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提高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的作用。方法:选取121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其中对照组58例患者为实施"品管圈"活动前,实验组63例为实施"品管圈"活动后,比较两组患者对健康教育的知晓率。结果:观察组对健康教育的知晓率为79.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5.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品管圈"活动实施后圈员对"品管圈"运用、团队精神、沟通能力、护患关系方面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明显提高,并且圈员整体素质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对糖尿病患者出院时自我注射胰岛素正确率的影响. 方法 成立品管圈,按照品管圈的10个步骤实施各项活动, 实施对策前后分别对60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活动后糖尿病患者出院时自我注射胰岛素正确率较活动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活动后全体圈员的团队意识、解决问题能力、专业知识、沟通配合等方面评分明显高于活动前(P<0.05).结论 主题为糖尿病患者出院时自我注射胰岛素的正确率的品管圈活动中,不仅提高了糖尿病患者自我注射胰岛素的正确率,同时也可提高圈员的团队意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专业知识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品管圈活动在消毒供应中心手术器械清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实施品管圈活动前的消毒供应中心作为对照组,实施活动后的消毒供应中心作为研究组。比较两组手术器械质量、圈员能力以及医护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手术器械清洗合格率97.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圈员解决问题能力、责任心、沟通协调、自信心、团队凝聚力、积极性、服务意识、和谐度和医生、护士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毒供应中心手术器械清洗应用品管圈活动能有效提高手术器械清洗合格率、工作人员能力和医护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提高住院患者出院健康教育知晓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通过头脑风暴法确定"提高住院患者出院健康教育知晓率"为活动主题,根据品管圈活动步骤开展活动,进行现状把握、分析原因、找出真因、针对真因制定相应对策并实施。如:针对不同疾病建立出院健康教育应知会知识库、开展沟通技巧讲座、优化出院流程等,比较品管圈活动前后出院健康教育知晓率。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护士对出院患者健康教育覆盖率由84%提高到100%,出院患者的健康教育知晓率由64%提高到96%,活动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可显著提高住院患者出院健康教育知晓率,同时增强圈员的团队协作精神,增进护患沟通,提高患者满意度,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留置导管病人健康教育知晓率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3月至6月在本科室住院留置导管的患者70例,为对照组(干预前),选择2017年7至10月在本科室住院留置导管的患者70例为观察组(干预后),两组患者均实施常规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开展品管圈活动,即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确立活动课题,进行现状调查,分析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设定目标,制定对策并实施,比较实施品管圈活动前后患者对留置导管健康知识知晓率及导管管理质量。结果观察组留置导管病人健康教育知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对照组知晓率为18.57%,观察组知晓率为9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品管圈活动应用于留置导管的病人健康教育中,通过品管圈成员共同努力,发挥品管圈成员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健康教育效果,提升了留置管道病人健康知识知晓率,提升了留置导管品质管理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利用品管圈活动提高骨科住院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健康教育知晓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7年12月至2018年1月在我院行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11例患者纳为前组,2018年2月至2018年3月在我院行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10例患者纳为后组。对比两组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和品管圈活动实施前后护理人员综合素质。结果后组健康教育知晓率(84.00%)高于前组(51.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品管圈活动实行前护理人员综合素质评分(25.31±2.34)低于实施后护理人员综合素质评分(31.37±3.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品管圈活动可有效提高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和护理人员综合素质,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张玉  陈利 《吉林医学》2013,34(11):2193-2194
目的:分析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实施循证护理的临床疗效,以便给予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更好的护理。方法:选取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10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实施循证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者实施循证护理的临床效果很好,有效地提高了总有效率,降低了无效率。  相似文献   

8.
周燕 《河南医学研究》2014,23(4):111-113
目的:探索糖尿病健康教育的方法及对患者健康知识的影响。方法:选择79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3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健康教育,对出院前后患者健康知识知晓率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出院时,观察组患者的疾病知晓率、药品知晓率和预防知晓率均较入院时有所提高,且上述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服务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可极大提高糖尿病患者健康知识知晓率,并有助于改善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康柏西普眼内注射对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的影响。方法:100例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全视网膜光凝术治疗,观察组在全视网膜光凝术基础上加用康柏西普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最佳矫正视力、中央视网膜厚度、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结果:①两组间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②最佳矫正视力比较,治疗后,两组均较治疗前增高(P<0.05),而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③中央视网膜厚度比较,治疗后,两组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而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④观察组治疗前后在上象限、下象限、颞侧象限、鼻侧象限的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治疗后各个象限的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个象限的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康柏西普治疗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可取得满意的疗效,可有效改善患者视力,促使其中央视网膜厚度变薄,还可有效保护患者视网膜神经纤维层,避免其损害。  相似文献   

10.
