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子宫内膜癌的MRI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子宫内膜癌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对其准确诊断和分期与治疗方案的选择及预后有着密切关系。MRI是子宫内膜癌术前分期最准确的影像学检查方法,能够正确指导治疗方式的选择。  相似文献   

2.
MR功能成像在子宫内膜癌的术前分期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子宫内膜癌术前准确分期对治疗方案的选择,尤其是手术方案的选择有很重要的影响,MRI是目前最准确的术前分期方法之一.综述MR动态增强成像及扩散加权成像在子宫内膜癌术前分期中的价值,并就其各自的适用范围、技术优势和局限性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子宫内膜癌术前准确分期对治疗方案的选择,尤其是手术方案的选择有很重要的影响,MRI是目前最准确的术前分期方法之一。综述MR动态增强成像及扩散加权成像在子宫内膜癌术前分期中的价值,并就其各自的适用范围、技术优势和局限性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子宫内膜癌是妇科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发病率逐渐增加,严重威胁女性生命健康。术前准确分期对指导子宫内膜癌病人的治疗方案选择及判断预后具有重要意义。概述影像检查、宫腔镜及内膜活检在子宫内膜癌诊断及分期诊断中的优缺点,重点讨论MRI及其功能成像在子宫内膜癌诊断方面的应用现状及研究近况。  相似文献   

5.
子宫内膜癌是常见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发病率持续上升,术前准确的分期对治疗及预后有重要意义。MRI检查在子宫内膜癌的诊断及分期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可提高子宫内膜癌术前分期的准确度,有助于治疗计划的选择和制定,并在随访复查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子宫内膜癌是一种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约占女性全部恶性肿瘤的7%,术前准确分期对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有重大帮助.MRI是准确显示肿瘤侵犯肌层、宫颈的唯一影像学检查方法,并能确定宫旁组织的侵犯及淋巴结转移,因而有助于治疗前分期.就近年文献中有关子宫内膜癌的MRI表现及其分期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7.
MRI对子宫内膜癌术前分期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子宫内膜癌又称子宫体癌,是指原发于子宫内膜的上皮恶性肿瘤,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治疗前准确估计分期、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有助于合理选择治疗方案及判断预后。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具有多方位、多角度、多序列成像、组织分辨力高及软组织对比度好等特点,可准确显示盆腔及子宫的解剖结构,并且对病变范围、肌层浸润深度较准确定位,从而可指导临床制定正确的治疗方案。本研究对42例子宫内膜癌行高场强MRI检查,并与手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以期探讨MRI在子宫内膜癌术前分期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子宫内膜癌是一种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约占女性全部恶性肿瘤的7%,术前准确分期对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有重大帮助。MRI是准确显示肿瘤侵犯肌层、宫颈的唯一影像学检查方法,并能确定宫旁组织的侵犯及淋巴结转移,因而有助于治疗前分期。就近年献中有关子宫内膜癌的MRI表现及其分期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9.
子宫内膜癌在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中占首位,存在内源性和外源性高危因素,术前分期对治疗有重要影响,预后与组织学类型及分期也密切相关。MRI检查在子宫内膜癌的诊断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通过采用适当的检查技术和扫描方案,能够对子宫内膜癌正确诊断和准确分期,有助于临床治疗计划的制定,并在随访复查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子宫内膜癌的MRI诊断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子宫内膜癌在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中占首位,存在内源性和外源性高危因素,术前分期对治疗有重要影响,预后与组织学类型及分期也密切相关。MRI检查在子宫内膜癌的诊断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通过采用适当的检查技术和扫描方案,能够对子宫内膜癌正确诊断和准确分期,有助于临床治疗计划的制定,并在随访复查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子宫内膜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术前影像学检查及影像分期有助于临床医师制订合理的手术方式和辅助治疗方案。以经阴道超声、CT、MRI和PET/CT为基础的术前影像检查方法在子宫内膜癌分期及诊疗中各有特点与价值。新的结构和功能成像技术能提供可视化的微结构和功能性肿瘤特征,已逐渐应用于子宫内膜癌的术前影像分期中。对目前用于子宫内膜癌术前分期的常规和新的影像学方法及其价值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前MRI检查的回顾性分析并与手术病理结果相对照,探讨MRI成像在对宫内膜癌术前分期的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36例在手术前接受了MRI检查的子宫内膜癌患者.检查采用SIEMENS 1.5T超导型成像仪,体部线圈;扫描序列包括T1WI、T2WI横断面、矢状面扫描,静脉注射对比剂Gd-DTPA后动态增强扫描.将MRI诊断分期与手术病理分期对照.结果:子宫内膜癌的MRI表现为宫腔内肿块或子宫内膜的弥漫性增厚;MRI术前分期的准确率达94.4% (34/36).结论:MRI子宫内膜癌的术前分期准确可靠,应作为术前常规检查.  相似文献   

