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吲达帕胺联合贝那普利对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98例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给予贝那普利片,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吲达帕胺片,治疗8周后比较两组血压和心功能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压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的各项心功能指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径(LVSSVI)、左室舒张内径(LVEDVI)和左心室舒张早期与舒张晚期充盈速度的比值(E/A)等心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吲达帕胺联合贝那普利治疗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有较好的降压效果,并能逆转左心室肥厚,对心功能的改善效果也比较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福辛普利与吲达帕胺联合治疗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将88例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用药组和对照组,评价治疗前后血压、心功能等指标变化。结果:治疗8周后联合用药组总疗效率高于对照组(尸〈0.05)、血压下降更显著(P〈0.01)、LVEF、E/A提高更为明显(P〈0.05)。结论:福辛普利与吲达帕胺联合治疗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临床症状改善更明显,血压控制更理想,是一种有益的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贝那普利和吲达帕胺合用对高血压患者血糖、血脂代谢的影响。方法 86例轻中度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贝那普利和吲达帕胺联合治疗(A组)和对照组:单用贝那普利(B组),76例完成研究(A组40例,B组36例),服药12个月,观察血压、血糖、血脂、血钾等的变化。结果 A组降压总有效率显著高于B组(97.5%VS77.8%,P〈0.01),治疗后血糖和血脂升高;其中30例患者停服吲达帕胺后,血糖和血脂改善。结论 贝那普利和吲达帕胺联合应用比单用贝那普利能更有效降低血压,但长期应用可恶化血糖和血脂代谢。而单用贝那普利能改善高血压患者血糖和血脂代谢。提示吲达帕胺可诱发糖尿病。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贝那普利联合吲达帕胺治疗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患者的疗效。方法将60例高血压合并心衰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2组患者均给予强心(洋地黄)、利尿(氯噻酮)以及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等治疗。观察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贝那普利(初始剂量)5mg,1次·d-1,必要时可根据患者耐受程度增加至10mg·d-1;吲达帕胺2.5mg,1次·d-1。2组均6个月为1个疗程。6个月后对2组患者的血压(SBP、DBP)、左室射血分数(LVEF)、6min步行距离的变化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2组患者在治疗前SBP、DBP、LVEF和6min步行距离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6个月后2组患者SBP和DBP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观察组下降更为明显;LVEF和6min步行距离较治疗前明显增加,观察组增加更为显著(均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贝那普利联合吲达帕胺治疗高血压合并心衰可协同获得降压效果,改善患者心功能,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吲达帕胺联合厄贝沙坦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临床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4年9月来我院就诊的90例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吲达帕胺方案治疗,观察组给予吲达帕胺联合厄贝沙坦方案治疗。治疗3个月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血压、肾功能及微量白蛋白(m Alb)等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为137.32±7.53mm Hg和91.33±4.84mm Hg,分别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患者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及m Alb较治疗前显著降低,观察组较对照组降低更为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血清钾(K)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血清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吲达帕胺联合厄贝沙坦可有效控制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血压水平,改善肾功能状况,维持电解质的稳定,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12):1855-1857
目的分析吲达帕胺联合厄贝沙坦治疗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19年4月收治的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患者78例,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予以厄贝沙坦治疗,观察组予以吲达帕胺联合厄贝沙坦治疗,对比两组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变化:左室收缩末内径(LVEDS)、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内径缩短率(FS)]变化以及血压[舒张压(DBP)、收缩压(SBP)。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81%,高于对照组的76.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LVEDS、LVEDD均低于对照组,LVEF、FS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SBP、DB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82%,与对照组的15.3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吲达帕胺联合厄贝沙坦治疗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效果显著,能明显控制血压,改善心功能,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7.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1):4032-4034
