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卡前列甲酯栓联合缩宫素对剖宫产术后出血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王霞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4):484-485
目的观察卡前列甲酯栓对剖宫产术后出血的影响。方法选择90例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剖宫产患者,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各45例。实验组在术中胎儿娩出后舌下含化卡前列甲酯栓1mg,同时宫体注射缩宫素20u;对照组在同一时间静脉滴注缩宫素20u,宫体注射缩宫素20u,观察两组术中及术后2h、24h出血量的差异。结果两组术中出血量无显著性差异。产后2h及24h出血量实验组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卡前列甲酯栓联合缩宫素能改善产后宫缩乏力,明显减少产后出血量,较好预防术后大出血。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卡前列甲酯栓治疗有出血高危因素的产妇剖宫产手术中、术后出血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359例有出血高危因素(双胎、羊水过多、巨大儿、前置胎盘、胎盘早剥妊娠合并肝炎)的产妇实行计划性剖宫产术,术中胎儿娩出后随机按宫缩剂使用情况分为3组:缩宫素组102例,缩宫素20单位宫体肌内注射,另20单位加入液体中滴入;缩宫素+卡前列甲酯栓组131例,缩宫素20单位宫体肌内注射,卡前列甲酯栓1mg舌下含服;卡前列甲酯栓组126例,卡前列甲酯栓1mg舌下含服。计算3组术中术后2h出血量及总出血量。结果3组产妇术中术后2h出血量及总出血量分别为缩宫素组(622±319)mL,缩宫素+卡前列甲酯栓组(442±229)mL,卡前列甲酯栓组(449±292)mL,缩宫素组分别与缩宫素+卡前列甲酯栓组和卡前列甲酯栓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1)缩宫素+卡前列甲酯栓组和卡前列甲酯栓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前列甲酯栓用于有出血高危因素产妇的剖宫产术,可明显减少术中术后的出血量,与缩宫素联合应用效果较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卡孕栓与米索前列醇和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选择255例有致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孕妇,均行腹膜内子宫下段剖宫产术。随机分为卡孕栓组、米索前列醇组、缩宫素对照组,每组各85例。卡孕栓组为娩胎头时舌下含服卡孕栓1mg,胎儿娩出后宫体注射缩宫素20U;米索前列醇组为娩胎头时舌下含服米索前列醇400μg,胎儿娩出后宫体注射缩宫素20U;缩宫素组为胎儿娩出后宫体注射缩宫素20U。观察3组术中、术后24h出血量的差异。结果 255例产妇中发生宫缩乏力致产后出血者12例:其中卡孕栓组产后出血2例,为2.35%;米索前列醇组4例,为4.7%;缩宫素组为6例,为7.06%。结论卡孕栓对子宫平滑肌有较强的收缩作用,与缩宫素有协同作用,且不良反应较少,对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产妇的剖宫产术,预防产后出血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4.
