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研究蛇胆川贝散和蛇胆湖贝散在镇咳、祛痰、平喘等方面的药效差异。方法:分别以小鼠氨水引咳法、小鼠酚红祛痰法、药物引喘法测定蛇胆川贝散和蛇胆湖贝散的药理活性。结果:蛇胆川贝散和蛇胆湖贝散均显示显著的镇咳、祛痰、平喘的、药理活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蛇胆川贝散和蛇胆湖贝散在镇咳、祛痰、平喘等方面的药效差异.方法:分别以小鼠氨水引咳法、小鼠酚红祛痰法、药物引喘法测定蛇胆川贝散和蛇胆湖贝散的药理活性.结果:蛇胆川贝散和蛇胆湖贝散均显示显著的镇咳、祛痰、平喘的药理活性.  相似文献   

3.
蛇胆川贝枇杷膏是广州潘高寿药业股份有限公司首创产品,经实验证明其具有镇咳、祛痰、平喘、抗炎抑菌等作用。最新研究证实,蛇胆川贝枇杷膏不仅可用于风热咳嗽、温燥咳嗽、虚劳肺燥咳嗽所见之咳喘气促、咯痰不爽、痰黄质稠等症;还可用于烟酒过多之喉痒干咳、咯痰不爽。蛇胆川贝枇杷膏气味独特、清凉润喉、口感舒适,夏日炎炎,将其冷藏或调成饮料冷藏后服用,效果奇佳。 蛇胆川贝枇杷膏临床新用@杜德安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制剂“川贝雪梨膏”主要药理作用。方法:采用氨水和二氧化硫引咳法,整体平喘和离体试验,酚红祛痰和毛细管排痰法,干酵母和三联菌苗致热和二甲苯和角叉菜胶致炎等方法进行镇咳、平喘、祛痰、解热、抗炎的实验观察。结果:“川贝雪梨膏”能明显延长小鼠的咳嗽潜伏期;对豚鼠的引喘潜伏期有明显的延长,对豚鼠离体气管平滑肌有明显的松弛作用;对小鼠酚红的排出和大鼠的排痰量均有明显增加;对家兔和大鼠的体温升高模型有明显的解热作用;对由二甲苯和角叉菜胶引起的炎性肿胀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川贝雪梨膏具有明显的镇咳、平喘、祛痰、解热及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5.
牛黄蛇胆川贝液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俊武 《中成药》1991,13(2):20-21
牛黄蛇胆川贝液由人工牛黄、蛇胆汁、川贝母等中药组成。功能清热润肺,化痰止咳。适用于外感咳嗽,上呼吸道感染,尤以热痰咳嗽,燥热咳嗽为宜。临床观察上呼吸道感染257例,总有效率为95.42%,显效率为78.43%。药效学和毒性试验表明,本品有较好的镇咳祛痰作用,安全试验相当成人剂量478.5倍。  相似文献   

6.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石朝周教授及其课题组成员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卫生部、湖北省科委资助下,经过10年的潜心研究,成功发明“人工蛇胆”,该项目不久前获得国家发明专利证书。这一发明对促进天然名贵中药材代用品的研究将产生重要影响。 蛇胆是一种名贵的常用中药材,具有镇咳、祛痰、平喘和抗炎等功效,是生产各种复方蛇胆制剂的主要原料药物,需求量很大。蛇胆和牛黄等名贵药材一样,仅靠天然资源无法满足中成药生产的需要,目前蛇胆的来源主要靠养蛇专业户提供和从东南亚地区进口蛇胆干。由于个体户提供的蛇胆质量难以保证,进口蛇胆成…  相似文献   

7.
蛇胆川贝液镇咳祛痰平喘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田育望  王克美 《中成药》1993,15(3):26-29
本文研究表明,蛇胆川贝液能明显减少豚鼠氨水引咳次数,增加小鼠气管酚红排泄量,未发现有明显平喘作用。  相似文献   

