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对76对因精液异常或性交后试验异常的不育夫妇,比较了自然周期中宫腔内授精(IUI)与用克罗米芬(CC)或CC加hMG/hCG刺激排卵周期中IUI的月妊娠机率(MPO)。精液用上泳法处理。结果76例在180个自然周期中有4例妊娠(5.3%),平均每个患者治疗周期数为2.37(1~4)。44例105个刺激排卵周期中9例妊娠(20.5%)。促排卵组平均MPO0.085显著高于自然周期中的平均MPO0.022。作者认为对有正常排卵的妇女采用促排卵方法结合IUI,可提高月妊娠机率。  相似文献   

2.
209周期宫腔内人工授精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不同治疗方案对宫腔内人工授精(IUI)结局的影响,探讨较好的治疗方案以提高IUI的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62例病人209个IUI治疗周期的治疗方案,根据病人用药情况分为3组:自然周期/IUI组、尿促卵泡素(hMG/IUI)组、克罗米芬(CC)+补佳乐/IUI组,比较各组病人在注射hCG日的子宫内膜厚度、卵泡发育情况、及妊娠结局等。结果:在162例病人中,有20例获得临床妊娠,临床妊娠率为12.34%,周期妊娠率为9.56%;3组病人的年龄、不孕年限,体重指数(BM I)及基础FSH、血清黄体生成素(LH)值、E2无差异;促排卵后,CC+补佳乐/IUI、hMG/IUI组病人的卵泡数高于自然周期组,子宫内膜厚度在自然周期组和hMG/IUI组明显高于CC+补佳乐/IUI组,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妊娠结局3组分别为9、5、6。结论:IUI是治疗非输卵管因素不孕的一种有效方法,并且自然周期情况下,病人体内激素环境更接近于生理状况,能获得较好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3.
张青梅  藏惠珍  石岚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24):3774-3775
目的:分析不同促排卵方案对夫精人工授精(IUI)导管排气周期妊娠率的影响,为提高IUI周期妊娠率提供依据。方法:将200例不孕症患者进行的417个周期随机分为排气组(221周期)与未排气组(196周期),比较四种不同促排卵方案:枸橼酸氯米芬促排卵组(CC组)、尿促性腺激素促排卵组(HMG组)、枸橼酸氯米芬+尿促性腺激素促排卵组(CC+HMG组)、自然周期组(NC组)对IUI导管排气周期妊娠率的影响。结果:417个IUI周期共有50例临床妊娠,总周期妊娠率为11.99%。其中CC组、CC+HMG组对IUI导管排气周期妊娠率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NC组、HMG组对IUI导管排气周期妊娠率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促排卵方案结合IUI导管排气对提高IUI周期妊娠率是有一定临床指导意义的。  相似文献   

4.
本文回顾性分析了1986~1987年治疗的各种原因不孕的93例妇女的临床资料。检查了应用官腔内人工授精(IUI)的效果。主要指征是:异常的宫颈粘液、男性因素、排卵功能障碍、子宫内膜异位症、原因不明的不孕,仅存一侧输卵管。根据排卵情况定出三种治疗方案:①自然周期;②克罗米芬(CC)周期;③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hMG)周期。凡周期规则、月经中期自然LH 峰形成、内膜活检出现黄体相或黄体期孕激素升高者,在月经中期给予授精。如果连续4个周期IUI 未妊娠,则给予CC 或hMG 刺激排卵。按其基础体温,在排卵前2~3天,测定晨尿LH 水平监测排卵时间。在LH峰当天或翌日进行IUI。导管插入宫腔注射精液后卧床30分钟。CC 组,口服CC50~100mg,月经3~7天给药测定尿LH 峰后行IUI 1或2次。hMG组,从月经第4天始,每天2安瓿,血E_2达1000Pg/ml 时,用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10000  相似文献   

5.