《右江医学》2017,(4):428-432
目的探讨品管圈(QCC)在提高糖尿病患者对运动治疗知晓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QCC,选定以"提高糖尿病患者对运动治疗的知晓率"为主题,发放问卷调查表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现况调查,分析患者对运动治疗知晓率低的原因,拟定改善对策,并对改善前后两组患者知晓率进行比较。结果经过6个月的QCC活动,糖尿病患者的运动知晓率由改善前的49.4%(84/170)提高到改善后的84.1%(243/270),达到了活动目标(82.9%),患者改善前、后的知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0.041,P<0.001)。提示QCC能提高糖尿病患者对运动治疗的知晓率。此外,圈员的QCC手法运用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均有明显改善。结论 QCC不仅能提高患者对运动治疗的知晓率,还能提高患者的运动意识、遵医行为,提高健康教育的效率,加强圈员的QCC手法运用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1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为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主诉率、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生命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结果:经过相应方式干预后,观察组的不良反应主诉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血管通路、水钠控制、运动锻炼、血透饮食和遵医用药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生命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的实施可有效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水平和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曾宪蓝 《基层医学论坛》2014,(30):4117-4118
目的:探讨开展品管圈活动对提高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品管圈活动之前的传染科患者100例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开展品管圈活动之后的传染科患者100例为观察组,以提高传染病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为主题,对其健康教育知晓率进行调查,然后对原因进行分析,并制订相应的对策并组织实施。结果通过品管圈活动,观察组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品管圈活动提高了健康教育知晓率,密切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值得在护理实践中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估川芎嗪在单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收治的120例单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进行研究,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葛根素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加用川芎嗪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视力变化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两组治疗前的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两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治疗后的视力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视力改善幅度更大。观察组共31例为显效,26例为有效,治疗有效率为90.5%(57/63),对照组为73.7%(42/57),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3%(4/63),对照组为5.3%(3/5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川芎嗪治疗单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可显著强化治疗效果,且安全性高,具有较大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结合健康教育对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手术患者健康教育的影响。方法将该科住院的60岁以上的良性前列腺增生手术患者80例分为观察组42例,对照组3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常规健康教育的基础上开展品管圈活动,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两组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分别为92.86%、65.79%( 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分别为97.62%、84.2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能提高患者对疾病知识的认知和自我护理能力,而且能提升护士的责任感和服务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护理品管圈活动在提高脑卒中患者良肢摆放准确率和患者满意度。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通过主题选定、现状调查、目标设定、原因分析、制定并实施对策、检讨与改进等措施管理脑卒中患者良肢位摆放。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脑卒中患者良肢位的准确率、满意度分别为90.9%和98.2%,均显著高于活动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圈成员的综合素质也明显提升。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可降低脑卒中患者急性期良肢位摆放的错误率,并且圈员的综合能力亦得到了提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探讨品管圈活动对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内二科收治的糖尿病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来接受治疗的时间不同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均为100例,对照组患者是实施品管圈活动前(2015年12月1日-2016年4月3日)入院治疗,并给予常规的健康教育;观察组患者则是实施品管圈活动后(2016年5月9日-2016年10月11日)入院治疗,在常规健康教育的基础上通过QC小组的建立为患者提供更为全面的健康教育服务。对两组患者的健康知识知晓程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糖尿病相关知识、用药知识、饮食知识、风险防范以及出院后注意事项等健康教育指标的得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的实施能够提高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品管圈活动在临床护理人性化服务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医院诊治的患者80例,根据护理措施不同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观察组采用品管圈活动护理,比较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及综合素质和人性化服务质量。结果观察组一级护理质量评分、患者护理质量、基础护理质量、护理文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健康教育知晓率、护理文书书写合格率、危重患者护理合格率及护理工作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差错率、事故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挂号时间、等待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就诊时间,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患者治疗过程中实施品管圈活动效果理想,能提高护理人员整体护理水平,能提高患者满意度,对门诊实施人性化服务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品管圈对重度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期间的82例重度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实施品管圈前后进行分组,将2017年7月至12月给予常规护理的41例患者设为对照组,2018年1月至6月期间实施品管圈活动的41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肺部感染发生情况、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并分析圈员能力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较低,住院时间均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死亡例数少于对照组,但两组死亡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圈员品管手法运用、解决问题能力、和谐度、自信心、积极性、沟通协调能力、责任心及团队凝聚力的评分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气管切开的重度颅脑损伤患者采取品管圈活动,能明显减少肺部感染的发生,有效改善患者预后,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抗新生血管药物在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切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郑州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收治的60例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根据治疗措施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玻璃体切割术治疗,观察组联合抗新生血管药物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眼压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1、7 d眼压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视力改善率(96.7%)高于对照组(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在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基础上联合抗新生血管药物治疗效果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薛丽丽  刘莉 《吉林医学》2015,(9):1857-1859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相关因素的影响。方法:对内分泌科及眼科住院的127例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实施健康教育,于健康教育前及6次健康教育后对127例患者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相关因素进行评价分析。结果:接受健康教育后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血压水平均低于教育前,24 h尿白蛋白排泄率异常、吸烟、饮酒的人数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重指数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进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能有效控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血糖、血压、血脂等危险因素,提高治疗依从性,延缓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展,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因此,笔者应重视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