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目的为了解本地区不同阶段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者血清中25(OH)D3的水平,并探讨其水平与其他检测指标的关系。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3月在我院肾病科住院的CKD非透析患者119例及同时期在我院体检的健康对照者30名(健康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所有入选者25(0H)D3的水平,比较2组间25(0H)D3含量的差异,并分析其与体内其他生化指标的相关性。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CKD3~5期患者血清25(0H)D3含量均显著降低(PG0.05),CKD患者血清25(OH)D3缺乏率达37.8%,不足率高达60.5%;CKD3~5期患者的血清甲状旁腺激素(PTH)、血肌酐(SCr)水平均显著升高(PG0.05),CKD5期患者的血磷水平显著升高(P〈0.05);25(OH)I)3与SCr、PTH、年龄、血糖(GLU)呈负相关(r=-0.480、-0.217、-0.604、-0.183,均PG0.05);25(0H)D3与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血红蛋白(Hb)、血白蛋白(Alb)、性别、原发病种类呈正相关(r=0.569、0.512、0.359、0.200、0.300,均PG0.05)。结论本地区CKD3~5期患者的25(0H)D3水平明显下降,且CKD患者的25(OH)D3水平与SCr、eGFR、Alb、Hb、PTH等均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患者25-羟基维生素D3[25(OH)D_3]水平及铁代谢状况,探讨25(OH)D_3与铁代谢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01月~2017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患者进行研究,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在我院接受体检的3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生化指标,包括血红蛋白(Hb)、血白蛋白(Alb)、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和全段甲状旁腺激素(PTH)、血清25(OH)D_3、铁调素(hepcidin)和血清铁、血清铁蛋白(Fer)和总铁结合力(TIBC)等铁代谢指标,并分析观察组的25(OH)D_3与铁代谢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患者的Hb和Alb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Scr、BUN和PTH等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患者的25(OH)D_3、血清铁和TIBC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Fer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的hepcidin相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的25(OH)D_3与hepcidin和Fer呈负相关关系(r_1=-4. 252,r_2=-3. 518,P均0. 05),与血清铁和TIBC呈正相关关系(r_1=2. 657,r_2=2. 614,P均0. 05)。结论: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患者血清25(OH)D_3水平降低,机体存在铁代谢异常,且两者密切相关,25(OH)D_3可通过降低hepcidin影响肾性贫血,服用维生素D可改善贫血及铁代谢异常。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固本泻浊方结肠透析对尿毒症患者骨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68例CKD3~5期患者,其中36例给予固本泻浊方每周3次结肠透析治疗,32例作为对照组,观察24周后比较两组患者肾功能和骨、矿物质代谢的变化,分析固本泻浊方结肠透析对中晚期CKD患者肾功能及骨矿物质代谢的影响。结果:治疗前,两组CKD患者基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周后对照组血肌酐明显上升、eGFR明显下降(P0.05)。24周后治疗组和对照组血肌酐均较治疗前明显上升、eGFR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但是对照组血肌酐上升更显著(P0.05)、eGFR下降更显著(P0.05)。12周时对照组开始血磷上升(P0.05)、PTH上升(P0.05);24周后治疗组血磷、PTH下降(P0.05),对照组血钙下降(P0.05);24周时两组血钙、血磷、PT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4周时治疗组骨密度明显增加。结论:固本泄浊方结肠透析可以延缓中晚期CKD患者肾功能进展,能够改善矿物质、骨代谢。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各期慢性肾脏病(CKD)患者的钙、磷及甲状旁腺激素(PTH)水平并分析其临床特征,为早期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新疆自治区人民医院肾病科住院的CKD患者294例,检测血清磷(P)、钙(Ca)、肌酐(Cr)、血清白蛋白(ALB)、CaP及血清甲状旁腺激素(PTH)的浓度.