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调查普外科住院患者口服自备药品的使用管理现状,分析患者不规范使用口服自备药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与对策,为桐庐县中医医院建立住院患者自备药的管理模式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调研的方法,对桐庐县中医医院普外科150例住院患者的口服自备药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150例患者中存在不规范服药的有35例,包括13例未按规定的剂量进行服用,10例的服药间隔不符合规定,有7例存在漏服现象,4例患者擅自停服,1例患者服用过期药品。结论:经研究发现,普外科住院患者口服自备药不规范的原因包括医嘱不规范、患者文化水平低和药品的管理存在缺陷等,这就要求我们医疗机构必须对自备药品加强管理,相关的机构也应制定具体的管理政策,保证患者规范合理的使用口服自备药,确保患者用药的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普外科住院患者口服自备药品不规范的原因,并探讨相关应对策略,从而为优化普外科自备药品管理及使用提供参考。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10月1日~2017年10月1日医院普外科收治的168例住院患者为调查对象,对其自备药品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168例普外科住院患者中,存在不规范口服自备药品现象的有36例,占总病例数的21.43%,其口服自备药品不规范的原因除与患者年龄、性别、学历及所伴发病种有密切关系之外,还与患者记忆力减退、家庭陪护欠妥、药剂部门监督不足、药房药品配备不足、医护业务水平欠缺、医生电子病历系统欠完善,及医、护、患沟通不足等因素有关。结论:普外科住院患者口服自备药品不规范的原因具有多样性的特点,优化普外科自备药品管理及使用需要医生、护士、药剂部门、患者及家属共同紧密配合来完成。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外科病区患者自备药品使用与管理情况,规范自备药品的管理,促进其合理应用。方法:利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对医院外科病区242例患者的自备药品使用情况及48名外科医生关于患者自备药品管理情况进行调查。结果:242例患者中服用过自备药品的有123例,占比为50.83%;其中未按照医嘱规定剂量规范服药的患者有52例,占比为21.49%;服用过过期药品的患者有23例,占比为9.50%;未按照规定的时间间隔服药的患者有77例,占比为31.82%;不了解药品禁忌症与副作用的患者有62例;占比为25.62%。医生中认为自备药品存在使用风险的有37名,占比为77.08%,主要风险包括用药安全、药品质量、用药适宜性等;认为医院应该制定自备药品管理政策的有29名,占比为60.42%,并根据医院自备药品使用情况提出了针对性的管理改进意见。结论:患者自备药品使用存在较大安全隐患,医院应及时制定自备药品的管理政策,做好自备药的监督管理与宣传引导工作,规范自备药品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外住院病人口服自备药不规范的原因,同时提出安全用药的管理对策。方法:对125例外科住院病人口服自备药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服药不规范有23例,包括7例未按规定的剂量服用、6例服药的间隔时间有误、5例漏服、4例擅自停服、1例服用过期药。结论:服药不规范的原因比较多,主要和病人的文化层次比较低、医生的医嘱有不规范现象和药物管理的不规范等原因有关。因此医疗卫生机构必须加强病人口服自备药的管理,以保证病人规范的口服自备药。医生也应充分认识到使用自备药品存在的巨大风险,同时相关的机构需制定住院病人自备药品的管理政策,来确保病人用药的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外科住院患者自备药口服不规范的原因,并制定对应的护理干预对策。方法:对2011年1月~2012年1月绍兴市第六人民医院外科114例住院口服自备药的患者进行调查,分析服药不规范的原因。结果:有22例存在口服自备药不规范问题,占19.3%。其中未按规定剂量服药7例,服药间隔时间过长或过短6例,漏服3例,擅自停药4例,服用过期药2例。原因可能与患者文化程度低、医嘱不规范、药物管理不规范等因素有关。结论:必须针对可能导致患者口服自备药不规范的因素进行干预,确保患者能够规范服药,更好地完成治疗,尽快恢复健康。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骨科患者自备口服药情况调查与安全管理。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16年8月~2019年10月治疗的126例骨科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3例。调查患者自备口服药物的服用情况,并针对实际情况建立安全管理措施。结果:骨科患者中服用时间不规范的患者最多,共46例,占36.51%;其次是漏服,共34例,占26.98%,服用剂量不规范的30例,占23.81%。误服和服用方式错误的7例,占比均为5.56%,擅自停药患者3例,占2.38%。观察组的很满意率、满意率高于对照组,不满意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骨科患者自备口服药物服用的依从性不高,容易出现漏服、不按规定时间服用等情况,医务人员应加理骨科患者服用自备口服药物的安全管理,以健康教育的形式提高患者的服药意识,并加强对患者按时服用药物以及正确服用药物的监督管理,以帮助患者尽快恢复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清开灵注射液在真实世界中的用药特征。方法收集全国16家三级甲等医院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IS)中住院患者信息,参照集成数据仓库构建模式,整合为清开灵注射液HIS数据仓库,对使用过清开灵注射液的12385例患者的基本信息、住院信息、诊断及中医辨证、合并用药等信息进行描述分析,并与药品说明书进行对比。结果使用清开灵注射液的患者中以45~65岁最多,占35.14%;入院时急、危症患者占42.65%;使用清开灵注射液患者发病和死亡发生率最高的节气前两位是冬至和小寒;符合药品说明书西医诊断的患者占36.84%;符合药品说明书的中医主证占42.35%;49.64%使用清开灵注射液的患者单次剂量是30~40 ml。