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腹腔镜妇科手术时,须安放举宫器,以便术中改变子宫位置,充分暴露术野,由于举宫器造价高,故临床难以做到一次性使用.因此,2004年以来我们改用一次性气管导管代替举宫器,至目前已有25例应用此法.  相似文献   

2.
在腹腔镜下妇科全子宫切除手术时。须安放举宫器,以便术中改变子宫位置,充分暴露手术野,由于举宫器造价高。故临床上难以做到一次性使用。以往在连台全子宫切除手术时,只有将用过的举宫器清洗后在万福金铵溶液中浸泡30min灭菌或高压灭菌,才可开始连台手术。现改为使用一次性举宫器,至目前已在手术中应用100余例,效果满意。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应用腹腔镜治疗妇科良性病变越来越广泛应用于临床,但是妇科手术有其特殊性,子宫和附件均位于盆腔,暴露很困难。因此手术前常需要放置一举宫器于子宫颈,以便于手术时更好地暴露手术野。但是,举宫器的价格比较贵(800元左右),又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在不同的妇科腹腔镜手术中使用举宫杯来辅助手术,并与传统的举宫器进行比较,探讨举宫杯在多种妇科腹腔镜手术中使用的优越性。方法 2010年6月~2010年10月选择在本科进行腹腔镜手术的180例,在需要术中操纵子宫方向的手术中,用举宫杯代替传统的举宫器,分析举宫杯在不同术式中的运用价值。结果所有病例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无1例中转开腹,使用举宫杯辅助手术,手术难度下降,无1例发生膀胱、输尿管、直肠等的副损伤。结论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使用举宫杯安全有效,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结扎速血管闭合系统(Ligasure)联合杯状举宫器在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10年5~11月,使用Ligasure、杯状举宫器在腹腔镜下行子宫全切除47例。结果 47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60~120min,平均70 min。出血量20~80 mL,平均50 mL,术后有1例盆腔脓肿,经阴道盆腔脓肿引流及抗感染治疗成功。结论 Ligasure联合杯状举宫器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方便、快捷、有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YSZ-1型举宫器完成腹腔镜全子宫切除的经验。方法2006年9~11月使用YSZ-1型举官器完成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78例。结果78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45~90min,平均63min。术中出血量为40~100ml,平均65ml。术后无阴道残端出血及泌尿道损伤等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3~4d,平均3.5d。术后78例随访1~3个月,阴道残端愈合良好,阴道长度与术前相同。结论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时使用YSZ-1型举宫器优点:可使子宫骶主韧带切除容易、安全、出血少;阴道断端整齐,利于腹腔镜下缝合;宫颈切除完整,保留足够的阴道长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YSZ-1型举宫器是腹腔镜子宫全切必备的手术器械之一。  相似文献   

7.
子宫全切除举宫器在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子宫全切举宫器在腹腔镜下全子宫切术中或腹腔镜辅助下的阴式子宫切术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腹腔镜全子宫切术或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49例根据不同手术方法分为2组,Ⅰ组:应用子宫全切举宫器29例;Ⅱ组:应用阴道内填塞纱布20例.观察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并发症的情况. 结果Ⅰ组的手术时间(100.86±25.04)min比Ⅱ组(116.5±27.68)min 明显缩短(p<0.05),术中出血量Ⅰ组 (147.24±48.76)ml比Ⅱ组(179.5±62.87)ml明显减少(P<0.05),Ⅰ组无1例并发症,Ⅱ组出现2例并发症. 结论应用子宫全切举宫器在腹腔镜下或辅助下的全子宫切术更方便安全、省时、出血少、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8.
