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临床上部分急性白血病或慢粒急变的病例,其外周血白细胞计数>100×10~9/L,即谓高白细胞性急性白血病(Hyperleukocy Acute Leukemia。以下简称HAL)属于白血病一种特殊症状群。我院自1982年1月~1988年4月共诊治22例,其中大部分病例临床症状凶险,出血倾向严重,病情急速变化,病程短促,难以获得缓解,与一般急性白血病不同,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资料来源 (1)本组资料为我院1969年7月末至1974年10月,内、儿科收住院的各类白血病病例,此100例均据临床、血象、骨髓象确定诊断,部分病例用组织化学染色以鉴别细胞类型。 (2)重复住院者在病例数中不予累计。 (3)急性白血病包括亚急性,慢性白血病急变则归于慢性类型。  相似文献   

3.
白血病的分型,一般根据临床特点,细胞形态学,细胞化学染色,细胞活体观察等,但对少数病例的分型,目前存在一定困难。自溶菌酶的测定用于临床,为白血病分型提供了又一有力根据,使白血病分型开创了酶学分型新方法。我院对1978  相似文献   

4.
王真勤 《河北医药》2004,26(6):502-502
慢性中性粒细胞白血病(chronic neutrophilic leukemia,CNL)是一种少见类型的慢性白血病,临床上以成熟中性粒细胞持续增多,脾大为主要特征。1920年首先由Tuohy描述,以后国内外陆续有病例报道。鉴于本病目前还没有统一的诊断标准,且易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类白血病反应相混淆,本文就国内29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5.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以下简称急淋)细胞形态分型有助于治疗方案的选择与预后的判断。我们参照1978年全国白血病防治研究协作组的分类,对30例初治成人急淋进行分型并分析其与临床预后的关系。资料与方法一、病例我院内科于1975~78年间收治急淋初治病例共98例,收集其中临床资料,血片及骨髓片俱全的30例以供分析。其中男19例,女11例。  相似文献   

6.
白血病是一类造血干细胞的克隆性恶性疾病。其克隆中的白血病细胞失去进一步分化成熟的能力而停滞在细胞发育的不同阶段。在骨髓和其他造血组织中白血病细胞大量增生积聚 ,并浸润其他器官和组织 ,而正常造血受抑制[1 ] 。白血病的诊断与治疗近年有长足进展。现将近 5年来 1 0 5例白血病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合文献探讨如下。临床资料  1 998~ 2 0 0 2年西双版纳州医院及云南省农垦第一职工医院白血病病例资料 1 0 5例。其中男 62例 ,女 43例。年龄 1~ 80岁。全部病例均经血象、骨髓象及细胞组织化学染色 ,符合白血病诊断标准[2 ] 。 1 0 5…  相似文献   

7.
目的提高对白血病关节炎的认识并与其他类型的关节炎进行鉴别。方法对我院收治的3例白血病关节炎病例进行分析和总结,同时结合文献复习与国内外的相关文献进行比较。结果白血病关节炎具有不同于一般关节炎的一些临床特征,包括关节疼痛重、肿胀轻,但偶有大量关节积液;常伴乳酸脱氢酶显著增高;非甾体抗炎药效差,但化疗有效。结论白血病关节炎需要统一诊断标准,以便引起风湿病专科和血液病专科医师的重视,从而使白血病关节炎成为某些白血病早期诊断的重要线索,使白血病得到早期诊断及治疗。  相似文献   

8.
白血病是小儿时期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为探讨小儿白血病的诊断和治疗,现将本科自1981年1月至1983年12月间收治的资料较完整的82例分析如下。临床资料一、诊断与分型:本组病例根据临床症状、体征及血液学检查(血象和骨髓象均由省血研室鉴定)而确诊。其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  相似文献   

9.
随着对正常及病理巨核细胞生成的研究不断深入,巨核细胞与各种血液病的相互关系更受重视。我们对近三年资料完整的100例急性白血病住院患者在不同病程的骨髓象303份进行了观察,试图对急性白血病巨核细胞质与量及其动态变化作一探讨,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100例急性白血病患者系1989年~1991年经临床、血象、骨髓象、组化染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观察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难治性白血病的临床疗效。方法:确诊难治性白血病病例66例,随机分为2组,即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化疗组与单纯化疗组,每组33例,两组患者分别给予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化疗与单纯化疗治疗,然后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种治疗方法疗效有显著差别(P〈0.05),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化疗组疗效优于单纯化疗组。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化疗可以提高难治性白血病的缓解率。  相似文献   

