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胎儿肢体缺失的产前超声诊断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胎儿肢体缺失的超声表现与产前超声诊断价值.方法采用连续顺序追踪超声法(SGSA)对29例产前超声检查的孕妇行胎儿肢体检测,并对引产后胎儿标本行模拟宫内超声检查.结果29例胎儿共有12种66个肢体缺失,产前超声共检出15例51个肢体缺失,其中23例肢体缺失合并其他畸形,仅有6例为单独肢体缺失;14例胎儿的15个肢体缺失漏诊.结论SCSA是产前超声诊断胎儿较大肢体缺失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联合超声检查法在诊断胎儿先天性肢体畸形中的价值.方法 对受检胎儿联合应用连续顺序追踪法(SCSA)和平行移位检查法(PME)观察胎儿四肢形态和膝关节屈曲方向.结果 应用单纯SCSA法,产前超声诊断肢体畸形的阳性诊断率为19.23%(5/26),联合超声检查法的阳性诊断率为30.77%(8/26).结论 在筛查下肢大关节异常方面,PME法能弥补单纯SCSA法的不足,应用联合超声检查法可明显提高阳性诊断率.  相似文献   

3.
胎儿肢体畸形的产前超声检查最适时间探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探讨超声在产前诊断胎儿肢体畸形(FLM)的临床价值和最适检查时间.方法 采用连续顺序追踪超声法(SCSA),对33 438例产前超声检查已确诊有FLM的全部畸形儿,记录超声检查时间和结果并与引产或产后结果对照.结果 FLM[指胎儿短肢、缺肢、手或足形态异常等畸形和胎儿指(趾)畸形],畸形发生率约为4.48‰.产前超声诊断FLM中胎儿短肢、缺肢、手或足形态异常等畸形和胎儿指(趾)畸形的符合率分别为71.7%和1.0%.产前超声筛查FLM中胎儿短肢、缺肢、手或足形态异常等畸形在孕17~20周诊断符合率为72.2%.结论 超声筛查是产前诊断FLM的必要手段,在孕17~20周开始进行初次产前超声筛查能早发现FLM.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产前超声诊断胎儿持续性右脐静脉合并畸形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产前超声诊断持续性右脐静脉合并畸形的胎儿超声声像图表现进行总结分析.结果:64例持续性右脐静脉胎儿中产前超声检查48例胎儿未合并畸形,孕妇均正常分娩,新生儿健康;合并结构畸形的胎儿16例,畸形检出率25.0%(16/64).其中心脏异常6例,骨骼及肢体异常5例,神经系统异常、胸部异常各3例、消化系统异常2例,颜面部异常1例、泌尿生殖系统异常1例;合并畸形种类以单发多见,畸形部位以心脏、骨骼及肢体异常为主.结论:产前超声检查是早期发现持续性右脐静脉胎儿及合并畸形的首要方法,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连续顺序追踪超声法诊断胎儿桡骨畸形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目的 了解胎儿桡骨畸形的超声声像特征,提高胎儿桡骨畸形的产前检出率。方法 遵循连续顺序追踪超声法(SCSA)检查胎儿肢体,并对引产后胎儿标本行模拟宫内超声检查和(或)X线检查。结果 采用SCSA法于产前共明确诊断13例胎儿桡骨畸形,漏诊3例产前均未严格遵循SCSA法检查。通过比较产前产后声像特征,发现桡骨畸形主要有桡骨完全缺如或发育不全和桡偏手畸形,从声像图上可将桡骨畸形可分为3型:Ⅰ型,桡骨完全缺如;Ⅱ型,桡骨部分缺如;Ⅲ型,桡骨发育不全。Ⅰ型桡骨完全缺如又可分为:Ⅰa型,桡骨完全缺如并大拇指缺如;Ⅰb型,桡骨完全缺如并大拇指发育不全。结论 掌握SCSA法和桡偏手畸形特征是提高产前检出桡骨畸形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6.