结论清开灵注射液的使用患者以中老年居多,临床中存在未按照药品说明书推荐剂量及适应症使用情况,普遍存在联合用药现象但可能存在用药风险。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根本原因分析法(RCA)对住院患者自备口服药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应用RCA对2015年7~9月检查发现的147例不规范应用自备口服药个案进行调查分析,回顾性总结住院患者自服自备口服药存在的风险因素并提出相应的防范对策,做好持续质量改进。结果:实施根本原因分析法对住院患者自备口服药的规范管理后自备口服药专项质控各项错误发生率均有明显减少,病区护士的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运用根本原因分析法对住院患者自备口服药的规范管理具有较好的纠偏作用。护理人员应强化规范管理自备口服药意识,保证自备口服药管理的规范性,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分析临床上中药常见不良反应的发生特点及原因,总结相应药学服务对策。方法:选取120例服用中药后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不良反应表现、发生原因及药物对策。结果:年龄60岁患者所占比例显著高于其他年龄段患者(P0.05);静脉注射给药患者所占比例显著高于其他给药方式(P0.05);不良反应主要累及皮肤及附件(41.67%)和消化系统(33.33%);不良反应发生原因:用药量过大者43例(35.83%),配伍不当者46例(38.33%),体质较差者20例(16.67%),用药方法不当者11例(9.17%)。结论:中药不良反应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临床上应加强中药用药知识宣传,提高药品配伍合理性及药品质量监督等,降低中药不良反应发生率,确保临床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中成药合理应用及规范管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2014年笔者所在医院中成药使用情况,并参考中成药合理应用及规范管理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总结。结果:220例样本中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有25例,发生率为11.3%。不良事件发生原因中,以联合用药不合理最多,占84.0%,其次为未按说明书严格用药和辨病不辨证使用,均占44.0%,中成药质量问题占24.0%。结论:中成药合理使用问题比较突出,临床应强化对中成药使用方法的管理,强化对中成药质量及安全性的监控,严格执行中西药分开制度,促进规范化管理,保障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影响肿瘤内科患者睡眠质量的原因及相关护理对策.方法:随机选择2009年1月-2010年6月肿瘤内科住院患者共200例,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影响睡眠因素调查.结果:主管护士对入院3-5d的患者调查,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95份(97.50%,197/200);匹兹堡睡眠指数为4-19,平均(8.76±2.45);PSQI总分>7分共149例(74.50%,149/100),影响149例患者睡眠的原因分别为:社会心理因素68例;生理病理因素42例、环境因素39例.结论:影响肿瘤内科患者睡眠质量原因较多,可以通过提供有效的心理干预、调节生活方式、提供良好的睡眠环境、合理使用镇静药物实施心理疏导改善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液在如东县中医院病区药房的临床使用情况,评价合理性,旨在促进病区用药质量提高,保障医疗安全。方法:以2017年6月-2018年6月如东县中医院病区收治的476例应用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液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住院处方和病区用药医嘱单,依照《处方管理办法》、《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等规定标准进行处方点评,观察病区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液基本使用情况,筛查不合理处方并进行分类统计与分析。结果:476例患者中,469例单一用药,7例联合用药,共计使用药品485例次,药品通用名使用率100%。使用构成比居前3位的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液依次为注射用血栓通(冻干)、疏血通注射液、注射用血塞通(冻干)。使用率前三位的科室分别为神经内科、心血管内科、骨科。经点评,459例患者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液临床使用合理,合理率96.43%,17例患者用药处方或医嘱存在不合理用药问题,不合理率3.57%,主要不合理问题包括用法用量不当或描述含糊不清、适应症不适宜、处方/医嘱未写中医病名病症等诊断。9例患者用药后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1.96%。结论:我院病区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液种类较多,使用量较大,药品通用名使用规范,处方医嘱基本合理,用药质量较高,但仍存在个别问题,有待加强管理及优化,以进一步保障患者用药疗效与安全。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某院骨科Ⅰ类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方法:从2011年7月—2011年9月骨科所有出院患者中选出Ⅰ类手术患者病历200份,对其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分析评价。结果:200例Ⅰ类手术患者全部使用抗菌药物,使用率100%。平均使用抗菌药物时间7.1天,术前30min至2h用药163例,占81.5%;术前未用药10.5%,术后用药时间均超过24h,二联用药6%,无指征更换抗菌药物占6.5%。结论:某院骨科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尚存在时机不规范、疗程长、选用的抗菌药物新、价格贵等现象。  相似文献   

14.
