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是发生于使用促排卵药物而致的医源性疾病,临床可引起OHSS的药物有:枸椽酸氯底酚、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绝经妇女尿促性激素(HMG)、尿促卵泡成熟激素(UFSH)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URH)等。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的发生率与选择促排卵药的适应症、药物品种、剂量、给药方法以及个体感受性有关。根据卵巢肿大情况及临床表现可分为轻、中、重三度[1]。一、临床资料及结果本科1996年1月~1999年6月共收治OHSS6例,年龄24~34岁,平均27岁。其中重度伴早孕二例,中度4例。…  相似文献   

2.
B型超声在诊断和治疗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药物诱导排卵法治疗排卵功能障碍性不孕症中 ,发生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 (OHSS)比较常见 ,发生率为 2 0 %。B超引导刺破卵泡或抽取囊肿液和胸腹水。提高受孕率 ,降低严重并发症 ,有很高的应用价值。现报告 35例用超声技术诊断与治疗OHSS病例。1 资料与方法1998年至 2 0 0 0年 4月间 ,我们在应用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 (HMG)、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HCG)等药物促排卵治疗中 ,发现 35例临床疑诊OHSS患者 (本组资料 2 1例来自温州中山医院 ,其余来自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年龄 2 5~33岁 ,平均 2 7± 3.5岁。采用仪器 :GE…  相似文献   

3.
B超诊断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并多胎妊娠山西省妇幼保健院B超室孙建芳,黄勇跃,牛建梅,郭岩邮政编码030013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MG-HCG),诱发排卵治疗不孕症中最主要和严重的并发症就是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文献报道OH...  相似文献   

4.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的观察和护理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 (Ovarianhy perstimulationsyrdromeOHSS)是应用促性腺激素诱导排卵引起的一种严重并发症[1] 。文献报道[2 ] ,在促排卵治疗和辅助生育技术过程中 ,OHSS的发生率为 1%~ 14% ,重度为 0 5 %~ 2 %。本组 2 89个治疗周期 ,发生 2 0例 ,发生率为 6 9% ,重度为 5 2 8%。患者均为医源性。我院生殖医学中心自 1992年 1月至 1997年 1月共收治医源性OHSS 2 0例 ,经有效治疗和护理均康复出院。 1997年以后采用了综合措施预防OHSS ,未出现 1例重度OHSS。现将医源性OHSS…  相似文献   

5.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的护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黎荔 《现代护理》2002,8(7):524-524
助孕技术 ,特别是超促排卵治疗及胚胎移植前后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HCG)的使用 ,常可导致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 ,它严重威协着生命[1] 。OHSS临床特点为 :体重、腹围迅速增加 ,恶心、呕吐、腹泻 ,双侧卵巢增大 ,高雌激素血症、腹水、胸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血液高凝状态、血液浓缩和尿少等。严重者可出现多器官损害与衰竭、血栓形成、DIC甚至死亡。一旦OHSS患者临床妊娠 ,可使OHSS症状加重 ,病情延长 ,重者可引起流产。通过对 12例OHSS患者的护理 ,可使OHSS症状减轻 ,避免了DIC、心肝肾功能、成人呼…  相似文献   

6.
朱慧 《护士进修杂志》2001,16(4):319-320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症 (OHSS)是诱发排卵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引起本病的促性腺激素类药物主要有 :克罗米芬、HMG、HCG、GnRH等。在诱发排卵治疗时 ,由于卵巢对促性腺激素的刺激产生过度反应 ,从而生成多个卵泡 ,发育并分泌过多雌激素 ,引起卵巢增大。在临床上轻者表现为月经失调、月经稀少 ,继而闭经 ,引起腹痛腹胀、体重增加 ,严重者导致胸水、腹水、电解质紊乱、肝肾功能损害 ,甚至危及生命。我院于 1999年 10月收治了一例应用HMG、HCG导致的卵巢过度刺激综合症患者 ,经严密监测 ,精心治疗和护理 ,痊愈出院 ,现报告如…  相似文献   