13.
子宫内膜癌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妇女健康.MRI具有良好的软组织分辨力,能多方位、多层面成像,因此成为妇科肿瘤的重要检查方法.常规MRI在子宫内膜癌的诊断及分期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但也存在局限性.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快速发展,MRI已从单纯的形态解剖学成像发展为功能成像,以动态增强MRI和扩散加权成像为代表的功能成像在子宫内膜癌的诊断和分期方面有着巨大的潜能.就功能磁共振成像在子宫内膜癌中的应用及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子宫内膜癌磁共振成像(MRI)的表现,探讨MRI在子宫内膜癌诊断及术后病理基础分析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8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MRI表现及临床资料,并进行分析,所有患者术后经病理证实。结果子宫内膜癌MRI表现为宫体增大,内膜增厚,可准确判断肿瘤部位、大小、侵犯范围及有无转移等。结论MRI对子宫内膜癌的诊断、肿瘤分期判断有较高价值,与术后病理分期相比较,准确率较高,对临床上制订治疗方案及术后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子宫内膜癌的磁共振表现及分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的MRI表现,评价MRI在子宫内膜癌的诊断及术前分期中的价值.方法:23例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前行MRI检查,按照1998年FIGO修订分期原则将所有病例分期,并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采用列联表的x2检验及配对资料的x2检验.结果:子宫内膜癌的癌灶在T2 WI上表现为子宫内膜不规则增厚,信号不均匀且高于肌层,并有不均匀强化.本组显示MRI对子宫内膜癌分期准确率为87%(20/23),对肌层浸润深度判断的准确率为76.9%(10/13).结论:MRI能多方位清晰显示子宫内膜癌瘤灶及侵犯范围,对子宫内膜癌的诊断及术前分期具有很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子宫内膜癌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三大恶性肿瘤之一,影响其预后的因素主要包括病理类型、分化程度、子宫肌层浸润程度、宫颈是否受累,以及是否发生淋巴结转移等,这些因素的早期准确判断对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起着重要作用。DWI是唯一能反映水分子自由运动的成像方式,可用ADC值进行定量分析,从分子水平对子宫内膜癌患者的预后因素进行预测评估。DWI因其优势,已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子宫内膜癌的诊断及术前评估中。本文就DWI对子宫内膜癌诊断价值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低场MRI判断临床I期子宫内膜癌患者子宫肌层浸润深度的临床价值及其MR表现。方法  32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经手术病理证实为临床I期,术前均行MRI检查; MRI对 32例患者进行临床分期,并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统计学方法采用列联表的χ2 检验。结果 32例患者病理诊断均为子宫内膜癌临床I期。采用 1988年修订后的FIGO分期原则将所有病例进一步分级:Ⅰa期 6例,Ⅰb期 18例,Ⅰc期 8例。以手术病理结果为标准,MRI判断子宫内膜癌有无肌层浸润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为 92%, 83%,MRI分期与病理分期相比符合率为 78%。结论 低场MRI可以对临床Ⅰ期子宫内膜癌进一步准确分期,尤其对准确判断肌层有无浸润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18.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子宫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子宫肿瘤诊断中的应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特别是普通子宫肌瘤与变性肌瘤的区分,子宫内膜癌和宫颈癌术前病灶的检出、淋巴结转移的判定等,这些直接影响肿瘤的术前分期、预后评估和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分段诊刮术对诊断子宫内膜癌宫颈受累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子宫内膜癌一旦扩散至子宫颈,可明显影响病人的预后[1]。因此,术前分期可视为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长期以来,分段诊刮术作为子宫内膜癌诊断和临床分期的主要手段。然而,临床实践中时而可见因分段诊刮报告宫颈管受累,而术后病理检查宫颈并无癌肿浸润现象,对这些病人造成一些不必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与病理结果做对照,分析MRI对Ⅰ期子宫内膜癌肌层浸润判断的准确性,以提高MRI在子宫内膜癌术前分期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8例Ⅰ期子宫内膜癌患者的MRI表现,判断其肌层浸润程度,根据FIGO分期原则进行分期,并与术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MRI判断为Ⅰa期13例,Ⅰb期26例,Ic期9例,MRI对子宫内膜癌分期与病理分期的一致性检验Kappa值为0.758 (P<0.05),一致性较高;Ⅰ a期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0.0%%、97.0%、91.7%、92.3%、91.4%;Ⅰ b期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8.0%、82.6%、85.4%、84.6%、86.4%;Ⅰ c期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7.5%、95.0%、93.8%、77.8%、97.4%.结论:MRI能较准确显示子宫内膜癌癌灶大小、侵犯范围及深度,对判断I期子宫内膜癌肌层浸润及术前分期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