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3 毫秒
1.
《中医药通报》2013,(3):57-57
脾者,食廪之本,营之居也。其华在唇。(《素问》)上唇挟口,属手阳明大肠。下唇挟口,属足阳明胃。(《灵枢》)唇,肝脾胃三经所主验,脏腑之寒热最便,不可不知。肝脉、督脉、冲脉、任脉皆络者也。(元珠)内因脾胃受邪,唇为之病。(《大全》)唇舌者,肌肉之本也。肌气绝则脉不荣肌肉,故肌肉软而舌萎,人中满,唇反。唇反者肉先死也。脾病者唇黄,脾绝者,唇四面肿。(《灵枢》)  相似文献   

2.
《中医药通报》2009,8(4):33-33
中央黄色,入通于脾,开窍于口,藏精于脾,足阳明胃之脉,侠口,下交承浆。(《素问》)侠口属冲任二脉。(《灵枢》)口属脾胃,大肠脉交口,然毕竟脾经为主。盖五味入口,藏于胃脾,乃运化精液以营养五藏五藏之气,皆统于脾。五藏偏盛,皆验于口。胃经气血少,则两吻多纹书。(《嵩崖》)  相似文献   

3.
《中医药通报》2008,7(6):30-30
齿者,骨之余,髓之所养,故齿属肾,上龈属胃,下龈属太阳。凡动摇豁脱,或大痛,或不痛,或出血,或不出血,如欲脱之状,皆属肾病。其虽疳,龈肿溃烂,臭秽而不动者,皆属阳明,或兼诸经错杂之邪。(《医贯》)若阳明膏粱之变,湿热上攻,则牙床不清而为肿为痛,或出血生虫,而黑烂脱落。(玉纶)若肾虚作痛者,遇劳即发,午后更甚口渴面黑,倦怠遗精,此皆脾胃虚之证。(《医贯》)  相似文献   

4.
正1经络理论《灵枢·经脉篇第十》曰:黄帝曰:…,脉道以通,血气乃行。黄帝曰: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大肠手阳明之脉,…其支者,…,贯颊,入下齿中,还出挟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挟鼻孔。胃足阳明之脉,起于鼻之交頞中,旁纳太阳之脉,下循鼻外,入上齿中,还出挟口环唇,下交承浆,却循颐后下廉,…。小肠手太阳之脉,…;其支者,从缺盆循颈上颊,至目锐眦,却入耳中;其支者,别颊上?,抵鼻,至目内眦,斜络于颧。三  相似文献   

5.
《内经》云:“脾之合肉也,其荣唇也”、“唇舌者肌肉之本也”。“足太阴之脉……挟咽,连舌本,散舌下”,“足阳胃之脉……上入齿中,还出挟口,环唇”。脾与胃两者经络上互相络属,构成表里关系。当脾经有伏火,胃经有积热时,火、热之邪  相似文献   

6.
人中一穴,又称水沟、鬼宫、鬼客厅、鬼市等名。属督脉,为督脉、手足阳明经之交会穴。其部位在人中沟上三分之一与下三分之二交界处。“人中”首见于《灵枢·经脉》篇:“大肠手阳明之脉,……还出挟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挟鼻孔。”《针灸甲乙经》记载:“水沟,在鼻柱下人中,督脉、手足阳明之会,直唇取之,刺入三分,留七呼,灸三壮。”其穴名之义,陈修园解释道:“人之鼻下口上水沟穴,一名人中,取身居乎天地中之义也,……。天气通于鼻,地气通于口,天食人以五气,鼻受之;地食人以五味,口受之,穴居其中,故  相似文献   

7.
一、用《灵枢》经中的原文回答下列问题 1.足阳明胃经是怎样循行的? 答:胃足阳明之脉,起于鼻之交頞中,旁纳(一本作约字)太阳之脉,下循鼻外,入上齿中,还出挟口环唇,下交承浆,却循颐后下廉,出大迎、循颊车,上耳前,过客主人,循发际,至额颅;其支者,从大迎前下人迎,循  相似文献   