《中国医药科学》2019,(22):85-87
目的探讨卡孕栓在剖宫产术中不同时机含服对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差异,选择更好的运用时机。方法本研究随机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行剖宫产术的160例孕产妇进行分析。采取随机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80例,在胎儿娩出后立即予缩宫素20U宫体注射和20U静脉滴注,缝合结束后予卡孕栓1mg舌下含服预防产后出血;观察组80例,在胎儿娩出立即予缩宫素20U宫体注射和20U静脉滴注,同时予卡孕栓1mg舌下含服预防产后出血。统计两组160例产妇,不同时机含服卡孕栓预防产后出血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术中、术后2h及产后24h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且血色素下降程度也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产后出血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剖宫产术中胎儿娩出后立即含服卡孕栓能更有效减少出血量,预防产后出血临床疗效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缩宫素联合前列腺素类药物预防高危妊娠且行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延安大学附属医院产科住院的高危妊娠且行剖宫产产妇330例,按随机对照原则分为3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缩宫素组、卡前列甲酯栓联合缩宫素组和缩宫素组,各110例。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缩宫素组:胎儿娩出后立即宫体肌内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250 μg,及静脉滴注缩宫素10 U;卡前列甲酯栓联合缩宫素组:胎儿娩出后立即舌下含化卡前列甲酯栓1 mg,及静脉滴注缩宫素10 U;缩宫素组:胎儿娩出后立即静脉滴注缩宫素10 U,以及宫体肌内注射缩宫素10 U。比较3组术中及术后2 h、2~24 h的出血量;观察3组产后出血、输血及附加止血措施情况;观察3组用药后的副反应。结果 术中、术后2 h、2~24 h,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缩宫素组比卡前列甲酯栓联合缩宫素组、缩宫素组出血量均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卡前列甲酯栓联合缩宫素组与缩宫素组术中、术后2 h相比出血量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术后2~24 h出血量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缩宫素组与卡前列甲酯栓联合缩宫素组产后出血率、输血率及附加止血措施干预率均低于缩宫素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的副反应率分别为9.09%、8.18%和6.36%,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缩宫素可有效预防高危妊娠产后出血,卡前列甲酯栓联合缩宫素亦可达到一定的预防疗效,而单纯应用缩宫素疗效欠佳。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缩宫素联合卡孕栓用于预防剖宫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3月后有剖宫产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病例52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缩宫素联合卡孕栓)27例,待胎儿娩出后,在常规静脉使用"缩宫素"基础上,于手术一结束立即予"卡孕栓"2枚(1 mg),置入直肠内促子宫收缩;B组(单用缩宫素)25例。待胎儿娩出后,除常规静脉使用"缩宫素"外未使用其他促子宫收缩药物。比较两组产妇剖宫产术中出血量、术后24 h出血量及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结果剖宫产术中出血量2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手术结束至产后24 h两组出血量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A组明显少于B组。结论缩宫素联合卡孕栓较缩宫素单用能有效减少剖宫产产后出血。  相似文献   

7.
刘彩平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36):138-139
目的:探讨卡前列甲酯栓直肠用药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分别以"卡前列甲酯栓"、"卡孕栓"、"剖宫产"和"产后出血"作为检索词,检索1977~2010年国内公开发表的文献,对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且在剖宫产术中胎儿娩出后直肠应用卡前列甲酯栓的病例进行汇总分析。结果:入选文献4篇,入选病例共7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90例)与对照组(390例),产妇年龄19~34岁,孕周36~42周,观察组术中、术后2h及术后24h出血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卡前列甲酯栓联合应用缩宫素组术中、术后2h及术后24h出血量明显低于单用卡前列甲酯栓组,以术中胎儿娩出后静脉点滴缩宫素10IU、宫体注射缩宫素20IU,同时直肠放置卡前列甲酯栓1mg效果为最好,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在常规使用缩宫素的同时,采用经直肠置入卡前列甲酯栓1mg,能减少高危妊娠行剖宫产术患者的出血量,且用药方便、安全,无副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卡孕栓联合葡萄糖酸钙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剖宫产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均在胎儿娩出后,给予宫体注射缩宫素20 U,静脉滴注缩宫素20 U,观察组胎儿娩出后,术中给予卡孕栓舌下含服1 mg,10%葡萄糖酸10 m L溶于5%250 m L葡萄糖中,静脉滴注;对照组仅予术中卡孕栓舌下含服1 mg。观察2组术中、术后24 h总出血量和产后出血发生率。结果术中、术后24 h,观察组总出血量以及产后出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孕栓联合葡萄糖酸钙可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高危妊娠剖宫产术时用与不用卡前列甲酯栓(卡孕栓)术中术后出血量的比较,了解卡孕栓预防高危妊娠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对520例有出血高危因素(双胎、瘢痕子宫、巨大儿、羊水过多、子痫前期、前置胎盘)的孕妇行剖宫产术,胎儿娩出后,按宫缩剂使用情况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缩宫素20u宫体注射,同时卡孕栓1mg舌下含服;对照组:缩宫素20u宫体注射,另20u加入液体中静滴;计算2组术中及术后2h内出血情况。结果 2组产妇术中出血量分别为:观察组(200mL±100mL)、对照组(200mL±105mL),2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2h出血量分别为:观察组(260mL±105mL)、对照组(350mL±110mL),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卡孕栓促进子宫收缩作用强而持续时间长于缩宫素,用于有高危因素剖宫产的产妇,可明显减少产后2h出血量,不良反应小,方便安全。  相似文献   

10.