刘杰  郑洁  程毓芝  吕立群  李薇  孙虹  夏敏 《中国妇幼保健》2009,24(25):3572-3574
17.98%vs 13.51%)、促排卵的3组方案之间(CC组16.48%、CC+hMG组21.51%、hMG组13.64%);2次IUI和1次IUI之间(16.36%vs 16.81%),排卵前1次和排卵后1次之间(11.32%vs21.21%),IUI治疗1周期和2周期及以上(16.36% vs 16.81%)妊娠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UI更适用于男方因素引起的不孕,在此基础上选择最恰当的授精时机是影响妊娠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自然周期和促排卵周期对IUI结局的影响。方法将380个IUI周期分为自然周期组和促排卵药物组;促排卵药物组又分为克罗米芬组(CC组)、尿促性腺激素组(HMG组)和克罗米芬+尿促性腺激素组(CC+HMG组),比较各组的临床妊娠率。结果 HMG组(16.07%)、CC+HMG组(16.81%)妊娠率显著高于自然周期组(7.51%)和CC组(7.89%)(P<0.01)。结论应用HMG和CC+HMG促排卵可提高IUI妊娠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影响宫腔内人工授精(IUI)助孕成功率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418个IUI周期资料,探讨不孕类型、既往监测排卵和指导同房史、输卵管及其环境因素、授精操作时机、子宫内膜厚度、促排卵方案及精液质量对IUI结局的影响。结果:IUI总的周期临床妊娠率为16.5%。有监测排卵、指导同房史的不孕妇女的IUI治疗成功率明显下降,输卵管及其环境异常妇女的IUI成功率显著低于正常妇女,排卵后授精周期的妊娠率高于排卵前授精周期(P<0.05);不同子宫内膜厚度、促排卵方案及精液质量组的IUI成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影响IUI临床妊娠率的主要因素是:既往监测排卵、指导同房史、输卵管及其环境因素及授精操作时机。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治疗方案对供精人工授精(AID)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7年12月在本院接受AID治疗的19 948个周期,其中自然周期14 390个,促排卵周期5558个。促排卵周期中克罗米芬(CC)、他莫昔芬和尿促性腺激素(hMG)促排卵周期分别为812、1229和491个,比较不同治疗方案的临床效果。结果:自然周期组临床妊娠率高于他莫昔芬和hMG组(OR 1.414,95%CI 1.254-1.595;OR 1.221,95%CI 1.073-1.388);CC组的临床妊娠率高于他莫昔芬组(OR=1.253,95%CI 1.062-1.478)。自然周期组的活产率高于CC、他莫昔芬和hMG组(OR 1.175,95%CI1.025-1.346;OR 1.432,95%CI1.259-1.628;OR 1.211,95%CI 1.057-1.388);CC组的活产率高于他莫昔芬组(OR 1.219,95%CI 1.021-1.455)。CC和hMG组的多胎率明显高于自然周期组(OR 7.828,95%CI 3.976-15.413;OR 13.941,95%CI 7.617-25.518);CC和hMG组的多胎率高于他莫昔芬组(OR 21.264,95%CI2.829-159.828;OR 37.871,95%CI 5.149-278.558)。结论:在AID中,排卵功能正常女性,应进行自然周期的AID手术;在促排卵周期,应首选CC促排卵方案。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中,61例妇女诊断为不明原因不孕,用其丈夫的精液进行宫腔内人工授精(IUI)。她们的平均年龄为30.5岁(SD3.9,范围在21~39岁)。所有患者经腹腔镜检查均正常,在月经周期第3d和黄体中期分别测定卵泡成熟激素(FSH)和孕酮均正常,同时其丈夫的精液也正常。 行IUI的卵巢刺激方案由单用克罗米芬(CC)或CC加入绝经期促性腺激素(hMG)两种。从月经周期的第4d开始服用CC 100 mg/d连续5 d。在CC加hMG方案中,服CC后,在月经周期的第8 d、第10 d注射hMG 150 IU两次,当主卵泡直径≥18  相似文献   

10.
利用男方精液进行人工授精(AIH)是近几年治疗非输卵管性不孕症的一个重要方法。用洗涤过的精液进行子宫内授精(IUI)广为应用。 本研究目的是,用CC或hMG治疗原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影响宫腔内人工授精(IUI)治疗结果的因素,以提高IUI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415个IUI治疗周期的240例患者的年龄、不孕年限、不孕原因、精液处理方法和处理后精子情况、IUI治疗周期数、一个周期内2次IUI以及促排卵方案与治疗结果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患者的年龄、处理后精子情况、IUI周期数和促排卵药物的使用与治疗结果有关;精液处理方法、一个周期内2次IUI和不同的促排卵方案对治疗结果没有影响。结论:患者的年龄、处理后精子情况、IUI周期数和促排卵药物的使用是影响IUI治疗结果的重要因素;一个周期内2次IUI和增加IUI的治疗周期数无法提高IUI治疗的临床妊娠率。  相似文献   

12.
