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后矢状人路骶会阴肛门成形术即Pena术,是治疗锁肛的一种术式,适应于患儿已行结肠造瘘术或新生儿期的高位、中位肛门闭锁合并直肠尿道瘘或直肠阴道瘘的肛门闭锁、直肠闭锁。  相似文献   

2.
目的 总结我院2004年1月至2006年12月改良后矢状入路骶会阴肛门成形术Ⅰ期根治新生儿中位肛门直肠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 38例新生儿先天性中、高位肛门直肠畸形,中位28例,高位10例;女5例,男33例.分为Ⅰ期组(中位畸形不伴严重畸形)和分期组(高位畸形和不符合Ⅰ期根治条件的中位畸形).Ⅰ期根治手术采用改良后矢状人路肛门成形术;分期手术采用造瘘-根治(Pena术)-关瘘.观察伴发畸形、胎龄和出生体重、根治手术时年龄和根治手术时间,比较总住院时间、总费用.统计并发症,随访术后肛门功能临床评分.结果 Ⅰ期组22例;分期组16例,10例高位畸形,6例中位畸形(2例早产儿,2例伴脊柱畸形,2例严重心脏畸形),两组平均胎龄、出生体重、第一次手术年龄和根治手术时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近期并发症Ⅰ期组1例发生肠梗阻、肠穿孔,骶部伤口皮肤愈合情况与分期组相同;远期并发症分期手术较多,包括直肠黏膜脱垂和污粪.Ⅰ期组随访16例,术后肛门功能临床评分优为12例,良4例.Ⅰ期组住院时间(12.06±0.85)d,住院费用(10681.1±1759.5)元,显著低于分期组(P<0.0001).结论 改良后矢状入路肛门成形术保留提肛肌与耻骨直肠肌环联合体,对新生儿中位肛门直肠畸形Ⅰ期根治手术临床近期疗效等同于以往的分期手术.  相似文献   

3.
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是儿外科常见的疾病,占消化道畸形的首位。针对中高位无肛畸形的术式繁多,有的术式如腹会阴直肠拖出术、会阴肛门成形术等术后出现大便失禁、肛门狭窄等并发症的比例较高,严重影响患儿的生活质量。近些年来,后矢状入路肛门成形术(pena 手术)治疗中高位肛门直肠畸形,已被广泛应用,并取得了很好的疗效。自1999年1月以来,我们对16例中高位肛门直肠畸形患儿施行17次pena手术(其中1例因直肠盲端在腹腔内  相似文献   

4.
前矢状入路直肠肛门成形术治疗女婴无肛并前庭瘘20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杨军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5,20(9):935-935,942
目的探讨女婴无肛并前庭瘘的手术方式。方法对2000~2004年入院的20例先天性肛门闭锁并直肠舟状窝瘘患儿均采用前矢状入路直肠肛门成形术(ASARP)治疗,对手术后效果及排便功能进行分析。结果18例切口一期愈合;2例术后切口感染,于12周后再次手术,治愈;20例患儿术后随访6~12个月,肛门排便临床评分均为优。结论ASARP可作为先天性肛门闭锁并直肠舟状窝瘘的首选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5.
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占消化道畸形的首位,肛门直肠畸形患儿不仅肛门本身发育异常,而且肛门周围肌肉及神经系统均有不同程度的发育缺陷。肛门直肠畸形的位置越高,成形术后肛门的排便功能障碍越严重。近年来,由于普遍采用后矢状入路肛门直肠成形术(posteriorsagittal anorcctoplastx PSARP),即Pena肛门成形术,进一步改善了中高位直肠肛门畸形的治疗效果,但该术式一般需结肠造口。  相似文献   