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CKD1 ~2期患者血清钙、磷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CKD2期患者血清肌酐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CKD3~5期患者血清钙浓度低于对照组(P<0.05),与CKD1 ~2期比较有差异,CKD5期患者血清钙浓度明显低于CKD3 ~4期有显著性差异.CKD3 ~5期患者血磷高于对照组及CKD1 ~2期,有显著性差异(P<0.01),血磷增高明显与血钙和PTH有显著性差异(P<0.05).CKD2 ~5期患者血肌酐高于对照组及CKD1期患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与各组间比较亦无明显差异.结论 对于CKD3期患者我们应该积极给予降低血磷的综合治疗,以防治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3~5期患者血清甲状腺素(thyroid hormone,TH)水平的变化与血脂代谢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在我院住院治疗的CKD 3~5期患者120例,根据CKD不同分期将其分为CKD 3期组(76例)、CKD 4期组(28例)、CKD 5期组(16例)。另选择我院50名同期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放射免疫法分别检测CKD患者与健康体检者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ree triiodothyronine,FT3)、游离甲状腺素(free thyroxine,FT4)、超敏促甲状腺素(sensitive 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s,sTSH)的含量,同时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其血总胆固醇(serum total cholesterol,TC)、三酰甘油(triglycerides,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0w density lipoprotein,LDLC)、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尿酸(uric acid,UA)、血红蛋白(hemoglobin,Hb)、血白蛋白(alburnin,Alb)等,运用美国慢性肾脏病流行病合作工作组新开发的公式方程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结果 CKD 3~5期患者血清FT3、FT4、eGFR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TSH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血清TG、TC、LDL-C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HDL-C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CKD患者血清FT3分别与TG、TC呈负相关(r=-0.288,P0.05;r=-0.312,P0.05),与eGFR、HDL-C、Alb、Hb呈正相关(r=0.356,P0.01;r=0.199,P0.05;r=0.266,P0.01;r=0.276,P0.01);FT4分别与TC、LDL-C呈负相关(r=-0.199,P0.01;r=-0.297,P0.05),与eGFR、Alb、Hb呈正相关(r=0.405,P0.01;r=0.237,P0.01;r=0.24,P0.01);与TG、HDL-C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sTSH与Alb呈负相关(r=-0.195,P0.05),与eGFR、TG、TC、HDL-C、LDL-C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回归分析发现TG的独立相关因素是eGFR和FT3。结论中晚期CKD患者常伴有TH水平异常,主要表现为低T3综合征,且与肾功能损害程度密切相关;中晚期CKD患者多合并有高脂血症,影响其血脂的因素较为复杂,其中eGFR、FT3是CKD患者脂质代谢紊乱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估慢性肾脏病(CKD)5期患者25-羟维生素D3[25 (OH) D3]不足与缺乏的患病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对本院96例CKD 5期患者的病史、实验室检查结果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纳入研究的变量包括:血25 (OH) D3检测值,血白细胞(WBC)、血红蛋白(Hb)、血清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二氧化碳结合力(CO2CP)、血清白蛋白(Alb)、碱性磷酸酶(ALP)、总胆固醇(TCH)、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甘油三脂(TG)、钙、磷、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等.分析25 (OH) D3水平与各项观察指标间的关系.