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螺旋CT表面遮盖显示(SSD)、多平面重组(MPR)和容积再现(VRT)技术针对平片诊断的可疑膝关节骨损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4例平片X线检查诊断可疑膝关节骨损伤的病例,行螺旋CT扫描后,运用SSD、MPR和VRT技术重建膝关节三维图像.结果:所有平片诊断可疑膝关节骨损伤的病例在行螺旋CT扫描经过三维重建处理后都得到了明确的影像诊断结果.尤其是对骨折病例的骨折分型、骨折范围、移位程度的描述上大大优于平片X线检查.减少了影像科检查的误诊和漏诊率,并为临床医师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2.
韩永先 《双足与保健》2017,(24):132-133
目的评析多层螺旋CT对胫骨近端隐匿性骨折的诊断意义。方法选择2015年4月—2017年2月该院收治的60例疑似胫骨近端骨折患者,进行多层螺旋CT扫描,之后利用计算机图像重建,针对患者的骨折部位、范围、位移以及关节囊等情况展开评价。结果通过多层螺旋CT扫描诊断,胫骨近端骨折患者48例,检出率80%,48例患者中,胫骨平台骨折患者28例,胫骨踝间骨折患者20例。结论在进行胫骨近端隐匿性骨折诊断时,采取多层螺旋CT扫描,有着大范围容积快速扫描特点,与计算机处理技术结合在一起,展开图像重建,能够实现对隐匿性骨折的多平面、多角度观察,具有非常好的诊断效果,有效弥补了X线片、DR诊断等诊断方式的不足,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在诊断下颌骨骨折的应用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8年5月~2011年5月应用螺旋CT扫描及后处理技术进行MPR及SSD三维重建的14例下颌骨骨折患者的影像学资料.结果:14例患者均较清楚地显示,并能立体地显示骨折地形态、部位及移位情况;但经螺旋CT扫描轴位图像发现23处骨折,经后处理图像可发现27处骨折,遗漏4处,漏诊率14.8%.结论:应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能清晰显示颌面部的空间解剖关系,能显示骨折的全貌及骨块的厚度,从而提高下颌骨骨折的诊断、分型及手术治疗方法的准确性,为临床治疗提供有力的指导,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多层螺旋CT在骨关节外伤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关节骨折外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50例患者,X线平片与多层螺旋CT扫描和扫描后图像后处理,两者检查结果的比较。结果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可以清晰显示骨关节骨折部位及细节。结论多层螺旋CT检查能直观、立体地显示骨折的形态,有助于骨折的分型及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多排螺旋CT多平面重建技术应用于足踝部隐匿性骨折诊断的临床效果。方法于2016年3月—2017年3月该院收治的足踝隐匿性骨折患者中选取11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X线平片和多排螺旋CT扫描,比较两组检查方法的诊断效果。结果经X线平片检查诊断为阳性10例,阳性检出率为9.09%。多排螺旋CT多平面重建诊断为阳性102例,阳性检出率为92.73%,两组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排螺旋CT检出的102例患者中,单发性骨折57例,多发性骨折45例,其影像学表现为局部骨小梁、骨皮质中断及相应部位小骨片撕脱和骨质缺损等。结论在足踝隐匿性骨折诊断中,应用多排螺旋CT多平面重建,能够有效提高诊断准确率,减少误诊和漏诊,从而为临床诊治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数字化X线平片与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CT)检查在跗骨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筛选2015年1月至2015年10月于梁平县人民医院就诊的足部外伤56例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螺旋CT检查及数字化X线平片(DR)检查,根据影像学资料进行诊断并评估骨折类型。结果:56例患者共存在79处跗骨骨折,经数字化X线平片检查确诊跗骨骨折68处,螺旋CT轴位扫描检出跗骨骨折77处,准冠状位扫描检出轴位未显示骨折2处,螺旋CT轴位扫描联合准冠状位扫描可检出全部跗骨骨折;以螺旋CT检出跗骨骨折数目及部位作为评估标准,DR与螺旋CT在距骨、骰骨、舟骨骨折检出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楔骨、根骨检出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螺旋CT与DR对跗骨骨折检出率较高,X线平片检查费用相对较低,检查相对便捷,患者易于接受,但螺旋CT检出敏感性要高于X线平片,为临床提供更为丰富的诊断信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数字化摄影与多层螺旋CT在诊断足踝部骨折及关节脱位的应用对比。