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观察桃核承气汤加减方联合甘露醇治疗胫腓骨双骨折术后患肢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6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两组均给予甘露醇治疗,观察组加用桃核承气汤加减方治疗,治疗7天,比较两组临床指标及疗效。结果:临床疗效及指标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桃核承气汤加减方联合甘露醇治疗胫腓骨双骨折术后水肿的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使用加减桃核承气中药免煎配方颗粒联合甘露醇治疗胫腓骨双骨折术后并发患肢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胫腓骨双骨折术后并发患肢水肿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其中治疗组以加减桃核承气配方颗粒冲剂口服联合甘露醇静脉滴注消肿,对照组仅予以甘露醇静脉滴注消肿,疗程1周。观察并比较两组在临床疗效、起效时间、患肢肿胀程度及疼痛指数等方面的变化。结果术后1周,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有效率98.0%,显效率87.5%,对照组有效率78.0%,显效率56.9%,组间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消肿起效时间,治疗组为(2.4±1.3)天,对照组为(3.8±2.9)天,治疗组起效时间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消肿程度和疼痛指数比较,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减桃核承气颗粒联合甘露醇治疗能明显减轻胫腓骨双骨折术后并发患肢水肿,是处理骨科围手术期水肿并发症的一种较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用加减核桃承气颗粒联合甘露醇治疗胫腓骨双骨折术后患肢水肿的疗效。方法:以电脑随机分组法为原理,将我院近期接收的58例胫腓骨双骨折术后患肢水肿病例分成A、B两组,每组29例。A组联合应用加减桃核承气颗粒与甘露醇,B组单用甘露醇。观察两组患肢肿胀程度的变化情况,比较消肿起效时间与总有效率。结果:A组的消肿起效时间为(2.3士1.4)d,B组为(3.9±2.8)d。A组明显短于B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总有效率为96.55%,B组为82.76%。A组明显高于B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甘露醇和加减核桃承气颗粒共同用于胫腓骨双骨折术后患肢水肿中能缩短患者的消肿时间,增强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桃核承气汤联合甘露醇治疗胫腓骨双骨折术后并发患肢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2例胫腓骨双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术后给予甘露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核桃承气汤联合治疗,观察2组治疗后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起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各时间段的患肢最大周径较对照组明显缩小(P均<0.05),疼痛指数也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均<0.05)。结论临床应用桃核承气汤联合甘露醇治疗胫腓骨双骨折术后并发的患肢水肿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肿胀程度及疼痛指数,改善预后,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加减桃核承气汤治疗胫腓骨骨折术后并发患肢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胫腓骨骨折术后并发患肢水肿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其中对照组30例予以血塞通胶囊口服治疗,治疗组30例予以加减桃核承气汤口服治疗,两组进行临床疗效对比观察。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对缩小患肢周径,消肿程度和疼痛指数等各项指标均能明显改善,其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加减桃核承气汤能明显减轻胫腓骨骨折术后并发患肢水肿。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通窍活血汤合桃核承气汤加减治疗高龄髋部骨折术后谵妄的临床效果。方法:130例随机分为中药组和西药组各65例,中药组给予通窍活血汤合桃核承气汤加减治疗,西药组给予奥氟平治疗。结果:治疗后两组控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DRS、CGI-SI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中药组与西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窍活血汤合桃核承气汤加减治疗高龄髋部骨折术后谵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自拟清热消肿方治疗胫腓骨骨折术后患肢肿胀热痛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胫腓骨骨折术后早期肿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均用甘露醇静脉滴注,治疗组加自拟清热消肿方内服,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起效时间、患肢肿胀度、消肿度、疼痛指数及皮温差的变化。结果:服药1周后治疗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消肿起效时间为(2.56±1.01)d,短于对照组的(4.11±0.93)d(P0.05)。治疗组患肢周径、肿胀度明显缩小,治疗组消肿度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疼痛指数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皮温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清热消肿方能明显减轻胫腓骨骨折术后患肢的肿胀热痛,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陕西中医》2016,(7):806-807
目的:观察防己黄芪汤加减治疗乳腺癌术后患肢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经我院诊断并治疗的98例乳腺癌术后患肢水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9例。其中治疗组给予患者防己黄芪汤加减,对照组给予患者口服呋塞米片。2周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分别统计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KPS评分情况,并比较。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5.71%,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53.03%,两组相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且两组治疗前后KPS评分有明显差异,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防己黄芪汤加减治疗乳腺癌术后患肢水肿有较好疗效,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9.