8.
枸札蛇胆酒的药理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尚雪原  任慧霞 《中草药》1996,27(1):32-33
研究了枸札蛇胆酒的抗炎,镇咳和对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连续灌服能抑制角叉菜胶所致的小鼠足肿胀;延长氨水所致小鼠咳嗽的潜伏期,减少咳嗽次数;能中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提高小鼠腺指数,并能增强免疫功能低下小鼠的迟发性超敏反应,从而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证明枸札蛇胆酒的抗炎和增强免疫功能作用都优于蛇胆酒。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枸杞蛇胆酒的抗炎,镇咳和对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连续灌服能抑制角叉菜胶所致的小鼠足肿胀;延长氨水所致小鼠咳嗽的潜伏期,减少咳嗽次数;能增强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提高小鼠胸腺指数,并能增强免疫功能低下小鼠的迟发性超敏反应,从而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证明枸杞蛇胆酒的抗炎和增强免疫功能作用都优于蛇胆酒。  相似文献   

10.
三蛇胆川贝末抑菌消炎及免疫调节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外抑菌试验表明,三蛇胆川贝末具有一定程度的抑菌作用。灌胃给予2.6g/kg、1.3g/kg、0.65g/kg三蛇胆川贝末,能显地抑制二甲苯致炎小鼠耳廓肿胀度以及毛细血管通透性;对DNFB所致的小鼠迟发型超敏反应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能明显促进免疫功能低下小鼠的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  相似文献   

11.
蛇胆川贝液生产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解放蛇胆川贝液澄明度问题。方法:比较平贝母的提取工艺、蛇胆汁的处理方法和成品的配制工艺。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有效成分。结果与结论:蛇胆汁经加热、贝母液用渗漉法处理的产品澄明度最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银花平感颗粒的镇咳作用。方法:分别采用氨水诱导小鼠咳嗽和枸橼酸诱导豚鼠咳嗽,考察银花平感颗粒大中小3个剂量组对豚鼠咳嗽的影响。结果:与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咳必清、蛇胆川贝液和银花平感颗粒各剂量组均能显著抑制氨水诱导小鼠咳嗽,银花平感颗粒各剂量组量效呈正相关,银花平感颗粒大剂量组作用显著优于中、小剂量组;咳必清、蛇胆川贝液和银花平感颗粒大中剂量组均显著抑制枸橼酸诱导豚鼠咳嗽,银花平感颗粒各剂量组量效呈正相关,银花平感颗粒大中剂量组作显著优于小剂量组的镇咳作用。结论:银花平感颗粒具有镇咳作用。  相似文献   

13.
牛黄蛇胆川贝液的鉴别及总胆酸含量测定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为控制牛黄蛇胆川贝液的质量,建立了人工牛黄、蛇胆汁及薄荷脑的鉴别及总胆酸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鉴别采用TLC方法,总胆酸的含量测定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结果:胆酸浓度在0.004~0.02mg·ml-1之间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0.9996,回收率为98.95%,RSDM=1.34%?结论:本法简便、准确、灵敏,重现性好,可用于牛黄蛇胆川贝液的质量控制?由本法测定结果表明,6批样品的总胆酸含量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考察川乌、制川乌、草乌、制草乌、生附子、黑顺片分别与浙贝母、川贝母配伍前后双酯型生物碱的量,分析共煎液中乌头类生物碱之间的转化。方法采用HPLC及电喷雾质谱技术,对川乌、草乌、生附子及其炮制品与浙贝母、川贝母配伍前后双酯型生物碱进行定量测定。结果乌头属中药及其炮制品在与浙贝母配伍时能够抑制双酯型生物碱的水解转化,而与川贝母配伍对双酯型生物碱的水解转化则起到促进作用。结论从化学成分量的变化方面分析,中药"十八反"之"乌头反贝母"并不是绝对的,乌头属中药及其炮制品与浙贝母配伍"相反",与川贝母配伍"不反"。  相似文献   

