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成素珍  邢庆永 《淮海医药》2003,21(4):316-316
20 0 0年 3月~ 2 0 0 2年 5月 ,我科共收治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 2 5例 ,均采用微创钻颅法治疗。具体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2 5例 ,男 14例 ,女 11例 ,年龄 5~ 76岁。2 1例有明显外伤史 ,4例外伤史不详。血肿部位 :右侧颞顶部 9例 ,左侧颞顶部 13例 ,左侧额颞部 3例。血肿最大 180ml,最小 4 5 ml平均 113ml。所有病例均经颅脑 CT确诊。1.2 临床表现 头痛 2 0例 ,呕吐 7例 ,反应迟钝 3例 ,精神障碍 8例 ,行走不稳 6例 ,轻偏瘫 2例 ,癫痫发作 1例。1.3 治疗方法 备好充电手枪式电钻一把 ,选择合适长度的YL- 1型…  相似文献   

2.
尚运才  张靖 《河北医药》2002,24(2):158-159
我科从 1998年 3月~ 2 0 0 0年 4月采用微创钻颅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 3 5例 ,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本组 3 5例 ,男 2 8例 ,女 7例。年龄 2 2~ 80岁 ,平均 60 .7岁 ,5 5岁以上 3 1例。有明确外伤史 3 2例 (轻伤 2 8例 ,重伤 4例 ) ,原因不明 3例。头痛 3 3例 ,呕吐 2 7例 ,轻度偏瘫 2 9例 ,昏迷 2例 ,视乳头水肿 3 2例 ,锥体束征 2 9例 ,瞳孔变化 2例。全部经CT扫描确诊。左侧 14例 ,右侧 16例 ,双侧 5例。血肿范围均较广泛 ,多数血肿位于额颞顶部 ,少数延及枕部。血肿量 80~ 2 0 0ml,多数为 80~ 15 …  相似文献   

3.
慢性硬膜下血肿 (CSDH)在颅脑损伤中并不少见 ,在硬膜下血肿中约占 2 5 % [1] 。我科自 1 997年 1月~ 1 998年 1 0月间共收治老年人慢性硬膜下血肿2 0例 ,均采用局麻下钻孔血肿清除 ,蕈状管引流术 ,收到较好效果 ,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  1、临床资料 :本组 2 0例 ,男 1 8例 ,女 2例。年龄 60~ 81岁 ,平均 68岁。有外伤史者 1 1例 ,无外伤史者 9例。病程最短 3周 ,最长 2月。血肿部位 :右侧 6例 ,左侧 1 3例 ,双侧 1例。血肿范围 :额颞顶枕部 1 8例 ,额顶部 2例。临床表现 :头痛、恶心、呕吐 1 4例 ,偏瘫 9例 ,失语 3例 ,智能和精神…  相似文献   

4.
自2002年6月至2008年6月辽宁省庄河市中心医院采用颅骨钻孔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共76例,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男52例,女24例,年龄49—84岁,平均64岁;全部均有明确外伤史,伤后〉21d入院。血肿位于额部5例,颞部(含双侧颞部)15例,额颞部10例,颞顶部36例,顶枕部10例;昏迷5例,意识恍惚46例,意识清25例;  相似文献   