黄小芳 《中国药业》2012,21(11):108-109
目的观察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8例有产科剖宫产指征、具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观察组在剖宫产胎儿娩出后给予静脉滴注缩宫素20 U及宫体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250μg,若宫缩仍不佳,则15 min后继续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250μg。对照组在剖宫产胎儿娩出后静脉滴注缩宫素20 U及宫体注射缩宫素20 U,宫缩仍不佳者,继续给予缩宫素20~50 U。比较两组术后2 h及24 h的出血量及产后出血的发生率。结果产后出血发生率,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2 h及24 h的平均出血量也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有产科剖宫产指征、具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产妇,应用缩宫素的同时宫体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能快速、安全、有效地预防剖宫术产后出血。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中宫体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2013年1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具有高危产后出血因素的产妇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缩宫素+米索前列醇+垂体后叶素+葡萄糖酸钙,实验组给予缩宫素+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观察并比较两组出血情况以及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术中出血量[(257.9±76.4)ml vs.(388.7±90.1)ml]、产后2 h[(101.7±29.7)ml vs.(198.6±34.9)ml]以及产后24 h[(299.8±68.4)ml vs.(488.6±59.3)ml]的出血量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止血时间分别为(18.7±12.1)min和(45.6±16.2) 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实验组输血例数(3例vs.12例)和子宫切除例数(0例vs.2例)均少于对照组,两组输血例数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缩宫素与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具有明显的效果,适合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预防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将66例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2组均予5%葡萄糖溶液+缩宫素静脉滴注,对照组在剖宫产术中胎儿娩出后即在子宫体部注射缩宫素及米索前列醇口服;观察组则于子宫体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术毕统计2组阴道积血量和24h内的出血量,并记录第3产程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阴道积血量和24h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第3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1%低于对照组的4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预防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联合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0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高危因素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胎儿娩出后予缩宫素20U宫体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0.25mg肌内注射。对照组予缩宫素20U宫体注射,缩宫素20U静脉滴注。应用称重法计算2组产后2h及24h出血量、出血率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产后2h及24h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出血率为16.0%(4/25)低于对照组的56.0%(14/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联合缩宫素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较单独使用缩宫素疗效显著,具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并探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治疗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100例进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手术治疗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产妇在胎儿娩出后注射的药物成分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所有产妇在娩出胎儿后宫体注射20U缩宫素,对照组在此基础上静脉滴注20U缩宫素,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宫体注射250μg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结果:观察组产后24h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止血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产后出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进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宫体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能够有效减少产妇产后出血量,缩短产妇的治疗时间,有效减轻产妇的痛苦,有利于产妇和新生儿的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预防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剖宫产产妇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4月120例正常单胎生产,且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剖宫产产妇病例,将其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观察组产妇在胎儿娩出后子宫肌层注射缩宫素20IU,卡前列素氨丁三醇250μg,卡前列甲酯栓2枚纳肛;对照组在胎儿娩出后宫肌注射缩宫素20IU,卡前列甲酯栓2枚纳肛。