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了解广西A群脑膜炎奈瑟菌的耐药性并指导流脑的防控工作.方法对广西2003~2007年从现症病人和密切接触者标本中分离出的22株A群脑膜炎奈瑟菌(Nm)进行12种药物的体外敏感实验,运用E-test法检测脑膜炎奈瑟菌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22株菌对青霉素(PG)、氨苄西林(AM)、头孢曲松(TX)、头孢噻肟(CT)、氯霉素(CL)、美罗培南(MP)、阿奇霉素(AZ)和利福平(RI)100%敏感,四环素(TC)100%中度敏感,环丙沙星(CI)、左氧沙星(LE)和复方新诺明(TS)出现不同程度的耐药.结论脑膜炎奈瑟菌对青霉素等类抗生素敏感,但同时发现有的菌株对磺胺类药物和喹诺酮类药物产生耐药性,提示在防治流脑过程中,要合理选择抗生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2005-2019年中国538株脑膜炎奈瑟菌抗生素耐药性特征。方法:收集中国2005-2019年30个省份538株脑膜炎奈瑟菌,参考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抗微生物药物敏感性试验执行标准,选用11种推荐抗生素,采用梯度扩散法检测脑膜炎奈瑟菌的抗生素敏感性。结果:538株脑膜炎奈瑟菌对阿奇霉素、美洛培南、氯霉素、利福平、头孢曲松等5种抗生素均敏感,无耐药菌株出现。对其他6种抗生素敏感性分别为:头孢噻肟(97.4%,524株)、氨苄西林(87.7%,472株)、青霉素(84.8%,456株)、米诺环素(95.2%,512株)、环丙沙星(24.9%,134株)、甲氧苄啶/磺胺甲基异噁唑(11.2%,60株)。结论:中国2005-2019年538株脑膜炎奈瑟菌对阿奇霉素、美洛培南、氯霉素、利福平、头孢曲松等5种抗生素均敏感,应关注对头孢噻肟、氨苄西林和青霉素等不敏感和耐药的菌株,不再推荐环丙沙星和磺胺甲基异噁唑作为临床救治和预防性服药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江苏省2005~2007年分离的脑膜炎奈瑟菌进行临床常用抗菌药和预防性抗菌药敏感性检测,为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E-Test法和K-B法,测定脑膜炎奈瑟菌菌株对抗生素的敏感性和耐药性。结果:2005~2007年江苏省共分离26株脑膜炎奈瑟菌,18株分离自病人,其中A群11株,C群7株;健康人群分离8株,其中A群2株,B群1株,C群5株。26株脑膜炎奈瑟菌对美罗培南、头孢曲松、头孢噻肟、氯霉素、阿奇霉素、利福平、左氧氟沙星、四环素均敏感。63.64%(7/11)流脑病人A群菌株、50.00%(1/2)健康人群A群菌株对环丙沙星耐药;42.87%(3/7)C群流脑病人菌株和40.00%(2/5)健康人群C群菌株对环丙沙星耐药;9.09%(1/11)流脑病人A群菌株对复方新诺明耐药。结论:2005~2007年江苏省分离的部分A群、C群流脑菌株对环丙沙星、复方新诺明耐药,所有菌株对美洛培南、头孢曲松、头孢噻肟、氯霉素、阿奇霉素、利福平、左氧氟沙星、四环素均敏感。  相似文献   