7.
1997年1月~1998年5月间我院收治4例因促排卵所至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varianhyperstimulationsyndrome(OHSS),现就其临床特点、治疗及预防作一讨论。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4例,年龄24~31岁,平均26岁...  相似文献   

8.
一例应用促排卵药物致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患者的护理刘春兰,石素英1病例介绍患者女,23岁,因原发不孕、月经稀少,在外院用人工周期治疗3个月后,又用2个疗程氯米芬治疗。在月经第6天用人尿促性激素(HMG)治疗,150U肌内注射,1次/日,共6天;月经...  相似文献   

9.
1例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振华 《现代护理》2001,7(3):64-65
随着医学生殖技术的发展 ,体外受精与胚胎移植 (IVF—CF)已广泛应用于临床 ,而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 (OHSS)是促性腺激素诱发排卵中较常见的并发症。我院于 1999年 4月对 1患者进行促排卵助孕治疗时出现重度OHSS ,经过精心治疗和护理 ,患者康复出院 ,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病例介绍患者 ,女 ,30岁 ,1999年 3月 2 3日因婚后 5年 ,宫外孕手术 2次分别切除双侧输卵管 ,入院要求行助孕治疗。采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联合卵泡刺激素与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长周期治疗方案 ,于 4月 11日行胚胎移植术 ,4月 16日出现腹胀、恶心…  相似文献   

10.
体外受精和胚胎移植 (IVF -ET)是指从妇女体内取出卵细胞 ,在试管内受精 ,待发育成早期胚胎后再移植到子宫内发育成胎儿的全过程 ,又称试管婴儿[1] 。其中超促排卵治疗及胚胎移植后的HCG健黄体治疗均可导致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 (OHSS)。OHSS患者典型的临床表现有双侧卵巢增大 ,高雌激素血症、腹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血液高凝状态、血液浓缩和少尿等。严重者可出现肾脏功能衰竭、血管栓塞、DIC和死亡。一旦IVF -ET临床妊娠 ,可使OHSS症状加重 ,病程延长 ,重者还可以导致流产或胎死宫内。通过对 8例IVF -E…  相似文献   

11.
人绝经后尿促性腺素 (HMG)与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在治疗垂体促性腺功能低下或垂体性腺功能轴紊乱造成的排卵障碍之妇女有诱导卵泡成熟和排卵的功效 ,本文用国产HMG和HCG诱发排卵 30例共 45个周期 ,临床观察结果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治疗对象  30例长期无排卵 ,且切盼生育者 ,输卵管通畅 ,丈夫精液正常 ,年龄 2 5~ 36岁 ,其中下丘脑垂体功能下性闭经 2例 ,多囊卵巢综合征 (PCOS) 8例 ,继发性I°闭经 6例 ,无排卵月经稀发或月经不规则 14例 ,后三者病例均经克罗米酚促排卵无效。1 2 用药方法 对于下丘脑垂体功能低…  相似文献   

12.
超促排卵致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生殖中心2000年2月至2002年4月用促卵泡激素/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FSH/HCG)限制性超促排卵后体外受精 -胚胎移植 (IVF-ET) ,共162个周期 ,其中4例发生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 (OHSS) ;2例原发不孕患者用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HMG/HCG)促排卵 +人工受精亦发生重度OHSS。现将6例患者的护理经验总结如下。1一般资料6例患者年龄在29~31岁 ,用HCG后三天出现腹胀 ,一周后腹胀加重 ,有恶心、呕吐、食欲下降、呼吸困难、少尿等症状住院治疗。入院时间为7~15天 ,症状缓解时间为用HCG后20~30天。结果 :1例人工…  相似文献   

13.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的观察和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孕症是妇科的常见疾病 ,近来资料显示 ,不孕症约占已婚夫妻的8 %[1]。虽然生育技术的迅速发展 ,宫腔内人工受精 (IUI)和体外受精一胚胎移植 (IVF—ET)的应用广泛 ,人工合成促性腺激素诱发排卵的应用为普遍。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varianhyper-stimulationsyndrome,OHSS)是药物促排卵治疗中出现的最严重的并发症 ,其发生率为20 %[2]。引起OHSS的药物有 :枸橼酸克罗米芬 (CC)、绒毛膜促性腺素 (HCG)、绝经妇女尿促性腺激素 (HMG)、尿促卵泡成熟激素 (UFSH)和促性腺激素 (GnRH)等。它多见于年轻瘦弱妇女 (年龄<35岁 )、多囊卵巢…  相似文献   