8.
张振金 《光明中医》2000,15(5):24-25
口周及口腔生理上与心、脾、胃关系密切 ,“心开窍于舌” ,“舌为心之苗” ,《千金方·心脏脉论》曰 :“舌者 ,心之官 ,故心气通于舌。”心经别络上行于舌 ,心的气血上通舌。《内经》也一再强调 ,脾与胃相表里 ,脾开窍于舌 ,其华在唇。“口为脾之官” ,“脾之合肉也 ,其荣唇也”。《灵枢·脉度篇》说 :“脾气通于口 ,脾和则口能知五谷矣。”脾经属脾络胃 ,分支上行挟咽 ,连舌本散舌下 ,胃经属胃络脾 ,起于鼻旁 ,下行鼻孔 ,入口齿 ,环口绕唇。故而口周及口腔皮肤粘膜疾病在病理上与心脾胃关系密切 ,当脾胃有热或心火上炎时 ,口周及口腔皮肤粘…  相似文献   

9.
白虎汤是《伤寒论》阳明热证的主方,该方三见于《伤寒论》,临床辨证属于阳明气分热盛之证,症见壮热面赤,烦渴引饮,汗出恶热,脉洪大有力或滑数,均可应用,考之临床,具有阳明热证主症而又兼他症者不少,如挟湿、挟痰、挟燥等,尤以挟湿为多,治疗上当参叶天士《温热论》之说,加入芦根、滑石类药,勿使湿与热相合,挟痰则酌加清化之品,挟燥则不忘养阴润燥,谨守仲景“保胃气,存津液”之旨;又当查地域之南北高下,体质之阴阳虚实,节气之变化:南方乃湿热之地,病常挟湿,年老体虚之人,用药可法白虎加人参之意,夏季多兼暑湿,秋季多兼燥邪,用药则应有所进退,热退之后,不可骤进补剂,参竹叶石膏汤意处之,多以清热养阴、益气生津收功。笔者在临床中用于感染性高热辨证属于阳明热证者,每获良效,举数例如下。  相似文献   

10.
李洁生教授,乃安徽省名老中医。其治学严谨,积六十余年诊疗经验,精研多科疑难杂症,治疗效果显著。笔者侍师数年,获益匪浅。兹将李师治疗面神经麻痹的经验总结整理如下。1 揆度因机,邪犯三阳李师认为,面神经麻痹属中医僻范畴,系由正气不足,机体抵抗能力低下时,风邪中于三阳经而发病。足阳明经挟口环唇,手太阳经循颈上颊,足太阳经起于目内眦。若此三阳经脉络有虚,邪风袭面,遂致脉络拘急牵引而发病。早在《内经》中即有“足之阳明,手之太阳,筋急则口目为僻”的论述。其后隋·巢元方说:“风邪入于足阳明、手太阳之经,遇寒则筋急引颊,故使口…  相似文献   

11.
《景岳全书·声喑》:“喑哑之病,当知虚实。实者,其病在标,因窍闭而喑也;虚者,其病在本,因内夺而喑也。”张氏此一卓见和治则,一直指导着后世有关属实之“金实不鸣”,属虚之“金破不鸣”之治疗,即实证宣肺,虚证或和滋肾,并由斯衍化出种种治疗方法。须知,咽喉虽“弹丸之地”,但它通过手太阴、手少阴、足太阴、足少阴、足厥阴、足阳明与任脉等经脉循行,与肺、胃(咽喉所属)、心(舌本所属)、脾(唇所属)、肝(与咽喉相连)和肾(循喉咙、挟  相似文献   

12.
《素问·太阴阳明论篇》有这样一段经文:“帝曰:脾与胃以膜相连耳,而能为之行其津液,何也?岐伯曰:足太阴者,三阴也。其脉贯胃、属脾、络嗌。故太阴为之行气于三阴。阳明者,表也,五脏六腑之海也,亦为之行气于三阳。藏府各因其经受气于阳明,故为胃行其津液”。历代医家对这段经文的解释各不相同,其中分歧最大者为“阳明者,表也,五脏六腑之海也,亦为之行气于三阳”一句。下列举有代表性的三家观之:其一,杨上善《黄帝内经太素》:“阳明为阴阳脏腑之海,五脏六腑各因十二经脉受气于阳明,故经脉得为胃行津液之气”。他认为十二经脉为胃行其津液。  相似文献   

13.
桂枝加大黄汤出自《伤寒论》第 2 79条 :“本太阳病 ,医反下之 ,因而腹满时痛者 ,属太阴也 ,桂枝加芍药汤主之 ;大实痛者 ,桂枝加大黄汤主之。”究竟何谓大实痛 ?大实痛是属太阴还是属阳明 ?古今诸多医家俱认为该方“大实”是实在阳明。桂枝加大黄汤是为表解太阳里泻阳明而设。笔者认为桂枝加大黄汤证病机为阳明大实之说于理欠妥 ,兹析如下。1 在仲景诸方中 ,不要一见大黄就认为是苦寒通大便。温习大黄的性味不难看出 ,大黄味苦性寒 ,除独行气分 ,更善走血分。《神农本草经》中大黄“味苦主下瘀血 ,血闭寒热 ,破瘕积聚……”《日华子本草》…  相似文献   