子宫全切除举宫器在腹腔镜伞子宫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子宫全切举宫器在腹腔镜下全子宫切术中或腹腔镜辅助下的阴式子宫切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腹腔镜全子宫切术或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49例根据不同手术方法分为2组,Ⅰ组应用子宫全切举宫器29例;Ⅱ组应用阴道内填塞纱布20例。观察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并发症的情况。结果Ⅰ组的手术时间(100.86±25.04)min比Ⅱ组(116.5±27.68)min明显缩短(p<0.05),术中出血量Ⅰ组(147.24±48.76)ml比Ⅱ组(179.5±62.87)ml明显减少(P<0.05),Ⅰ组无1例并发症,Ⅱ组出现2例并发症。结论应用子宫全切举宫器在腹腔镜下或辅助下的全子宫切术更方便安全、省时、出血少、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9.
女性患者在行腹腔镜直肠癌手术时,因子宫与直肠紧密相邻,在术者分离直肠时不仅手术野无法露暴,也容易造成子宫的损伤。以往的常规方法是在子宫两角缝线吊于腹壁,但缝针容易引起子宫出血,而且子宫角的缝线太松影响手术操作,太紧则容易撕伤子宫角。2003年7月-2005年7月,我们在11例女性直肠癌手术中利用妇科腹腔镜手术所用的举宫器调整子宫位置,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黄晓波  孙钰婷  刘培培 《妇幼护理》2022,2(11):2465-2467
目的:讨论妇科腹腔镜截石位手术压力性损伤的危险因素及手术室护理对策。方法:以回顾性分析法选取2017年4月-2022年4月南通市第二人民医院手术室接诊60例妇科腹腔镜截石位手术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自制调查问卷,对患者基本信息资料及手术资料等进行整理归纳。统计分析发生压力性损伤单因素,并以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压力性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发生与未发生压力性损伤患者的年龄、BMI、麻醉方式及是否有压力性损伤史指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压力性损伤患者的手术耗时≥4h、举宫器使用不合理、手术床骶骨受压迫、术中低体温、截石位摆放时机不合理、局部皮肤潮湿因素机率均明显高于未发生压力性损伤患者,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手术耗时≥4h、举宫器使用不合理、手术床骶骨受压迫、术中低体温、截石位摆放时机不合理、局部皮肤潮湿为引起妇科腹腔镜截石位手术患者发生压力性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妇科腹腔镜截石位手术患者很容易因为手术耗时长、截石位摆放时机不合理、局部皮肤潮湿等因素而发生压力性损伤,为改善这一问题,应做好手术室护理工作,尽可能降低此症状发生机率。  相似文献   

11.
柳蓉  肖慈英  张菊明 《全科护理》2011,9(27):2482-2483
[目的]总结48例腹腔镜下经阴道子宫切除术的配合经验,以指导临床护理工作,更好地协助手术医生顺利完成手术。[方法]加强手术室护理人员腔镜的专科培训,熟悉妇科腹腔镜系统的正确使用方法及保养维护,加强与手术医生配合,熟练掌握手术配合技巧。[结果]47例手术均顺利完成,其中1例由于术中失血中转手术,45例病人均痊愈出院,无并发症的发生。[结论]腹腔镜下经阴道子宫切除损伤小,手术安全,术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熟悉手术步骤,术中熟练配合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彭顺平  谢艳丽  张莉  刘蔚 《全科护理》2016,(19):2015-2017
