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3 毫秒
1.
小儿恶性淋巴瘤50例临床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言恶性淋巴瘤在小儿肿瘤中,仅次于肾母细胞瘤居第二位。恶性淋巴瘤依组织形态分为何杰金氏病及非何杰金氏两种。本文仅就我院1979~1988、3月,九年问收治,行化疗及(或)放疗,并经病理证实的50例小儿恶性淋巴瘤(何杰金氏病9例,非何杰金氏病41例)报告于下。对象及结果 1979~1988,3月,在我科行化疗的恶性淋巴瘤计376例,其中小儿恶性淋巴瘤50例(50/376)占13.3%,据年龄统计10岁~15岁  相似文献   

2.
恶性淋巴瘤首发于淋巴结外者,称为结外型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约占全部恶性淋巴瘤的10~15%.在非何杰金氏淋巴瘤中约有10%~58%原发于淋巴结外,本病发生部位极广,诊断较为困难,我院自1973年1月至1988年12月经病理组织学证实,确诊为结外原发性非何杰金氏淋巴瘤115例,全部进行了随访,现就本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恶性淋巴瘤     
恶性淋巴瘤是淋巴网状系统较常见的恶性肿瘤,主要发生于淋巴结,呼吸道和消化道的淋巴组织,根据组成肿瘤的主要成份和组织结构可分为何杰金氏型和非何杰金氏型恶性淋巴瘤两大类。  相似文献   

4.
张莹 《肿瘤防治研究》1999,26(2):150-151
 淋巴瘤在中国、欧美或中国不同的地区其发病是不尽相同的。本文采用1994年国际淋巴瘤研究小组(InternationalLymphomaStudyGroupILSG)拟定的新分类法,对珠海地区1980~1996年17年间报告的47例淋巴瘤(包括13例何杰金氏病和34例非何杰金氏淋巴瘤)重新分类,得出结论显示:1低发的淋巴瘤(0.21%);2低发的何杰金氏病(0.06%);3低发的非何杰金氏淋巴瘤(0.15%);4低比例的T淋巴瘤(88%);5高比例的B细胞性淋巴瘤(91.2%);6低比例的低度恶性淋巴瘤(58%)。珠海地区据此与国内外淋巴瘤不同的区别特点有待进一步地研究。  相似文献   

5.
CHOP方案治疗非何杰金氏恶性淋巴瘤(附162例疗效分析)河南省肿瘤医院内科马智勇,时爱丽,靳凤英非何杰金氏恶性淋巴瘤(Non-Hodgkin’sLymphomaNHL)是一组比较复杂的免疫系统肿瘤[‘j,是肿瘤内科收治的主要病种之一。我院肿瘤内科于...  相似文献   

6.
甲状腺非何杰金氏淋巴瘤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甲状腺非何杰金氏淋巴瘤1例杨劫主治医师潘启深,谭羽灿,朱正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528000)原发性甲状腺恶性淋巴瘤很少见,我科收治一例甲状腺非何杰金工淋巴瘤,现报告如下。患者男,82岁。因或颈部肿块,伴声嘶一周,以"右甲状腺腺瘤囊性变"而收入院...  相似文献   

7.
我院自1979年至1986年经手术及病理确诊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者共14例,其中何杰金氏病1例,非何杰金氏病13例。本文结合本组病例对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的发病情况、病理类型及诊断和治疗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恶性淋巴瘤在我国占恶性肿瘤的第八位,原发于胃部较少,仅占胃恶性淋巴瘤的3~5%。病理分何杰金氏病和非何杰金氏病二类。我院1961年~  相似文献   

9.
本文应用核仁组成区银染色(Ag-stainedNucleolasOsganisesRegions,AgNORs)技术对20例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10例非何杰金氏恶性淋巴瘤的石蜡切片标本进行定量研究。结果表明,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细胞核内NORS均值为1.42±0.10(x±SD),显著低于非何杰金氏恶性淋巴瘤的NORS均值(6.08±1.36,x±SD),P<0.001。提示AgNORs的定量研究对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与非何杰金氏恶性淋巴瘤的鉴别诊断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告我科1985年5月~1987年5月用EBVD方案治疗何杰金氏病20例和CEOP方案治疗非何杰金氏淋巴瘤27例的近期疗效和毒性反应。全组病例均经病理证实,何杰金氏病20例,(其中淋巴细胞为主型4例,结节硬化型2例,混合细胞型13例,未分型1例)。  相似文献   

11.
何杰金氏病化疗及/或放疗后发生非何杰金氏淋巴瘤已有报告,非肿瘤性疾病接受环磷酰胺作为免疫抑制治疗后发生的非何杰金氏淋巴瘤亦有报告。我们遇到一例肾病综合征环磷酰胺治愈后6.5年发生盲肠大细胞淋巴瘤,特报告如下。 刘某,男,21岁。1976年5月因高度浮肿,尿蛋白卌,血胆固醇400mg%,白蛋白2.2g%,球蛋白1.7g%,蛋白电泳β26.92%。血常规,离子,肾功  相似文献   

