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目的 通过对某单位工业X射线探伤工程项目的放射防护控制效果评价,探讨工业X射线探伤项目的评价模式。方法 收集该工程项目的基础资料,按照相应的标准及评价规范的要求,通过理论估算及现场调查、监测结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该工业X射线探伤机房的设计、布置基本合理;放射防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施工,同时投入使用,符合放射防护的要求。结论 放射机房的屏蔽防护性能经检测结果表明符合设计的要求和国家标准,在现有的条件下开展工作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 科学、规范地对工业X射线探伤机房进行放射防护设计和对防护效果进行认证评价。方法 根据国家相关法规标准和放射防护最优化原则进行计算和审查。结果 认证和归纳设计项目的各项放射防护措施及屏蔽设计的可靠性。结论 对工业X射线探伤机房的屏蔽设计和放射防护作出预期的、合理的评价。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1例工业CT(加速器)机房建设项目作放射防护评价。方法 按防护评价的要求,根据实际情况,对拟建机房项目的辐射源项进行分析,屏蔽防护预期效果进行计算,并对其安全防护管理,以及实际防护效果、辐射源安全等方面进行检测分析。结果 加速器机房的放射防护设施的防护效果与安全设施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要求。结论 工业CT因为设计思想的缘故,其X射线头与医用CT的球管在检测中会周向转动不同,只朝一个方向平移,其放射防护措施与工业加速器相似,常规工业加速器采用的放射防护措施足以进行有效防护。  相似文献   

4.
目的 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放射防护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分析,探讨职业危害放射防护预评价报告中如何正确计算出有效辐射防护厚度,有效保护放射工作人员与公众的安全与健康,真正做到辐射防护最优化。方法 采用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收集相关资料,按照相应的标准和评价规范,通过屏蔽计算和分析,对医用X射线和工业探伤用监测结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工业X射线探伤计算,运用GBZ117-2006《工业X射线探伤放射卫生防护标准》能满足实际防护需求,医用X射线机防护评价中的防护计算引用GBZ130-2002《医用X射线诊断卫生防护标准》、GBZ126-2012《X射线计算机断层摄影CEF)放射卫生防护标准》和GB18871-2002《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实际检测结果比标准有差异。结论 放射防护屏蔽计算可将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控制效果基本达到了要求,确保了放射工作人员和公众所接受的个人辐射剂量低于年剂量和剂量率控制目标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掌握湘潭市医疗机构X射线诊断机房防护水平,保护放射工作人员及公众的放射安全与身体健康。方法 依据《医用X射线诊断放射防护要求》GBZ130-2013的要求,对X射线诊断机房进行屏蔽设施情况现场调查及防护检测。结果 2015年度调查的88家医疗机构防护总合格率为85.2%;检测的168间X射线诊断机房防护检测总合格率为92.3%。结论 湘潭市当前更新和淘汰老旧的X射线诊断机和机房门,才是提高放射防护正当化、最优化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6.
