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东方马脑炎病毒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其平 《地方病通报》1995,10(4):112-114
东方马脑炎病毒研究进展李其平(新疆地方病防治研究所,乌鲁木齐830002)东方马脑脊髓炎(Easternequineen-cephalomyelitisEEE简称:东马)是一种急性病毒性传染病,人畜共患自然疫源性疾病。主要发生于美国东部以及中美和南美...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新疆阿勒泰山地蜱传脑炎疫源地特征,分离鉴定蜱传脑炎病毒。方法通过家畜体表捡法采集寄生蜱;利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当地健康人群血清中蜱传脑炎病毒IgG抗体;通过将蜱研磨液接种实验小鼠进行病原动物分离;通过接种BHK-21细胞对蜱传脑炎病毒进行分离培养;利用RT-PCR方法对病毒E蛋白基因片段进行扩增和测序,通过序列分析明确病毒系统进化特征。结果新疆阿勒泰山地白哈巴地区分布有2种蜱,森林革蜱为优势种(55.6%),其次为边缘革蜱(44.4%);当地人群蜱传脑炎IgG抗体阳性率5.31%(6/113);通过动物试验和细胞分离培养,从森林革蜱中分离出一株森林脑炎病毒;对病毒E蛋白基因序列的系统进化分析表明,蜱传脑炎病毒阿勒泰分离株属于远东亚型。结论首次从病原学上证实新疆阿勒泰山地存在蜱传脑炎疫源地,媒介为森林革蜱,病毒流行株为远东亚型。  相似文献   

3.
目的 调查新疆阿勒泰山地蜱传脑炎疫源地特征,分离鉴定蜱传脑炎病毒。方法 通过家畜体表捡法采集寄生蜱;利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当地健康人群血清中蜱传脑炎病毒IgG抗体;通过将蜱研磨液接种实验小鼠进行病原动物分离;通过接种BHK-21细胞对蜱传脑炎病毒进行分离培养;利用RT-PCR方法对病毒E蛋白基因片段进行扩增和测序,通过序列分析明确病毒系统进化特征。结果 新疆阿勒泰山地白哈巴地区分布有2种蜱,森林革蜱为优势种(55.6%),其次为边缘革蜱(44.4%);当地人群蜱传脑炎IgG抗体阳性率5.31%(6/113);通过动物试验和细胞分离培养,从森林革蜱中分离出一株森林脑炎病毒;对病毒E蛋白基因序列的系统进化分析表明,蜱传脑炎病毒阿勒泰分离株属于远东亚型。结论 首次从病原学上证实新疆阿勒泰山地存在蜱传脑炎疫源地,媒介为森林革蜱,病毒流行株为远东亚型。  相似文献   

4.
东部马脑炎病毒 (EasternEquineEncephalomyelitisvirus ,EEEV)属披膜病毒科甲病毒属 ,是东部马脑脊髓炎的病原体 ,也是披膜病毒科中致病性最强的一种病毒。 1933年美国东部新泽西州和弗吉尼亚沿海地区发生马脑炎流行 ,从马脑中分离出该病毒 ,以此得名。因该病发病急 ,传染性强 ,致死率高且为人兽共患 ,一直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 ,在国外对EEEV进行了深入研究。我国研究起步较晚 ,1991年李其平等〔1〕从新疆采集的一组全沟硬蜱中分离到 1株EEEV ,另有人对 13个地区人血清进行抗体检测 ,阳…  相似文献   