方法该次依不同诊断方式将2014年1月—2017年1月于该院诊治的足踝部骨折及关节脱位患者120例分组为:对照组用数字化摄影诊断,观察组用多层螺旋CT诊断;记录两组患者各项实验数据,并将所获相关数据作对比分析,探讨了数字化摄影与多层螺旋CT在诊断足踝部骨折及关节脱位的应用。结果观察组(多层螺旋CT)诊断足踝部骨折及关节脱位者的符合率高于对照组(数字化摄影)诊断符合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足踝部骨折及关节脱位者选择多层螺旋CT诊断后,诊断符合率高,极具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对足部细微及隐匿性骨折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2018年7月期间在该院接受治疗的106例足部细微及隐匿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入选者均已接受多层螺旋CT检查以及DR检查,记录诊断结果以及骨折部位。结果多层螺旋CT对足部细微及隐匿性骨折的确诊率高于DR平片检查结果,漏诊率与可疑率均低于DR平片检查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559、12.500、4.802,P=0.000、0.000、0.028);DR平片检查无法对患者骨折部位给予明确判断,且无法对多处骨折给予详细报告;经多层螺旋CT检查显示,73例确诊患者中骨折94处:其中跖骨占43.62%,楔骨占17.02%,距骨占12.77%,舟骨占10.64%,骰骨占9.57%,跟骨占6.38%。结论多层螺旋CT为临床诊断足部细微及隐匿性骨折患者的有效手段,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且可明确骨折部位,利于为临床治疗提供相关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螺旋CT后处理技术在鼻骨骨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42例鼻骨骨折进行螺旋CT扫描。重建并分析鼻骨多平面重组(MPR)图象、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重建(VR),评价有无骨折和对骨折分型。结果:6例x线片未发现骨折,42例在MPR技术下,均能发现骨折。其中,单侧鼻骨骨折28例,双侧鼻骨骨折14例,合并上颌骨额突骨折3例,鼻中隔骨折5例,上颌窦骨折2例。结论:螺旋CT后处理技术能够直观、立体、清晰、多角度的显示鼻骨骨折,并且清晰地显示骨折类型、骨折块移位的方向和程度及周围软组织的损伤情况。三维重建提供了一个多方位的立体模型。在诊断鼻骨骨折中显示出独特的优势,对临床判断预后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128层螺旋CT三维重建在外伤骨折成像的临床应用。方法:搜集74例外伤骨折患者,进行128层螺旋CT扫描以及三雏重建的检查后的结果。结果:128层螺旋CT对人体各部位的骨折均能良好显示。74例外伤患者中头面部骨折13例,脊椎骨折28例,四肢及关节骨折33例。结论:128层螺旋cT三维重建不仅能精准的显示出病变的三维立体图像,还能分析骨折各解剖结构的空间关系,对目前诊断外伤骨折有良好依据,为预后的估计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螺旋CT及手术探查对踝关节损伤术前诊断及手术方案制定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6年6月至2010年1月对我院106例踝关节骨折病例行普通X线片检查、多层螺旋CT扫描及术中踝关节探查。结果:在106例踝关节骨折病例中,普通X平片漏诊15例,下胫腓联合分离损伤46例,关节内游离骨块18例,螺旋CT对骨折的诊断为100%,下胫腓联合分离损伤53例,关节内游离骨块30例,术中探查下胫腓韧带损伤为57例,关节内游离体的37例。结论:螺旋CT可多角度、多方位立体展示踝关节骨折的类型、骨折断端的移位情况,为临床手术治疗提供可靠信息,配合术中踝关节探查可以清除关节内游离体,减少或者延缓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三维重建在胫骨平台骨折中的应用价值,并将其与传统X线进行比较。方法对26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进行X线平片及64排螺旋CT扫描和三维后重建成像。结果64排螺旋CT三维重建成像能够立体的显示胫骨平台骨折的位置、形态、范围和类型,而X线平片仅能够显示二维结构,诊断准确率不如64排螺旋CT。结论64排螺旋CT三维重建成像诊断胫骨平台骨折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对非典型肝脓肿的诊断价值,以提高临床诊断率。方法:对41例非典型肝脓肿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均在入院治疗前给予16层螺旋CT检查,总结患者的影像学特点,分析出现误诊和漏诊的原因。结果:41例患者主要表现为低密度肿块,肿块在增强扫描后缩小,有周围充血,并出现花瓣征、簇状征,有延迟强化出现。使用CT诊断准确30例。结论:使用16层螺旋CT对非典型肝脓肿的诊断具有一定价值,但是会出现较高的误诊和漏诊率,需要结合其它诊断方法,以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在副鼻窦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74例患者的副鼻窦16层CT薄层扫描,并行冠状位、矢状位、轴位的多平面重建。