当前,在进行体外受精时,应用克罗米芬(CC)和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hMG)诱发多个排卵。应用 hMG 时由于不能观察到自然 LH 峰,故用外源 hCG 促排卵。已知,无排卵或排卵稀少的妇女给予 CC 后有自然 LH 峰和排卵。但是,在自然排卵的妇女中,超排卵剂量的 CC(150mg/天×5)对排卵的影响则所知甚少。自然排卵的猴接受超排卵量的 CC 后,卵巢相对静止,卵泡期延长。在体外受精时,接受 CC 治疗的妇女大多在发生自然 LH 峰前被给予 hCG 促排卵。而体外受精的研究表明:在CC 治疗周期中,如在自然的内源 LH 峰波期间吸出卵子,则妊娠率较高。本工作目的在于明确超排卵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影响供精人工授精(AID)成功率的各种临床因素及治疗对策。方法:121对夫妇行336个AID周期,其中6例行AID联合促排卵治疗3个周期以上未孕,遂改为供精IVF。结果:336个AID周期中共34例妊娠,周期妊娠率为10.1%。自然周期192例,周期妊娠率为7.2%。自然周期行宫颈管内人工授精(ICI)102周期,周期妊娠率为6.8%(7/102);宫腔内人工授精(IUI)82周期,周期妊娠率为7.3%(6/82);输卵管内精液灌注(FSP)8例,周期妊娠率为12.5%(1/8)。促排卵周期中,CC周期76例,HMG周期68例,妊娠率分别为7.8%和20.5%,两组相比较,HMG周期的妊娠率显著高于CC周期(P<0.05);CC周期和自然周期相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在CC和HMG促排卵周期中,均以FSP的妊娠率(16.6%和33.3%)最高(P<0.005),而ICl的周期妊娠率(3.1%和12.5%)显著低于IUI(10.5%和20.5%)和FSP(P<0.01)。6对夫妇行8个周期的供精IVF,周期妊娠率为50%(4/8)。结论:手术方式和促排卵方案的选择与AID的成功率密切相关,改变手术方式和促排卵方案可提高AID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4.
1136周期宫腔内夫精人工授精临床因素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影响宫腔内夫精人工授精(Intrauterine insemination,IUI)妊娠率的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对接受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治疗的651例不孕患者1 136周期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主要分析不同的促排卵方案、IUI周期数、子宫内膜形态、内膜厚度等与妊娠率的关系。结果:1 136周期的IUI中妊娠周期93周期,周期妊娠率8.19%;<30岁、30~35岁,和>35岁妊娠率分别是8.80%、7.69%和5.42%;不同的促排卵方案(CC、hMG/hCG、hCG)的妊娠率分别为10.00%、9.00%和7.46%;hCG日内膜厚度为<8 mm、8~14 mm、>14 mm,妊娠率分别为5.61%、8.70%和12.70%;hCG日或出现LH峰当日子宫内膜形态为A型、B型、C型时,妊娠率分别是9.63%、4.55%和8.00%;重复周期IUI对提高妊娠结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施行IUI女方的年龄是影响IUI妊娠率的主要因素;多次重复周期IUI并不能显著改善妊娠结局;不同促排卵方案的妊娠结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自然周期与不同方案促排卵周期宫腔内人工授精(IUI)的临床结局.方法:将480个IUI周期分为自然周期组(n=132)、克罗米芬组(CC组,n=144)和克罗米芬+尿促性腺激素组(CC+HMG组,n=204),比较两组患者的妊娠率和流产率.结果:自然周期组、CC组和CC+HMG组患者妊娠率分别为7.6% (10/132)、17.9% (24/134)和18.6%(38/2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672,P<0.05);而CC组与CC+HMG组患者妊娠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流产率分别为10.0% (1/10)、16.7% (4/24)和18.4% (7/3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346,P>0.05);CC组与CC+HMG组患者流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尿促性腺激素联合克罗米芬促排卵治疗可以增加宫腔内人工授精的妊娠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夫精宫腔内授精(IUI)在自然周期与促排卵周期中的妊娠情况。方法:对施行宫腔内授精的394个自然排卵周期和372个促排卵周期(分为氯米芬组和尿促性组)的妊娠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其临床妊娠率、流产率和活产率。结果:各组年龄、不孕年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自然排卵组临床妊娠率为12.44%,流产率为16.33%,活产率为10.15%;氯米芬组(CC)临床妊娠率为11.03%,流产率为22.58%,活产率为7.83%;尿促性素周期组(HMG/CC+HMG)临床妊娠率为20.88%,流产率为10.53%,活产率为18.68%。尿促性素周期组临床妊娠率、活产率明显高于自然周期组及氯米芬周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MG促排卵可提高IUI的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虽不能明显降低流产率,但有使IUI流产率下降的趋势,可酌情在IUI中适当使用HMG促排卵以提高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不同促排卵方案对不明原因不孕患者宫腔内人工授精(IUI)周期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5年12月,北京市海淀区妇幼保健院生殖医学中心施行IUI的不明原因患者资料,比较自然周期组、克罗米芬(CC)组、来曲唑(LE)组、CC+HMG组和LE+HMG组行IUI的妊娠情况。