5.
儿童外伤性颅内血肿的发生率近年呈上升趋势 ,我科自 1993~ 2 0 0 1年共收治 2 9例 ,现分析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18例 ,女 11例 ,年龄 8个月~ 13岁 ,平均 7 9岁。受伤原因 :交通事故 15例 ,坠落伤 8例 ,砸伤 4例 ,石头击伤 2例。血肿位于额部 6例 ,顶部 7例 ,颞部 12例 ,额颞部 2例 ,额顶部 1例 ,顶枕部 1例。属硬脑膜外血肿 17例 ,硬脑膜下血肿 8例 ,脑内血肿 2例 ,多发血肿 2例。本组开放性颅脑损伤 5例 ,合并颅骨骨折 12例。血肿量小于 2 0ml8例 ,2 0~ 5 0ml15例 ,6 0~ 80ml 6例。本组有典型中间清醒或…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单纯锥颅引流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手术疗效。方法 颅脑CT选择定位,局麻下用颅锥锥孔,高质量硅胶脑室引流管引流。如血肿波及额颞顶枕部,则采用双孔、双管引流。结果 102例患者中99例成功,3例失败,无死亡。结论 单纯锥颅引流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明显优于传统骨瓣开颅,操作简单、快速,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7.
自 CT、MRT问世以来 ,对脑外伤所致之颅内血肿的部位、范围、血肿量、脑室受压及中线移位程度 ,提供了准确的数据 ,同时也为微侵袭治疗技术的发展 ,提供了条件。我院神经外科近年来 ,采用颅锥颅骨钻孔法治疗外伤性硬脑膜外及硬脑膜下血肿35例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35例中男性 2 5例 ,女性 1 0例。年龄 7~ 65岁。硬脑膜外血肿 2 1例 ,硬脑膜下血肿 1 4例。跌伤 2 6例 ,车祸 9例。1 .2 临床表现 原发性昏迷 1 0~ 30分钟 2 6例 ,60分钟以上 3例 ,无原发性昏迷 6例。血肿于额顶部 2 3例 ,额颞部 1 0例 ,顶枕部 2例。1 …  相似文献   

8.
邵柏  崔业江 《江苏医药》1996,22(5):336-336
自1987~1995年用钻颅引流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82例,因术后并发症而再手术5例,占61%,本文就其再手术原因分析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5例中男4例,女1例。年龄45~78岁,平均62.4岁。有明显外伤史4例,原因不明1例。病程:1~18个月,常规行双孔钻颅对口冲洗,一孔置管引流术式。二、术前症状及CT:G、C、SS分以上3例,8分以下2例,视乳头水肿毛例,一侧肢体肌力下降3例。CT扫描:双侧额预部血肿2例,左侧额领顶枕部2例,右侧额预顶部1例,中线结构明显推移4例,呈低密度改变3例,等密度及高、低混杂密度各1例。血肿侧脑组…  相似文献   

9.
锥孔尿激酶溶解引流治疗硬膜外血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硬膜外血肿的治疗,我科自1994年以来,根据CT片定位,用颅锥锥孔穿刺血肿,置管注入尿激酶(UK)引流治疗急性和亚急性硬膜外血肿30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30例中男22例,女8例,年龄7~52岁,平均26岁。本组病人均有明显外伤史。临床表现 伤后昏迷者22例,头痛30例,呕吐8例,有局灶体征者6例,早期视乳头水肿12例。本组病例均行头颅CT扫描确诊,其中血肿位于右额8例,右颞3例,左颞1例,右颞顶12例,左颞顶4例,右顶枕2例。中线结构移位18例,其中超过5mm者12例。脑室不同程度受压者10例,按多田氏提出的CT血肿量计算公…  相似文献   

10.
随着头颅CT、MRI在临床上的应用和发展 ,外伤性脑梗死的报道逐渐增多。现将本院 1 994年以来收治的 2 2例儿童外伤性脑梗死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2 2例 ,男 1 5例 ,女 7例 ;年龄 6个月~ 1 1岁 ,平均 4 3岁。本组均有头部外伤史 ,均为单纯闭合性颅脑损伤 ,其中跌伤 1 2例 ,交通事故伤 8例 ,打击伤 2例。着力部位 :枕部 8例 ,顶部 9例 ,额部4例 ,颞部 3例。伤后原发昏迷 2例。伤后 1~ 76小时出现症状 ,左侧肢体偏瘫 1 1例 ,右侧肢体偏瘫 1 0例 ,面瘫 1 1例 ,抽搐 6例 ,运动性失语 1例。 2 2例均行头颅CT检查 ,表现…  相似文献   