5.
从新疆首次分离到26株新环状病毒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1990年从新疆境内生产建设兵团124团医院采集不明原因发烧病人血清98份,分离到病毒8株;从乌苏县古尔图牧场采集病牛血清3份,分离到病毒1株;从博乐、特克斯、察布查尔、新源及巩留等县共采集各种蜱(主要有全沟硬蜱、森林革蜱、亚洲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新疆中哈边境阿拉套山夏尔西里自然保护区蜱传脑炎疫源地病原的基因型及生物学特征。方法采用布旗法采集蜱,活蜱保存或液氮冻存;采用BALB/c小鼠与BHK-21细胞进行蜱传脑炎病毒分离培养;采用RT-PCR扩增蜱传脑炎病毒远东型FE和西伯利亚型S特异基因片段并测定其序列。结果从新疆中哈边境阿拉套山夏尔西里自然保护区全沟硬蜱和森林革蜱中分离出16株蜱传脑炎病毒株,通过对扩增基因序列比对分析,明确其中13株为远东型,3株为西伯利亚型。结论从新疆中哈边境阿拉套山夏尔西里自然保护区分离到远东型和西伯利亚型蜱传脑炎病毒,该地区为两种亚型病毒共存的蜱传脑炎自然疫源地。  相似文献   

7.
一种感染人畜的新病毒(Hendra病毒)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94年9月在澳大利亚Brisbane市郊Hendra镇的赛马发生一种急性呼吸道病,病死13匹,致死率极高。在这次暴发中有一马调训员亦被感染病死。此后本病零星发生,1995年在另一次暴发中,一农民患急性脑炎病死,在他的血清中Hendra病毒抗体滴度由1:16上升到1:1024,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脑脊髓液呈阳性反应。这个农民在1995年曾帮助兽医对2匹病马进行治疗和尸体剖检。根据Henha病毒的形态和培养特征,初步认为它属于副粘病毒亚科的麻疹病毒属,当时命名它为马麻疹病毒(e(]1.-----In0lbilllvim)。以后经过深入分析,发现本…  相似文献   

8.
预防医源性感染是目前医疗卫生事业中的一项重大课题,经血液传播是医源性感染的一个重要方面。近年来弓形虫(T。X。)、巨细胞病毒(CMV)等经血液传播亦引起临床的极大关注。我们自1996年10月起在南京地区的献血员中进行了抗弓形虫和巨细胞病毒IgM抗体的血清学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和方法1.1调查对象均为在省卫生厅建卡的健康献血员,年龄20~40岁。1.2标本采集抗TOXO与CMV—I吕M检测采用献血员血清lml冷冻保存待检。检则Toxo、CMV病原体采用抗凝血Zml,分离白细胞后作PCR检测1.3检测方法采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烟台地区病毒性脑炎病原谱及其基因特征。方法采集烟台地区病毒性脑炎患者脑脊液46份及粪便标本10份,通过细胞培养分离病毒,RT-PCR扩增肠道病毒VP1区并测序,进行基因序列分析。结果从46例病毒性脑炎患者脑脊液标本中分离到11株病毒,分离率为23.91%,10份粪便标本中分离病毒5株。16株病毒经鉴定7株为肠道病毒,其中EV71型4株。EV71与其他地区流行株VP1区序列差异较小。结论烟台市病毒性脑炎以肠道病毒为主,有EV71型流行,与其他地区流行株相比,EV71型VP1区基因变异较小。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云南省虫媒病毒分布情况,为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在云南省思茅地区和西双版纳州采集蚊虫以及发热病人血清。液氮冻存。标本常规处理,接种C6/36细胞和乳鼠以分离病毒,并用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分离到的病毒进行鉴定。同时采集发热病人和健康人血清,用ELISA和血凝抑制试验检测病毒抗体。结果从西双版纳发热病人血清中分离到1株辛德毕斯(Sindbis)病毒,从澜沧县菲律宾按蚊中分离到1株巴泰(Batai)病毒,从思茅市翠云区和澜沧县三带喙库蚊、中华按蚊、菲律宾按蚊、迷走按蚊等蚊虫中分离到10株Colti病毒。血清抗体检查,西双版纳发热病人血清中辛德毕斯病毒抗体阳性率为2.50%(3/120),巴泰病毒抗体阳性率为4.17%(5/120);思茅和西双版纳地区健康人血清中辛德毕斯病毒抗体阳性率为1.93%(11/571),其中澜沧、思茅、景洪、勐腊和勐海的阳性率依次为4.55%(6/132)、0.89%(1/112)、1.25%(2/160)、1.96%(2/102)和0.00%(0/65);西双版纳发热病人和脑炎病人血清中还检测出Colti病毒抗体。结论云南省分布有经蚊虫传播的辛德毕斯、巴泰和Colti病毒。当地人群中也存在该病毒自然感染。今后应加强这3种虫媒病毒病的调查研究和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调查新疆博乐地区恙虫病东方体(Ot)自然疫源地情况。方法 采用多种方法捕鼠取脾,当地牧民静脉取血、从鼠体表捕获恙螨,用试剂盒提取DNA,应用巢式PCR(nPCR)检测Ot-Sta56基因;阳性标本脾制成悬液,接种昆明小白鼠进行Ot病原进行传代分离。结果 在博乐地区平原湿地、农田和居民区捕鼠126只,其中7只nPCR检测Ot阳性,阳性率5.55%;从当地牧民血液中检测到Ot阳性,阳性率1.87%;从野鼠体表捕获博乐纤恙螨,带螨率为8.4%,检测并分离到Ot病原。DNA序列分析表明,鼠类、人血及恙螨中检测并分离到的Ot碱基序列相同,与Karp株相应DNA片段的碱基序列同源性最高,均为99%,应属于Karp型。在山地草原捕获鼠58只,nPCR检测无Ot阳性,捕获旱獭26只,nPCR检测无Ot阳性,从鼠体表未捕获到恙螨。结论 新疆博乐地区平原湿地可能存在恙虫病东方体自然疫源地,宿主动物可能为小家鼠、普通仓鼠、大沙土鼠,传播媒介可能为博乐纤恙螨  相似文献   