12.
乳腺原发性非何杰金氏恶性淋巴瘤一例据陶苹、樊安银(四川省肿瘤医院乳腺外科)报道:根据新的资料报道,原发于乳腺的非何杰金氏恶性淋巴瘤是较为罕见的结外恶性淋巴瘤。其发病率在0.04~0.53%之间不等。本院自开院来,在16岁~90岁的乳腺肿瘤患者中,仅收...  相似文献   

13.
《肿瘤》1983,(2)
随着免疫学的发展,非何杰金氏恶性淋巴瘤的病理分类已突破了过去单纯形态学的界限,新的免疫分类已引起了各国学者广泛的重现。兹将1982年全国淋巴瘤病理协作组第三次会议修订的“非何杰金氏恶性淋巴瘤工作分类”全文刊载如下,供全国病理学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参考。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告发生于一个家庭的三例非何杰金恶性淋巴瘤。患者均为老年人,母亲和一儿一女,在12个月内相继发病.虽然已有许多各种不同的家族性淋巴增生性疾病的报道,包括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何杰金氏病等,但像这样发生于一个家庭的非何杰金恶性淋巴瘤尚属少见.例1,男性,57岁.1977年9月,左颈部出现肿块,增  相似文献   

15.
肺继发性恶性淋巴瘤28例临床分析刘文衡,赵玉芹,邢福义恶性淋巴瘤常可累及胸部器官。肺继发性淋巴瘤临床较常见,现就28例肺继发性淋巴瘤进行临床分析。临床资料男18例,女10例,年龄8~68岁。何杰金氏病(HD)7例,非何杰金氏淋巴瘤(NHD)21例。全...  相似文献   

16.
睾丸恶性淋巴瘤甚为少见,约占睾丸肿瘤的5%~1,好发于老年人。我室16年中(1968~1984)共遇5例,现报告如下。材料及方法 5例均为我室活检诊断为睾丸非何杰金氏淋巴瘤患者,临床及病理资料完整。将原组织蜡块重新切片,H.E染色,并做了网状纤维、甲基绿一派若宁染色。为鉴别诊断个别病例做了PTAH,Masson三色等特染。按1982年全国淋巴瘤协作组上海会议提出的淋巴瘤工作分类方案进行组织学分型。  相似文献   

17.
原发性大肠恶性淋巴瘤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傅红 《实用癌症杂志》1989,4(3):213-215
恶性淋巴瘤系起源于淋巴网状组织的一种恶性肿瘤.1832年英国病理学家Thomas Hodgkin首先报道7例原发于淋巴结与脾脏的恶性淋巴瘤(1),1865年Smuel Wilks命名为何杰金氏病(Hodgkins Disease),直到1955年Gall根据组织学特征,将恶性淋巴瘤正式划分为何杰金氏淋巴瘤(HD)与非何杰金氏淋巴瘤(NHL)两大类(2)。  相似文献   

18.
随着恶性淋巴瘤和何杰金氏病存活病人的增加,累及软脑膜、胸膜和腹膜的病例也比较多起来。为了明确细胞学诊断在累及软脑膜及胸腹膜的恶性淋巴瘤和何杰金氏病的可靠性,描述和鉴定恶性网状内皮系统细胞和良性炎性细胞、间皮细胞以及脱落上皮间的区别,找出何杰金氏病和非何杰金氏病淋巴瘤病人细胞学制片中各种细胞类型和特征,并且连系到二者的组  相似文献   

19.
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性恶性淋巴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CNS)恶性淋巴瘤是一种较罕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约占CNS原发性肿瘤的0.5~1.3%。占淋巴结外淋巴瘤的2%以下。Henry报告83例原发性CNS恶性淋巴瘤,占全身各系统恶性淋巴瘤的0.7%。Nancy报告13例原发性CNS恶性淋巴瘤,占全身非何杰金氏淋巴瘤的1.7%。本文对原发性CNS恶性淋巴瘤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20.
消化道非何杰金淋巴瘤临床病理分析(附8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淋巴结外器官中,消化道是恶性淋巴瘤的好发部位。国外资料发生于消化道恶性淋巴瘤,在何杰金氏病约占2%,非何杰金淋巴瘤NHL为13—25%。消化道的恶性淋巴瘤分为两组(1)单发于胃肠道淋巴滤泡,局限于胃肠道和邻近的肠系膜淋巴结;(2)病变侵及胃肠道和(或)是周身病变的一部分。单发于胃肠道的恶性淋巴瘤的诊断甚为重要,因可施行手术治疗。本病术前诊断困难.极易误诊为胃癌、肠癌和其他恶性肿瘤。而在手术后经病理检查方能确诊。我院自1966年到1991年共收治消化道NHL8例,术前无一例获得正确诊断,都是术后经病理确诊。术前如能及时诊断及时手术切除,辅以化疗和放疗,予后远比其他恶性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