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提高基层医院感染管理水平,落实基层医院感染基本要求。方法:针对既往乡镇卫生院在医院感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组织乡镇卫生院院长、业务院长、院感办主任及院感办专兼职人员学习《基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基本要求》、《医院感染管理办法》、《消毒技术规范》等新知识,提高乡镇卫生院医院感染管理预防与控制能力,完善乡镇卫生院医院感染管理体系,加强广大职工医院感染管理相关知识培训,对于基层乡镇卫生院在感染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作出改进。结果:健全制度同时明确职责,加强培训以提高认识,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措施,有效的促进了基层医院医院感染管理基本要求的落实,提高乡镇卫生院医院感染管理预防与控制能力。结论:基层乡镇卫生院感染管理工作需要明确责任及其职责,强化基层员工感染控制的意识,改善卫生院基础设施,加强监测和监控,完善各单位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发热疱疹门诊诊疗工作中易感因素及有效控制措施。方法依据《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医院消毒技术规范》遵循标准预防的原则,制定并实施各项医院感染管理制度。结果最大限度地控制了发热疱疹门诊的医院内感染,提高了发热疱疹门诊感染的控制能力。结论只有加强标准预防的意识,制定一系列相关规章制度,并认真逐一落实、实施,不发生或少发生交叉感染,发热疱疹门诊院内感染得到了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在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以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对医院感染工作的重视程度和医院感染防护知识的掌握。方法:随机选取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城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48名工作人员为研究对象,实施为期一年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在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城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施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前后,对这48名工作人员进行对待医院感染工作的重要性及医院感染知识掌握情况的调查和比较。结果:实施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后认为由于感染管理工作非常重要和不重要的人数和实施前相比有显著差异,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而认为重要的人数在实施管理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实施医院感染管理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在管理与监测、消毒灭菌、抗菌药物使用、医疗废物管理、隔离技术、手卫生、传染病院感防控、无菌物品管理和职业防护等方面的得分和实施前相比有显著差异,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施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很有必要,其显著提高了工作人员对医院感染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增强了工作人员对院感知识的掌握程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加强妇幼医院重点环节感染管理,提升医院感染控制质量,提高医院医疗质量.方法:对重点部门、重点环节实行细节管理,规范消毒灭菌隔离措施,实施过程监控和考核;采取多种方式进行院感知识培训.结果:通过加强感染管理,提高了医院感染控制质量.结论: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应在人力、物力、财力上增加投入,使感染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化、科学化,只有这样才能把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口腔科医院感染,加大管理力度.方法:从医务人员、建筑布局流程、诊疗环境设备、消毒洗涤设备、消毒方法和工作程序、卫生学监测等方面,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结果:逐步规范口腔科预防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结论:口腔科预防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能符合〈医院感染管理规范〉、〈消毒技术规范〉、〈医疗机构口腔诊疗器械消毒技术操作规范〉、〈江苏省医疗机构口腔诊疗器械消毒技术操作及考评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辖区内各级医疗单位治疗室院内感染管理现状,为做好下一步监督和管理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统一的检查标准,专人负责,检查了6所市级医院、7所中心级卫生院、13所乡镇级卫生院治疗室院感管理现状进行调查。结果:比较普遍存在管理制度不齐全,无菌操作不严格,消毒灭菌不规范、自我防护不到位、医疗废物处置不妥等情况。结论:各医疗单位要重视治疗室的院内感染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监督力度,系统开展院感业务培训,提高医院感染管理质量,保证医疗安全。  相似文献   

7.
建宇  彦知 《光明中医》2010,(1):59-59
江苏省高邮市中医院多举措加强院感管理,2009年以来从未发生院内感染事件。 根据《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要求,该院制订了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培训、监测计划和具体实施细则,院部与各临床科室签订了医院感染管理责任书。针对手足口病、甲流等重大事件,医院结合工作实际,迅速制订防控预案,布置防范措施,建立了专门发热门诊。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妇产科消毒灭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的对策,提高消毒灭菌质量。方法:在医院院感科的牵头下,妇产科专门设定院感质控医生和护士,并建立消毒灭菌管理小组对妇产科的管理工作进行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分析妇产科消毒灭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设性建议。结果:医院普遍存在消毒灭菌管理规章制度落实不到位、医护人员预防感染意识薄弱、消毒器械使用不规范、消毒灭菌相关知识掌握不全面和消毒灭菌效果监测不规范等情况。结论:妇产科是医院感染的高风险科室,消毒灭菌管理是预防医院感染的主要措施,只有加强消毒灭菌管理,提高消毒灭菌工作质量,才能有效降低妇产科的感染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医院供应室消毒与灭菌质量管理的措施。方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中的3个标准规范各工作流程。结果:搞好医院供应室的消毒与灭菌工作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环节。结论:加强医院供应室消毒与灭菌质量管理可确保每一件无菌物品的安全使用,从而防止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JCI标准下的口腔科门诊医院感染控制与管理措施。方法:自2015年1月起在医院口腔科门诊实施JCI标准管理,结合口腔科门诊工作的特殊性,在JCI标准引导下开展一系列的医院感染控制管理措施,内容包括完善组织结构、建立工作计划、规范制度操作、加强感控培训、实施特征管理等,以2014年全年工作成效为对照,比较实施JCI标准管理前后的工作成效及医院感染控制管理情况。结果:实施后口腔科门诊在感控知识知晓率、标准预防执行率和手卫生依从率上均有提高,显著高于实施前,差异显著(P0.05);实施后口腔科门诊的无菌操作、无菌物品管理、消毒灭菌管理、废弃物管理、医护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差异显著(P0.05)。结论:实施JCI标准管理,能够有效改善口腔科门诊医院感染控制管理效果。  相似文献   