15.
目的:确定中药川贝对哮喘模型小鼠肺水肿和支气管炎症的影响.方法:建立哮喘小鼠模型并随机分为模型组(OVA致敏的小鼠),中药川贝组(中药川贝治疗的小鼠)和PBS组(正常对照组的小鼠).结果:中药川贝可抑制哮喘模型小鼠肺水肿,降低BALFIL-1和IL-6水平,同时还可降低亚硝酸盐浓度和减轻中性粒细胞的浸润,并且使哮喘模型小鼠血清IgE水平降低.结论:中药川贝通过抑制哮喘模型小鼠血清IgE水平可减轻肺水肿及支气管中性粒细胞炎症.  相似文献   

16.
目的:采用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法(GC-IMS)对川贝母及其他贝母进行鉴别。方法:利用GC-IMS得到川贝母(包括松贝、青贝、炉贝)、平贝母、伊贝母的指纹图谱,计算挥发性物质含量;采用主成分分析(PCA)对不同贝母及不同川贝母所含挥发性物质进行比较。结果:松贝、炉贝和青贝样品中相似的挥发性物质较多,且这些挥发性成分在平贝母和伊贝母样品中含量很低或者不含有。通过主成分动态分析,选取所有的信号峰,5种样品区分明显,其中松贝、炉贝和青贝样品的聚类较为集中,平贝母和伊贝母的聚类较为分散。结论:采用GC-IMS能够有效区分不同的贝母样品,可为川贝母的快速真伪鉴别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对川贝母5种不同基原植物ITS2序列进行PCR扩增和测序;同时扩大研究范围,从GenBank上下载川贝母及其常见混伪品共10个物种13个样本的ITS2序列。用MEGA4.1计算其种间、种内的K-2-P距离,并分析各样本间ITS2序列二级结构的差异,最后利用ITS2序列重构其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川贝母基原植物种内最大K-2-P距离为0.0276,与混伪品的种间最小K-2-P距离为0.0583;川贝母及其混伪品的ITS2二级结构存在明显差异;重构的系统发育树显示川贝母不同基原物种聚为一支,能较好与混伪品区分。研究结果表明ITS2条形码序列能够成功鉴定川贝母及其混伪品的原植物,为川贝母混伪鉴别提供了新工具。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川贝母的外观性状进行客观量化,完善其质量评价方法。方法用游标卡尺测定高度和直径,在人眼对外观色泽观察的基础上用色差仪对粉末色泽进行客观量化,通过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生物碱的含量,对高度、直径、△E值与总生物碱含量测定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确定外观性状与内在成分之间的相关程度。结果高度与总生物碱的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直径与总生物碱的含量呈负相关,综合来看随着川贝母鳞茎的增大,总生物碱含量呈降低趋势。△E值与总生物碱含量之间的相关性不显著。结论由于总生物碱含量可以客观地反映川贝母的质量,本实验的结果为川贝母传统以"个小为佳"、"碎贝、破贝不可入药"的观点赋予了科学的依据,肯定了川贝母"不得水洗"的传统加工方法。不同规格的川贝母中以松贝为优。  相似文献   

19.
薄层扫描法测定蛇胆川贝液中贝母甲素、贝母乙素含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应用薄层扫描法测定了蛇胆川贝液中贝母甲素、贝母乙素的含量,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7.48%,99.25%。并对其它一些贝母制剂的贝母甲素,贝母乙素进行了薄层检识。  相似文献   

20.
中药川贝母定量分析方法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研究常用中药川贝母的定量分析方法。方法: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4种川贝母共有的有效成分贝母辛为指标;采用AgilentHypersilBDS C18(4. 0mm×2 5 0mm ,5 μm)色谱柱,以乙腈水 二乙胺(37∶6 3∶0 .0 3)为流动相,流速1 0mL·min-1;Alltech 2 0 0 0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检测,外标两点法定量。结果:贝母辛在0 . 0 3188~1. 0 2 0mg·mL-1呈线性,回收率为10 2. 1% (n=5 ) ,RSD 3. 86 %。根据33批不同产地或来源的川贝母药材中贝母辛的含量结果,确定贝母辛的含量限度为0 . 0 0 70 %。结论:本法为良好的贝母辛的定量分析方法,可用于川贝母药材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