结果 96例CKD 5期患者的25 (OH) D3平均水平为33.25(24.85~ 44.30) nmol/L,显著低于正常值(P<0.01);非透析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以下简称血透)患者、维持性腹膜透析(以下简称腹透)患者25-羟维生素D3水平分别为32.70(25.30~43.70) nmol/L、37.00(29.20~ 48.65)nmoL/L和27.05(19.20 ~ 35.37) nmol/L.CKD5期患者的25 (OH) D3不足患病率为32.29%;在非透析、血透、腹透患者中分别为27.91%、45.45%和20%;CKD5期患者25 (OH) D3缺乏患病率为64.58%,在非透析、血透、腹透患者中分别为67.44%、51.52%和80%;25 (OH) D3缺乏及不足患病率为96.88%,非透析、血透、腹透患者中分别为95.35%、96.97%和100%,各患病率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单因素相关分析结果显示,25 (OH) D3水平与Hb(r=0.222)、Alb(r=0.398)相关(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lb水平与25 (OH) D3水平呈正相关.结论 CKD5患者的维生素D缺乏和不足患病率高,普遍存在.Alb是CKD5期患者维生素D水平不足或缺乏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结肠透析配合益肾汤对CKD3~4期颈动脉钙化患者血清ICAM-1、VCAM-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CKD3~4期伴颈动脉钙化患者40例,随机分为结肠透析与结肠透析+益肾汤两组,同时选择CKD3~4期伴颈动脉钙化未做结肠透析患者10例为对照组。结肠透析治疗时间8周,观察治疗前后血红蛋白(Hb)、尿素氮(BUN)、肌酐(Scr)、血尿酸(UA)、血钙(Ca~(2+))、血磷(P3-)、血浆甲状旁腺素(PTH)、血浆白蛋白(Alb)的变化,同时用ELISA法测定各组治疗前后血清ICAM-1、VCAM-1水平的变化,最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结肠透析组与结肠透析+益肾汤组BUN、Scr、UA、VCAM-1治疗后均明显下降(P0.01),结肠透析组ICAM-1治疗后无明显变化(P0.05),结肠透析+益肾汤组ICAM-1治疗后明显下降(P0.05);(2)与结肠透析组相比,结肠透析+益肾汤组BUN、Scr、UA、ICAM-1及VCAM-1治疗后均明显下降(P0.05)。结论:结肠透析配合益肾汤可降低CKD3~4期颈动脉钙化患者BUN、Scr、UA及血清ICAM-1、VCAM-1水平,推测结肠透析配合中药可以改善CKD3~4期患者血管钙化。  相似文献   

8.
目的:检测不同分期老年慢性肾病(CKD)患者的矿物质骨代谢水平,并分析其与肾脏损害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纳入本院2015年09月~2017年09月收治的老年慢性肾病患者213例,根据CKD分期标准将其分为5组,分别为CKD1期(n=42)、CKD2期(n=45)、CKD3期(n=39)、CKD4期(n=41)、CKD5期(n=46)。采血检测5组矿物质骨代谢指标水平,包括血钙(Ca2+)、血磷(P3-)、血钙×血磷(Ca2+×P3-)、骨钙素(OC)、骨型碱性磷酸酶(BSALP)、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 PTH),并记录血清IL-6水平。结果:CKD3期、CKD4期、CKD5期的血Ca水平低于CKD1期、CKD2期,CKD3期、CKD4期、CKD5期的血P3-、Ca2+×P3-、OC、BSALP、i PTH水平高于CKD1期、CKD2期,且CKD2期的血BSALP高于CKD1期,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 0. 05); CKD5期的血Ca2+水平低于CKD3期、CKD4期,而血P3-、Ca2+×P3-、OC、i PTH水平高于CKD3期、CKD4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CKD1期的血清IL-6水平明显低于其他各组,CKD5期的血清IL-6水平高于其他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不同CKD分期患者的矿物质骨代谢水平存在差异,且患者血Ca2+×P3-与血清IL-6水平、肾小球病变积分密切相关,临床可将其作为评估CKD病情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9.
慢性肾脏病患者维生素D不足与缺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慢性肾脏病(CKD)患者维生素D不足与缺乏的患病率,为合理的维生素D治疗提供依据。 方法 对358例住院CKD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用酶标法测定血清25(OH)D3水平,并常规检测血红蛋白(Hb)、Scr、BUN、CO2CP、白蛋白(Alb)、血清钙、磷、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等。分析25(OH)D3水平与临床指标的关系。 结果 358例患者的25(OH)D3平均水平为(18.58±11.7) µg/L,显著低于正常值(P < 0.01);CKD1~5期患者25(OH)D3水平分别为(25.84±9.71)、(20.76±6.99)、(20.40±17.02)、(19.49±11.29)和(14.16±7.98) µg/L。维生素D缺乏患病率为39.66%;在CKD1~5期中分别为5.00%、17.50%、37.21%、42.37%和57.14%,患病率随CKD分期逐级增加。维生素D不足患病率为44.97%,在CKD1~5期中分别为72.50%、47.50%、45.35%、33.90%和40.60%。维生素D缺乏及不足患病率为84.63%,在CKD1~5期中分别为77.50%、65.00%、82.56%、76.27%和97.74%,CKD各期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单因素相关分析显示,25(OH)D3与Hb(r = 0.163)、Alb(r = 0.291)、Scr(r = -0.236)、eGFR(r = 0.156)和iPTH(r = -0.178)相关(P < 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25(OH)D3与Alb呈正相关,而和iPTH、Scr呈负相关。