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观察恒古骨伤愈合剂干预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兔模型的电子显微镜观察改变。方法:将150只新西兰白兔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对照组(A组)24只,正常兔服用恒古骨伤愈合剂对照组(B组)24只,实验组102只。对实验组耳缘静脉注射大肠杆菌内毒素(10μg/kg)2次,注射间隔24h。并于第2次注射大肠杆菌内毒素后,臀肌注射甲基强的松龙粉针剂(20mg/kg)3次,注射间隔24h,制备兔激素性股骨头缺血坏死模型。于造模后第5周,将造模成功的53只新西兰白兔以随机数字表法分配其中的48只至模型组(C组,造模后不喂恒古骨伤愈合剂)和恒古骨伤愈合剂治疗组(D组,造模后喂恒古骨伤愈合剂),每组24只。B组和D组以恒古骨伤愈合剂(按经由人与兔体表面积用药量换算计算出的剂量)灌胃,1次/2d;A组和C组以等体积的蒸馏水灌胃。造模后8、12、16周,截取股骨头行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观察显示A、B两组股骨头骨细胞及骨基质正常,细胞核呈卵圆形位于细胞一端,核膜完整,细胞质内线粒体丰富;C组可见骨细胞变性坏死,骨髓腔出血,骨髓腔毛细血管狭窄,血管内皮细胞受损;D组骨细胞变性、骨髓腔出血和狭窄程度均较轻,可见较多的成骨细胞、破骨细胞、新生骨细胞及骨基质,新生骨形成小梁。结论:恒古骨伤愈合剂可有效促进早期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兔模型坏死股骨头的修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恒古骨伤愈合剂对兔坏死股骨头内BMP-2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以小剂量LPS间隔24h两次静注加甲基强的松龙(MPS)3次肌注制作的兔股骨头坏死模型,用恒古骨伤愈合剂治疗后取股骨头行免疫组化、原位杂交并提取总RNA行实时荧光定量PCR,观察兔股骨头内BMP-2基因表达的动态变化。结果:喂药至第4、8周时,恒古骨伤愈组与模型组股骨头内BMP-2基因表达均为阴性,表达量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喂药至第12周时,恒古骨伤愈组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结果为弱阳性,模型组为阴性,恒古骨伤愈组股骨头内BMP-2mRNA的表达量是模型组的3.13倍。正常兔喂药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剂量LPS加MPS制作的兔股骨头坏死模型中股骨头内BMP-2基因表达受抑制,恒古骨伤愈合剂可促进坏死股骨头内源性BMP-2基因的表达,以用药时间长者效果明显。恒古骨伤愈对正常兔股骨头内BMP-2基因的表达无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恒古骨伤愈合剂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189例股骨头坏死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132例服用恒古骨伤愈合剂,对照组57例服用复方丹参片,以Hards评分和影像学指标进行综合临床疗效评定。结果恒古骨伤愈合剂对股骨头坏死具有明显治疗作用,有效率为87.88%。结论恒古骨伤愈合剂对股骨头坏死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中药恒古骨伤愈合剂(简称中药合剂)对兔坏死股骨头内核心结合因子α1(cbfα1)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用大肠杆菌内毒素(LPS,10μg/kg体重)间隔24h两次静脉注射加甲基泼尼松3次肌肉注射制作的兔股骨头坏死模型,用中药合剂治疗后取股骨头行免疫组化,并提取总RNA行实时荧光定量多聚酶链反应(PCR),观察兔股骨头内cbfα1基因表达的动态变化特点。结果 给药第4周时,中药组与模型组股骨头内cbfα1基因表达均为阴性,至第8、12周时,中药组免疫组化结果为弱阳性,模型组为阴性;至第12周时中药组股骨头内cbfα1mRNA的表达量是模型组的2.87倍。正常给药组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中药恒古骨伤愈合剂可促进坏死α股骨头内源性cbfα1基因的表达,以用药时间长者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复习文献筛选三类造模方法,比较各阶段股骨头坏死模型中影像病理学变化,揭示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发生的病理机制。方法:选择同龄健康新西兰大白兔48只为实验动物,雌雄各半,按体质量随机分为4组各12只,即A组(空白组),B组(单纯激素组),C组(内毒素加激素组),D组(马血清加激素组)。用药后第3、6、9周各随机处死2只兔子取双侧股骨头制成标本,并常规组织病理学切片,观察股骨头病理学改变,确定是否造模成功。结果:各组注射相应药物后C、D组9周DR片示股骨头有轻度骨坏死,结合病理切片示造模成功,其中C组股骨头轻度骨坏死出现较早、较明显。部分指标C、D 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1)。结果:内毒素加激素组和马血清加激素组均成功实现了造模。其中依据病理切片按骨组织形态以内毒素加激素组造模出现坏死征像较早,马血清加激素组次之,单纯激素未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6.
《中药药理与临床》2017,(4):133-136
目的:探讨恒古骨伤愈合剂(osteoking)对子宫摘除去势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树鼩骨细胞增殖的促进作用及通过激活TGF-β/BMP-7信号通路改善骨质疏松症的分子机制。方法:36只雌性实验树鼩随机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不做处理,骨质疏松症模型组摘除子宫(全身骨密度检测下降25%)每天进行生理盐水灌胃,恒古骨伤愈合剂0.05g/kg、0.10g/kg和0.20g/kg灌胃治疗,阿仑膦酸钠0.01g/kg灌胃治疗,10周后处死树鼩,记录体重,收集血清和右下肢骨骼。ELISA法测定各组树鼩血清骨碱性磷酸酶(BALP)、骨钙素(OC)、I型原胶原N-端前肽(PINP),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CP-5b)、I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CTX)、雌二醇(E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和白介素6(IL-6)的含量;分别采用RT-q 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TGF-β和BMP-7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骨质疏松症组E2含量下降明显,CTX、TRACP-5b、OC、PINP和BALP的含量都显著上升,经恒古骨伤愈合剂治疗后上述现象均有改善效果,且具有剂量依赖性;RT-q PCR与Western Blot结果显示Nrf2和HO-1表达水平经恒古骨伤愈合剂治疗后都有升高趋势,其中当恒古骨伤愈合剂的剂量低于(0.05g/kg)时,以上改善效果均不明显;而当恒古骨伤愈合剂的剂量大于(0.10g/kg)时疗效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恒古骨伤愈合剂的剂量达到(0.20g/kg)时治疗组疗效接近于正常组水平。结论:恒古骨伤愈合剂能够有效抑制骨吸收和促进骨形成,并通过激活TGF-β/BMP-7信号通路改善骨质疏松症。  相似文献   