4.
王亚飞  张媛媛 《现代保健》2013,(19):154-155
目的:为了掌握健康人群流脑带菌情况及菌群分布,预测流行规律,提出预防控制对策。方法:在流脑流行前期(1月);流行期(4月)和流行后期(7月),选择适当时间完成流脑监测对象咽拭子标本的采集任务,及时送山东省疾控中心实验室进行脑膜炎奈瑟氏菌(Nm)分离培养与菌株分型。结果:三次共采集咽拭子430份,分离出Nm菌5株,其中1株A群脑膜炎奈瑟菌、1株B群脑膜炎奈瑟菌、2株W135群脑膜炎奈瑟菌、1株Y群脑膜炎奈瑟菌,带菌率1.16%。结论:由于广泛开展流脑疫苗的预防接种工作,对控制流脑的发生和流行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了解通辽市科左中旗健康人群脑膜炎奈瑟氏菌带菌情况及其免疫抗体水平。方法采集调查对象咽拭子,现场接种至羊血巧克力琼脂培养基,于5%的二氧化碳环境37℃培养24~72h,进行脑膜炎奈瑟菌分离和鉴定;血清抗体测定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结果 221名健康人中,检出革兰氏染色阴性脑膜炎双球菌13株,总带菌率为3.81%。A群抗体阳性率为71.91%,C群抗体阳性率为47.51%。结论本地区流脑抗体水平较低,没有达到免疫屏障的作用,要加强流脑防控工作,提高人群免疫力。为了解通辽市科左中旗健康人群脑膜炎奈瑟氏菌(Nm)带菌情况及其免疫抗体水平,于2007年10月对我市科左中旗保康镇健康人群进行脑膜炎奈瑟菌带菌情况及其免疫抗体水平监测,为今后流脑预防与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湖南省B群脑膜炎奈瑟菌药物敏感性及分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湖南省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流行以C群脑膜炎奈瑟菌(Nm)为主[1],2009年2月,首次从流脑患者身上分离出B群脑膜炎奈瑟菌,2010年在健康人群流脑咽拭子中,同时分离到4株B群脑膜炎奈瑟菌.为掌握湖南省B群脑膜炎奈瑟菌的分子生物学特征,为有效的预防和控制其流行提供依据,本研究采用传统检验方法和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脉冲场凝胶电泳(pulsed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PFGE)等方法对上述B群流脑奈瑟菌分离株进行了鉴定和分型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广东省48株脑膜炎奈瑟菌对5种抗生素体外抗菌活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调查广东省脑膜炎奈瑟菌(Nm)对5种抗生素的体外敏感性,以了解广东省脑膜炎奈瑟菌的耐药性并指导流脑防治工作。[方法]采用Etest法测定从各种标本中分离到的48株脑膜炎奈瑟菌对5种抗菌素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脑膜炎奈瑟菌对5种抗生素的体外药敏结果依次为:氨苄西林MIC90 0.047μg/ml、MIC50 0.032μg/ml;氯霉素MIC90 1.000μg/ml、MIC50 0.750μg/ml;利福平MIC90 G256μg/ml、MIC50 0.380μg/ml;磺胺异恶唑MIC90 G256μg/ml、MIC50 G256μg/ml;头孢三嗪MIC均〈0.016μg/ml。[结论]广东省脑膜炎奈瑟菌对氨苄西林、氯霉素、头孢三嗪的敏感率高,仍可作为临床治疗流脑的首选药物,而对磺胺异恶唑、利福平的耐药率高,其作为流脑首选的预防用药的传统地位受到了严重挑战。  相似文献   

8.
脑膜炎奈瑟菌对12种抗菌药物体外敏感性检测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目的了解目前我国不同血清群脑膜炎奈瑟菌(Nm)菌株药物敏感性。方法采用肉汤稀释法,对我国126株A群、C群Nm菌株进行体外12种抗菌药物敏感性检测。结果53.8%(14/26)A群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病人菌株、50.0%(10/20)C群流脑病人菌株对环丙沙星耐药;92.3%(23/26)A群流脑病人菌株、85.0%(17/20)C群流脑病人菌株、78.8%(63/80)健康人群携带C群菌株对左氧氟沙星耐药;23.1%(6/26)A群流脑病人菌株、100%C群流脑病人菌株、82.5%(66/80)健康人群携带C群菌株对复方新诺明耐药。并且发现耐多种抗菌药物的Nm菌株。结论A群、C群Nm菌株对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复方新诺明等药物普遍耐药。流脑病人菌株、健康携带者菌株可表现出不同的耐药性特征,在选择抗菌药物进行流脑病人治疗以及流脑流行季节人群预防性服药时,应分别对流脑病人、健康人群菌株进行药物敏感性监测,以提高药物治疗、预防性服药的敏感性和针对性。  相似文献   

9.
山东省2005~2007年流脑疫情病原学监测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山东省2005/2006年度(2005年10月~2006年9月)、2006/2007年度(2006年10月~2007年9月)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疫情病原学监测结果,了解脑膜炎奈瑟菌(Nm)菌群分布、变异状况及耐药性特征.方法:对2005/2006、2006/2007年度流脑病例脑脊液和密切接触者咽拭子标本,用Nm双抗培养基分离培养,进行生化试验、血清学鉴定、乳胶凝集试验及药物敏感性监测.结果:2005/2006年度共培养鉴定出Nm C群13株,A群3株;2006/2007年度共培养鉴定出C群3株,A群1株.A群和C群表现出不同的耐药特征.结论:山东省2005~2007年的流脑疫情以C群为主,应密切注意C群流脑扩散趋势,进一步加强流脑病原学及Nm耐药特征监测.  相似文献   

10.
1986~1989年常山县流脑监测中分离到的82株A群脑膜炎奈瑟氏菌(简称A群流脑菌。其中病人菌株15株,病人接触者菌株39株,健康人群菌株28株),采用K—13法,接种后平皿置37℃过夜,测量药物敏感圈大小以判断药敏程度,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