6.
腹骶会阴肛门成型术治疗高位肛门闭锁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腹骶会阴肛门成型术治疗新生儿高位肛门闭锁的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自1997年10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17例高位肛门闭锁患儿临床资料,均一期行腹骶会阴肛门成型术.结果 随访6个月至3年,16例患儿肛门功能正常.1例腹部切口感染、切口裂开,经伤口缝合后痊愈.16例患儿扩肛数月,排便正常,1例失访.结论 选择性进行I期腹骶会阴肛门成型术治疗高位肛门闭锁,手术安全,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婴幼儿先天性肛门闭锁舟状窝瘘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1月~2006年12月收治的32例先天性肛门闭锁舟状窝瘘的临床资料。结果32例平均年龄11个月(4个月~1岁8个月),均通过保留瘘管肛门成形术治愈,其中2例术后出现肛周伤口感染,经5~7d局部理疗、外涂碘伏后痊愈。32例随访6个月~5年,肛门会阴外观正常,无肛门狭窄及复发肛瘘,肛门排便功能评定结果均为优。结论保留瘘管肛门成形术治疗婴幼儿先天性肛门闭锁舟状窝瘘具有操作简便,损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腹腔镜辅助下先天性高位肛门闭锁Ⅰ期成形术的初步经验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后矢状位肛门直肠成形术日前已成为高位肛门闭锁的标准手术方法之一,但术后大便失禁的控制仍不理想。约半数前列腺后瘘管的男孩有明显的污便,只有1/4的患儿大便控制正常。为改善高位肛门闭锁患儿的治疗效果.我们尝试在腹腔镜辅助下进行Ⅰ期肛门成形术.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限制性后人字入路直肠肛门及外括约肌成形术治疗中低位肛门闭锁合并会阴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统计本院2010年2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先天性肛门闭锁合并会阴瘘患儿47例,均采用限制性(3 cm 以内)切口,显露瘘管及直肠下端,在直肠下端的后方,将肛门外括约肌复合体部分切开,将两侧的肌纤维环包于直肠下端半周,完成外括约肌成形术。在中线后切瘘管及直肠壁2 cm,与正常肛隐窝处完成肛门成形术。结果本组47例肛门闭锁合并会阴瘘患儿经该术式获得良好的效果,术后全部病例均获随访,除2例因瘢痕体质出现肛门瘢痕性狭窄和1例因继发直肠扩张术后发生便秘外,全部患儿恢复自主排便,无便失禁及黏膜外翻等并发症,肛门外观良好。结论该术式操作简单,局部创伤小,术后避免了直肠回缩,并发症少,不需扩肛,随访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0.
改良式Mollard术治疗先天性高位肛门直肠畸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先天性高位肛门闭锁的治疗方法。方法:采用改良式Mollard术即前矢状入路结肠经直肠盲袋肌鞘内拖出治疗高位肛门闭锁18例。结果:无手术死亡,18例全部存活。腹部切口及会阴前矢状切口均工期愈合。临床评分5~6分为优,共11例,占61.1%,3~4分为良,共6例占33.3%,0~2分为差,1例占5.5%。结论:采用前矢状入路直肠盲袋肌鞘内拖出治疗高位肛门闭锁,一期完成手术,既保留了直肠盲袋及发育不全的内括约肌,又防止肥厚宽大的盲袋拖出时对肛门外括约肌复合体所造成的损伤,保留了直肠盲袋肌层内的神经反射功能,防止了直肠周围血管神经的损伤及吻合口瘘,前矢状入路准确的对合会阴外括约肌复合体及会阴体,术后获得较好的排便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一期改良Pena手术治疗新生儿中高位肛门闭锁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4年1月至2010年12月我们对62例先天性中高位肛门闭锁新生儿采用一期改良Pena肛门成形术,术后随访6个月至7年,采用Kelly临床评分标准评价肛门功能,判断疗效。结果 62例中,失访或放弃二期手术5例,术后肛门功能评定优良率91.3%。结论改良一期Pena手术治疗中高位肛门闭锁同样可以达到经典三期Pena手术的效果,有创伤小,费用低,护理方便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
腹腔镜在高位肛门闭锁成形术中应用价值的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探讨腹腔镜辅助下对高位肛门闭锁患儿行Ⅰ期肛门成形术的价值。方法 先天性高位肛门闭锁患儿10例,男孩8例,年龄分别为1~3d的4例;年龄6个月并在新生儿期行乙状结肠造瘘的患儿4例;女孩2例,年龄分别为1d和3个月,为合并直肠闭锁的肛门闭锁和一穴肛畸形。对于6例无造瘘患儿,术中首先腹腔镜监视下,游离直肠,分离结扎断离直肠尿道(阴道)瘘管;然后通过盆底肌肉中心形成隧道,将直肠从中脱出,与会阴皮肤吻合。对于行乙状结肠造瘘手术后的4例患儿,腹腔镜下关闭断离瘘管后,切除造瘘口以远的直肠,将近端的结肠从盆底肌肉中心形成隧道脱出。结果 10例患儿均在腹腔镜辅助下Ⅰ期完成肛门成形术,腹腔镜手术操作时间平均67.8min(45~90min),出血量平均8.3ml(5~20m1),无需要输血者。未出现明显的术中并发症,所有患儿术后恢复顺利,于术后11d去除尿管和膀胱造瘘管,无尿道瘘憩室发生,1例乙状结肠造瘘手术后的患儿发生腹部切口感染。术后随访3至26个月,1例患儿手术后1个月出现肛门狭窄,于术后3个月行狭窄段切除术治愈。另外9例无并发症发生,目前患儿排便控制功能良好。结论 腹腔镜辅助肛门成形术是治疗高位肛门闭锁有效方法,有手术打击小、处理直肠泌尿系瘘方便、辨认盆底肌中心准确、对肌肉损伤小等优点,免除患儿分期手术之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腹骶会阴肛门成形一期手术与三期常规手术在治疗新生儿高位肛门直肠畸形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48例采用腹骶会阴肛门成形手术的新生儿先天性高位肛门直肠畸形患儿临床资料,分别采用一期手术(A组)和三期手术(B组)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A组21例均接受一期手术,2例失访,19例术后肛门功能优良率87.72%;B组27例中,肠造瘘后放弃后续手术或失访4例,23例全程完成三期手术,术后肛门功能优良率88.41%,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性一期腹骶会阴肛门成形术治疗高位肛门直肠畸形同样可达到常规三期手术的效果,且有护理方便、病程短、费用低的优点。  相似文献   