12.
疱疹病毒性脑炎山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50012)孙若鹏郑楠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疱疹病毒有单纯疱疹病毒(HSV)、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巨细胞病毒(CMV)和EB病毒(EBV)等。目前认为,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HSE)是急性病毒性脑炎中最常...  相似文献   

13.
西尼罗病毒(WestNileVirus,WNV)首次于1937年12月在乌干达西尼罗地区的一名发热成年女性血液标本分离到,属黄病毒科(Flavivirdae)黄病毒属(Flavivirus)的乙型脑炎病毒血清群。可导致人类西尼罗热(westNileFever)或西尼罗脑炎(WestNileEncephalitis)。发病者常常出现发烧、头痛、皮疹、淋巴结肿大等症状,严重时表现为无菌性脑膜炎,甚至死亡。该病毒在自然界的传播循环  相似文献   

14.
云南首次分离到辛德毕斯(Sindbis)、巴泰(Batai)和Colti病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云南省虫媒病毒分布情况,为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在云南省思茅地区和西双版纳州采集蚊虫以及发热病人血清,液氮冻存。标本常规处理,接种C6/36细胞和乳鼠以分离病毒,并用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分离到的病毒进行鉴定。同时采集发热病人和健康人血清,用ELISA和血凝抑制试验检测病毒抗体。结果从西双版纳发热病人血清中分离到1株辛德毕斯(Sindbis)病毒,从澜沧县菲律宾按蚊中分离到1株巴泰(Batai)病毒,从思茅市翠云区和澜沧县三带喙库蚊、中华按蚊、菲律宾按蚊、迷走按蚊等蚊虫中分离到10株Colti病毒。血清抗体检查,西双版纳发热病人血清中辛德毕斯病毒抗体阳性率为2.50%(3/120),巴泰病毒抗体阳性率为4.17%(5/120);思茅和西双版纳地区健康人血清中辛德毕斯病毒抗体阳性率为1.93%(11/571),其中澜沧、思茅、景洪、勐腊和勐海的阳性率依次为4.55%(6/132)、0.89%(1/112)、1.25%(2/160)、1.96%(2/102)和0.00%(0/65);西双版纳发热病人和脑炎病人血清中还检测出Colti病毒抗体。结论云南省分布有经蚊虫传播的辛德毕斯、巴泰和Colti病毒,当地人群中也存在该病毒自然感染。今后应加强这3种虫媒病毒病的调查研究和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5.
东北部份地区人血清检出新疆出血热病毒抗体沈阳军区军事医学研究所蔡增林,鲁志新,胡玲美,金显涛,何亦祥在1992年,本研究室所进行的东北地区虫媒病毒抗体的调查中发现部份地区人血清中有新疆出血热(XHF)病毒抗体,为了进一步查清其分布情况,我们又采集了本...  相似文献   