分别记录两组产妇合并的高危因素种数,产后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和手术时间,产后出血发生率等指标。结果两组在手术时间,产后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率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用于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产妇的剖宫产术可有效促进子宫收缩,明显减少术中、术后出血量,减少产后出血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子宫按摩对减少高危因素产后出血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高危因素剖宫产术后子宫按摩对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 选择剖宫产术后有子宫收缩乏力出血高危因素的产妇40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对照组各200例.两组产妇均静脉滴注缩宫素,观察组产后2小时内每隔15分钟间歇按摩子宫1次,每次按压时间均以子宫恢复正常收缩,并能保护收缩状态,阴道流血减少为止.对照组按剖宫产术后2小时内每30分钟巡视检查子宫收缩和阴道出血情况.观察两组术后24h内出血量以及产后出血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的产后出血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4h出血量为(320±25)ml,对照组为(465±23)ml;对照组发生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为宫缩乏力,占产后出血的77.78%,其次为胎盘因素为22.22%.结论 子宫按摩加静脉滴注催产素对于控制高危妊娠产后出血以及减少产后出血量的效果明显,方法简单、安全,能有效促进产妇健康恢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高危因素剖宫产术后子宫按摩对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 选择剖宫产术后有子宫收缩乏力出血高危因素的产妇40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对照组各200例.两组产妇均静脉滴注缩宫素,观察组产后2小时内每隔15分钟间歇按摩子宫1次,每次按压时间均以子宫恢复正常收缩,并能保护收缩状态,阴道流血减少为止.对照组按剖宫产术后2小时内每30分钟巡视检查子宫收缩和阴道出血情况.观察两组术后24h内出血量以及产后出血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的产后出血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4h出血量为(320±25)ml,对照组为(465±23)ml;对照组发生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为宫缩乏力,占产后出血的77.78%,其次为胎盘因素为22.22%.结论 子官按摩加静脉滴注催产素对于控制高危妊娠产后出血以及减少产后出血量的效果明显,方法简单、安全,能有效促进产妇健康恢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欣母沛防治高危剖宫产孕妇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80例宫缩乏力高危剖宫产孕妇,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孕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在胎儿取出后立即给予缩宫素20 U静滴、缩宫素20 U子宫肌肉注射和卡前列甲酯栓1 mg肛塞,观察组则给予缩宫素20 U静滴和欣母沛250μg宫体肌肉注射。观察两组术中及产后2 h、24 h出血量和尿量,记录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中及产后2 h、24 h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而尿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00%(P<0.05)。结论欣母沛可有效防治高危剖宫产孕妇产后出血,疗效优于缩宫素联合卡前列甲酯栓。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益母草注射液防治高危产妇剖宫产出血的效果。方法选择120例行剖宫产手术并有潜在出血征兆产妇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0例采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益母草注射液进行预防治疗,对照组60例采用缩宫素进行预防治疗,比较两组防治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产后2 h、24 h出血量分别为(422.41&#177;213.49) mL、(35.29&#177;16.44) mL,均明显少于对照组的(589.64&#177;345.21)mL、(69.31&#177;29.47)mL(t=6.732、8.915,均P<0.05);观察组无1例发生产后出血,对照组发生产后出血5例,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73,P<0.05)。结论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益母草注射液防治高危产妇剖宫产出血具有显著的效果,可减少剖宫产子宫出血的发生并减少出血量,促进子宫复旧,有利于产妇的康复。  相似文献   

20.
李丽 《中国药业》2013,22(7):60-61
目的观察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欣母沛)联合缩宫素对高危再次剖宫产出血和泌乳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2年3月高危再次剖宫产产妇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产妇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缩宫素20 U静脉滴注+缩宫素20 U子宫肌肉注射+卡前列甲酯栓1 mg肛塞,试验组应用缩宫素20 U静脉滴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250μg子宫肌肉注射。观察两组术中、术后24 h出血量、术后24 h尿量,记录泌乳始动时间、术后48 h泌乳量评分。结果试验组术中、术后24 h出血量和泌乳始动时间分别是(378.04±44.98)mL,(157.88±28.03)mL和(29.88±6.12)h,明显少于对照组的(454.56±42.82)mL,(193.60±29.88)mL和(36.56±5.79)h(P<0.05);试验组术后24 h尿量、术后48 h泌乳量评分分别是(1 401.64±290.21)mL和(2.04±0.73)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 080.92±202.29)mL和(1.56±0.77)分(P<0.05)。结论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联合缩宫素可明显减少高危再次剖宫产出血,改善泌乳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