14.
改良pena手术治疗先天性中高位肛门直肠闭锁68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先天性中高位肛门闭锁的治疗方法。方法对68例先天性中高位肛门闭锁患儿采用改良pena术式即经后矢状人路直肠盲端经耻骨直肠肌环拖出行一期肛门成形术。结果术后2例因并发症死亡,66例存活,其中切口Ⅰ期愈合63例,3例切口感染,后经换药治愈。随访61例,失访5例,随访时问6个门至7年10个月。术后肛门功能为优32例,占52.46%;良26例,占42.62%;差5例,占8.20%。术后肛门功能高位畸彤组的优良率与中位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0);男性组与女性组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00)。结论先天性中高位肛门直肠闭锁行改良pena肛门成形手术,创伤小,疗程短,治疗费用低,并发症少,术后能获得良好的控便排便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小儿Currarino综合征的发病特点、诊断和手术方法。方法收集2008年1月至2020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普外科收治的24例Currarino综合征患儿的相关资料。其中, 男7例, 女17例;年龄为(19.58±14.37)个月, 年龄范围为2~47个月。患儿肛门直肠畸形包括直肠会阴瘘16例、肛门狭窄2例、直肠前庭瘘3例、肛门闭锁1例、直肠尿道球部瘘1例及一穴肛1例。14例患儿因排便困难就诊, 45.8%(11/24)的患儿来本科就诊前存在诊治不当的情况。所有患儿均进行腰骶椎X线、骶尾部超声、骶尾部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及下消化道造影检查。手术治疗采用经后矢状入路(经典后矢状入路8例、局限性后矢状入路13例)、肛门入路(1例)、前矢状入路(1例)和经骶后弧形切口切除臀部瘘管及包块(1例)。15例肠造瘘患儿术后3~6个月进行关瘘术。随访评估并记录每例患儿的排便和排尿功能, 排便功能评估采用Rintala评分。结果 2例患儿存在神经源性膀胱, 5例患儿存在生殖系统畸形(双子宫1例, 双角子宫1例, 双阴道2例, ...  相似文献   