11.
田军  陈忠  赵毅  肖庆 《贵州医药》2003,27(2):133-133
慢性硬膜下血肿是指颅脑外伤后血肿形成 3周以上 ,血肿位于硬脑膜和蛛网膜之间。好发于小儿和老年患者 ,特别多见于老年病人。本院近 3年内收治年龄在 6 0岁以上的病人 98例。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病例 98例 ,年龄 6 0~ 89岁 ,男 72例 ,女 2 6例 ,有明显外伤史 79例。主要症状体征 :头痛、头晕、肢体活动障碍、智力下降、痴呆、对外界反应迟钝 ,少数患者有精神异常、癫痫、眼底水肿、偏瘫、肢体感觉障碍。CT显示为 :侧脑室受压 ,中线偏移 ,血肿可是低、等、高密度。位于额颞顶枕部 5 5例 (其中双侧 2 0例 ) ,额颞部 30例 ,顶枕 1 3例。…  相似文献   

12.
高鸿  孙敏 《云南医药》2000,21(4):330-331
我们用自制颅骨手锥于床旁对 1994年 1月~1999年 12月所收治到的慢性硬膜下血肿中 2 6例行锥颅抽吸治疗 ,效果良好 ,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  1.临床资料 男性 2 4例 ,女性2例 ,年龄最大 84岁 ,最小 4 2岁。有明确外伤史2 0例占 76 9% ,无明确外伤史的 6例占 2 2 1% ,有外伤史者病程最长为 6月 ,最短 1月。主诉头痛18例 ,智力下降 11例 ,偏瘫 9例 ,意识障碍 7例 ,脑疝 2例。术前全部病例均行头颅CT及MRI确诊 ,其中 2 3例行头CT ,3例行头MRⅠ ;其中单侧血肿为 18例 ,双侧血肿 8例 ,CT血肿为低密度或稍低密度 16例 ,为等密度 5…  相似文献   

13.
安康  李平生 《河北医药》2002,24(10):788-788
我院自 1995年 9月~ 2 0 0 0年 10月收治颅脑损伤合并神经损伤病人 13例 ,其中延误诊治 3例 ,现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人均系颅脑外伤入院。男 9例 ,女 4例 ;年龄 8~ 3 5岁。头部撞伤 7例 ,摔伤 3例 ,打击伤 2例 ,爆炸伤 1例。眶额部开放性脑损伤 5例 ,闭合性脑损伤 8例 ,其中额颞叶脑挫裂伤 6例 ,额颞部硬膜外血肿 1例 ,蛛网膜下腔出血 1例 ;合并前颅底骨折 7例。入院时检查 :清醒 2例 ,其中能主诉患目视物不清者 1例 ,另 1例因眼睑肿胀而未详细视力检查。昏迷 11例 ,能窥视瞳孔者 8例 ,其中单侧瞳孔散大 6例 ,双侧…  相似文献   

14.
我院自 1994年至 1999年 5年间收治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 2 7例 ,均行单孔双管引流术 ,手术简单创伤小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男 2 5例 ,女 2例 ,最大年龄 80岁 ,最小年龄 6岁 ,平均年龄 5 6 .2岁。1.2 受伤原因 摔伤 11例 ,打击伤 6例 ,交通事故 5例 ,原因不明 5例。1.3 血肿部位 右侧 13例 ,左侧 14例。1.4 血肿范围 额颞顶 16例 ,额顶部 11例。1.5 临床表现 头痛、恶心、呕吐 9例 (占 33.3 % ) ,偏瘫11例 (占 40 .4% ) ,意识和精神障碍 7例 (占 2 6 .3 % )。1.6 辅助检查  2 7例均行CT扫…  相似文献   