某医院新建放射中心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某二级医院新建放射中心的射线装置进行放射防护预评价,探讨射线装置项目的评价模式。方法 收集该工程项目的基础资料,按照相应的标准及评价目的要求,对理论估算及现场调查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该项目的设计、布置基本合理;通过放射卫生的理论估算,放射人员和公众接受的最大剂量估算值小于国标规定的年剂量限值要求。结论 该二级医院新建放射中心的射线装置的放射防护基本符合国家规定。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某医疗机构医用口腔X射线诊断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控制效果进行评价,为竣工验收和项目的正式运行提供依据。方法 依据国家有关法规、标准、规范,根据建设单位提交的材料与对本项目进行的现场卫生学调查和放射防护检测情况,进行综合性分析。结果 机房防护设计和措施合理、有效;机房的有效使用面积为2.94 m2,最小单边长度为1.4 m,均略偏小;工作人员操作处和机房周围辐射水平均为仪器本底水平(未测出);X射线机的防护性能均符合相关要求;逾期未对放射工作人员进行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和放射防护相关知识培训。结论 本项目放射防护控制效果基本符合放射卫生学要求和国家有关标准规定的相关要求,基本达到了竣工验收的条件。但在放射工作人员管理和管理制度落实方面还需加强。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对焦作市某医院新建CT诊断项目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别与分析,对其进行放射防护控制效果评价,以保障放射工作人员、公众及其后代的健康与安全。方法 通过现场调查确定该CT诊断项目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素为X射线。结果 机房周围辐射安全检测:共检测10项,全部合格;CT机质量控制检测:共检测11项,全部合格。结论 经放射防护综合评价,该项目符合国家有关放射卫生防护的法规标准要求,该项目的放射性危害防护设施等条件达到了竣工验收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某油田所属医疗卫生单位放射防护工作现状,更好地开展油田放射卫生防护工作,保障放射工作人员及公众的健康与安全。方法 采取问卷调查和现场监测相结合的方法,对油田所辖21家医疗卫生单位放射装置防护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个人剂量计佩带率为100%;X射线机房防护设施大部分达到国家标准要求;放射工作场所辐射防护监测结果均达到了国家卫生标准的要求。结论 放射工作人员放射防护意识有待进一步增强;完善防护设施;加强对工作人员放射防护法规、标准的宣传和培训。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为一企业进行X射线探伤室的放射防护检测。方法 依据相关的国家标准及检测规范。结果 基本达到防护要求,但也存在一些问题。结论 必须加强工业X射线探伤的卫生管理,确保工作人员和公众安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对某医院改建的数字X射线摄影(DR)机房产生的放射性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放射防护评价。方法 依据国家相关的放射卫生标准与方法进行。结果 该DR机性能及机房的屏蔽防护均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放射工作人员未按规定及时培训等。结论 该项目能够遵循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范要求,其射线装置电离辐射危害防护设施和防护措施可行、有效,符合要求。能有效降低电离辐射对工作人员及公众的危害,该工程的放射性危害防护设施等条件达到竣工验收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识别、分析、评价新建工业X线探伤室可能产生的放射性职业病危害因素,并对新建X线探伤室的屏蔽防护设计进行安全评价,从而预防、控制或消除该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潜在的职业病危害,保护作业人员及公众的健康安全。方法 采用综合评价法、类比法与经验法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该新建工业X射线探伤室的选址与总体布局、设备安装、放射防护设施工程设计、辅助用室设置、设备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电离辐射;经类比单位的相似项目的实际检测结果符合国家放射防护有关规定;结论 该项目为放射性职业病危害一般建设项目,设备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放射性职业病危害是可以预见并预防的,在严格执行了放射卫生防护相关标准后,该新建X射线探伤室项目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判定新建射线装置的放射防护状态,分析评价其放射防护设施的合理性及有效性,验证其各项防护措施是否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要求。有效地控制潜在照射,将职业病危害程度降到最低水平,保证工作人员、受检者及公众的健康安全。方法 采用现场射线装置检测和检查表法进行综合分析,将获取的数据与标准要求进行比较,并对符合程度做出分析评价。结果 该建设项目的介入治疗机房、控制室布局,设计合理,射线装置在机房中的位置设计合理。放射防护设施布局能够满足放射卫生学要求;机房屏蔽及观察窗经检测满足放射防护要求;通风设施、个人防护用品设置符合放射防护标准要求;工作人员个人累积剂量检测,结果未超过限定值;职业卫生管理、应急准备及相应规章制度满足要求。