急性心肌梗死并大便不通的发生率及综合治疗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刘南  阮绮楠 《辽宁中医杂志》2006,33(12):1534-1535
综合分析急性心肌梗死大便不通畅的发生率及治疗情况。回顾分析本院住院的急性心肌梗死并有大便不通的发生率,以及采用三组不同治疗方案后疗效的比较。结果:152例入选的急性心肌梗死中,大便不通人数占120例,发生率为79%。使用口服中成药治疗方案有效率占62.3%;使用口服中成药中药汤剂组有效率占80.8%;使用口服中成药外用药组治疗有效率占91.0%,效果最好。经卡方检验,三者之间有显著的差异(P<0.01)。提示:大便不通是急性心肌梗死的常见临床表现之一,具有较高的发生率,可诱发各种并发症,甚至猝死,临床医生应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骨科患者自备口服药的情况,探讨安全管理的效果。方法:医院骨科于2018年6月开始对骨科患者自备口服药情况进行调查,针对调查结果实施安全管理(观察组),与2018年6月前实行常规管理的患者(对照组)进行对比,两组均为同一批患者,每组65例,比较两组的管理效果。结果:两组的管理质量评分、患者满意度评分、患者对自备口服药使用安全知识评分、自备口服药服用安全事件发生率均存在差异(P0.05)。结论:对骨科患者自备口服药实行安全管理,能够提高骨科患者自备口服药的规范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老年住院患者抗生素使用情况,为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医院及合作单位2016年6月~2018年12月收治的4 118例老年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抗生素使用情况,调查不合理使用的原因。结果:共有3 700例(89.8%)患者使用了抗生素,不合理用药872例(23.6%),原因包括用药时间过长、用药指征不明、用药剂量不合理、给药时间不合理、药物联用不合理、药物不良反应忽视、药物使用溶媒选择不合理、药物避光不规范等。结论:老年住院患者的抗生素使用率较高,且存在不合理用药情况,应针对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积极干预,促进抗生素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住院病患者中成药的应用情况,促进临床合理使用中成药。方法:在医院信息科抽取有使用中成药的病历287份,按照《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基本原则》、《药品说明书》以及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的相关文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使用中成药的病历占病历总数的26.52%;中医师开具中成药病历为11.8%,医师开具中成药病历为88.2%;有中医理论描述的病历为10.8%;使用超说明书的病历为31.7%;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7.3%,主要为静脉用药;国家基本药物使用率为85.4%;静脉用药占首位(72.1%),其次为口服(18.8%),再其次为外用和肌内注射。结论:住院患者对中成药的应用基本合理,应进一步提高中成药的临床应用能力与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流程再造在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口服给药管理中的实施效果。方法:采用追踪检查法跟踪分析医院神经内科口服给药管理中存在的缺陷,通过规范给药流程、加强护士专业知识、加强给药健康宣教等方法,实施口服给药流程再造,确保患者口服给药安全。结果:患者口服药规范服用率由75.00%提高到100.00%,未发生一起口服给药护理不良事件,患者药物知识知晓率由70.00%提高到96.00%,患者满意度由85.00%提高到98.00%。结论:神经内科住院患者的口服给药实施流程再造,能够有效加强口服给药安全,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急诊患者药品不良反应的特点,探讨相应的护理干预对策。方法:回顾分析2016~2017年医院13 200人次急诊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一般情况,利用SPSS软件对急诊患者药品不良反应特点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医院急诊出现药品不良反应135人次,发生率1.02%。药品不良反应常见于使用抗生素者;患者最多见的临床症状为荨麻疹、皮疹等皮肤损害;造成药品不良反应最主要的原因是护理人员操作。结论:急诊护理管理应进一步规范用药护理程序,通过合理的评估和用药教育、规范管理、严密观察、及时处理,为急诊用药安全创造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痰热清注射液不良反应发生率、不良反应类型、严重程度、表现形式、易感人群及影响因素,对痰热清注射液临床合理用药、联合用药进行评价,完善药品说明书。方法采用注册登记式医院集中监测方法,监测我院2014年11月至2015年12月使用痰热清注射液的住院患者,对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临床特征及用药情况进行详细记录。结果66例临床使用痰热清注射液的患者中出现ADR有4例,约占0.9%。4例ADR属一般不良反应,主要以心悸、血压高、头晕、恶心、呕吐、皮肤瘙痒、斑丘疹为主。多发生于老年人,均合并应用抗炎药。建议严格按照痰热清说明书用药,尽量不联合抗炎药,进一步完善说明书。结论痰热清注射液ADR发生率较低,属A型偶见不良反应,其原因可能与临床用药不规范及合并用药情况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