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气管切开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管切开是抢救危重病人常用的一种手段。气管切开的护理对控制患者肺部感染、降低患者死亡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我院2005年1~9月份在抢救危重病人时,共对11例患者进行气管切开,由于重视气管切开后的护理,11例患者中无一例发生肺部重度感染,有效地降低了死亡率。  相似文献   

2.
气管切开是大面积烧伤患者,特别是伴有吸入性损伤及面、颈部深度烧伤常用的抢救措施,如何对烧伤患者进行气管切开后的护理,预防肺部感染的发生是一个重要课题。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自2004年8月至2007年4月,共收治烧伤面积〉50%且行气管切开的患者15例。现将护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气管切开是开胸术后处理痰液堵塞、肺部感染、呼吸衰竭等的重要措施,合理掌握气管切开适应证,有助于减少开胸术后患者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减少术后死亡率。本文总结心胸外科开胸术后气管切开44例的护理体会,旨在增加护理质量,提高对这类患者的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气管切开术后呼吸道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气管切开是临床上抢救呼吸衰竭、心力衰竭、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重要手段,但气管切开后呼吸模式随之发生改变,干燥的气体未经过上呼吸道防御功能的筛选和湿化,直接进入下呼吸道,极易造成呼吸道粘膜干燥、痰液干涸不易咳出。同时,气管切开侵入性操作引起病菌直接带入,呼吸道感染的机会明显增加,甚至会加重肺部感染。因此,气管切开患者做好呼吸道护理是预防肺部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卢英 《浙江临床医学》2012,14(6):765-766
气管切开是抢救老年痴呆重症肺部感染的常用手段,但气管切开也容易造成继发多重细菌感染,所以气管切开的护理特别重要[1].本院2008 年7 月至2010 年6 月对65 例老年痴呆重症肺部感染患者作气管切开,由于精心护理,未发生气管切开后的继发多重细菌感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重症监护病房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的原因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医院获得性感染中,肺部感染占15%,仅次于泌尿系感染,居第2位,病死率达25%~50%,居首位。气管切开是重症监护病房(ICU)抢救危重患者的常用手段,是保证呼吸道通畅、减少气道残气量.提高血氧饱和度,预防脑组织因缺氧而产生继发性损害,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致死率、减轻致残率有着极为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气管切开是较为常见的一种维持呼吸道通畅的有效措施,已成为抢救危重病人的主要治疗手段。对气管切开病人的呼吸道管理尤为重要,气管切开与肺部感染有直接关系,肺部感染严重时可导致病人死亡。对于气管切开病人护理的主要目的是控制感染,维持有效的机械通气功能。早期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加强气道护理,呼吸道的感染及肺部感染明显减少,使病人的预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开展目标性监测,针对影响因素采取干预措施,探讨降低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的有效方法。方法对我院颅脑外科重症监护病房内2009年1—4月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了可能引起的因素并采取了相应的干预措施;并于2009年5月起进行目标性监测和干预,对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率进行前瞻性调查。结果2009年1—14月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为33.33%;2009年5月至2010年5月感染率为16.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352,P〈0.05)。结论开展目标性监测、建立监测系统、规范操作,并开展系列教育项目和现场干预,可以明显降低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脑出血气管切开患者继发肺部感染的临床特点及预防。方法 对近4年内收治的96例脑出血气管切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75例继发肺部感染,发生率为78.13%,占医院感染的首位。年龄≥60岁,机械通气持续时间≥7d,有长期吸烟、饮酒史,患者长时间仰卧位,湿化次数减少,交叉使用雾化吸入,频繁吸痰等是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结论 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加强无菌操作及对气管切开患者的护理,可以减少或避免肺部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张莉 《天津护理》2011,19(6):361-362
建立人工气道是抢救急危重症患者的重要手段,人工气道管理是维持自主呼吸或呼吸支持治疗、保证有效通气和充足氧供的关键,但由于上呼吸道的部分正常生理功能丧失,可引起肺部感染等并发症[1].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发生率在近年我国院内感染中居首位,其中人工气道并发的肺部感染为最重要的原因[2].现就人工气道并发肺部感染的高危因素与护理进展综述如下.1人工气道概述在临床上人工气道常经口、鼻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建立,通常情况下是将气管导管直接插入气管或经上呼吸道插入气管所建立的气体通道,用以纠正患者的缺氧状态,改善通气功能和有效的清除气道内分泌物.  相似文献   

11.
气管切开后,呼吸迫的正常防御功能受到破坏,呼吸道的保湿与保温功能丧失,容易使分泌物变黏,受到外界细菌感染。吸痰等侵袭性操作更易并发肺部感染。据报道,临床气管切开患者继发肺部感染的发生率为61.1%。积极防治肺部感染是气管切开患者的重要内容,在预防肺部感染时,  相似文献   