结果:多平面重建技术能精确显示副鼻窦及其相关的正常微细解剖结构与变异;174例患者中,发现单纯副鼻窦炎120例,副鼻窦炎合并鼻息肉18例,副鼻窦囊肿12例,副鼻窦癌3例,鼻骨或鼻窦及颜面部骨折7例,鼻咽癌4例,腺样体肥大6例,骨瘤4例。结论: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组(MPR)技术能够清晰显示副鼻窦及其邻近区域的解剖结构及病理变化,为经蝶窦颅内病变的手术治疗提供清晰手术路径,为鼻内镜手术提供了最佳的术前信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跟骨骨折切开复位钢板固定手术的适应证及围术期处理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对Sander's II、Ⅲ、Ⅳ型跟骨骨折33例37足进行切开复位,人工骨植骨内固定配合中药内服治疗,内固定方法均采用Y型解剖钢板,2例IV型跟骨骨折采用三关节融合治疗。疗效评定标准采用Mayo后足与踝部评分系统。结果:35例39足骨折术后获6~15个月随访,患足功能优32足(82.05%),良7足(18.95%)。切口术后两组愈合,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切开复位、人工骨植骨、钢板内固定配合中药内服可作为治疗跟骨骨折的良好选择,中药围术期使用可以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出现。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扫描在鼻骨骨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经手术和临床证实的66例鼻骨骨折患者多层螺旋CT扫描资料.结果:66例外伤,鼻部CT检查诊断鼻骨骨折66例,诊断率100%.结论:多层螺旋CT扫描鼻骨骨折以其全面性、准确性和敏感性可作为诊断鼻骨骨折首选方法,能够避免漏诊.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64排螺旋CT在冠心病诊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50例临床可疑诊断冠心病患者,进行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和冠脉照影,以冠脉照影为金标准,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64排螺旋CT诊断冠状动脉狭窄≥50%的灵敏度为89.74%,特异度为89.34%,准确度为89.5%,阳性预测值为84.34%,阴性预测值为93.16%。结论:64排螺旋CT在冠心病诊治中有非常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陈一帆 《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3(14):178-178,177
目的:观察分析可吸收内固定物治疗关节部位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至2010年期间接受治疗的踝关节骨折22例和膝关节胫骨平台骨折20例,均采用可吸收内固定物治疗。术后随访评价两种骨折患者恢复指数。结果:膝关节胫骨平台骨折组:3分的有10例(占50.00%),2分的有7例(占35.00%),1分的有3例(占15.00%),恢复指数为2.35。比较两组3分例数和恢复指数,踝关节骨折组显著高于膝关节胫骨平台骨折组(x16.271,p〈0.05;x15.206,p〈0.05)。结论:可吸收内固定物治疗踝关节骨折的临床效果较治疗膝关节胫骨平台骨折效果更佳,更适合踝关节骨折的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螺旋CT三维重建方法,探讨螺旋CT应用于肩胛骨骨折患者中的价值及意义。方法:回顾我院2008年6月-2009年6月收治的40例肩胛骨骨折患者临床资料,观察CT三维重建方法,评估骨折严重程度,制定手术方案。结果:40例肩胛骨骨折患者经螺旋CT三维重建图像分析,全方位显示骨折部位及骨折程度。经手术治疗后评分:优15例,良18例,可7例。结论: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能全方位清晰显示肩胛骨骨折部位及程度,为肩胛骨骨折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胸部低剂量CT螺旋扫描在胸部创伤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9例轻症胸外伤患者行常规剂量170mA和胸部低剂量30~150mA螺旋CT扫描,比较两检查方法的诊断价值及病人接受辐射剂量。结果:在常规剂量170mA胸部螺旋CT检查中,9例胸外伤患者中1例患者未发现异常,3例发现肺局部挫裂伤,3例发现肋骨骨折,1例少量胸腔积液。在110mA以上剂量扫描,图像质量及病变发现与常规扫描无差异。在低剂量90mA、70mA螺旋CT扫描检查中,病变发现同常规扫描无差异,图像质量略差但不影响诊断。50mA和30mA扫描,湿肺与伪影不能鉴别,肋骨骨折显示不清晰,不能够满足诊断要求。结论:70mA胸部低剂量螺旋CT扫描在对胸部创伤性病变的检查、诊断中,既能够在满足临床诊断要求同时还可以明显降低病人接受X线的辐射剂量,是一个比较理想的胸部低剂量CT扫描剂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