14.
由于辅助生育技术的开展,大量促排卵药的应用,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发病率逐年增加。其主要病理变化是:卵巢增大,表现为多发性滤泡及黄体囊肿伴间质水肿;急性血液的外溢,产生胸腹水甚至全身水肿,后者是发病与死亡的主要原因。本院于1999年2月6日收入一名由中药保胎引起的OHSS剖腹产术后并发心跳呼吸停止的患者,在护理病人的过程中,我们充分运用护理程序这一科学的工作方法,为病人实施整体护理,使病人得以很快康复出院。现将护理过程介绍如下。1 病例介绍患者,女,31岁,已婚,G4P0孕24+周,双侧黄素囊肿穿刺术后15天,胸闷气急半…  相似文献   

15.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varian hyperstimulation syndrome.简称之为OHSS)是近年来辅助生育技术控制性超促排卵中的常见并发症,国内外报道其发生率为8.4~23%.重度发生率为0.8~3%。我院自2000年12月~2002年12月对不孕夫妇采用人类绝经期促性腺激素(hMG)促排卵行宫腔内授精(IUI)180周期及对不孕夫妇采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  相似文献   

16.
不孕症患者促排卵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克罗米酚和尿促性腺素治疗无排卵性不孕症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将140例无排卵性不孕症患者分成两组:尿促性腺素治疗组(HMG组)50例和克罗米酚治疗组(CC组)90例。结果两组药物的促排卵效果无显著差异,但是HMG组用药后产生的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和全身反应明显高于CC组。结论克罗米酚做为促排卵药较安全,不易发生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比较而言,尿促性腺素容易引发并发症,且易出现全身反应。采用B超监测卵泡发育,能指导促排卵药应用,减少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病人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璐 《护理研究》2004,18(10):906-907
在采用促性腺激素超促排卵以获取健康卵子,体外受精后行胚胎移植过程中,常出现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varianhyper stimulationsyndrome ,OHSS)。典型的OHSS以双侧卵巢增大、高雌激素血症、腹水、电解质紊乱、血液浓缩和少尿为特征,甚至可出现肾衰竭、DIC和死亡[1] 。目前,除对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3种不同促排卵治疗方案对多囊卵巢综合征促排卵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120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促排卵治疗方案分为三组,氯米芬组40例患者,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组40例患者,联合治疗组40例患者,对比三组患者的hCG注射日血清激素水平、成熟卵泡个数、子宫内膜厚度以及妊娠、排卵、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流产发生率。结果: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组黄体生成素水平明显高于氯米芬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氯米芬组和联合治疗组雌二醇水平明显高于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三组患者睾酮水平对比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患者成熟卵泡个数明显多于氯米芬组和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组和联合治疗组子宫内膜厚度明显大于氯米芬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组与联合治疗组妊娠和排卵发生率对比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组与联合治疗组妊娠和排卵发生率明显高于氯米芬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组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发生率明显高于联合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三组患者流产发生率对比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米芬联合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促排卵效果显著,能降低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发生率,促进妊娠率提高。  相似文献   

19.
张亚君 《上海护理》2004,4(1):33-33
卯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是指促性腺激素诱发排卵引起的症候群,严重的OHSS可发生危及生命的并发症。现将我科2例重度OHSS患者的护理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 2002年7月~2002年10月,共收OHSS患者2例,其中1例因促排卵治疗33 d,腹胀进行性加重18 d,尿少7 d,呼吸困  相似文献   

20.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是由于只用超促排卵药物导致的严重的医源性疾病,选择有效的心理护理方式是帮助患者治疗和康复的重要环节[1~2].本研究对我院收治的60例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护理情况进行观察和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