12.
气管切开肺部感染的因素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气管切开是抢救患者生命的重要措施,其护理的关键是保持呼吸畅通和预防感染。呼吸系统的医院感染在我国占医院感染的第1位,本文就气管切开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及护理措施分析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13.
气管切开是将病人颈部正中气管上段前壁第3~5气管环切开。并插入合适的硅胶气管以开放呼吸道。改善呼吸的手术。是抢救危重病人常用的一种手段。但气管切开病人因人工气道的建立使气体失去鼻部过滤湿化、调节的过程以致气道分泌物粘稠。痰不易吸出,易形成痰痂,或吸痰操作不当等原因所致的肺部感染。导致痰液增多粘稠不易吸出,影响肺通气或肺换气功能。现将预防肺部感染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严颖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6):1286-1286
目的 探讨重症监护病房合并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及干预对策.方法 选择ICU合并肺部感染患者60例作为观察组,按照1∶1比例选择ICU患者未合并肺部感染6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可能引起肺部感染有关的因素进行比较.结果 肺部感染组平均年龄(63.67±10.12)岁、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56.67%、机械通气46.67%、预防应用抗生素36.67%均高于无肺部感染组的(57.78±15.78)岁、25.00%、18.33%、20.00% (P<0.05),是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P<0.05).结论 ICU肺部感染率较高,要对老年患者及时评估及干预,加强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患者的护理,器械严格消毒,合理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神经外科气管切开患者肺炎克雷伯菌(KP)肺部感染影响因素与耐药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至2022年5月我院神经外科100例气管切开术后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是否发生KP肺部感染对患者临床资料差异性进行比较,探讨患者KP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 气管切开时间,降钙素原(PCT),白蛋白水平,GCS评分,手术创伤,使用呼吸机对气管切开患者KP肺部感染有一定影响(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气管切开时间、白蛋白水平,GCS评分是气管切开患者KP肺部感染独立影响因素(P<0.05);KP对氨苄西林、头孢唑林耐药率高,分别为100.00%、58.00%,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阿米卡星耐药率较低,分别为12.00%、14.00%、14.00%。结论 神经外科气管切开病人KP肺部感染的影响因素有多种,临床应根据影响因素及药敏结果制定相应防治措施,以降低KP肺部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正>气管切开是临床上抢救呼吸衰竭、心力衰竭、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重要手段,但气管切开后呼吸模式随之发生改变,干燥的气体未经过上呼吸道防御功能的筛选和湿化,直接进入下呼吸道,极易造成呼吸道粘膜干燥、痰液干涸不易咳出。同时,气管切开侵入性操作引起病菌直接带入,呼吸道感染的机会明显增加,甚至会加重肺部感染。因此,气管切开患者做好呼吸道护理是预防肺部并发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的关键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7.
将60例气管切开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采用微量注射泵持续推注5%碳酸氢钠湿化呼吸道;对照组采用传统气管内定时或间断滴注5%碳酸氢钠湿化方法。结果实验组发生刺激性咳嗽、痰栓形成、呼吸道黏膜损伤出血、肺部感染概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P〈0.01)。认为对气管切开患者采用微量注射泵持续推注5%碳酸氢钠湿化呼吸道效果好,配合精心护理,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8.
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患者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药敏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侯哲 《检验医学》2006,21(1):28-30
目的分析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患者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药敏结果,指导临床用药。方法对2000—2004年医院气管插管及气管切开肺部感染患者下呼吸道送检281份阳性标本分离出的病原菌及药敏进行分析。结果共检出312株致病菌,其中革兰阴性杆菌占68.9%,革兰阳性球菌占18.9%,真菌占12.2%。绝大多数革兰阴性杆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率〈30%;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的耐药率为0。结论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患者易引起医院内肺部感染,感染的病原菌以铜绿假单胞菌为主。细菌的多重耐药现象严重,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19.
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的监测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章红萍 《天津护理》2004,12(5):291-292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肺部感染的原因及预防控制措施。方法:对64例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后发生肺部感染41例作回顾性分析。结果:肺部感染发生主经64.06%,病死率28.13%,分离出致病菌62株,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占80.33%。结论:严格消毒管理、合理应用抗生素及加强营养支持是预防和控制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肺部感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总结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89例重型颅脑损伤早期气管切开患者进行气管切开术后护理,密切观察病情.结果 本组治愈64例,好转17例,发生肺部感染8例,死亡5例.结论 对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进行有计划的、精心的护理是预防肺部感染的重要环节,可大大提高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抢救成功率,提高医疗和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