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仲景运用白芍治疗痛证浅析南宁530001中国中医研究院民族医药报社编辑部容小翔,宁在兰主题词张机,白芍/治疗应用,疼痛/中医药疗法和营补血治外感头项强痛仲景运用桂枝汤的概率是颇高的。观桂枝汤证,阳浮阴弱,头痛身痛,发热恶风,自汗出,乃虚人感冒之征候,...  相似文献   

2.
川芎茶调散源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方由川芎、白芷、养活、荆芥、防风、细辛、薄荷、甘草组成,该方善治外感头痛。头为“诸阳之会”、“清空之腑”,又为髓海之所在,五脏六腑之气血皆上于头。风邪外袭,循经上犯头目,阻遏清阳之气,故见头痛头晕目眩之症。此所谓“伤于风者,上先受之”, 风邪上攻,留而不去,头痛或偏或正,作止无时。其治应以疏风止痛为主。方取川芎、白芷、羌活疏风止痛,其中川芎善治少阳、厥阴经头痛(头顶、两侧痛),羌活善治太阳经头痛(后头痛),白芷善治阳明经头痛(前额痛)。  相似文献   

3.
川芎,辛温,归肝、胆、心包经。具有活血行气,散风止痛的作用。笔者现就其治疗头痛的有关问题略述浅见。1 川芎治头痛确有良效《珍珠囊》论川芎“其用有四;为少阳引经,一也;诸经头痛,二也;助清阳之气,三也;去湿气在头,四也。”头痛无论外感或内伤,均能导致头部清阳不展而产生疼痛。川芎上升头面,既可搜风通络镇痛,又能助清阳之气而利窍,故治头痛有良效。古方以川芎为君组方的芎辛导痰汤(《证治准绳》)、川芎散  相似文献   

4.
头痛系病人的一个自觉证状,在临床上极为常见,笔者采用川芎茶调散加减,治疗本病150例,其中,年龄最大的65岁,最小14岁;男52例,女98例;病程最长10年,最短3天;外感头痛86例,内伤头痛28例,瘀血头痛36例。治疗方法:川芎茶调散加减,重用川芎治之。风寒头痛去茶叶,加粉葛、法夏、吴萸、藁本之类;风热头痛去白芷,加白菊花,陈茶叶泡汤兑药水服;风湿头痛去茶叶,加苍术、藁本;肝  相似文献   

5.
穴位注射安痛定治疗外感头痛42例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务局第二医院(056201)孙继铭,薄庆关键词:感冒,头痛/外治法,穴位注射疗法,安痛定/临床应用,对比研究笔者临床中发现,外感头痈的患者在两侧肩井穴附近、常有一很强的敏感点。对此采用安痛定注射液作穴...  相似文献   

6.
双芎汤治疗头痛的临床体会双峰县中医院(411700)贺文芳主题词头痛/中医药疗法,@双芎汤/治疗应用头痛是患者的一种自觉症状。大部分病人兼有头胀、目眩等症状。引起头痛的因素很多,根据病因可将头痛分为外感头痛与内伤头痛两大类。笔者根据“痛则不通”、“通...  相似文献   

7.
汪荫华 《河南中医》1998,18(4):238-239
从六经辨治外感热病验案举隅汪荫华江苏省东台市人民医院(224200)主题词外感病症/中药疗法葛根汤/治疗应用蒿芩清胆汤/治疗应用小柴胡汤/治疗应用达原饮/治疗应用柴葛解肌汤/治疗应用1太阳伤寒发汗退热钟某,女,62岁,护士,1992年6月12日初诊。...  相似文献   

8.
麻黄引起视物扩大一例王颖芬山东省德州市中医院(253013)王颖慧山东省德州市人民医院(253014)主题词麻黄/副作用麻黄性味辛温微苦,入心、肺、膀胱三经。为治疗外感风寒,表实无汗,头痛身痛之要药,又具平喘止咳,利水退肿之功。然引起视物扩大之副作用...  相似文献   

9.
血中气药推川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卢绍城 《山西中医》2002,18(1):35-35
川芎味辛气温 ,归肝、胆、心包经 ,功能活血行气 ,祛风止痛 ,主治气血瘀滞证。余治疑难病证 ,每用川芎 ,取其上行头目 ,中开郁结 ,下调经水 ,既能活血化瘀 ,又可行气通滞 ,辨证而施 ,屡建奇功。1 川芎配羌活 功擅祛头痛对风寒、肝火、痰浊、瘀血等引起的顽固性头痛 ,当取川芎为君 ,以活血通络 ,配以羌活宣发风邪 ,二者相使 ,引药上行脑络 ,奏止痛之效 ,既治表证头痛 ,亦疗内伤头风 ,故《本经逢原》谓 :“羌活与芎同用治太阳、厥阴头痛。”外感头痛多以川芎茶调散化裁 ,内伤头痛 ,肝火旺头痛且胀者 ,辅黄芩、夏枯草、石楠叶 ;久痛不已者 …  相似文献   