CRP、钙磷乘积等与25(OH)D3无相关。按K/DOQI指南,根据25(OH)D3和iPTH水平,CKD3~5期患者符合维生素D治疗指征的比例分别为87.20%、83.05%和26.31%;而仅根据iPTH水平,符合治疗指征的比例仅为16.28%、35.59%和26.31%。 结论 CKD患者维生素D缺乏和不足患病率高。Alb、Scr和iPTH是CKD患者维生素D水平的重要影响因子。应在CKD人群中开展维生素D水平检测,并早期、合理治疗维生素D缺乏和不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检测慢性肾脏病(chronickidneydisease,CKD)患者不同进展阶段25-羟维生素D3[25(OH)D3]的浓度,25(OH)D3水平与CKD发生、发展的关系,进一步探讨活性维生素D在CKD患者中的合理应用。方法收集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肾脏内科住院的非血液净化的CKD患者885例及急性肾损伤患者11例,分别测定25(OH)D3及血红蛋白(hemoglobin,Hb)、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血清胱抑素C(Cystatin C,Cys-C)、血钙、血磷、血碳酸氢根(HCO)3)、血尿酸(uric acid,UA)、血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血白蛋白(albumin,Alb)、血清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es,ALP)、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糖化血红蛋白(-HbAlC)及采用化学发光法测量血清全段甲状旁腺素(immunoreactive parathyroid hormone,讧TH)。统计CKD不同阶段25(OH)D3不足及缺乏的发生率,分析不同维生素D水平分组下各项生化指标的变化趋势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①随肾脏病的进展,维生素D严重缺乏的发生率呈升高趋势。急性肾损伤患者25(OH)D3水平为(15.8±9.16)ng/ml,明显高于CKD各期(P0.05)。随25(OH)D3水平下降,患者的血压(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升高,尿蛋白的程度加重,血白蛋白水平下降,钙磷代谢紊乱(血钙下降,血磷升高)及血脂代谢异常加重,不同维生素D水平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年龄、左室射血分数、肾功能相关指标、骨代谢指标、血尿酸、血红蛋白、C反应蛋白则无统计学差异(P0.05);②25(OH)D3水平与尿蛋白程度相关,中度尿蛋白组和大量尿蛋白组25(OH)D3浓度均明显低于正常尿蛋白组和低尿蛋白组(P0.05);且随着蛋白尿病情加重,维生素D严重缺乏的发生率升高,在各尿蛋白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1.75,P=0.000)。③25(OH)D3水平与血白蛋白、血钙、血红蛋白水平呈正相关;与收缩压、舒张压、尿蛋白定量、磷、血脂水平呈负相关。血白蛋白、收缩压、尿蛋白定量、血红蛋白是25(OH)D3水平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我国东北地区CKD患者维生素D缺乏更加严重。25(OH)D3水平与CKD临床重要指标相关。血白蛋白、收缩压、24 h尿蛋白定量、血红蛋白是25(OH)D3水平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骨形态蛋白-2(BMP2)、骨形态蛋白-7(BMP7)水平与钙磷代谢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11月至2018年11月西电集团医院收治的126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研究组,采用系统性回顾性分析法分析研究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分期阶段慢性肾脏病(CKD)将患者分为5组,分别为CKD 1组22例、CKD 2组21例、CKD 3组27例、CKD 4组31例、CKD 5组25例,另选取36例同期于西电集团医院门诊体检的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测定患者血清BMP2、BMP7、血磷、血钙、肌酐(Scr)、甲状旁腺激素(iPTH),分析血清BMP2、BMP7与钙磷代谢的关系。结果①对照组与CKD 1~2期在血磷、血钙、Scr、iPTH、BMP2、BMP7水平之间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CKD 4期以后血钙及血清BMP7水平明显降低(P<0.05);CKD 3期以后血清Scr、iPTH、BMP2水平明显开始升高、血清BMP7水平明显开始降低(P<0.05);CKD 4期以后血磷、Scr、iPTH、BMP2水平明显升高,血钙、BMP7水平明显降低;CKD 5期的变化情况同CKD 4期;②经Pearson积差相关分析,血清BMP2与血磷、Scr及iPTH呈正相关,与血钙呈负相关(P<0.05);BMP7与血钙呈正相关,与血磷、Scr及iPTH呈负相关(P<0.05);③经多因素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血磷、血钙、Scr及iPTH均为影响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BMP2、BMP7水平的相关因素(P<0.05)。