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赵云战 《吉林医学》2014,(16):104-105
目的:探讨甲泼尼龙早期短程冲击疗法治疗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收治的100例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0例给予甲泼尼龙早期短程冲击疗法,对照组50例给予地塞米松对症治疗。比较治疗3 d后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差异。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3 d后临床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期间均无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甲泼尼龙早期短程冲击疗法治疗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具有较高的临床有效性、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甲泼尼龙早期短程冲击疗法与地塞米松治疗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的疗效。方法:收集2012年6月-2014年6月来本院进行救治的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120例,按照数字列表法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采用甲泼尼龙早期短程冲击疗法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地塞米松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症状、体征恢复时间,以及临床疗效。结果:(1)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的恢复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2)观察组患者的效果优良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75.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甲泼尼龙早期短程冲击疗法治疗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有确切临床疗效,并且可尽快恢复患者体征及症状。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甲泼尼龙喜炎平联合免疫球蛋白治疗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的疗效并作分析探讨。方法 :选取我院60例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60例患儿随机分为3组,联合治疗组(A组)20例,甲泼尼龙喜炎平治疗组(B组)20例,单一免疫球蛋白治疗组(C组)20例。比较3组患儿有效率、治愈率、不良反应等治疗情况差异。结果 :A组患儿的各项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小于B组,也均小于C组,差异均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100%,远大于B组75.0%和C组70.0%,总体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6.622,P0.05)。结论 :甲泼尼龙喜炎平联合免疫球蛋白治疗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治愈率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甲泼尼龙喜炎平联合免疫球蛋白治疗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的疗效并作分析探讨。方法:选取我院60例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60例患儿随机分为3组,联合治疗组(A组)20例,甲泼尼龙喜炎平治疗组(B组)20例,单一免疫球蛋白治疗组(C组)20例。比较3组患儿有效率、治愈率、不良反应等治疗情况差异。结果:A组患儿的各项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小于B组,也均小于C组,差异均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100%,远大于B组75.0%和C组70.0%,总体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6.622,P〈0.05)。结论:甲泼尼龙喜炎平联合免疫球蛋白治疗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治愈率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小剂量甲泼尼龙联合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小儿重症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手足口病患儿8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则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小剂量甲泼尼龙联合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比较两组治疗疗效。结果:观察组症状消退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2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95%(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小剂量甲泼尼龙联合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小儿重症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常规治疗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小儿病毒性脑炎患者采取神经节苷脂联合高压氧干预方案对脑损伤的改善效果,并为该病的临床治疗积累经验。方法选取我院儿科于2008年4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82例小儿病毒性脑炎患者,根据家属的治疗意愿进行分组。其中A组患儿采取神经节苷脂治疗,B组采取高压氧治疗,C组采取神经节苷脂联合高压氧治疗。比较三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做好对比。结果 A组患儿临床有效率为64.3%,B组为83.3%,C组为95.8%,三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节苷脂联合高压氧治疗能够有效改善小儿病毒性脑炎后脑损伤,临床效果可观,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7.
李刚  张彦 《中国乡村医生》2010,12(11):112-112
目的:探讨神经节苷脂注射液在病毒性脑炎中的临床应用。方法:75例病毒性脑炎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5),治疗组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神经节苷脂注射液,对照组采用常规综合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5%,对照组总有效率85.7%,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退热时间、神志清醒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均〈0.01)。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神经节苷脂注射液治疗病毒性脑炎疗效较好且安全,临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小儿重症过敏性紫癜治疗中甲泼尼龙冲击递减疗法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4月至2020年4月榆林市靖边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重症过敏性紫癜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甲泼尼龙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甲泼尼龙冲击递减疗法,观察两组患儿疗效、病情改善时间、治疗前后的炎性因子水平以及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西咪替丁注射液联合定喘汤治疗重症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两组均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西咪替丁注射液及定喘汤。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6.9%,高于对照组的68.8%(P0.01);观察组消化道症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西咪替丁联合定喘汤治疗重症支气管哮喘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甲泼尼龙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76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甲泼尼龙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腹水消散、腹胀痛缓解和血尿淀粉酶恢复正常水平时间等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控制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甲泼尼龙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疗效优于单纯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不同剂量甲泼尼龙及免疫球蛋白对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的临床作用。方法选择2010年8月至2012年05月在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住院的90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A组和B组。A组采用甲泼尼龙每日10~15mg/kg,连用3~5d,免疫球蛋白每日0.5~0.7g/kg,连用3d。B组给予甲泼尼龙每日2~3mg/kg,连用3~5d,免疫球蛋白每日0.3g/kg,连用5d。结果 A组退热时间、症状消失时间均短于B组,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治疗重症病毒性脑炎,大剂量甲泼尼龙及短期内大剂量免疫球蛋白的使用方法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甲泼尼龙联合盐酸消旋山莨菪碱治疗小儿重症腹型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收治的70例小儿重症腹型过敏性紫癜患者,按"简单随机"法分组,每组35例。一组为对照组(甲泼尼龙治疗),另一组为观察组(联合盐酸消旋山莨菪碱治疗)。对比疗效指标、住院及症状消失时间指标。结果观察组联合盐酸消旋山莨菪碱治疗后,疗效指标、住院及症状消失时间指标均取得了良好效果,与对照组相比,P0.05。结论对小儿重症腹型过敏性紫癜患者采取甲泼尼龙联合盐酸消旋山莨菪碱治疗后,患者疗效指标改善效果佳,住院及症状消失时间指标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13.