10.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之川芎茶调散,多数高等医药院校有关教材皆言其是主治风寒头痛、偏头痛。如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试用教材《方剂学》1974年与1979年版皆谓“本方辛温疏风散寒之药较多,对于外感头痛、头风头痛而偏于风寒者较为适用。”全国中医学院试用教材《内科学》谓本方是“疏散风寒以治头痛”等等。对于上述的说法,笔者不揣愚昧,结合有关文  相似文献   

11.
历代医家对头痛论述颇多,惟李杲发展了《内经》有关头痛之理论,将头痛分为外感与内伤两类。后世医家多宗此说,外感头痛,治以去邪为法;内伤头痛,以调和脏腑功能为治。  相似文献   

12.
头痛一、外感头痛方1.九味羌活汤、羌活胜湿汤、败毒散,均治外感风寒湿之头痛。九味羌活汤兼清里热,适用于外感风寒湿头痛项强,兼见口苦而渴者;羌活胜湿汤祛风止痛力强,适用于风寒湿在表之头痛如裹者;败毒散又能扶助正气,适用于虚人外感风寒湿之头痛项强者。  相似文献   

13.
杨芳  朱亨炤 《光明中医》2011,26(12):2400-2401
朱亨炤主任医师提出中医辨治头痛需区分外感与内伤之别,外感头痛要注意湿邪兼夹,内伤头痛则多责之于肝的治疗思路。  相似文献   

14.
疑难杂症治验四则浏阳市中医院(410300)唐玉仲主题词血管性头痛/中医药疗法,甲状腺炎/中医药疗法,软骨炎,复发性多发性/中医药疗法,卵巢囊肿/中医药疗法1血管性头痛施某某,男,53岁,1992年10月25日诊。头痛反复发作64年,复发1月。4年前...  相似文献   

15.
孙华士 《光明中医》1998,13(4):9-10,17
小儿咳喘证治体会孙华士上海医科大学附属金山医院(200540)关键词:小儿咳喘/证治经验小儿咳嗽为临床所常见,因肺主皮毛,外邪入侵,先犯皮毛,故外感六淫之邪,均可引起咳嗽,咳嗽也是机体起自卫反抗作用的反映。当外邪入侵之后,肺为邪束,即所谓肺郁失宣,肺...  相似文献   

16.
药线灸治疗头痛50例吴北燕(四川省第三人民医院610072)关键词头痛/针灸疗法线壮灸头痛是临床上颇为常见的症状,可见于多种疾病中,无论外感或内伤,凡邪气上逆,均可产生头痛。我科采用药线灸治疗外伤风寒湿邪所致头痛50例,兹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50例患...  相似文献   

17.
细辛临床运用刍议(山西省肉种鸡场医务所030032)牛忻群主题词细辛/治疗应用细辛是临床常用药物之一,有良好的发散风寒,祛风止痛,温肺化饮之效。临床一般多用于外感风寒表证、头痛、牙痛、痹痛、咳嗽、气喘、鼻渊、口疮等多种病症。笔者通过20余年临床运用,...  相似文献   

18.
李岩教授治疗外感咳嗽四步法王文波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710032)主题词/李岩/中医师,咳嗽/中医药疗法李岩教授多年来积累了丰富的治疗内科杂病的经验。现仅将他对外感咳嗽的四步分期疗法介绍如下。李岩教授认为:“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肺卫之气不足,则多...  相似文献   

19.
药用:川芎、白芷、蔓荆子各20克。用法:将上药焙干,研成细末, 装瓶备用。每次用3克,温开水冲服,每日3次。适应证:治外感头痛,不论风寒、风热、均有很好疗效。  相似文献   

20.
川芎茶调散始载《和剂局方》,由川芎羌活白芷、防风、薄荷、甘草、细辛、荆芥组成,功能祛风寒、止头痛,为治外感风邪头痛的常用方剂。笔者运用本方加减治疗顽固性眉棱骨痛也取得了较好的疗效。董××,男,26岁。卡号:49—397。1982年5月2日初诊:患者眉棱骨痛已有数月,曾经中、西药物和针灸治疗,均为无效。近日来,渐见加剧,且伴有眩晕、恶心、呕吐、飘飘然欲倒之象。患者在轮渡码头工作,常遭风寒侵袭,故巅顶清阳被遏,日久则气血凝滞,络道不通,不通则痛。苔薄白,脉弦浮。治宜祛风止痛。方以川芎茶调散加减:川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