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 毫秒
1.
因误吸圆珠笔帽阻塞左支气管导致左全肺不张10余年比较少见。本院于1986年收治一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气管、支气管的圆珠笔帽异物多见于学龄儿童。我院在1977~1993年收治182例气管异物中,有8例塑料圆珠笔帽异物,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8例,男6例,女2例。年龄最小6岁,最大13岁,平均9岁。异物位于总气管1例,左支气管6例,右支气管1例。病程3小时至8天。 1.2 临床症状 均有突发性呛咳憋气,口唇紫绀,呼吸困难等表现。其中1例剧咳后伴有血痰,并  相似文献   

3.
刘收厚  汤晨  吕凌云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24):3400-3401
气管异物为耳鼻喉常见急症,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而圆珠笔帽类异物多见于学龄前儿童,与其它异物相比处理也相对困难.我科收治此类患儿89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圆珠笔帽类异物开口向上成因及诊疗注意事项。方法 :对 6 6例儿童气管圆珠笔帽类异物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手术证实该类异物在支气管内均开口向上。 2例开胸 ,1例为安瓿瓶头 ,另 1例为脂质性肺炎伴机化 ;5例术中异物滑脱 ,1例窒息死亡 ,另 4例再次经气管切口取出异物 ;2例直接经气管切开取出异物 ,余患儿异物均经声门取出。结论 :异物开口向上形成于入喉前的类羽毛球样运动 ,该类异物多可自声门取出 ,仅少数身材较小患儿方考虑行气管切开取出异物  相似文献   

5.
气管内圆珠笔帽类异物诊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气管内类圆珠笔帽样异物多见于学龄儿童 ,处理比其它异物困难。我科 1989年~ 1999年收治 4 3例此类患儿 ,现分析如下。临床资料一、对象 :4 3例中 ,男 39例 ,女 4例 ,年龄 6~ 13岁。异物位于右支气管 2 3例 ,左支气管 2 0例。异物中圆珠笔帽 2 8例 ,摩托车气门盖 9例 ,自动铅笔头 5例 ,安瓿瓶头 1例。病程 3天~ 1年 8个月。除一周内就诊的 6例外 ,其余患者皆因反复发热、咳嗽甚至呼吸困难于当地医院按肺炎治疗无效 ,怀疑或确诊为气管异物转我院 ,就诊时 15例患儿有呼吸困难 ,6例伴有缺氧症状 ,发热 2 1例。除 5例症状不明显外 ,其余患者…  相似文献   

6.
呼吸道异物是小儿常见的疾病,一旦异物填塞气管可危及生命。尤其是气管异物合并急性呼吸衰竭的婴幼儿,更要分秒必争,力挽生命。1 临床资料 本组318例,男187例,女131例;年龄最小4个月,最大8岁。均为急症手术。异物种类为花生米、瓜子、豆、塑料圆珠笔帽等。手术最短时间15分,最长  相似文献   

7.
提起药师,记忆中马上就闪现出这样的场景:一个很小的“∩”型窗口,把药方递进去,透过小窗探着脑袋往里看,只见药师拿着另一头是圆珠笔的塑料小勺,从玻璃瓶中把药片取出放在一张纸上,数好、包好后在纸包上用那带勺的圆珠笔写上“一天几次,一次几片”等字样,有时还  相似文献   

8.
帽炷温针治疗腰痛3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2年5~9月我院根据帽炷温针课题协作要求,对省中研院针灸所设计的帽炷温针进行了60例腰痛(其中30例为艾绒温针对照病例)的临床疗效观察,现小结如下。 一、病例选择 以四川省中医药研究院针灸经络研究所“微烟帽炷研制”课题科研设计拟定的《腹痛诊断标准》为标准。凡符合其标准者为临床观察对象,按门诊病人就诊先后抽笺法分为治疗组(帽炷温针)或对照组(艾绒温针)。  相似文献   

9.
儿童气道异物是常见的儿童意外伤害,是造成儿童窒息死亡的主要原因.从误吸异物那一刻开始,直到异物取出之前,特别是在高原环境下,随时都有生命危险.一位10岁的男性患儿因嬉闹时受到惊吓后误吸一个圆珠笔笔帽至左支气管下叶开口,病情紧急,经评估异物大小及性质后予静脉全麻插入喉罩,因无介入球囊,使用活检钳替代球囊经可弯曲支气管镜,...  相似文献   

10.
静脉推注时,在一次性头皮针针头后3cm至针检这段塑管的一处出了问题,不能继续推注时,均可用12号直接针头替代头皮针管继续推药。方法是:停止推药,将注射器乳头与头皮针针管分离,接消毒12号针头于注射器乳头上,排尽空气,套上针帽待用。碘伏消毒头皮、塑管并用消毒剪刀剪断,左手持头皮针管针头端,右手取下12号针头上的针帽,小心地将头皮针管套在12号直接针头上,  相似文献   

11.
1例头皮撕脱伤一期整复徐志刚患者、女性、22岁,发辫卷入转动的机器中致头皮撕脱伤2小时,于1994年10月6日入院,伴左外耳廓撕裂,失血10o0ml。离体头皮5小时后送入院,未特殊保存。查:Bp8/6kPa,头皮自帽状腱膜下撕脱,创面不规则约24.5...  相似文献   

