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目的 探讨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对小儿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 选择先天性心脏病需行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患儿60例,采用中度低温体外循环,分别于术前、术毕、术后6小时、1、4、7天采集静脉血标本。应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CD3、CD34、CD8阳性T淋巴细胞。结果 CD3、CD4T淋巴细胞于术后下降,CD8T淋巴细胞有上升。结论 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对小儿T淋巴细胞功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CHF)与免疫功能的变化情况。方法 测定了46例CHF患儿及50例健康儿童T淋巴细胞亚群、T淋巴细胞转化率、免疫球蛋白及补体(C3)作分析比较。CHF组CD3、CD4、CD8、CD4/CD8、T淋巴细胞转化率均显著降低,而IgG、C3升高。结论 CHF患儿影响细胞免疫功能,并可激活补体系统,造成免疫损伤,加重心功能不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CHF)与免疫功能变化情况.方法测定了46例CHF患儿及50例健康儿童T淋巴细胞亚群、T淋巴细胞转化率、免疫球蛋白及补体(C3)作分析比较.结果 CHF组CD3、CD4、CD8、CD4/CD8、T淋巴细胞转化率均显著降低,而IgG、C3升高.结论 CHF患儿影响细胞免疫功能,并可激活补体系统,造成免疫损伤,加重心功能不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CHF)与免疫功能变化情况.方法测定了46例CHF患儿及50例健康儿童T淋巴细胞亚群、T淋巴细胞转化率、免疫球蛋白及补体(C3)作分析比较.结果CHF组CD3、CD4、CD8、CD4/CD8、T淋巴细胞转化率均显著降低,而IgG、C3升高.结论CHF患儿影响细胞免疫功能,并可激活补体系统,造成免疫损伤,加重心功能不全.  相似文献   

5.
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对小儿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动态观察了体外循环(CPB)心内直视手术患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睡免疫球蛋白含量。结果证实,CPB心内直视术后早期总的T淋巴细胞(Tt)和辅助性T淋巴细胞(Th)百分率降低,抑制性T淋巴细胞(Ts)百分率增加,Th/Ts比值倒置,免疫球蛋白G(IgG)含量降低。说明CPB心内直视手术可使患儿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降低,应给予相应治疗。  相似文献   

6.
背景:国内多中心研究结果表明:红细胞天然免疫黏附功能的变化与肝脏损伤程度密切相关,可作为分析病情严重程度、判断病情预后的一项灵敏指标,但在肝移植领域尚未见相关研究与应用。 目的:了解肝移植围手术期患者红细胞天然免疫黏附功能和T、B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及二者相关性。 方法:采用红细胞C3b受体酵母形成花环实验的方法,检测21例肝移植围手术期患者的红细胞天然免疫黏附功能和T、B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并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与结论:①肝移植围手术期患者移植前红细胞天然免疫黏附功能低于健康人,移植后第1天降至最低点,移植后2周至移植后1个月可基本恢复至健康人的水平。②肝移植患者移植前T、B淋巴细胞亚群组合中仅表现为CD45低于正常参考范围,其余指标均基本正常;CD4、CD8、CD45于移植后第1天降至最低点,移植后第1周恢复到移植前水平;CD4/CD8、B淋巴细胞在整个围手术期过程中均无明显变化。③红细胞天然免疫黏附功能与T、B淋巴细胞亚群指标之间呈正相关。肝移植围手术期红细胞天然免疫黏附功能的变化较T、B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明显。结果表明红细胞天然免疫黏附功能是反映肝移植围手术期患者肝脏损伤恢复趋势及机体免疫功能变化的更加灵敏的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重症肺炎和非重症肺炎患儿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探讨患儿的细胞免疫功能变化并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收集重症肺炎患儿27例、非重症肺炎(普通肺炎)患儿28例以及20例健康对照,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研究对象外周血中CD3~+T、CD3~+CD4~+T、CD3~+CD8~+T、CD19~+B、CD16~+CD56~+NK细胞的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重症肺炎组CD3~+T、CD3~+CD4~+T、CD3~+CD8~+T淋巴细胞及NK细胞比例明显低于健康对照(P0.01,P0.05,P0.01,P0.05),而CD4/CD8比值、CD19~+B淋巴细胞比例则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P0.01);非重症肺炎组CD3~+CD8~+T淋巴细胞低于健康对照(P0.01),而CD19~+B淋巴细胞比例则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与非重症肺炎组相比,重症肺炎组CD3~+T、CD3~+CD8~+T淋巴细胞比例显著降低(P0.01),而CD19~+B淋巴细胞比例则明显升高(P0.01)。结论:重症与非重症肺炎患儿机体存在明显的细胞免疫功能紊乱,重症肺炎患儿的细胞免疫功能受损更为严重,为临床评估病情及免疫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过敏性紫癜为儿科常见病、多发病,患者往往存在有不同程度免疫功能的紊乱。主要表现为细胞免疫受抑制,T、B淋巴细胞比例紊乱。国内已见有患儿红细胞免疫功能与细胞因子紊乱的报告[1]。本文对患儿外周血B和T淋巴细胞亚群与血清TNF-α水平相关性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急性脾破裂患者在脾切除后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改变。探讨短期内脾切除术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利用流式细胞仪测定74例急性脾破裂患者在手术前后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结果:急性脾破裂患者手术后CD 3T淋巴细胞及CD 4T淋巴细胞较手术前升高(P<0.01);CD(16 56)细胞(即NK细胞)和CD 19B淋巴细胞较手术前降低(P<0.05);而CD 8T淋巴细胞及CD 4/CD 8较手术前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脾切除术后,短期内患者的免疫功能有改变。  相似文献   