邢崇阳 《基层医学论坛》2014,(26):3527-3528
目的探讨应用甲泼尼龙冲击递减疗法治疗小儿重症过敏性紫癜(HSP)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3年1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4例小儿重症HSP患儿,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2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琥珀酸氢化可的松治疗,观察组给予甲泼尼龙冲击递减疗法进行治疗,对2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观察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4.07%,96.3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腹痛缓解、皮疹消退、肾损害恢复等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甲泼尼龙冲击递减疗法对HSP患儿进行治疗,临床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甲泼尼龙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8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23例,观察组患者使用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甲泼尼龙治疗.对照组仅使用甲泼尼龙,其余治疗措施基本相同;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血液淀粉酶恢复时间。结果观察组腹痛缓解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部压痛消失时间和血尿淀粉酶恢复时间均少于对照组。结论复方丹参注射液与甲泼尼龙联合能明显改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是临床上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较为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曾嵘  石明芳  陈颖 《四川医学》2014,(3):310-312
目的观察神经节苷脂治疗儿童病毒性脑炎(VE)的疗效。方法98例VE患儿,随机分成对照组49例和治疗组49例,两组性别、病情轻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进行常规综合治疗,对照组予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胞二磷胆碱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上给予神经节苷脂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在临床症状及体征恢复时间较对照组缩短,显效率和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疗效有显著差异(P〈0.01),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神经节苷脂辅助治疗VE能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具有重要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客建新 《当代医学》2021,27(19):68-71
目的 探讨阿奇霉素联合不同剂量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对小儿肺大叶实变性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MPP)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11月至2017年11月收治的76例小儿肺大叶实变性重症MPP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两组均用阿奇霉素治疗,对照组联合使用低剂量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观察组联合使用高剂量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水平和症状持续时间.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症状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炎症因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白细胞介素-2水平高于对照组,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阿奇霉素联合高剂量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疗法治疗小儿肺大叶实变性重症MPP患者,可明显提升疾病治疗效果,调节炎症因子水平,缩短症状持续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肖持坚  毛作胜 《吉林医学》2012,33(22):4804-4806
目的:探讨在需机械通气的小儿重症肺炎中应用甲泼尼龙并和常规治疗的比较及临床分析。方法:选取诊断重症肺炎并需接受机械通气的患儿共50例,随机分为甲泼尼龙治疗组(n=26)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n=24),甲泼尼龙剂量为2~5 mg/(kg.d),评价在2周疗程结束,比较两组肺炎治疗前后临床氧合指数、C-反应蛋白和血小板水平、机械通气天数、7 d内拔管率、重症病房住院天数及最后结局。结果:甲泼尼龙组可缩短呼吸机机械通气天数,减少ICU住院天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病死率亦有改善。结论:甲泼尼龙可以改善肺通气,降低机械通气和重症病房住院天数。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和研究早期应用甘露醇联合甲泼尼龙治疗重症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重症小儿手足口病患儿54例,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n=27).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治疗基础上单加甘露醇,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用甘露醇与甲泼尼龙治疗,将2组患儿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2.6%,对照组为8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退热时间(1.6±1.2)h、皮肤疱疹愈合时间(84.4±13.1)h、肢体抖动停止时间(12.8±7.6)h、易惊停止时间(48.2±8.5)h;对照组患儿退热时间(3.7±1.3)h、皮肤疱疹愈合时间(110.5±15.6)h、肢体抖动停止时间(31.4±9.3)h、易惊停止时间(108.4±9.6)h;观察组临床症状与体征消退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甘露醇联合甲泼尼龙应用于重症小儿手足口病患儿早期治疗中,能够有效保持体液负平衡,控制患儿颅内高压,预防肺水肿发生,对提高治疗效果及减轻患儿痛苦均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小剂量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早期干预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疗效。方法:将1 800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950例和对照组8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退热及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1~2 mg·kg-1·d-1静脉滴注,对2组临床治疗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患儿的退热时间、皮肤疱疹愈合时间、肢体抖动停止时间、睡眠易惊停止时间均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1)。结论:小剂量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早期干预治疗小儿手足口病优于常规对症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高压氧治疗重症病毒性脑炎的疗效。方法:将46例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23例。对照组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采用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高压氧治疗,对两组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结果: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压氧可以提高重症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疗效,减少后遗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