14.
丁元庆 《光明中医》2001,16(6):18-19
口僻 ,俗称吊线风 ,是以口眼斜为主证的常见病证。患者多伴有患侧耳后疼痛 ,因口眼喁斜有时伴有流泪、口角流涎、言语不清、进餐时患侧颊内残留食物残渣等。本病急性起病者 ,称为急性口僻 ,相当于临床常见的急性周围性面瘫 ,多见于急性面神经炎。临床对急性口僻从阳明论治 ,取得较好的疗效。试作以下总结 ,不当之处 ,欢迎批评指正。1 口僻病在阳明 ,与肝脾有涉1 1 口僻病变主在阳明 ,特别是与足阳明胃经关系更为密切。阳明经脉行于面。阳明经脉有手足之分 ,胃足阳明之脉 ,“起于鼻之交中 ,旁纳太阳之脉 ,下循鼻外 ,入上齿中 ,还出挟…  相似文献   

15.
五、辨证《内经》对热病的辨证是采用六经辨证的,根据临床症状在经脉循行部位上的表现而确定六经辨证。如《素问·热论》云:“伤寒一日,巨阳受之,故头项痛,腰脊强。二日,阳明受之,阳明主肉,其脉挟鼻络于目,故身热,目疼而鼻干,不得卧也。三日,少阳受之,少阳  相似文献   

16.
吴茱萸汤出自《伤寒论》,是温肝暖胃,降逆止呕之良方。原书论本方证治有“食谷欲呕,属阳明也,吴茱萸汤主之。得汤反剧者,属上焦也”(243),“少阴病,吐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者,吴茱萸汤主之”(309)和“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378)。从以上所论,可看出在阳明、少阴、厥阴三经病证中用本方论治,虽然临床证候不同,但其病机都是阴寒之气上逆犯胃,故可用一方而治。  相似文献   

17.
《伤寒论》中“汗出不彻”的临床深义张勇辽宁中医学院医史文献研究所(110032)主题词《伤寒杂病论》,考证,医古文《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篇》:“二阳并病,太阳初得病时,发其汗,汗先出不彻,因转属阳明,续自微汗出,不恶寒。若太阳病证不罢者,不可下,...  相似文献   

18.
1胃不和则卧不安“胃不利则卧不安”语出《索问·逆调论》篇。经云:“不得卧而患有音者、是阳明之逆也,足三阳者下行,今逆而上行,故息有音也。阳明者胃脉也,胃者六府之海,其气亦下行,阳明逆不得认其道,故不得卧也。《下经》曰:胃不和则卧不安。此之谓也。”对此论中的“卧不安”,历代注家多有分歧、有认为指手卧不安或不能平卧的,如高峰’一氏云:“卧当解释为争卧较为适宜,并非睡眠之谓、不安当为辗转不宁,起居不安之状。据此,’‘胃不和则卧不安”可释为由于阳明经脉之气上逆,胃气便不能循常道而下行,所以使人不得手卧而…  相似文献   

19.
对《灵枢.经脉》"足阳明脉病"所记述之精神症状做了探析。文章指出,"足阳明脉病"之"病至"精神症状,非足阳明脉病,乃心气虚挟痰之悲忧荒谬症;"甚则"之精神症状系极度兴奋狂乱之阳明腑实热结证。文章还指出,心气虚挟痰之悲忧荒谬属临床较为常见之癫、狂交作病;心气虚挟痰为症自己后,转心气实挟痰之狂乐而乱,狂乐而乱久不愈,"甚则"火热燔极而灼津炼痰化燥成实结于胃腑而成腑实热结证;古人未能深察,误将心气虚挟痰之症指为阳明腑病前段之脉病。还就《素问》对"足阳明脉病"之不妥阐释予以了纠正。  相似文献   

20.
口僻又称口风、歪嘴风、吊线风,其常见症状为单纯的口眼歪斜,半面麻痹,为中风较轻疾患,亦称中络。阳明之脉环唇挟口,太阳之脉起于目内眦,人体正气不足,卫外不固,风邪乘虚侵袭面部经络,太阳、阳明受之、风中于络宗筋失养;或将息失宜及气血耗伤之后,致使气血凝泣,脉络不通,而突发是证。现代医学称为面神经麻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