甲功5项)检测结果及其临床诊断符合率。方法收集2011~2013年共计15579例疑似甲状腺疾病患者临床资料,根据疾病类型及甲功5项检测结果分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组、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甲减)组、甲状腺功能正常组和其他甲状腺疾病组,计算各类型患者所占比例;在4组患者中各随机抽取100例,计算甲功5项检测结果平均值和标准差,评价各指标的临床诊断符合率。结果15579例患者中,甲亢占24.73%,甲减占9.83%,其他甲状腺疾病占7.56%,甲状腺功能正常占57.89%,前三者所占比例与甲状腺功能正常所占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甲功5项各指标临床诊断符合率为81.00%~99.00%。结论甲功5项检测有利于甲状腺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各指标临床诊断符合率相对较高,但仍存在导致漏诊的可能。  相似文献   

14.
我们应用酶免法同时测定了28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简称甲亢)患者和24例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甲减)患者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tatin C,Cys C)和β2-微球蛋白(β2-m icroglobulin,β2-MG)含量并同30名健康人对比,发现甲亢患者Cys C与β2-MG出现相关性异常改变。一、材料和方法1.对象甲亢组28例为我院2002年至2003年门诊或住院收治的资料完整、诊断明确、具有典型甲亢临床表现和高甲状腺激素血症的患者。男5例,女23例,年龄20~57岁。甲减组24例也为我院同期门诊或住院收治的资料完整、明确诊断的初发原发性甲减患者,男5例,女19例,年…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老年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血清总高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探讨其与甲状腺功能及在心血管疾病中的相关性。方法收集30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29例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老年患者及36例体检健康人员的血清,用ELISA法测定血清HCY,酶法测定血清TC、TG、HDL-C、LDL-C,电化学发光法测定甲状腺功能指标FT3、FT4。结果老年甲减组HCY高于对照组(P<0.01),甲亢组HCY低于对照组(P<0.01);甲减组HCY与TG水平呈正相关且甲减组、甲亢组HCY与FT3、F T4均呈负相关。结论老年患者血清总HCY水平与甲状腺功能存在相关性,可作为甲减患者并发冠心病的危险因素的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16.
鲁惠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1,32(12):1389-1390
目的了解不同甲状腺功能状态患者血清中脑钠肽前体(NT-proBNP)的水平及其与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的关系。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技术检测74例甲状腺功能亢进、62例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及3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NT-proBNP水平。结果血清FT3、FT4和NT-proBNP甲亢未治组高于甲亢缓解组和健康对照组,血清TSH甲亢未治组低于甲亢缓解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甲亢缓解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FT3、FT4和NT-proBNP甲减未治组低于甲减治疗组和健康对照组,血清TSH甲减未治组高于甲减治疗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甲减治疗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亢未治组、甲减未治组患者血清NT-proBNP均与TSH、FT3、FT4无相关性。结论血清NT-proBNP水平对不同甲状腺功能状态患者的辅助诊断和疗效观察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7.
血清T3T4H-TSH、FT3FT4在甲亢和甲减诊断中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血清T3 、T4、FT3 、FT4、H TSH在甲亢和甲减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正常成人 4 0例 ,本院已确诊的甲亢患者 5 0例 ,甲减患者 30例 ,均在我院化验室采用RIA法测定血清T3 、T4、FT3 、FT4、H TSH数据 ,求出x±s,并进行比较 ,求出各种激素在两种疾病诊断中的符合率。结果 FT3 、H TSH对甲亢诊断符合率最高 ,T3 、FT4次之 ,T4的符合率较低 ;FT4、H TSH对甲减诊断符合率最高 ,T4次之 ,FT3 T3 的符合率较低。结论 FT3 、T3 、H TSH在甲亢诊断中意义大 ;FT4、T4、H TSH在甲减诊断中意义大。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TR-FIA)和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LIA)对检测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TR-FIA和CLIA对40例健康人、40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简称甲亢)患者和40例甲状腺功能减低(简称甲减))患者进行血清TSH测定,然后比较两种方法的测量精度。结果 TR-FIA对甲亢和甲减的临床诊断符合率显著高于CLIA,而且TR-FIA的精度和可重复性都明显优于CLI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甲亢和甲减的临床诊断上TR-FIA明显比CLIA更具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比较不同时期桥本氏甲状腺炎(HT)患者血清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和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的水平和阳性率,为临床上HT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9-2020年在西苑医院就诊的HT患者,按临床表现及实验室结果将其分为桥本甲亢组和桥本甲减组,对两组患者分别取血分离血清后检测促甲状腺激素(TSH)、TgAb和TPOAb,并对两种抗体水平及阳性率进行组间比较。随后,采用Logistic回归和ROC曲线分析评估TgAb和TPOAb的诊断效能。结果 TSH和TgAb水平在桥本甲亢组和桥本甲减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TgAb阳性率在桥本甲亢组为50.0%,明显低于桥本甲减组的9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TgAb和TPOAb双阳性率在桥本甲亢组和桥本甲减组中分别为43.3%、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gAb水平小于1个正常参考值上限(1个ULN)时,桥本甲亢组例数(15例)明显多于桥本甲减组(1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gAb水平大于5个ULN时,桥本甲亢组的例数(4例)明显小于桥本甲减组(14例),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余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TgAb单项检测及TgAb、TPOAb联合检测的AUC分别是0.733(95%CI:0.603~0.864)和0.600(95%CI:0.456~0.744),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HT甲亢和甲减时期患者血清TSH和TgAb水平、TgAb阳性率、TgAb和TPOAb双阳性率均有差异,为进一步研究甲状腺自身抗体在HT疾病发展中的作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甲状腺疾病患者血清骨代谢指标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甲亢、甲减患者血清Ⅰ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ICTP)和Ⅰ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前肽(PICP)含量与骨代谢的关系及意义。方法:测定56例甲亢和21例甲减患者血清ICTP和PICP的含量,并与56例正常对照比较。结果:甲亢患者血清ICTP和PICP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甲减组含量减低P<0.05。ICTP和PICP均与甲状腺激素呈显著正相关,与hTSH呈负相关,与性别无明显相关。结论:甲亢患者破骨细胞功能和成骨细胞活性增强,骨转移加快,甲减患者则相反,ICTP和PICP含量可作为观察甲状腺疾病患者骨代谢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