目的分析吲达帕胺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4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收治时间为2014年2月~2015年8月,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分成对照组与试验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试验组采取吲达帕胺联合氨氯地平治疗,观察比较两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血压、总胆固醇、心绞痛发作次数及甘油三酯水平。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3.62%)显著高于对照组(61.70%);两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结果不存在显著差异,但两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治疗后的血压、总胆固醇、心绞痛发作次数及甘油三酯水平的比较结果存在显著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采取吲达帕胺联合氨氯地平治疗,能够有效降低患者血压、总胆固醇及甘油三酯水平,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治疗效果显著,且毒副作用较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14):2600-2601
本研究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4月~2015年6月收治的120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缓释药物,观察组给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吲达帕胺,治疗10周后,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对比治疗前后血压及心功能方面变化。结果观察组高血压、冠心病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3.33%、90.00%,显著高于对照组高血压、冠心病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63.33%、5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治疗前后高血压、冠心病检测指标均存在显著性差异;两组患者治疗后,出现的不良反应,主要有头痛、水肿、等症状,观察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例数为8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3%,对照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例数为7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67%,两组见比较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氨氯地平联合吲达帕胺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可有效降低血压、改善患者心功能,且效果显著,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坎地沙坦联合贝那普利治疗对陈旧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内皮功能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5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陈旧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204例,随机分为采用常规治疗的对照组和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坎地沙坦与贝那普利治疗的研究组,各102例,检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内皮功能和心功能指标。结果治疗前两组内皮功能指标和心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研究组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均显著性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左室舒张末内径和左室收缩末内径研究组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显著性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坎地沙坦与贝那普利联合治疗陈旧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能有效地改善患者内皮功能和心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缬沙坦联用吲达帕胺治疗高血压病合并心功能不全的疗效。方法对高血压病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58例给予缬沙坦联用吲达帕胺治疗,4周后观察血压、心功能、心率、心电图、血脂、血糖、血电解质和肝肾功能变化。结果血压稳定下降,有效率89.7%(P〈0.01);心功能改善,有效率87.9%;心电图缺血性改变有恢复,不良反应轻微。结论缬沙坦联用吲达帕胺治疗高血压病合并心功能不全有降压和改善心功能双重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吲达帕胺联合氨氯地平(络活喜)在老年高血压治疗中的优势。方法观察中国人民解放军北联太原干休所高血压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给以吲达帕胺联合氨氯地平口服与安慰剂相比1个月,比较两组间血压控制情况,脑卒中及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结果 A组患者血压控制在SBP〈150mmHg(1mmHg=0.133kPa),DBP〈90mmHg者72%,P〈0.01,A组脑梗死发生率4%,未出现脑出血,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8%,而B组脑梗死和脑出血的发生率分别为20%和16%,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32%,P〈0.05。结论吲达帕胺联合氨氯地平能有效控制老年性高血压,预防心、脑并发症发生,同时安全性极好。  相似文献   

12.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24):4421-4423
目的探讨盐敏感性高血压与非盐敏感性高血压联合药物治疗的疗效,以及对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的价值分析。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慢性盐负荷试验,将50例盐敏感性高血压患者作为A组,50例非盐敏感性高血压患者作为B组,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两组患者进行内部再分成2组,分为非洛地平片联合培哚普利片组和吲达帕胺缓释片联合培哚普利片组,分析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1)A组患者的靶器官损伤数值明显高于B组患者;(2)A组患者中,使用培哚普利联合吲达帕胺缓释片治疗的患者,其治疗指标数值,明显优于培哚普利联合非洛地平片治疗患者;使用培哚普利联合非洛地平片治疗的患者,其MAU、UACR数值较培哚普利联合吲达帕胺缓释片治疗患者相比,明显较低;(3)B组中,培哚普利联合非洛地平片治疗的患者除BMI数值外,其他各项数值均明显有所改善;培哚普利联合非洛地平片进行治疗的患者MAU、UACR数值明显改善较为显著;数据有明显差异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轮盐敏感性高血压患者的靶器官损害较为明显;吲达帕胺缓释片联合培哚普利片治疗盐敏感性高血压,疗效较为明显;非洛地平片联合培哚普利片治疗非敏感性高血压患者的疗效较明显。  相似文献   

13.