结论 该建设项目的放射防护设施达到竣工验收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某医院一台全身伽玛刀辐射防护的设计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放射防护预审使医院新建的立体定向伽玛射线全身治疗系统项目设计达到放射防护最优化要求。方法 根据相关辐射标准和资料,对某医院肿瘤治疗中心立体定向伽玛射线全身治疗系统项目的机房选址、布局和防护设计进行放射防护的预审和评价,运用剂量率仪对相关工作场所进行放射性水平监测,对其放射防护效果进行验证。结果 经过实践论证(专家评审及项目竣工验收),该立体定向伽玛射线全身治疗系统在机房选址、布局和防护设施符合有关标准和规定的要求。结论 放射单位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法规标准设计建设大型医用射线项目的同时,加强设计预审与放射防护效果验证,对于消除项目隐患、节省建设经费,提高放射诊疗质量和保证防护安全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对改建CT机房进行机房防护、CT机影像质量现场检测和对放射防护设施及措施核查,从而保护放射工作人员及公众的辐射安全。方法 依据国家相关法规、标准并采用现场调查法、检测检验法等进行综合分析,做出定性和定量的评价。结果 该机房的设置、总体布局、射线装置、放射防护控制措施等职业病危害因素,符合国家标准要求;但2名放射工作人员均未出示个人剂量监测报告,不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结论 按本评价建议落实后,该建设项目放射防护控制措施可达竣工要求。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对潍坊市放射诊疗设备防护指标进行调查检测,以了解潍坊市放射诊疗设备防护设施的使用状况及存在的问题。方法 依据和参考国家标准和卫生行业标准进行检测和评价。结果 三级医院与二级医院放射机房防护设施合格率较高,二级以下医院合格率较低。结论 放射诊疗单位应加强对放射诊疗设备防护设施的重视与改进,基层医院需加强对X射线诊断设备的日常维修与更新。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对2013年泉州市完成的民营医院医用x射线诊断项目放射防护控制效果评价报告进行汇总分析,发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探讨解决的方法和对策。方法 通过现场卫生学调查、放射防护检测,依据国家放射卫生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等方法,将2013年完成的民营医院医用X射线诊断建设项目放射防护控制效果评价报告存在的问题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2013年共完成23家民营医院25个医用X射线诊断建设项目放射防护控制效果评价报告。这25个医用X射线诊断建设项目放射防护控制效果评价报告中,项目评价内容较好的方面为屏蔽墙体,合格率100%;其次为项目选址、布局分区、机房面积及通风、工作指示灯、教育培训,合格率均在80%以上;其他防护措施缺陷率较高,合格率较低。结论 泉州市民营医院放射防护工作总体较好,但仍存在一些不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对新建工业探伤室现场的辐射检测和对放射防护设施及安全措施进行核查,以便有效控制潜在照射,将放射性职业病危害程度降低到最低水平,从而保护探伤人员及公众的健康安全。方法 采用现场检测和检查表法进行综合调查分析,将获取资料与法律、法规标准要求进行比较,并对符合程度做出评价。结果 工业探伤室的选址与总体布局、设备安装、放射防护设施、辅助用室等;经现场检测及检查符合国家放射防护有关规定。结论 该建设项目工业探伤室放射防护设施的防护效果良好,各项安全防护措施有效,达到了国家放射防护标准。正常运行情况下,对健康产生的影响可得到有效控制,能够预防和控制潜在照射的发生,具备正式运行条件。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职业危害放射防护预评价报告中如何正确计算出有效辐射防护厚度,有效保护放射工作人员与公众的安全与健康,真正做到辐射防护最优化。方法 依据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及标准。结果 工业X射线探伤计算,运用GBZ117-2006(工业X射线探伤放射卫生防护标准)能满足实际防护需求,而医用X射线机防护评价中的防护计算虽然可以引用GBZ130-2002(医用X射线诊断卫生防护标准)和(GB18871-2002)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的导值,但计算结果与实际检测结果不太理想。结论 放射防护屏蔽计算可将职业人员剂量限值和公众限值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20.
铁路X射线行李包检查系统放射防护现状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掌握铁路X射线行李包检查系统放射防护现状和基本情况,为加强放射卫生防护管理工作提供基础资料。方法 对铁路X射线行李包检查系统的放射防护水平进行测试,根据国家标准进行评价。对使用单位的基本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22台X射线行李包检查系统各测点测量结果中的最大值均小于5μGy·h-1;使用单位均未取得《射线装置工作许可证》,工作人员未取得《放射工作人员证》。结论 本次检测的22台X射线行李包检查系统的辐射防护屏蔽性能符合国家卫生标准要求;今后管理工作的重点要放在加强有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培训,加大执法力度,使铁路X射线行李包检查系统的放射卫生工作走上法制管理轨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