16.
先天性肛门闭锁伴直肠舟状窝会阴瘘是小儿外科中常见的畸形之一,术后并发症如肛门狭窄、肛门失禁、瘘管复发颇为多见。我们自1994年~2002年共收治先天性肛门闭锁伴直肠舟状窝、会阴瘘患儿26例,均采用直肠末端旋转、倒“V-Y”肛门成形术,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本组26例,舟状窝瘘16例,会阴瘘9例,阴唇瘘1例,均为中、低位瘘。年龄3d~4岁,其中2例伴有先天性心脏病(心脏彩超检查为室间隔缺损),1例为右位心。1.2手术方法全麻后取截石位,常规消毒后置“F-8”号导尿管。肛门隐窝两侧用7号丝线对称缝合两针,备作牵引线,正常…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直肠盲袋肌鞘内拖出一期治疗男性新生儿先天性高位肛门闭锁尿道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获得随访的87例行直肠盲袋肌鞘内拖出术患儿的临床资料(为A组),并与48例行Pena手术治疗的男婴无肛尿道瘘患儿比较(为B组),评价两组患儿术后排尿功能、肛门功能及排便控制功能.结果 ①直肠盲袋肌鞘内拖出术患儿术后出现尿线异常(15/87,17.24%)、尿滴沥(9/87,10.34%)、尿道狭窄(28/87,32.18%)、尿道瘘(2/87,2.3%)、尿道憩室(5/87,5.75%)、膀胱充盈量、残余尿、膀胱输尿管反流(7/87,8.05%)、输尿管扩张(4/87,4.6%)、肾积水(3/87,3.45%);Pena手术患儿术后出现尿线异常(5/48,10.42%)、尿滴沥(4/48,8.33%)、尿道狭窄(15/48,31.25%)、尿道瘘(1/48,2.08%)、尿道憩室(2/48,4.17%)、膀胱充盈量、残余尿、膀胱输尿管反流(2/48,4.17%)、输尿管扩张(2/48,4.17%)、肾积水(1/48,2.08%).两组术后各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②直肠盲袋肌鞘内拖出(A组)与Pena手术(B组)在排便次数、便失禁,有无污粪,排便控制能力,辨别稀便和气体的能力,术后肛门功能、直肠肛门狭窄、直肠黏膜脱垂等指标比较,P值均>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直肠盲袋肌鞘内拖出一期治疗男性新生儿先天性高位肛门闭锁尿道瘘,可避免多次手术,有良好的控制排便、排尿功能,可减轻患儿痛苦,提高患儿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儿童陈旧性肛门直肠损伤的特点及外科治疗方法。方法 对15例陈旧性肛门直肠损伤的临床资料进行同顾性分析。结果 肛门排便功能障碍是陈旧性肛门直肠损伤的主要临床表现手术方式:会阴部肛门成形术5例,去神经带血管股薄肌移植肛门外括约肌成形术4例,掌长肌游离移值4例,后矢状入路肛门外括约肌成形术2例,腹骶会阴直肠拖出成形1例,臀大肌移植术1例。本组病例术后除1例污粪外,余均获得良好的排便控制能力。结论 直肠肛门损伤再次手术处理要遵循个性化原则,根据损伤程度不同选择恰当的手术方式可有效地改善排便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总结治疗无肛术后残留直肠尿道瘘手术方法 的选择和临床效果.方法 对28例无肛术后残留直肠尿道瘘,按肛门外观和功能不同,采取两种手术方法 :肛门外观和功能良好的22例采用肛门前会阴矢状入路直肠尿道瘘修补、肛门成形术,肛门外观和功能较差(直肠回复严重5例及肛门开口前移1例)的6例采用后矢状入路直肠尿道瘘修补、肛门成形术,修补直肠尿道瘘,同时肛门成形.结果 无肛术后残留直肠尿道瘘存在明显的瘘管样结构,管长约(0.8±0.3)cm,瘘管的尿道开口大都位于尿道膜部.27例尿道瘘修补Ⅰ期愈合.25例获得随访,尿道无狭窄,无憩室;肛门功能临床评分21例优,4例良,与术前比较意义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手术的手术时间分别为(72.8±11.2)min, (105.6±14.6)min(P<0.05). 结论 通过肛门前会阴矢状入路和后矢状入路修补无肛术后残留的直肠尿道瘘,成功率高,肛门功能明显提高.肛门前会阴矢状入路尿道瘘修补术术野清楚,操作方便.  相似文献   

20.
改良Pena手术Ⅰ期治疗先天性中间位肛门直肠畸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对维持排便功能的神经肌肉的解剖生理以及肛门直肠畸形患儿肛周肌肉的病理改变的深入研究,肛门直肠畸形的手术方法日趋完善合理,尤其对中、高位肛门直肠畸形的手术疗效有了明显提高。现总结本院2002年4月至2008年4月采用改良Pena手术治疗的28例先天性中问位肛门直肠闭锁患儿的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