胡兴文 《华西医学》2009,(6):1460-1461
目的:观察非洛地平与吲达帕胺治疗高血压的疗效。方法:将1级、2级高血压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非洛地平、吲达帕胺组30例(每日10 mg、2.5 mg,晚餐后口服),卡托普利为对照组30例(75 mg/d,分3次口服),连续治疗8周。结果:两组之间治疗高血压没有显著性差异,但控制24 h血压非洛地平与吲达帕胺更好,同时副作用发生率更低。结论:非洛地平联合吲达帕胺是治疗高血压有效安全的药物。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吲达帕胺联合氨氯地平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疗效。方法本组研究对象为铁岭市中心医院2014-01—2015-01收治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共11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吲达帕胺联合氨氯地平片治疗,55例)和对照组(单纯氨氯地平片治疗,55例)。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0.9%,对照组总有效率74.5%,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舒张压、收缩压、心率各指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组间比较,P0.05;结果显示两组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等指标均明显改善,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效果更好,组间比较,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2.7%和7.3%,观察组略高,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吲达帕胺联合氨氯地平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充分发挥了两种药物的协同作用,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5.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16):3010-3012
分析研究吲达帕胺联合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效果。选择2014年7月到2016年9月到我院就诊的120例老年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通过随机数表法的方法将这些患者分为两个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个组各60例患者,对于对照组中的患者采取口服氨氯地平进行治疗,对于观察组中的患者,在口服氨氯地平的基础上口服吲达帕胺,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血压、血脂指标,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率。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中患者血脂、血压指标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吲达帕胺联合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能够有效的治疗,得到一个很高的有效率,能够明显降低患者的血脂、血压,比单独服用氨氯地平更有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讨论吲达帕胺与缬沙坦联用治疗难治性高血压病人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同里卫生院2012-11—2014-04期间治疗的46例难治性高血压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病人的门诊尾号随机分为对照组(吲达帕胺治疗)与观察组(吲达帕胺与缬沙坦联合治疗),每组各23例。对比两组病人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通过治疗,观察组病人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病人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难治性高血压病人,采用吲达帕胺联合缬沙坦进行治疗具有临床疗效显著、安全的优势,对提升病人的生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美托洛尔与贝那普利联合方案对原发性高血压伴心力衰竭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014年8月~2017年3月我院接诊的72例患者纳入本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盐酸贝那普利治疗,观察组给予美托洛尔加盐酸贝那普利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心率、收缩压、舒张压、LVEDD显著低于对照组,LVEF、SV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HGF、NT-pro BNP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托洛尔与贝那普利联合方案对原发性高血压伴心力衰竭有积极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比索洛尔联合吲达帕胺对改善扩张型心肌病左心室功能的作用.方法:选择确诊的86例扩张性心肌病,随机分为比索洛尔、吲达帕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予强心、扩张血管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比索洛尔及吲达帕胺,观察1年,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心率、血压、左心室内径的变化,评估其临床治疗的有效性.结果:治疗组、对照组心率、血压均下降,左心室内径缩小、心功能改善程度不同,两组比较差异具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01). 结论:比索洛尔联合吲达帕胺在常规抗心力衰竭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心功能,缩小左心室内径,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是值得临床推广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硝苯地平缓释片辅助用于高血压合并慢性肾病治疗疗效及相关药代动力学研究。方法选取82例高血压合并慢性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两组均行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贝那普利治疗,观察组给予贝那普利联合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对比两组疗效及贝那普利药代动力学指标。结果两组治疗后血肌酐、24h尿蛋白定量及血压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观察组改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C_(max)、AUC、t_(max)、t_(1/2)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高血压合并慢性肾病患者给予硝苯地平缓释片辅助治疗,可有效保护肾脏,改善蛋白尿情况,调整血压水平,对贝那普利药代动力学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与高血压肾损害的关系及其受贝那普利的影响。方法 102例高血压病患者依尿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单纯高血压组(n=37)和高血压肾损害组(n=65),再将高血压肾损害者随机分为贝那普利组(n=31)和对照组(n=34)。贝那普利组在其他降压药物的基础上使用贝那普利(10 mg/d),对照组使用除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RB)以外的降压药物。治疗时间3个月。治疗前后分别测定血清TNF-α、IL-6及UAER。同期选择30例体检健康者作为正常血压组。结果高血压各组血清TNF-α、IL-6水平均高于正常血压组(P〈0.05),且高血压肾损害组TNF-α、IL-6水平高于单纯高血压组(P〈0.05)。高血压组TNF-α、IL-6水平与UAER成正相关((r=0.79,P〈0.01;r=0.75,P〈0.01)。对照组治疗后TNF-α显著减低(P〈0.05),UAER、IL-6较前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贝那普利组治疗后UAER、TNF-α、IL-6皆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贝那普利组的UAER、TNF-α、IL-6的降低幅度较对照组显著(P〈0.05),而两组的降压幅度无差异(P〉0.05)。结论高血压肾损害患者血清TNF-α、IL-6水平明显升高,TNF-α、IL-6可能参与了高血压肾损害的发生和发展;贝那普利显著降低高血压肾损害患者的TNF-α、IL-6及UAER,其作用独立于其降压作用之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