[目的]评估分析妇科腔镜手术中医疗器械相关性压疮的原因,提出护理对策。[方法]对2015年1月-2015年10月在我院行妇科腔镜手术病人进行调查,调查医疗器械相关性压疮的情况和可能的原因。[结果]共调查分析了2 193例妇科腔镜手术病人,发现与医疗器械相关的23例,发生率为1.05%。其中与机械通气装置压迫有关的压疮9例,占39.1%;与举宫器使用不当有关的压疮4例,占17.3%。造成医疗器械相关性压疮压疮前3位的医疗器械是面罩及系带、气管插管及固定带以及举宫器使用不当。[结论]手术病人压疮以使用机械通气装置和器械使用不当压迫为最多见原因,提示手术中预防医疗器械相关性压疮重点在于减除压迫和进行局部保护,正确进行器械使用,减少手术压疮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妇科手术泌尿系统并发症的可行性和手术技巧,寻找微创治疗妇科手术泌尿系统并发症的新路径。方法该组5例。年龄37~64岁,平均41.6岁。膀胱破裂3例,其中腹腔镜盆腔粘连分解1例,腹腔镜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1例,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1例,术中均行腹腔镜下膀胱修补术;输尿管损伤2例,其中1例开腹子宫颈肌瘤子宫切除术左侧输尿管结扎,采用经腹腔路径腹腔镜输尿管吻合术,另1例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右侧输尿管断裂,术中行输尿管膀胱吻合术。结果5例手术均获得成功,手术时间40~150min,平均86min。术中出血50~200mL,平均130mL。肛门排气时间24~72h,平均34h。术后1~3d拔除引流管。术后1周拔除导尿管出院;无1例漏尿,输尿管损伤者无输尿管狭窄,输尿管膀胱吻合者无明显输尿管尿液反流。结论腹腔镜治疗妇科手术泌尿系统并发症是安全、可行的。手术创伤小、患者痛苦少且恢复快,是治疗妇科手术泌尿系统并发症可选择的微创技术。同时可以减少妇科手术中转开腹比例,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刘青  马丽   《妇幼护理》2022,2(15):3392-3394
目的 分析接受妇科截石位手术患者术后发生压力性损伤的相关影响因素,以为压力性损伤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 医院 2018 年 1 月至 2020 年 12 月 60 例收治的妇科截石位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或者评估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手术资 料,统计分析患者压力性损伤发生率,采用 logistic 多因素回归分析法分析压力性损伤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60 例患者压力性 损伤发生率为 30.00%。不同皮肤状态、漏尿频率、手术时长、是否存在骶尾部压迫、举宫器使用是否得当、截石位摆放时机是 否准确患者压力性损伤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 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皮肤潮湿、存在骶尾部的 压迫、举宫器使用不得当、漏尿频率高、截石位摆放时机不准确以及手术时长长是妇科截石位手术患者压力性损伤发生的危险 因素(P<0.05)。结论 妇科截石位手术压力性损伤的发生与患者自身和手术因素有关,临床应针对相应的因素实施预防性措施, 以减少术后压力性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经阴道腹膜外子宫悬吊术治疗老年性盆腔脏器脱垂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行腹腔镜联合经阴道子宫悬吊术8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POP-Q评估手术效果,生活质量问卷评估生活状况。结果 82例患者中58例(70.7%)子宫脱垂Ⅰ度,24例(29.2%)Ⅱ度。腹腔镜联合经阴道子宫悬吊术手术时间(76±21)min,术中出血量(50±26)ml,手术并发症包括泌尿系损伤1例,术后住院日(5.6±1.5)d。平均随访(36±9)月,患者主观满意率100%,客观治愈率94.4%,复发2例。结论腹腔镜联合经阴道子宫颈悬吊术是治疗老年子宫脱垂患者的微创,复发率少,疗效好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6.