张霞  周建千  张艺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1):5266-5267
目的探讨产前超声检查对胎儿肢体畸形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8例肢体畸形胎儿的产前超声图文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产前超声诊断胎儿肢体畸形15例,漏诊13例,检出率53.57%。产前超声对全身性骨发育不良(软骨发育不全、成骨发育不全)和肢体局部畸形(肢体缺失、先天性马蹄足内翻、指趾畸形)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5.7%和42.86%。结论产前超声检查对胎儿肢体畸形的诊断准确性较高,是产前诊断胎儿肢体畸形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动态三维超声在产前诊断胎儿肢体畸形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862例孕妇进行胎儿肢体二维超声常规检查,对二维超声检查怀疑有肢体畸形的病例进行动态三维超声检查,并与引产或生产结果对照.结果 862例孕妇中有21例孕妇有生产或引产结果对照.21例胎儿肢体畸形的孕妇产前超声诊断19例肢体畸形共12种32处,诊断不全1例(2处),漏诊1例,产前动态三维超声诊断的准确率为90.5%;二维超声诊断的准确率为61.9%,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动态三维超声可明显提高胎儿肢体畸形产前诊断的敏感性及准确度.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采用二维、三维超声及连续顺序追踪超声法对胎儿肢体畸形产前超声诊断。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7月在我院产检发现胎儿肢体畸形的50例孕妇的产前超声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孕妇均采用了二维和三维超声检测,且均采用连续顺序追踪超声法进行检查。观察并比较其产前超声诊断与产后结果;观察并比较两种超声检测方式对胎儿肢体畸形部位和细节检出准确率情况。结果:产后证实胎儿肢体畸形共41例,产前超声诊断共检出32例,其中漏诊9例,产前超声诊断符合率为78.0%;产后证实胎儿肢体畸形有6种32处,二维超声检测对三维超声检测胎儿肢体局部畸形部位和细节的准确率均明显高于二维超声检测方式(P0.05)。结论:在对胎儿肢体畸形的产前诊断中,二维超声联合三维超声检测利用连续顺序追踪超声法可有效检测胎儿肢体畸形,应用连续顺序追踪超声法可以进一步减少胎儿肢体畸形的漏检率,相比于二维超声诊断,三维超声诊断可以更加准确、清晰、直观的反应胎儿肢体畸形的部位以及细节,更有利于提高胎儿肢体畸形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胎儿手足畸形产前超声显示率偏低的原因及连续顺序追踪超声法在显示胎儿指趾畸形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25 445例产前超声筛查胎儿肢体畸形的孕妇分为两组:常规超声筛查组12 021例,仅在中孕期对胎儿上下肢长骨(肱骨和股骨)进行1次观察,而连续顺序追踪超声筛查组在中孕早期(孕13~14周)测量胎儿颈项透明层(NT);在中孕期(孕19~24周)系统筛查时对胎儿肢体进行第2次检查,观察手足时加用弧形扫查法与三维成像,对胎儿上、下肢长骨运用连续顺序追踪超声法检查后,对手掌或手指的观察采用以腕关节桡侧或尺侧为支点声束指向指尖作180° 弧形扫查,并适当侧动探头,在对胎儿脚掌或脚趾的观察时采用以踝关节背侧或足跟为支点声束指向趾尖作100°弧形扫查.发现畸形,特别是可疑畸形或显示欠清楚时,采用三维表面成像检查,观察图像并确定胎儿肢体手、足有无异常,并对两组胎儿手足畸形检出率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25 445例产后或引产后证实胎儿手足畸形146例,228处畸形,手足畸形发生率为0.57%(146/25 445),单发畸形26例(17.8%,26/146),多发畸形120例(82.20%,120/146).其中常规筛查组胎儿手足畸形68例(0.57%,68/12 021),106处畸形;追踪筛查组胎儿手足畸形78例(0.58%,78/13 424),122处畸形;两组胎儿手足畸形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46例手足畸形胎儿共8类228处畸形,其中畸形手33例,畸形44处;裂手或裂足3例,畸形8处;指(趾)缺如19例,畸形23处;重叠指10例,畸形12处;指骨缺失12例,畸形25处;多指趾21例,畸形39处;并指趾7例,畸形12处;足内翻41例,畸形65处.常规筛查组产前超声显示胎儿手足畸形18例(26.47%,18/68),指(趾)畸形均未显示(0/31);追踪筛查组产前超声显示胎儿手足畸形55例(70.51%,55/78),指(趾)畸形38例(63.33%,38/60);两组胎儿手足畸形产前超声显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46例手足畸形胎儿合并神经(26例)、循环(13例)、消化(10例)、泌尿(10例)、骨骼系统(30例)畸形 89例(60.96%,89/146).常规筛查组手足畸形胎儿合并其他系统畸形 41例,产前超声显示22例(53.66%,22/41),追踪筛查组合并畸形48例,产前超声显示36例(75.00%,36/48).两组胎儿手足畸形合并其他系统畸形产前超声显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追踪筛查组12例手足畸形胎儿行染色体检查,其中染色体异常6例(18-三体4例,21-三体2例).结论 胎儿手足畸形种类多,形成原因复杂,受胎儿姿势、羊水量多少影响,产前超声不易观察到手足(指、趾)畸形,显示率偏低.至17孕周时胎儿各节指(趾)骨才全部骨化,此阶段不是检查手、足畸形的最佳时机;18~20孕周胎手多呈伸手或半伸手状态,19~24孕周胎足多可显示,此阶段是胎儿手足畸形最佳检查时机.连续顺序追踪超声法结合弧形旋转法观察胎儿手足,有助于孕早期检出胎儿手足畸形,特别是指(趾)畸形.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胎儿颜面部少见畸形的产前超声表现与显示方法,提高此类畸形的产前检出率.方法对近40 000例胎儿颜面部进行冠状、横切及矢状切面超声扫查,当上述两个正交方向的切面均表现出畸形特征时,才作出颜面部少见畸形的诊断.将引产后的胎儿标本行模拟宫内超声检查.结果产前超声共检出36例胎儿颜面部少见畸形(36/39),漏诊3例;产前超声检出每例胎儿畸形累及面部一个或多个器官,按畸形的类型分类,共计80处(80/84),漏诊4处.在产前超声所示畸形的类别中以小下颌畸形最常见(17/80),最严重的面部畸形为独眼畸形(5/80).结论产前超声检查可准确显示胎儿颜面部,是诊断胎儿颜面部少见畸形可靠的影像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