7.
我们从1998年3月开始用恒古骨伤愈合剂(原名速效骨伤愈合剂)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临床上取得较好疗效。现将至2003年12月随访2年以上的76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骨健制剂对激素性股骨头坏死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骨健制剂治疗激素诱导大鼠股骨头坏死的疗效,并探讨其机理以指导临床。方法:取雄性SD大鼠34只,其中26只腹腔内注射大肠杆菌内毒素(LPS),24小时后重复,在第2次注射LPS后,臀肌注射醋酸强的松龙6次,间隔24小时。将另外8只作为正常对照组。饲养1周后,随机选取造模大鼠2只进行股骨头组织病理观察。证实造模成功后,随机将所余24只造模大鼠分为3组,共4组。A组(正常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B组(模型组)激素造模后给予生理盐水灌胃;C组(骨健制剂组)激素造模后给予中药骨健制剂灌胃;D组(丹郁骨康丸组)激素造模后给予中药丹郁骨康丸水溶液灌胃。治疗30天后取大鼠血液测定,观察血液流变学、甘油三脂、总胆固醇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血液流变学测定结果:骨健制剂组与模型组比较,股骨头坏死大鼠血液全血黏度、血浆黏度明显降低(P〈0.05)。②甘油三脂、总胆固醇测定结果:骨健制剂组、正常对照组和丹郁骨康丸组血脂含量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健制剂能够改善因激素导致的血脂异常增高状态,减少股骨头血管内脂肪栓塞,避免微循环减缓和障碍,能够改善异常的血液流变状态,从而减轻或改善股骨头骨组织的缺血状况,对大鼠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可能具有治疗作用,为开发骨健制剂中药新药治疗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提供了客观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恒古骨伤愈合剂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长期疗效。方法:采用前瞻、自身前后对照的方法,给37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服用恒古骨伤愈合剂,经平均4年10个月的随访,按VAS和全国研讨会纪要临床标准评价。结果:随访时的优良率为86·5%;VAS评分较服药前小,结果经统计学处理(P<0·05),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恒古骨伤愈合剂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长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内毒素脂多糖(LPS)+地塞米松注射液诱导兔股骨头坏死的实验效果。方法取新西兰大白兔36只随机分为模型组(n=21)和对照组(n=15)。模型组连续2 d每天经耳缘静脉注射内毒素脂多糖10μg/kg,再连续3 d每天臀部肌肉注射地塞米松注射液25 mg/kg;对照组注射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结果 4周后,X线显示:模型组兔关节间隙增宽,密度增大,关节软骨下骨密度增高,股骨头变平,骨小梁模糊,软骨下骨与骨松质界限不清,在股骨头内出现斑块状高密度区域,股骨颈变短粗。双能量X线骨密度测量仪进行股骨头局部骨密度测量,兔股骨头骨密度检测发现模型组股骨头骨密度、骨矿物质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组织学切片见模型组骨细胞陷窝空疏,脂肪细胞增多,部分血管栓塞,其中存活动物的骨坏死率和骨陷窝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地塞米松联合脂多糖可有效建立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模型。  相似文献   