《陕西中医》2015,(10):1333-1334
目的:观察桃核承气汤治疗危重患者并发腹内高压疗效及对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TC)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并发腹内高压的危重患者,按照数字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桃核承气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12d有效率及治疗3、7、12d腹腔内压、CRP、PTC水平变化。结果:1治疗组治疗12d有效率为9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组患者治疗7d、12d腹腔内压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组患者治疗3d血清CRP、PTC水平增高低于对照组,7d、12d较对照组下降显著,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桃核承气汤有助于缓解危重患者腹内高压,控制炎症进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五皮饮加减联合甘露醇治疗胫腓骨骨折术后肢体肿胀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本院创伤科胫腓骨骨折术后患者76例,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术后嘱患者抬高患肢,观察组给予传统中医方剂五皮饮联加减合甘露醇治疗,五皮饮加减汤用法:口服,先煎至200m L,分两半,上午8点和下午4点各服一半,每日1剂,温服,甘露醇用法:静脉滴注20%甘露醇125m L, 每天2次;对照组单纯给予20%甘露醇静脉注射治疗,用法用量跟观察组一样。治疗一周后,记录并比较术前及术后第3、5、7d的肿胀度及消肿率,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消肿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数据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传统五皮饮加减联合甘露醇治疗胫腓骨骨折术后肿胀疗效显著,临床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栝蒌瞿麦丸合桃核承气汤加减治疗湿热瘀阻型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60例符合条件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予以栝蒌瞿麦丸合桃核承气汤加减治疗,对照组(30例)口服前列康片治疗,8周后对比两组疗效。结果:栝蒌瞿麦丸合桃核承气汤加减治疗湿热瘀阻型慢性前列腺炎,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中医症状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栝蒌瞿麦丸合桃核承气汤加减治疗湿热瘀阻型慢性前列腺炎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星蒌承气汤加减联合甘露醇治疗大面积脑梗死脑水肿的效果。方法:选择64例大面积脑梗死脑水肿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甘露醇治疗,观察组接受星蒌承气汤加减联合甘露醇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后疗效及治疗前后脑水肿体积、脑电图(δ+θ)波与(α+β)波的比率(DTABR)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75%,明显较对照组71.88%高(P0.05);治疗后1d时,两组患者脑水肿体积、DTABR及hs-CRP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2d、7d时的脑水肿体积、DTABR及hs-CRP水平均较治疗后1d明显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星蒌承气汤加减联合甘露醇可有效治疗大面积脑梗死脑水肿,可快速控制脑水肿体积,也能降低DTABR及hs-CRP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中药联合交锁髓内固定术治疗闭合性胫腓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胫腓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施行交锁髓内固定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术后初期给予自拟方活血消肿止痛方,后期给予营筋壮骨丸治疗。评定两组的临床疗效,观察患肢肿胀消退时间、术后1周疼痛积分、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5.0%,对照组为6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肢肿胀消退时间、术后1周疼痛积分、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率治疗组为8.3%,对照组为2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交锁髓内钉固定术结合活血消肿止痛方、营筋壮骨丸治疗闭合性胫腓骨骨折,较单纯交锁髓内钉固定术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新型多功能下肢支具在促进下肢骨折患者患肢肿胀消退中的效果。方法:将120例股骨干骨折术后的患者,通过Duplex超声诊断排除已有DVT形成的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治疗术后第1d即用本支具行间歇循环气压治疗;对照组使用脚枕的承托下行主动肌肉舒缩功能训练治疗。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大腿周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设计制作的支具功能全面、操作简便、可折叠、便于收纳,使用新型下肢支具进行间歇循环气压治疗可以有效地减轻患肢水肿,缩短住院天数。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身痛逐瘀汤加减对胫腓骨骨折术后肢体肿胀的疗效。方法:将2012年12月—2014年12月在伊川县人民医院住院治疗并行手术的胫腓骨骨折患者60例,根据用药情况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采用身痛逐瘀汤加减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七叶皂苷纳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患肢周径、肿胀消退、疼痛恢复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7%,对照组为7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及治疗第7天疼痛程度两组无明显差异性(P0.05);治疗第7天患肢肿胀改善情况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身痛逐瘀汤有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的作用,对胫腓骨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小柴胡汤合桃核承气汤治疗脑梗死后血管性认知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脑梗死后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中药小柴胡汤合桃核承气汤加减治疗。结果: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8.33%,对照组为66.6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MMSE、ADL及HDS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柴胡汤合桃核承气汤加减能够改善脑梗死患者的认知障碍。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桃核承气汤加减内服配合电子灸治疗胸腰椎骨折后的腹胀便秘的疗效。方法:5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4例用四磨汤口服液治疗,试验组28例用桃核承气汤加减煎服并配合电子灸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试验组96.4%、对照组66.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内服与电子灸治疗胸腰椎骨折后腹胀便秘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8.
《中药药理与临床》2021,(1):203-206
目的:探析活血散瘀汤对胫腓骨骨折术后肿胀的疗效。方法:选取胫腓骨骨折术后患者7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6例,甘露醇静脉滴注)、试验组(36例,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活血散瘀汤)两组,均治疗7 d。比较分析两组肿胀值、肿胀疗效、CRP和ESR测定值、NRS疼痛评分、心理状态、生活质量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一般资料和治疗前各类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治疗7 d后的各类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0.05);试验组治疗后的肿胀值、CRP和ESR数值、SAS和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其治疗前后肿胀值、总有效率和生活质量各项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治疗5 d、7 d后测得的NRS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服用活血散瘀汤可以减轻胫腓骨骨折术后肿胀,减轻局部疼痛,缓解患者不良情绪,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加快患肢康复,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中西医结合辅助预防老年髋部骨折围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老年髋部骨折围术期患者82例纳入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术后12 h使用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5000IU抗凝,连续半个月;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复元活血汤加减治疗,两组疗程均为半个月。疗程结束后,评价分析两组患者术前后凝血功能指标及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异常及深静脉血栓形成、测量患肢小腿周径情况。结果:术后第3d,治疗组患肢消肿情况较对照组好,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7d,治疗组患者患肢消肿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术后第7d的VAS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治疗组PT异常例数少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DVT形成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前PLT和APTT值相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手术后,治疗组患者PLT和APTT值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元活血汤加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预防老年髋部骨折围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明显优于单纯使用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法治疗胫腓骨骨折术后早期肿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闭合新鲜胫腓骨骨折行内固定术后早期肿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5例。两组在常规抗感染、促骨折愈合等治疗基础上,治疗组予益气活血方治疗,对照组予复方甘露醇注射液治疗,疗程均为14d。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不同时间肿胀消退情况。结果:显效率治疗组为68.9%,对照组为4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周末及第2周末两组肿胀程度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活血法能有效减轻胫腓骨骨折术后早期肿胀,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