15.
目的采用简单、创伤小的锥颅穿刺术加尿激酶(UK)溶解血肿后引流治疗外伤性硬膜外血肿。方法本组86例外伤性硬膜外血肿经CT定位后,锥颅穿刺血肿并置硅胶引流管,用尿激酶(UK)5万U注入后引流。结果本组额部血肿16例,额颞部27例,颞顶部30例,顶枕部13例,全部痊愈出院。结论该手术方式易于操作、创伤性小、经济方便、并发症少、疗效可靠。适用于硬膜外血肿量较少且无急性颅内压明显增高的外伤性硬膜外血肿治疗,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6.
李刚  张振林  冷刚  王守玉 《安徽医药》2013,34(8):1185-1186
目的探讨双额叶脑挫裂伤的临床治疗及预后,以提高其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双额叶脑挫裂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病情演化及治疗结果。结果 21例双额叶脑挫裂伤患者,保守治疗13例,治愈9例,好转4例。手术8例,治愈3例,好转2例,植物生存1例,死亡2例,分别为:单侧额颞开颅3例、冠状开颅1例、伴有幕上下硬膜外血肿手术1例、伴有顶枕部硬膜外血肿手术2例(其中1例行顶枕部硬膜外血肿清除后,经保守治疗后其额颞叶血肿增多又行一侧额颞开颅脑挫伤组织及血肿清除)、另1例保守治疗失败而行一侧额颞开颅挫伤组织加血肿清除术。结论双额叶脑挫裂伤病残率与病死率高,应在伤后严密观察病情,监测生命体征,适时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7.
开颅术后形成颅骨缺损,直径超过3 cm者可出现颅骨缺损综合征,因此必需行颅骨修复成形术。现将我科近年来收治的65例钛网颅骨修复成形术病人的资料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54例,女11例,年龄9~56岁,平均32.35岁。颅骨缺损时间:6月~5年。颅骨缺损面积:最小20 cm2,最大20 cm2。颅骨缺损部位:额14例,颞15例,顶2例,枕1例,额颞16例,颞顶5例,额颞顶9例,额顶3例。颅骨缺损原因:外伤性颅内血肿开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后49例,颅骨粉碎性骨折骨折碎片去除术后10例,脑出血开颅血肿清除术后5例,半球脑梗塞并急性小脑幕切迹疝去大骨瓣减…  相似文献   

18.
我科自1994年至1997年4月共收治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18例,占同期颅脑伤住院病人的3.51%。现就其诊断及治疗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男13例,女5例。平均年龄39.5(8~72)岁。车祸伤9例,坠落、跌伤、打击伤各3例。着力部位:枕及顶枕7例,颞部6例,顶部3例,额及额顶2例。无原发昏迷3例,昏迷<30分钟6例,持续昏迷9例。颅骨骨折6例。均于24小时内入院。症状体征:入院时按GCS计分≤8分5例,9~12分6例,13~15分7例。头疼9例,呕吐6例,瞳孔不等大3例,病理征( )4例,肌张力增高、去脑强直、偏瘫各3例,脑脊液耳漏2例。CT扫描时间及结果:伤后首次扫描于  相似文献   

19.
现将我院8年来收治的21例外伤性特急性颅内血肿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本组病例男18例,女3例。男女之比为6∶1。年龄:10岁以下3例,11—12岁2例,21—30岁10例,31—40岁5例,40—50岁1例。车祸伤4例,坠落伤9例,击伤4例,跌伤3例。其中加速性损伤4例,减速性损伤17例。额部1例,颞部1例,顶部2例,枕部4例,额颞部1例,额顶部2  相似文献   

20.
我科自 1999年 6月至 2 0 0 2年 12月共收治外伤性硬膜下积液 4 6例 ,本文分析其发病特点、形成机制、诊断和治疗。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男 38例 ,女 18例 ;年龄 7个月至 80岁 ,平均 5 4 7岁 ,其中 6 0岁以上 2 2例。致伤原因 :车祸伤 35例 ,打击伤 9例 ,坠落伤 2例。根据受伤至CT确诊时间 ,分为急性型 (伤后 3d内 ) 1例 ,亚急性型 (伤后 4~ 2 1d) 4 0例 ,慢性型 (伤后 2 1d以后 ) 5例。1 2 积液部位及积液量 均位于幕上 ,2 5例为双侧额颞部病变 ,2 1例为单侧额部或额颞部病变。积液量 :<2 0ml 10例 ,2 0~ 30ml 2 7例 ,>30ml 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