结果 355对不明原因不孕夫妇行713周期宫腔内人工授精,临床妊娠80周期,临床妊娠率11.22%。各组间年龄、不孕时间、不孕类型和洗精后前向运动精子总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031、F=1.627、χ2=6.501、Z=-1.645,P均0.05)。CC、LE、CC+HMG和LE+HMG组平均排卵数均高于自然周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11.636、-8.057、-8.258、-11.497,P均=0.000),CC组、LE组和LE+HMG组HCG日子宫内膜厚度低于自然周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529、4.022、4.656,P均=0.000)。CC组妊娠率最高为15.29%,自然周期组妊娠率8.80%,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4,P=0.029)。结论不明原因不孕患者在IUI周期中采用克罗米芬促排卵,妊娠率更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不同促排卵方案用于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患者宫腔内人工授精(Intrauterine insemination,IUI)的临床疗效及成本效果分析。方法病例来源于2011年1月-2015年1月期间来该院生育技术科就医接受IUI不孕症患者90例,共145个治疗周期,按随机数字表法将纳入病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应随机数字偶数者为观察组(78个IUI周期),奇数者为对照组(67个IUI周期)。对照组进行自然周期排卵IUI,观察组采取促排卵方案进行IUI,并将其按照采取不同的促排卵方案分为3组,分别为克罗米酚(CC)组、来曲唑(LE)组及人类绝经期促性腺激素(HMG)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妊娠结局及观察组内的不同促排卵方案下患者的妊娠结局和成本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妊娠率及多胎人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203,P0.05;χ~2=4.448,P0.05),两组患者中发生流产及异位妊娠的人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1.172,P0.05;χ~2=0.865,P0.05);LE组的妊娠率明显高于C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139,P0.05),其余各促排卵方案之间的妊娠率、流产人数、异位妊娠、多胎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789,P0.05);LE组获得单位效果所需花费的成本最少,方案最优。结论促排卵周期IUI妊娠率明显高于自然周期IUI,且未明显增加流产及异位妊娠人数,CC促排卵效果好,花费少,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1988年12月至1990年9月,132例不孕病人应用人绝经后促性腺激素(hMG),同时IUI共计治疗432个周期。全部病人均经精液分析、性交后试验、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腹腔镜检查。多数病人进行了免疫试验。检查若有异常,常规行相应治疗。6个月以上不成功者行SO—IUI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不同促排卵药物及其配伍用于PCOS患者行宫腔内人工授精(IUI)的临床效果,筛选最优促排卵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行PCOS患者IUI 634个周期,根据所采用的不同促排卵方案分成氯米芬(CC)组(84周期)、来曲唑(LE)组(76周期)、尿促性腺激素(HMG)组(153周期)、卵泡刺激素(FSH)组(45周期)、CC+HMG组(96周期)、CC+FSH组(75周期)、LE+HMG组(49周期)和LE+FSH组(56周期)等8组,比较各组患者的基本特征、卵泡发育情况、子宫内膜厚度、促性腺激素(Gn)使用天数及总用量、IUI结局和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Gn组(FSH组、HMG组)及CC联合药物组(CC+HMG组、CC+FSH组)的优势卵泡数和排卵数均多于单纯口服药物组(CC组、LE组)与LE联合药物组(LE+HMG组、LE+FSH组)(P0.05);8组中以LE组的单卵泡发育成熟率(82.89%)最高(P0.01);到达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日天数HMG组、CC+HMG组、LE+HMG组均多于单纯口服药物组(CC组、LE组)(P0.05);CC组手术日子宫内膜厚度及手术日子宫内膜厚度8mm的比例低于其余各组(P0.05);联合药物组(CC+HMG组、CC+FSH组、LE+HMG组和LE+FSH组)使用Gn的天数及总量均低于Gn组(P0.05);临床妊娠率CC组最低(P0.05),其余各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4例轻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均出现在Gn组,14例多胎妊娠出现在Gn组(11例)和联合药物组(3例)。结论:CC组妊娠率较低,可能与其抗雌激素作用影响子宫内膜厚度有关;LE组的单卵泡成熟率高,妊娠率满意;Gn组与联合药物组的临床妊娠率相当,但单独使用Gn伴随较高的OHSS发生率和多胎妊娠率,而联合促排方案则可明显减少Gn的使用天数及总使用量,减少OHSS的发生率和多胎妊娠率,因此,联合促排方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