结论CKD 3期以后血清BMP2开始升高、BMP7开始降低,且血清BMP2与血钙呈明显负相关,BMP7与血磷、Scr及iPTH呈明显负相关;钙磷代谢情况可能是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BMP2升高、BMP7降低的重要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3~5期患者血清铁调素(Hepcidin)与铁代谢指标及肾性贫血的相关性,探讨铁调素在CKD3~5期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CKD)3~5期患者100例,另3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正常对照组。收集患者血清标本,检测患者Hepcidin水平,血清铁蛋白(serum ferritin,SF)、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ntact parathyroid hormone,i PTH)水平,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尿素氮(urea nitrogen,BUN)、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 CRP)、红细胞计数(read blood count RBC)、血红蛋白(hemoglobin,Hb)、红细胞压积(hematocrit,HCT),并计算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 GFR),统计并分析Hepcidin与各指标的相关性。结果:(1)CKD3~5期患者随着肾功能的减退Hepcidin水平逐步升高,在终末期肾病时最高,且与健康组比较,Scr、BUN逐步升高,Hb、RBC、HCT降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与健康组比较,CKD3~5期e GFR逐渐下降,SF、hs CRP和i PTH升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相关分析显示:血清铁调素与e GFR、血清HCT、RBC、Hb呈负相关(P0.01);并与hs CRP、Scr、BUN、i PTH、SF呈正相关(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CKD3~5期患者中hs CRP、e GFR与铁调素水平升高密切相关(P0.01),且多元线性回归显示hs CRP为其最主要的影响因素。结论:(1)CKD3~5期患者血清铁调素水平和贫血、铁代谢指标密切相关;(2)血清铁调素水平升高与CKD微炎症反应和肾脏清除功能下降有关,提示炎症和血清铁调素水平有密切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检测CKD3~5期患者血中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GF-23)水平,探讨FGF-23与钙磷代谢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ELISA)对108例CKD3~5慢性肾脏疾病患者及20例健康志愿者进行血清全段FGF-23测定,同时测定血清25(OH)D3、iPTH、血清肌酐(Scr)、血钙(Ca2+)、磷(P3-)、碱性磷酸酶(ALP)、血红蛋白(Hb)、白蛋白(Alb)、C反应蛋白等指标。观察各期患者以上指标的变化,及其与FGF-23的关系。结果:(1)CKD各组患者血清FGF-23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CKD各期FGF-23水平逐步升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非透析组血清FGF-23水平与肌酐清除率、血红蛋白、校正血钙、血磷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P〈0.01);与钙磷乘积、全段甲状旁腺激素(P〈0.01)和白蛋白(P〈0.05)存在直线正相关关系。透析组血清FGF-23水平与全段甲状旁腺激素及C-反应蛋白(P〈0.01)存在正相关关系。(3)非透析组多元回归结果显示:血磷、iPTH、肌酐清除率是血清FGF-23水平的独立相关因素,其回归方程为:Y(FGF-23)=1.700+0.106(P)+0.048(LogPTH)-0.003(Ccr)。透析组PTH、CRP是影响FGF-23的主要变量。结论:CKD患者血FGF-23明显升高,血磷和甲状旁腺激素可能是CKD患者血FGF-23水平的调节因子。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慢性肾脏病(CKD)患者随着肾功能的变化,其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GF23)与钙磷代谢的关系。 方法 研究对象为2008年8月至2009年4月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肾内科住院的初诊CKD患者72例,按照肾小球滤过率(GFR)水平分为5组,另设健康对照组20例。抽取受试者静脉血并分离血清,以酶联免疫法检测FGF23、25(OH)VitD3、1,25(OH)2VitD3;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量钙(Ca)、磷(P)、血肌酐(Scr)、尿素氮(BUN)、白蛋白(Alb)水平;免疫放射法测定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 结果 CKD患者血清FGF23水平随GFR降低逐渐升高,在CKD4期和5期时,血FGF23、P、iPTH上升明显,1,25(OH)2VitD3显著下降,与CKD1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CKD2~3期与CKD1期的FGF23、P、Ca、iPTH、活性维生素D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血Ca、25(OH)VitD3随着肾功能下降有降低趋势,但各期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CKD1~5期logFGF23与P、logiPTH呈正相关(r = 0.653,P < 0.01;r = 0.800,P < 0.01),与GFR、1,25(OH)2VitD3呈负相关(r = -0.753,P < 0.01;r = -0.265,P < 0.05),与Ca、25(OH)VitD3无相关。