11.
谢东  曹洁  任恺 《贵州医药》2001,25(3):240-240
急性白血病患者存在免疫缺陷 ,加上强烈化疗导致粒细胞减少 ,极易并发感染。部分患者因严重感染死亡或因感染被迫暂停化疗。因此感染一旦发生须及时控制 ,但病原菌分离及抗菌素敏感性测定费时较多 ,且不少病例不能培养出致病菌 ,故经验性选择抗菌素治疗显得十分重要。本文对 1994年 1月以来 10 4例急性白血病合并细菌性感染的住院患者 ,经验性选择抗菌素的临床疗效作一分析。1 病例与方法1 1 病例资料 经血象、骨髓细胞形态、细胞化学和免疫学检查确诊为急性白血病 ,并确定合并中度以上细菌感染的患者 10 4例。男性 6 5例 ,女性 39例 ,年…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白血病诊断情况进行系统分析,探讨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76例白血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本组患者均接受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器的血常规检查,观察患者外周血三系细胞的变化情况,并进行染色处理,检查异常细胞,探讨仪器检测和手工分型结果的一致性。结果:本组患者中,有慢性白血病32例,急性白血病44例;两类白血病患者的三系细胞有明显变化,白细胞数明显增加,且慢性白血病高于急性白血病,血红蛋白、血小板变化明显,均存在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52例有直方图病例中,仪器警示存在异常白细胞病例有41例,其中7例仪器无警示的通过外周血涂片检测均存在异常细胞。结论:临床白血病标本检测的影响因素较多,全自动血液分析仪会出现一定偏差,为提高不典型白血病的诊断率,应对各种异常情况进行染色检测,并将该项检测纳入血常规。  相似文献   

13.
急性白血病治疗的关键在于早期实施连续强烈化疗,达到完全缓解后实施巩固治疗,是提高白血病长期无病生存率的重要环节。然而急性白血病在争取完全缓解的化疗过程中,往往必需经过一个骨髓抑制阶段,此阶段易感染、出血,是致死原因。在急性白血病化疗过程中如何缩短骨髓抑制期是一个主要问题。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对造血有促进作用,我们观察rHG-CSF疗效,现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病例选择:rhG-CSF组与对照组的一般临床资料见附表。两组在年龄、性别、诊断、化疗方案大致相同,对照组采用以前病例,未用rhG-CSF.附表 …  相似文献   

14.
纤维蛋白(原)溶解系统异常是急性白血病出血的重要原因之一,近年来已引起临床工作者的重视。我们对急性白血病患者的血浆纤溶酶原、血浆激肽释放酶原、血浆总纤溶活性进行了检测,期望了解此类病人的纤溶变化,以便早期发现,及时治疗。材料与方法病人组:选择本院住院的各类型白血病人30例,其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16—68岁(中位数39.37岁)。全部病例均经临床、血象、骨髓象及组织化学染色检查确诊,其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4例。  相似文献   

15.
许多恶性骨髓增生性疾病可有小巨核细胞出现,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粒)、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性变(慢粒急变)巨核细胞的量与质的改变尤为突出,其小巨核细胞的数量仅次于全髓细胞白血病而居于第二、三位。基此本文对1979~1986年我科收治的29例骨髓、血片及临床资料较为完整的慢粒、慢粒急变病例做了进一步的回顾性总结。  相似文献   

16.
由于现代化疗的进展,急性白血病的缓解率已进一步提高,生存期明显延长;但严重的感染,特别是败血症的发生已成为影响疗效、甚至危及生命的突出问题。现将我院1976年1月至1987年3月经培养证实,发生败血症的成人急白33例(患同期急白住院病例的14.6%)临床观察结果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病例:33例均为住院病人,经骨髓检查确诊为白血病。其中急淋11例(包括2例淋巴瘤细胞白血病),急非淋20例(M_1 3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提高对生物药品导致骨髓坏死的认识,并探讨骨髓坏死的原发病、发病机理、临床特点、诊断以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病例,对病例特点进行分析,讨论骨髓坏死与原发疾病、应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关系。结果骨髓坏死可发生于急性白血病的不同阶段,在化疗后骨髓抑制期应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可出现骨髓坏死,常与粒细胞缺乏期G-CSF半衰期较正常情况下延长,刺激骨髓内细胞增生,加重微循环障碍,致骨髓缺血缺氧有关。结论急性白血病缓解状态下,由药物导致的骨髓坏死如诊断及时准确则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8.
链褐霉素是一种新的抗肿瘤抗菌素。二年来,我院应用链褐霉素治疗急、慢性白血病18例,其中慢性白血病13例。现将慢性白血病的临床观察,介绍于后,供参考。临床资料本组13例中慢粒11例(莆田地区医院1例),慢淋2例。均经骨髓细胞学检查、组织化学染色鉴定,部分病例作了免疫学指标测定确诊。除2例慢粒、1例慢淋为复治外,其余均为初治病例。13例中男11例,女2例,年龄最小12岁,最大56岁,35岁以上占46.1%。  相似文献   

19.
费城染色体有望彻底根除 费城染色体于1960年在费城发现,是一种在95%慢性骨髓白血病病例中及其它类型的白血病病例中都有发现的染色体。 ABL-BCR费城染色体由22号染色体与9号染色体的长臂部分易位而产生,9号染色体上急性原始细胞性白血病(ABL)原癌基因被转运到  相似文献   

20.
颅内出血是急性白血病最为严重并发症及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分析我院23例急性白血病颅内出血死亡病例,认为严重血小板减少,高白血病细胞血症为主要危险因素.此外与白血病细胞类型及病程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