16.
云南省洱源县流行性乙型脑炎暴发流行的病原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1年7 ̄10月,云南省洱源县发生流行性乙型脑炎暴发流行,采用滤过性试验,免疫荧光试验,交互HI试验,交互CF试验和中和试验方法,对从该县流行期采集的病人血清分离的2株病毒和从三带喙库蚁分离到的2株病毒进行鉴定,证实4株病毒均为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从病原学证实为流行性乙型脑炎暴发流行,同时还查明了三带喙库蚊是本次乙型脑炎流行的主要传播媒介。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病毒性脑炎患者血清与脑脊液标本中病毒特异性抗体IgM阳性率的差异,并探讨其诊断意义。方法回顾同期进行了血清与脑脊液检测病毒特异性抗体IgM的89例病毒性脑炎住院患者资料,统计抗体阳性率,比较:(1)两种标本中病毒特异性抗体阳性率的差异;(2)一种标本检测与两种标本同时检测病毒特异性抗体阳性率的差异。结果(1)血清标本病毒特异性抗体的阳性率为53.93%,脑脊液标本病毒特异性抗体的阳性率为34.83%,两者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25)。(2)两种标本同时检测病毒特异性抗体阳性率为71.91%,与任何一种标本检测的阳性率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2)。结论(1)检测血清中病毒特异性抗体可获得较脑脊液高的阳性率;(2)两种标本同时检测病毒特异性抗体是一种提高病毒性脑炎病原学诊断阳性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1990年4月下旬我们在准噶尔盆地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的南缘荒漠地区,从采集的亚洲璃眼蜱(Hyalomm asiaticum asiaticum)中分离到2株可引起乳鼠发病和在细胞培养中复制的病原。经血清学鉴定,包括交叉补体结合,间接免疫荧光和抗新疆出血热McAb(14B_7株)致敏血球的RPHA和RPHI试验证实为新疆出血热病毒。并采集了在荒漠牧场中放牧的羊群血清148份及放牧人员血清21份。用新疆出血热McAb RPHI法从羊血清中查到抗体阳性血清107份(72.3%)人群血清抗体阳性者2份(9.5%)。 上述结果首次证实了新疆北疆的准噶尔盆地南缘荒漠地带存在新疆出血热病毒的自然疫源地,该地区是北疆农牧业生产的主要地区和石油工业的新开发区,也是北疆主要的冬季牧场。  相似文献   

19.
1992-1993年,我们对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进行森林脑炎自然疫源地调查。选择南,北,中三个方位,共捕蜱982只,分离到3株森林脑炎病毒(编号9302,9305,9308)。并从可疑森脑死亡者脑组织中分离到1株森林脑炎病毒(93H)。从而证实内蒙古大兴安岭为森林脑炎自然疫源地。  相似文献   

20.
中西医结合治疗流行性腮腺炎脑炎15例临床观察雁北地区人民医院(037006)李正言大同市第一人民医院王秀娟腮腺炎脑炎是腮腺炎病毒直接侵犯中枢神经系统,而引起的腮腺炎并发症,大多发生在腮腺肿胀后一周内,也可发生在腮腺肿大前一周或后两周,或与腮腺肿胀同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