12.
在临床工作中,引流的病人需要阻断引流时,以往均采用止血钳夹闭、胶布缠绕或线绳结扎等。我们发现以上方法存在弊端。反复钳夹易损伤引流管,胶布缠绕后易留痕迹,用线绳结扎时松解较困难。我们改用一次性引流袋塑料帽阻断引流管,取得较好效果。1方法收集废弃的一次性引流袋塑料帽,根据引流管的粗细,将引流管中段折成“V”或“W”型,盲端入塑料帽内,即可完全阻断引流管内液体流出。2用途2.1在输注血浆等软包装输液袋时,用其阻断输液器排气管,以防止血浆外漏,保持输液通畅,在更换瓶装液体时,只需将塑料帽取下即可。2.2长期留置导尿管的病人,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六顶思考帽思维模式在提高患者满意度中的应用实践,并对满意度结果进行评价。方法 2015年7月至2016年6月,探索性地运用六顶思考帽思维模式,通过对系统调查中满意度各单项指标进行分析,制定改进措施,最终评价患者满意度的提升度。结果六顶思考帽思维模式实施前后出院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比较,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六顶思考帽理论提高了护士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了护士主观能动性和责任心,为提升护士全面业务素养提供了有效的方式和途径,从而有利于临床护理品质的提升,满足患者需求。  相似文献   

14.
1 病例简介 患者1,青年男性,23岁,主因外伤后头痛出血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好,步入急诊室.查体合作,双侧瞳孔左:右=4:4mm,光反射灵敏.心、肺、腹及四肢(-).外科:头枕部纵行头皮裂伤,长约4cm,深达帽状腱膜.急诊初步诊断:头皮裂伤.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球帽附着体固位的覆盖义齿在下颌无牙颌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为21位下颌牙槽嵴严重萎缩的患者在下颌骨前牙区共植入41枚种植体,3个月后,用球帽附着体固位的覆盖义齿修复,分别在种植术后3,6和12个月采用临床检查和X线观察,评价义齿的固位、稳定性和咀嚼功能。结果球帽附着体覆盖义齿修复后经1~2年观察,所有种植体与骨组织结合良好,球帽附着体固位的覆盖义齿能显著提高下颌全口义齿的固位和稳定性,明显改善咀嚼功能。义齿稳定、咀嚼功能良好,患者满意。结论临床上利用球帽附着体固位的种植覆盖义齿能较好改善下颌全口义齿功能。  相似文献   

16.
小儿气道异物多为急症而行支气管镜检查 ,危险性较大 ,我院几年来共收治小儿气管内异物 32例 ,现将有关麻醉处理体会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男 2 1例 ,女 11例 ;年龄 1~ 15岁。异物有花生米、蚕豆、柑核、瓜籽、圆珠笔头、帽 ,塑料哨子等。误吸至就诊时间最短 7小时 ,最长达 3个月。入院时合并呼吸困难 6例 ,三凹征4例 ,肺不张 2例 ,肺炎 2例 ,支气管肺炎 8例 ,纵膈皮下气肿 1例 ,呼衰、心衰 2例。2 麻醉方法禁食。阿托品 0 .0 1~ 0 .0 2 mg/ kg,术前 30分钟肌注或静脉给予。由于安定有镇静和抗焦虑作用 ,氯胺酮对循环和呼吸的影响较轻 ,…  相似文献   

17.
患者男性,51岁。以左腰部肿物进行性增大3年余为主诉入院。十二年前该部因“左腰疝嵌顿”经腹腔行“左腰疝嵌顿复位术”。体检:左脐旁2cm处见一约10cm长纵行切口疤痕。腹部未触及肿块,肝脾未扪及,肠鸣音正常。左腰部十二肋内下方见一约7×7cm肿物,质地实,表面光滑,无分叶状,无压痛,活动度不明显,拟为“左腰疝复发”施行手  相似文献   

18.
李长义  张连云 《天津医药》1998,26(7):437-438
许多戴下颌总义齿的患者都存在着固位不良,其原因除修复水平外,更主要的是下颌牙槽嵴本身的条件。因此对下颌牙槽嵴条件较差的患者保存残留牙齿,在完善的根管治疗基础上将根帽附着体固定在牙根上,增加义齿的支持和稳定作用,制成根帽附着体下颌总义齿。该修复方法自60年代在发达国家已逐渐应用,但在国内尚难推广普及。笔者于1995年9月至1997年9月采用国产根帽附着体预  相似文献   

19.
1992年收治1例左大腿弥漫肿胀病人,曾反复诊治6年未能确诊,淋巴管造影显示左大腿淋巴管呈囊状扩张,认为此与先天发育缺陷有关,目前缺乏有效治疗方法。兹报告如下,供同道研讨。 患者女,18岁。左大腿弥漫肿胀6年。6岁行走时左髋有时痛,未作特殊处理,12岁左髋部红、肿、痛伴发烧,当地医院诊断为“化脓性髋关节炎”,经用抗菌素并作髋外侧切口行“病灶清除术”,三周好转。以后,每年发烧39℃左右3~5次,伴左大腿红、肿、热、痛,并渐由上向下增粗,每次均静  相似文献   

20.
别人写字都是端坐在桌子前,手握钢笔或毛笔,在纸上或急或慢地书写。但今年68岁的袁世君,写字用的不是钢笔、圆珠笔或毛笔,而是自制的1米长的巨型“海绵笔”;他的字迹也不是留在纸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