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1983年Woolf提出先发制痛(PreemptiveAnalgesia)。近来逐渐引起麻醉界重视。有些局麻药,阿片类药物和N—甲基—D天(门)冬氨酸(N—methyl—D—Qspar—tic acid,简称NMDA)受体拮抗药也具有先发制通作用;氯胺酮属于一种非竞争性NMDA受体拮抗药。对此,我们观察了芬  相似文献   

2.
开胸手术患者呼吸道的护理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王绍惠 《四川医学》2005,26(2):243-243
开胸术后因呼吸衰竭而死亡的老年患者达24.60%,肺炎的发生率也较其他类手术患者高。因此,开胸手术做好呼吸道管理,是手术成败的重要环节之一。  相似文献   

3.
我院自1998年5月~2003年5月共施行开胸术113例,其中术前采用美蓝注射的方法,确定肋骨的位置共89例,获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5.
6.
7.
目的:观察研究开胸术后低氧血症(HO)的发生率,发生时相、相关因素。方法:对脉率血氧饱和度(SPO2)≥95%的200例开胸手术病人进行连续1周的SPO2监测记录。结果:术后低氧血症(SPO2<95%)的峰值期是回病房即刻和术后48h,其发生率分别为94.5%和57.5%。术后1周仍有31%的病人SPO2未恢复到正常值。老、中、青3个年龄组HO发生率存在 显性差异(P<0.01),食管癌三切口病人HO发生率明显高于左胸径路手术(P<0.01)。肺手术的HO的第二个峰值期在术后第5天,发生率65.9%。结论:开胸术后HO在回病房后即刻发生,并长时间持续。经鼻塞吸氧HO大多数能得到纠治,老年、食管癌三切口和肺切除病人应延长吸氧时间。HO的不同表现与年龄、病种术式和并发症诸因素相关,经处理SPO2<90%,多有较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9.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高龄 (70岁以上 )病人开胸手术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而高龄病人开胸手术危险性明显高于中青年 ,开胸手术对病人的肺功能影响较大 ,高龄病人尤为严重 ,直接关系到术后效果及生存质量 ,因此对于高龄病人开胸术前肺功能估计就显得非常重要 ,我院 1989年 1月~ 1998年 12月对 2 6例高龄病人术前肺功能测定分析与术后效果及生存质量对照 ,总结几点经验 ,现报告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989~ 1998行高龄病人手术 2 6例 ,其中男 15例 ,女 11例 ,年龄 70~ 75岁 ,平均 72 .2岁 ,肺段切除 10例 ,肺大疱切除肺修补术 12例 ,食管…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比研究经腋下中断肋骨开胸术与传统后外侧切口开胸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连续50例肺部肿块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使用经腋下中断肋骨切口开胸术,B组采用传统方法,记录切口长度、开胸时间、关胸时间、胸内操作时间、术前及术后1周呼吸功能以及肩关节活动度、术后疼痛的评估使用术后72h内强痛定使用量来完成。结果 胸内操作时间、呼吸功能两组无差异(P〉0.05),但开胸时间、关胸时间、术后肩关节活动度以及疼痛的减轻程度A组优于B组(P〈0.05),切口长度A组短于B组(P〈0.05)。结论 经腋下中断肋骨开胸术优于传统后外切口,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全麻开胸患者术后呼吸道护理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韦乃兰 《中外医疗》2008,27(27):147-148
本文探讨开胸术后呼吸道并发症的护理,对此类志者根据临床呼吸系统的症状,不同程度地进行了吸氧、呼吸道湿化,有效排痰,防止误吸,同时做好呼吸道监测,气管切开,胸腔闭式引流,口腔,心理及基础护理,并重视消毒隔离环节,从而保证全麻开胸患者术后的康复.  相似文献   