CKD1~3期logFGF23与logiPTH呈正相关(r = 0.374,P < 0.05),而与Ca、P、25(OH)VitD3、1,25(OH)2VitD3、GFR均无相关。CKD4~5期log FGF23与P、logiPTH呈正相关(r = 0.381,P < 0.05;r = 0.515,P < 0.01),与GFR呈负相关(r = -0.654,P < 0.01),与Ca、25(OH)VitD3、1,25(OH)2VitD3无相关。 结论 随着肾功能减退,血清FGF23、P、iPTH水平逐渐升高,活性维生素D水平逐渐下降,尤以CKD4~5期明显。在肾脏病早期阶段(CKD1~3期)血iPTH水平与FGF23有关。当GFR<30 ml/min时,肾功能状态、血磷、血iPTH均可影响血FGF23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外周血sCD146水平在慢性肾脏病(CKD)中的意义及其与肾功能其他相关指标的关系。方法:入选101例CKD患者,CKD1期28例,CKD2期25例,CKD3期16例,CKD4期14例,CKD5期18例,(无血透患者)。设健康对照组20例。采用ELISA法检测sCD146水平。分析sCD146在CKD各期中的变化及其与肾功能相关指标的关系。结果:各组CKD患者sCD146水平[CKD1(218.46±34.31)ng/ml,CKD2(245.94±21.82)ng/ml,CKD3(273.99±21.87)ng/ml,CKD4(295.55±21.79)ng/ml,CKD5(326.55±26.75)ng/m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96.22±30.83)ng/ml。sCD146水平随着CKD1~5期进展升高,P〈0.05。相关分析显示sCD146与Scr、BUN、β2-MG、CysC水平呈正相关(r分别为:0.676,0.680,0.685,0.604),与eGFR、Hb呈负相关(r分别为:-0.802,-0.586)。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显示eGFR、Scr是影响sCD146的独立因素。结论:sCD146与CKD肾脏血管内皮损伤密切相关;sCD146较好地反映了CKD患者肾功能的进展及严重程度;sCD146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肾脏内皮细胞的早期损伤情况,其能否作为检测CKD患者肾功能损伤新的内源性标志物,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分析血浆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GF-23)水平与慢性肾脏病(CKD)患者骨矿物质代谢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经实验室、影像学等检查确诊为CKD的患者105例作为CKD组,按照肾小球滤过率估计值(eGFR)分为1~5期;选择同期就诊于体检中心且性别、年龄相当的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健康组。比较分析两组血红蛋白(Hb)、血浆白蛋白(ALB)、血浆FGF-23、肾小球滤过率(GFR)情况及不同CKD分期患者间血钙、血磷、碱性磷酸酶(ALP)、甲状旁腺激素(PTH)水平,利用Spearman相关分析探讨CKD患者血浆FGF-23水平与血钙、血磷、ALP等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 CKD组的FGF-23显著高于健康组(P<0.05),而Hb、GFR显著低于健康组(P<0.05),并且存在钙磷代谢紊乱、低白蛋白血症。不同CKD分期患者间血磷及血清ALP水平随肾功能的下降有增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钙随GFR下降有下降趋势,但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PTH水平随CKD分期增高而增高,FGF-23水平随肾功能的降低而增加(P<0.05)。以FGF-23为因变量,以血钙、血磷、ALP、PTH为自变量进行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FGF-23与血钙(r=-0.77,P<0.05)呈负相关,FGF-23与血磷(r=0.21,P<0.05)、ALP(r=0.85,P<0.01)、PTH(r=0.675,P<0.05)呈正相关。结论 CKD患者外周血FGF-23水平与骨矿物质代谢有一定的相关性。血清FGF-23与血清中钙、磷、PTH具有一定的关系。正常人的血液循环中有FGF-23表达不高,但在高磷饮食、使用活性维生素D过程中,患者血清FGF-23水平也明显升高。FGF-23的调控可能是维生素D、钙、磷、iPTH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通过早期检测血清中FGF-23与钙、磷、ALP的水平,可为患者赢取更多的治疗时间,为患者获益。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病(CKD)2~5期患者心脏心脏射血分数、左心室质量分数及其与血清甲状旁腺激素水平、血磷的相关性。