11.
儿感宁合剂的制备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按照卫生部(1992)第22号令《消毒管理办法》和《医院感染管理》。2000-2002年我疾控中心对县境内的各级医疗点进行了消毒效果考核,对在此期间的监测结果进行单纯随机抽样。每年抽样120件。合率分别为85.8%、86.6%、89.1%。经分析得出:开展医疗机构消毒效果考核,为贯彻卫生部下发的《医院消毒管理办法》和《消毒技术规范》,对提高医疗机构消毒隔离意识,减少医源性传染病和感染事故的发生有积极的作用。通过监督和监测,找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是提高消毒效果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某省中医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现状。方法:对某省二级及以上中医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情况进行现状调查。结果:某省二级及以上中医系统医疗机构共84所,参与调查的70所,其中二级医院60所,三级医院10所;88.57%的医院设立了独立的医院感染管理科。医院感染管理人员有126名,其中专职人员102名、占80.95%,兼职人员24名、占19.05%,39所医院专职人员数满足《医院感染监测规范》的人员要求。医院感染管理人员年龄36~45岁,从事医院感染年限≤2年,学历为大专及以下,职称以中级为主,专业主要为护理专业。15所医院使用医院感染管理监测软件。每年院内院感培训次数1~3次,内容以院感基础知识和手卫生为主。98.57%的医疗机构科室配备快速手消毒剂,57.14%的医疗机构手卫生费用由医院买单。结论:该省中医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在专职人员配备、专职人员结构、院感监测信息化和手卫生管理等方面仍存在不足,各级医疗机构应重视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优化医院感染管理人员结构,加强专业素质建设,进一步提高医院感染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加强对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切实抓好手术室消毒隔离工作,减少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由院感办抽样监测检查反馈情况和科室自查相结合,及时发现问题、进行分析和整改并及时总结。结果: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手术室控制感染对策,使手术室环境卫生学监测各项指标均在正常范围。结论:只有提高对医院感染管理重要性的认识,认真落实控制感染的措施,才能提高手术室感染管理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皮肤科门诊医务人员医院感染的预防与管理价值。方法:余姚市人民医院皮肤科自2015年6月起实施全方位的医院感染的预防与管理制度,随机抽取实施前后门诊医务人员30名作为研究对象,分析皮肤科门诊医务人员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从管理制度着手,从多方面开展皮肤科门诊医务人员医院感染的预防和管理工作。结果:实施后门诊医务人员医院感染知识达标率、手卫生达标率、标准预防执行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皮肤科消毒隔离管理质量评分较实施前明显提升(P0.05)。结论:全方位的医院感染的预防与管理,能够明显改善皮肤科门诊医务人员医院感染预防和管理效果,提高皮肤科消毒管理质量。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医院护理管理工作的分析,了解到提高医院护理管理主要要通过提升个人对医院感染的控制意识、医疗器械的消毒及医护人员的卫生监控以及加强医院环境的管理工作这三大措施,以及针对院内感染主要有建立合理有效的护理与医院感染管理相结合的体系、改善医院建筑结构和增添必要的设施、加强医护人员的教育培训和宣传工作及认真做好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考核、监测及反馈这四大防控手段.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护理部与感染科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协同作用,确保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质量。方法:将对护理人员医院感染知识的宣传与培训工作纳入护理部业务学习任务中,将感染科的微生物监测与消毒隔离质量检查标准纳入护理部质量控制系统中,发挥护士长管理职能,加强感染科医院感染防控负责人与关键科室护士长的沟通交流与协同管理。结果:通过护理部与感染科的协同管理有效保障了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质量。结论:护理部与感染科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协同作用对于控制医院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总结了加强医院消毒供应室的管理、控制医院感染的做法。重视消毒供应室人员的素质培养,严格执行作业流程、加强再生物品各环节的质量管理、严格执行监测制度。为临床各科室提供合格的灭菌物品,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认为消毒供应室管理工作逐步走向科学化、标准化,对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医院感染一直是影响患者住院安全的重要问题,做好医院感染防控工作是提高患者住院安全,全面提高医院工作质量的必要前提。就目前基层医院的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情况来看,存在着监督部门职责不全、医务人员操作违规、消毒工作不彻底、手卫生执行力差、医疗废物管理不当、医院感染预防知识不足等,这些因素严重影响着血透室治疗患者的住院安全。文章建议从依法执业按章管理、合理布局资金支持、沟通协调齐抓共管、规范管理、加强消毒隔离制度的落实、重视院感知识培训等方面入手,全面改善基层医院血透室的医院感染管理。  相似文献   

19.
<正>我院口腔科成立以来,口腔科器械的清洗、消毒、保养和灭菌,均在同一室内由一名护士进行,由于条件限制,人流、物流出现交叉、逆行,设备落后且工作流程不符合操作规范,护士对清洗、消毒、包装、灭菌知识掌握欠缺,时常出现器械清洗不彻底、包装不规范,消毒、灭菌物品缺乏有效的监管,很难保证口腔科器械的质量,导致手术治疗中发生医院感染的可能,危及病人健康。为了保证口腔科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质量,更好地执行《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及《医疗机构口腔诊疗器械消毒技术规范》,控制口腔科医院感  相似文献   

20.
医院消毒是控制医院感染的一项重要措施,也是控制医院感染性疾病在医院暴发流行的重要措施。为了解诸城市各级医疗机构贯彻落实《传染病防治法》和《消毒管理办法》情况及医疗机构消毒灭菌质量,2011年诸城市疾预防病控制中心对全区各级医疗机构的消毒灭菌质量进行了监测,先将监测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