11.
12.
小青龙汤为温阳宣肺、蠲痰涤饮之剂,凡见哮喘、咳嗽、痰、饱胀、喘息和四肢水肿等因"外感风寒,内有寒饮"所致者,均可辨证应用小青龙汤。临证应用时注意:①寒邪不必拘泥外感;②"三水"的变化要审清;③但见寒饮,有无表证均可用此方;④注意痰饮在临床上的变化;⑤临床见喘未必治喘,要临证辨别。用此方,要抓住以下临床指征:①面色:"三水"之面色--黧黑之色;②脉象:弦脉或浮紧;③舌象:舌苔多水滑;④痰涎:咳痰较爽,痰涎清稀,泡沫状。以上"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俱",有效之后,应中病即止。  相似文献   

13.
探析神阙穴与气及脏腑经络关系及现代医学对脐中的认识,介绍临床运用。  相似文献   

14.
论述了病证关系,分析了“病”与“证”的内涵,认为疾病是决定证候的内在稳定的因素,而证候是疾病的外在综合表现。辨证论治以证候处方用药,会产生病证重合与分离两种情况,病证重合时疗效就肯定,而病证分离时则疗效就会远离预期目标,这就是辨证论治疗效重复性差的客观原因。为了提高病证的重合,避免病证的分离,应该重视方药与疾病的联系,不能只讲“方”与“证”的联系。笔者认为,方药对疾病的疗效是根本的,而方药对证候的疗效是附属的,疾病与疾病证候具有不同的治疗意义。  相似文献   

15.
郭振球 《天津中医药》2008,25(6):441-444
用中医药治疗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控制过度炎症反应.微观证治学.脏腑、神经、激素、免疫和代谢调节病机链.分析过度炎症反应.从过度炎症反应分始动、放大和损伤3个阶段,提供了证治方药.创新了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微观证治学的理法方药.  相似文献   

16.
郑莉  郑林 《天津中医药》2003,20(3):78-79
论述了非典发病与传播的特点。阐述遵循科学控制疫情、总结经验中西合治、心身调节防病健身在论治非典的系统性。从科学严谨的手段、积极努力的态度、正确的应对措施、适宜的心身调节等方面,说明防治的整体优势。  相似文献   

17.
建立冬凌草乙素药物浓度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方法,研究其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结合情况以分析冬凌草乙素的血清蛋白结合机制。采用超滤法结合LC-MS/MS测定冬凌草乙素与牛血清白蛋白的蛋白结合率及相关结合常数,以Scatchard方程计算冬凌草乙素与BSA的结合常数(Ka)和结合位点数(n),并对冬凌草乙素与BSA的结合机制进行分析探究。结果显示冬凌草乙素与牛血清白蛋白的平均结合率为57.2%,且结合类型主要为一类强结合,相关参数为结合常数2.54×104L·μg~(-1),结合位点的数目为n=0.75。冬凌草乙素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结合在考察浓度范围内无浓度依赖。该研究建立的方法灵敏度高、专属性强、操作简单,能够满足分析要求,结合常数的求算为临床药物相互作用以及药动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从中医精气神辨识角度认识虚劳病,总结虚劳病病因病机。通过观察面容、形态、神色、五官、舌象、脉象等辨识精气神状态,确立虚劳病精气神调治原则。在精气神辨识理论指导下,对《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相关条文、方药进行解析,总结虚劳病相关治则治法。根据精气神调养原则,为虚劳病临床应用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9.
糖尿病的形成与素体阴虚,五脏虚弱,饮食不节,形体肥胖,精神刺激,情志失调,外感六淫,毒邪侵害,滥用丹药,化燥伤津,房劳纵欲,肾精亏耗等诸多因素有关,因此,首先要进行有效的糖尿病社会宣传与教育,防治于未然,即病之后的临床护理与药物治疗同等重要,包括生活调理,饮食调理,精神调理。  相似文献   

20.
魏星 《光明中医》2013,(11):2415-2416
目的 探讨中药饮片党参在临床使用中的鉴别方法,确保中药党参的正品,保障人民用药安全.方法 通过性状、显微、理化鉴定的方法,比较党参、银柴胡、家种防风之间的鉴别点.结果 可以明确鉴别所使用中药党参的真伪.结论 尽管党参与银柴胡和家种防风有相似的一面,但是仔细辨别还是有其鉴别特点,希望引起药房中药技术人员的重视,区别真伪、正确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