方法:收集CKD2~5期患者152例,男94例,女58例,根据肾小球滤过率分为CKD2、3、4、5期组,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心室射血分数,应用Devereux公式计算左心室心肌重量(LVM),并用左心室心肌重量/体表面积计算左心室心肌重量指数。留取患者静脉血,检测血清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 PTH)、血磷、血钙等指标。结果:在CKD2~5期患者中,随着CKD分期的进展,血磷、血i PTH水平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CKD分期的进展,左心室质量分数逐渐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各组间心脏射血分数无明显差异。Pearson相关性分析提示,i PTH、血磷与左心室质量分数呈正相关(P0.05),与左心室射血分数无相关性。结论:CKD2~5期患者中,随着CKD分期的进展,血磷、血i PTH水平逐渐升高,心脏超声提示随着CKD分期的进展,左心室质量分数逐渐增加,并且i PTH、血磷与左心室质量分数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益肾汤保留灌肠联合结肠透析对慢性肾脏病(CKD)4期患者hs-CRP、IL-6及IL-8的影响。方法:选取CKD 4期患者83例,其中对照组40例、益肾汤保留灌肠组43例,观察16周,比较各组患者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血尿酸(UA)、胱抑素C(Cys C)、血红蛋白(Hb)、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 PTH)、血钙(Ca2+)、血磷(P3-)、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及白细胞介素-8(IL-8)等指标的变化,分析益肾汤保留灌肠联合结肠透析对CKD 4期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结果:治疗周期前,两组CKD患者各指标基线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6周后和对照组相比,益肾汤组的hs-CRP、IL-6及IL-8水平下降,临床检验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CKD 4期患者体内存在明显的微炎症状态,益肾汤保留灌肠联合结肠透析治疗可有效清除毒素和炎症介质,缓解机体微炎症状态。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益肾汤经结肠透析对慢性肾脏病(CKD)颈动脉钙化患者血镁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门诊及住院的CKD3-4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结肠透析组、益肾汤经结肠透析组。对照组予以常规内科治疗,结肠透析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结肠透析,益肾汤经结肠透析组在结肠透析组基础上用益肾汤灌肠。收集患者一般资料、治疗后生化指标,比较各组患者Scr、BUN、血尿酸、Hb、血镁、i PTH、血钙、血磷、ALB、血脂检测、NF-κB及TNF-α等指标的变化。结果:(1)经过4周后的治疗观察,结果发现益肾汤经结肠透析组与对照组比较,Scr、BUN、血磷、血镁、血尿酸、NF-κB及TNF-α明显改善,P<0.05;结肠透析组与对照组比较,Scr、BUN、血磷、血镁、血尿酸、NF-κB及TNF-α明显改善,P<0.05。(2)血清镁浓度与颈动脉钙化呈负相关(r=-0.65,P<0.01);与i PTH呈负相关(r=-0.29,P<0.05);与血磷浓度呈负相关(r=-0.264,P<0.05);与血钙浓度无相关性(r=0.174,P>0.05)。结论:血管钙化是CKD患者常见并发症,血清镁浓度与颈动脉钙化、i PTH、血磷有一定的相关性。益肾汤经结肠透析可能通过调节血镁及炎症因子表达,从而缓解CKD患者颈动脉钙化,其具体机制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尿sCD146水平在慢性肾脏病(CKD)中的意义及其与肾功能相关指标的关系。方法:入选105例CKD患者,CKD1期28例,CKD2期27例,CKD3期16例,CKD4期14例,CKD5期20例,(非透析患者)。设健康对照组20例。采用ELISA法检测尿sCD146水平。分析尿sCD146在CKD各期中的变化及其与肾功能相关指标的关系。结果:CKD1~5期患者尿sCD146水平均较对照组升高。各组CKD患者尿sCD146水平[CKD1(139.53±7.69)ng/ml,CKD2(156.02±15.37)ng/ml,CKD3(174.87±2.55)ng/ml,CKD4(190.66±8.01)ng/ml,CKD5(211.76±22.99)ng/m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28.09±4.05)ng/ml。尿sCD146水平随着CKD1~5期进展升高,P<0.05。CKD3~5期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较对照组升高、且随着CKD的进展进行性升高(P<0.05)。相关分析显示尿sCD146与血sCD146、Scr、BUN、β2-MG、CysC、hs-CRP水平呈正相关(r分别为:0.697,0.699,0.871,0.755,0.524、0.414),与eGFR、Hb、Alb呈负相关(r分别为:-0.787,-0.601,-0.298)。结论:尿sCD146与肾功能水平密切相关,可能反映早期肾功能的损伤及严重程度,并与CKD患者机体的炎症状态相关。外周血、尿液中有sCD146的异常表达,可能参与了肾脏损伤的免疫机制,能否作为检测CKD患者早期肾功能损伤新的敏感性标志物,仍需要更多样本的临床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