10.
脾脏是人体重要的免疫器官之一。严重创伤后脾破裂导致多处炎症 ,患者通过手术治疗 (切脾 +植脾与保脾 ,以下简称脾手术组 )后 ,脾脏是否在体内继续发挥其原有的免疫功能 ,从而使机体早日康复 ,国内尚未见报道。本文对此进行了研究 ,测定了切脾 +植脾与保脾手术患者外周血 T、B淋巴细胞数目 ,PHA刺激的淋巴细胞 IL - 2受体的表达 ,IL - 2诱生水平 ,并进行了动态观察 ,旨在探讨脾手术患者的术后细胞免疫功能状态。1 材料与方法1.1 实验对象 严重创伤脾破裂患者 16例 ,其中车祸伤 12例 ,坠落伤 4例 ,男 9例 ,女 7例 ,平均年龄 3 9± 5…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1例CXCR4基因突变所导致的WHIM综合征患儿临床及免疫学特征。方法对1例以反复呼吸道感染、低丙种球蛋白血症、粒细胞缺乏和疣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患儿行全基因组测序,并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其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和PMA刺激前后淋巴细胞CXCR4表达变化。结果确诊1例由CXCR4基因杂合突变(c.1000CT,p.R334X)导致的WHIM综合征患儿,PMA刺激后淋巴细胞CXCR4表达无降低,淋巴细胞亚群分析提示T、B细胞绝对数及相对数均减少,NK、中心记忆和效应记忆T细胞相对数升高,初始T细胞相对数明显降低。与健康人相比,患儿Tfh细胞相对数降低,进一步亚群分析显示Th1样细胞相对数升高而Th17样相对数降低。结论本研究从功能上证实该杂合突变可导致CXCR4内化功能受损,使CXCR4/CXCL12结合后下游信号持续活化,影响外周血淋巴细胞各亚群变化。发现WHIM综合征患者Tfh细胞及其亚群数量异常,提示此类患者体液免疫受损可能与Tfh数量变化所致生发中心功能障碍有关。CXCR4在维持免疫细胞稳态与功能行使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过敏性紫癜(HSP)患儿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数量的改变及其在过敏性紫癜患儿免疫功能紊乱中的调控作用。方法应用四色流式细胞术,对35例过敏性紫癜患儿和35例正常儿童的CD4^+CD25^hi调节性T细胞、CD3^+T淋巴细胞、CD3^+CD4^+辅助T细胞、CD3^+CD8^+抑制T细胞、CD19^+B淋巴细胞、CD3^-CD16^+ 56^+NK细胞进行测定。结果HSP患儿外周血CD4^+CD25^hi调节性T细胞、CD3^+CD4^+辅助T细胞、CD3-CD16^+56+NK细胞的百分率下降均明显低于对照组;CD19^+B淋细胞的百分率则显著增高;而两组间CD3^+T淋巴细胞、CD3^+CD8^+抑制T细胞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HSP患儿体内存在细胞及体液免疫功能紊乱,CD4^+CD25^+调节性T细胞具有维持自身免疫耐受和调节免疫应答的功能,其数量下降可能是导致过敏性紫癜发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3.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性激素对淋巴细胞功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检测SLE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ERα的表达及外周血淋巴细胞功能的变化,探讨SLE发生过程中性激素对淋巴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33例SLE患者和31例正常对照者血样,采用ELISA法检测外周血雌二醇(Estradiol,E2)、睾酮(Testosterone,T)水平,MTT法检测ConA刺激T淋巴细胞增殖反应,RT-PCR法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s)、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雌激素受体α(Estragen receptor,ERα)mRNA的表达。结果:与健康对照者相比较,SLE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增殖的刺激指数(Stimulatingindex,SI)降低(P〈0.01),E2水平升高,T降低,但P〉0.05,E2/T比值明显升高(P〈0.01),淋巴细胞ERαmRNA的表达均明显升高(P〈0.01)。结论:SLE患者性激素水平的改变可通过淋巴细胞ERα,影响淋巴细胞的功能,参与SLE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人类的 T 淋巴细胞群在体外可表现多种功能,包括对可溶性的和细胞表面抗原的增殖反应,释放介质,被多克隆促有丝分裂素所激活以及细胞毒活力等。利用 Ly 表型曾证明小鼠体内存在功能不同的 T 细胞亚类,用异种抗血清也曾证明人 T 细胞的亚类。本文报告重症幼年型类风湿关节炎(JRA)患儿血清中含有某种抗体,它能与 T 细胞亚类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表面IL-18Rα表达的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35例MPP患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和T淋巴细胞表面IL-18Rα的表达水平,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MPP患儿T细胞亚群与正常对照相比,CD3^+细胞百分率降低(P〈0.05),51.4%的MPP患儿CD4^+/CD8^+在1.0-1.9的范围之外。急性期MPP组CD4^+T和CD8^+T淋巴细胞表面IL-18Rα的表达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1);恢复期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恢复期表达水平下降,与急性期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T细胞亚群异常组与正常组相比,CD4^+T和CD8^+T细胞IL-18Rα表达明显增高(P〈0.01),T细胞亚群正常组与正常对照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MPP患儿存在细胞免疫功能紊乱,外周血T淋巴细胞存在Th1/Th2失衡,急性期表现为Th1优势应答。  相似文献   