12.
我院自1998年5月~2003年5月共施行开胸术113例,其中术前采用美蓝注射的方法,确定肋骨的位置共89例,获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回顾分析80例分别采用保护肋间神经和常规开胸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两组术后吗啡镇痛用量分别为(12±5)和(43±11)mg/例,疼痛评分术后24、48和72h分别为(2.7±1.6)与(6.2±1.9)分、(2.5±1.4)与(5.8±1.8)分和(2.3±1.3)与(5.4±1.7)分,疼痛评分及肺炎、肺小张、切口感觉异常等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提示肋间神经保护技术能减轻患者术后疼痛、减少镇痛药用量,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张骏  吴佩卿 《浙江医学》1997,19(2):106-106
急性呼吸衰竭是开胸术后的严重并发症,死亡率很高。我院近年发生12例,现将治疗情况分析如下。 临床资料 我院1991年1月~1994年12月共施行开胸手术310例,术后并发严重急性呼吸衰竭12例,占3.87%。其中男9例,女3例;年龄56~70岁,平均63岁。因肺癌行左全肺切除2例,右全肺切除1例,肺叶切除2例。因食管癌行肿瘤切除颈部吻合2例,弓上吻合3例,弓下吻合2例。手术时间3~6小时,平均4.3小时。术前有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病史7例(伴阻塞性肺炎4例),高血压、冠心病3例,风心二尖瓣病变及房颤伴室内差异传导各1例,长期吸烟史(>25年)8例。术前肺功能检查:实测值占预计值FVC为52.5%~86.2%(平均67.4%),FEV_1为41.6%~63.7%(平均58.6%),MMF为1.2~2.4L/s(平均1.54L/s)。呼吸衰竭发生时间:术毕2例,术后12小时1例,24小时2例,48~60小时7例。其它合并症:肺部感染7例,气胸和胸腔积液5例,心律失常伴心衰1例,肺不张3例,胸胃扩张1例。治疗以单纯面罩给氧4例,气管插管机械辅助通气7例,气管切开辅助通气1例;机械辅助通气时间8~124小时。9例1~3周内顺利恢复,死亡3例(1例因肺水肿、心衰死于术后24小时,另2例因严重肺部感染呼衰不能纠正分别死于术后第2天和第3天)。  相似文献   

15.
全麻开胸术后呼吸道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麻开胸术后患者有明显的呼吸道分泌物增多,加之术后疼痛,咳嗽无力,因而容易并发肺不张和肺炎。我科从2001年1月2003年12月共收治全麻开胸术后患者161例。针对患者通气方式特点,给予加强呼吸道管理,有效防止了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开胸术后疼痛的护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宋兰英 《河北医学》2001,7(3):271-272
两年来 ,我们通过加强开胸术后的疼痛护理 ,减轻了病人的痛苦 ,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缩短了病人住院日 ,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重新认识术后疼痛对开胸患者的影响及术后镇痛的必要性术后疼痛是人体组织损伤和修复过程的一种复杂的生理和心理反应。这虽是一种必然现象 ,但它对机体的影响是不可避免的 ,尤其是对开胸术后的影响。研究表明 ,术后疼痛 ,使血中儿茶酚胺升高 ,表现为心动过速、血压升高、心律失常、呼吸浅快 ,还可出现恶心、呕吐、出汗等 ,同时由于致痛和炎性介质的异常释放 ,既可加重原发病灶的缺血、缺氧…  相似文献   

17.
198 5年 7月 - 1999年 7月 ,我们共对 4 2例开胸术后发生肺不张的病人进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治疗 ,效果良好。1 资料与方法1 1 资料4 2例中男 2 7例 ,女 15例。年龄 4 8~ 75岁 ,平均 65岁。食管癌根治术 2 5例 ,肺叶切除术 17例。术前有陈旧性肺结核 8例 ,冠心病 6例 ,慢性支气管炎并哮喘 9例。术后并发吻合口漏 8例 ,支气管残端漏 2例 ,乳糜胸 2例。X片显示肺不张 :左上叶 9例 ,左下叶 15例 ,左中叶 4例 ,右上叶 5例 ,右下叶 9例。1 2 方法4 2例病人皆在手术后给予雾化、协助咳痰、鼻导管吸痰或气管内滞留“马尾”等措施无效后 ,分别在…  相似文献   

18.
开胸手术对肺功能的影响与术后并发症及预后有密切关系。直到现在,关于术后早期低流量吸氧下血气改变情况的研究尚少有报道。我们观察了30例不同手术类型病人术前及术后3天的PaO2、PaCO2的变化(包括肺叶或全肺切除术14例,食管手术12例,剖胸探查术4例)。结果显示,开胸术后1~2天在低流量吸氧下PaO2、PaCO2在不同手术组间及各天数间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9.
我院自 1 999年以来 ,将硬膜外阻滞与全凭静脉麻醉复合 ,减少了静脉麻醉药的用量 ,使麻醉过程安全平稳 ,同时 ,避免了过多的全麻药对机体的不良影响 ,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 资料 选择开胸手术患者 80例 ,男 5 5例 ,女 2 5例 ;年龄 40岁~ 77岁 ;体重 45kg~ 75kg ;其中包括食道癌 40例 ,贲门癌 3 0例 ,肺癌 1 0例。随机分为两组 :组Ⅰ 40例 (男 3 0例 ,女 1 0例 )为静脉复合麻醉加连续硬膜外镇痛组 ;组Ⅱ40例 (男 2 5例 ,女 1 5例 )为对照组—单纯静脉复合麻醉组。手术切口为沿肋骨缘切口 ,断取肋骨。所有病人均…  相似文献   

20.
开胸术后布比卡因胸膜腔封闭止痛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