袁乾 《全科护理》2013,11(6):520-521
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全切除术为微创手术,较之阴式子宫全切除术又具备明显的优势[1],损伤小,适应证广,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技术日益成熟。2011年5月—2012年2月我院共有50例符合子宫切除术指证的病人接受了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全切除术,疗效确切。现将手术配合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50例,年龄40岁~65岁,中位年龄48.5岁;其中子宫肌瘤25例,子宫腺肌症15例,子宫脱垂5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5例。1.2手术方法及结果病人均采用静吸复合全身麻醉。病人取膀胱截石位,医生经阴道放置举宫器,于脐孔做小切口,并建立二氧化碳(CO2)气腹,后取臀高头低位(30°~45°),放置腹腔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分析不同年代妇产科手术常见副损伤的发生特点,找出近年来妇产科手术常见副损伤的原因,以供临床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2015年妇产科手术常见副损伤(主要有输尿管瘘、膀胱瘘、肠损伤和切口感染)病人的临床资料,研究近十年妇产科手术常见副损伤原因变化。结果:2006~2010年造成膀胱瘘的原因主要为会阴侧切术,输尿管瘘的原因主要为广泛全子宫切除术+盆腔淋巴结清扫术;2011~2015年造成膀胱瘘的原因主要为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造成输尿管瘘的原因主要为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2006~2010年和2011~2015年肠损伤及切口感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随着我院腹腔镜的开展,开腹手术造成的损伤已明显下降,腹腔镜手术已成为造成妇科手术副损伤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腹腔镜子宫切除术(laparoscopic hysterectomy, LH)某些改良操作的临床价值。  方法  分析北京协和医院2007年6月至2008年5月71例改良腹腔镜子宫切除术(modified laparoscopic hysterectomy, MLH)的手术特点、子宫大小、手术时间、出血量、并发症, 并与同期28例完全腹腔镜子宫切除术(total laparoscopic hysterectomy, TLH)和36例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laparoscopic assisted vaginal hysterectomy, LAVH)进行比较。  结果  与TLH和LAVH组比较, MLH组改良措施主要包括经阴道(而不经腹腔镜)缝合残端、使用LH专用举宫器、使用百克钳代替传统双极电凝、在子宫被离断前经腹腔镜用电动粉碎器完成缩减子宫体积操作(腹腔镜下原位缩减)。MLH、TLH和LAVH组子宫大小(均值)分别相当于妊娠(12.3±2.6)、(10.3±1.9)和(11.6±2.2)周, 分别有39例(54.9%)、3例(10.7%)和18例(50.0%)需缩减子宫体积, MLH组与TLH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MLH平均手术时间为78.0min, 短于TLH和LAVH组的90.4和94.7min(P < 0.05);MLH、TLH和LAVH组术中估计平均出血量分别为81.3、81.1和144.2ml, LAVH组明显多于MLH和TLH组(P < 0.05)。MLH、TLH和LAVH组术后病率分别为16.9%、10.7%和13.9%, MLH组与TLH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39)。MLH组和LAVH组各发生1例输尿管损伤, TLH组1例发生阴道残端出血。  结论  LH专用举宫器和百克钳的使用能提高LH的可操作性; 腹腔镜下原位缩减子宫体积法是一种可选方法; 经阴道缝合阴道残端比经腹腔镜缝合简便, 尤其适用于需经阴道缩减子宫体积者。  相似文献   

19.
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的手术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淼 《当代护士》2004,(10):37-38
经腹行子宫切除术是治疗子宫肌瘤、子宫腺症等的传统术式,患者创伤大,恢复慢.随着妇科手术的发展及腹腔镜手术技术的进步,妇科医师们将两者结合,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Total Laparoscopic Hysterectomy,TLH)使患者创伤小,痛苦轻,恢复快[1],笔者对30例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患者进行跟踪随访,患者术后恢复好,手术均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手术配合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妇科腹腔镜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处理及预防.方法 对该院妇科2006年6月~2009年8月完成的2951例妇科腹腔镜手术及其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951例腹腔镜手术中有92例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3.12%.附件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最低1.19%,其次是子宫肌瘤剔除和子宫次全切除术,分别为2.53%和2.84%,全子宫切除和子宫(次)广泛切除术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的并发症较前三者明显增高,分别为5.01%和30.38%.子宫(次)广泛切除术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并发症最多、手术风险最大.92例并发症包括皮下气肿15例,腹壁血管损伤7例,脏器损伤(膀胱、输尿管及肠管)12例,尿潴留2例,粘连性肠梗阻4例,下肢感觉活动异常5例,特发性腹水2例,淋巴囊肿2例,术后病率24例,双侧卵巢囊肿剔除术后闭经2例,阴道断端感染裂开1例,缝合针迷失1例.结论 腹腔镜手术难度越大,手术并发症越多,应慎重选择腹腔镜手术病例,尤其是既往有盆腹腔手术史、盆腹腔粘连明显或难度大的手术.妇科腹腔镜手术并发症应该积极预防和作有效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