16.
观察自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101例,男14例,女87例;年龄31~60岁者占76.4%;病程数月至17年,不超过5年者占68.4%。根据临床和基础代谢检查、T3,T4和IFSH水平确诊。免疫学检查:T淋巴细胞计数,淋巴细胞功能活性(淋巴细胞转化试验),血细胞移动抑制试验,B淋巴细胞计数,血清IgM,IgA,IgG,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循环免疫复合物,淋巴细胞对甲状腺球蛋白的过敏反应等。对照组:45例健康人,年龄19~54岁。检查结果:大多数自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有免疫障碍,T淋巴细胞绝对数和相对数减少,淋巴细胞功能活性降低;B淋巴…  相似文献   

17.
探讨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 mononucleosis,IM)患儿外周血中淋巴细胞亚群的分布及临床意义。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131例IM患儿和50例体检健康儿童外周血中淋巴细胞亚群的表达,131例IM患儿中有26例患儿收集到对应的丙种球蛋白(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IVIG)治疗后全血,流式细胞术检测淋巴细胞亚群在IM患儿IVIG治疗前后分布比例的差异。结果显示,与健康对照组相比,IM患儿CD3~+T细胞和CD8+T细胞的表达水平明显增高(均P<0.000 1),CD4~+T细胞、NK细胞、B淋巴细胞及CD4~+/CD8+T细胞比值水平明显降低(均P<0.000 1)。IM患儿急性期CD4~+、CD8~+T细胞及CD4~+/CD8~+T细胞比值升高及降低水平与患儿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升高的百分率呈现正相关趋势。与IVIG治疗前相比,IM患儿IVIG治疗后外周血CD3~+T细胞和CD8~+T细胞的表达水平有所减低,但仍高于健康对照组(均P<0.01),治疗后CD4~+T细胞、NK细胞、B淋巴细胞及CD4~+/CD8~+T细胞比值水平增高,但其中治疗后CD4~+T细胞、B淋巴细胞及CD4~+/CD8~+T细胞比值水平仍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均P<0.01)。综上所述,检测淋巴细胞亚群对IM患儿的细胞免疫状况评估、辅助诊断和指导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血小板活化因子(platelet activating factor,PAF)是一种具有强大生物活性的磷脂类介质,在生物体内与其特异性受体结合而发挥作用。本文主要综述了PAF对淋巴细胞功能的影响及相关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B淋巴细胞及大多数B细胞株上存在组成性PAF受体,受到刺激后还可诱生性表达;PAF能直接促进B淋巴细胞免疫球蛋白的分泌;并能抑制B淋巴细胞的凋亡。T淋巴细胞及大多数T淋巴细胞株上没有PAF受体表达,一般不产生和代谢PAF;PAF能引起T淋巴细胞的趋化反应。PAF参与NK细胞的趋化反应及杀伤肿瘤细胞。  相似文献   

19.
血小板活化因子及其受体与淋巴细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小板活化因子(platelet activating factor,PAF)是一种具有强大生物活性的磷脂类介质,在生物体内与其特异性受体结合而发挥作用。本文主要综述了PAF对淋巴细胞功能的影响及相关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B淋巴细胞及大多数B细胞株上存在组成性PAF受体,受到刺激后还可诱生性表达;PAF能直接促进B淋巴细胞免疫球蛋白的分泌;并能抑制B淋巴细胞的凋亡。T淋巴细胞及大多数T淋巴细胞 株上没有PAF受体表达,一般不产生和代谢PAF;PAF能引起T淋巴细胞的趋化反应。PAF参与NK细胞的趋化反应及杀伤肿瘤细胞。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肺炎合剂对小鼠T淋巴细胞转化的影响,并试图为药研究淋巴细胞转化提供检测方法依据。方法:通过病毒性肺炎患儿淋巴细胞转化率降低的机体,用氢化可的松建立免疫低下小鼠模型,以不同剂量药液灌胃给药后,采用MTTI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法对比观察肺炎合剂对ConA诱导的小鼠脾T淋巴细胞转化的作用。结果:肺炎合剂使正常和免疫低下小鼠脾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显著增强。结论:肺炎合剂对小鼠脾T淋巴细胞增反应的促进作用,可能是该药作用机理之一。并认为流式细胞术是测定淋巴细胞转化的一种准确而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