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据美国媒体报道,这项研究发现,如果人到中年的时候胃部储存了大量的脂肪,以后患上痴呆症的风险会增加,对于那些体重没有超标的人来说也是如此,而此前的说法是将身体肥胖的中年人士涵盖在患病的高风险人群中.  相似文献   

2.
《大众健康》2011,(3):14-14
美国最新研究发现,青少年如果长期失眠,长大后患高脂血症的概率将会大大上升。特别对女性而言,如果青春期能每天增加1小时的睡眠,成年后患高脂血症的风险将会降低17%。  相似文献   

3.
正美国奥勒冈州立大学研究人员一项新的研究显示,如果一个人超过65岁仍在持续工作,寿命会较长。反之,提早退休则可能增加早亡的风险。发表在最近出版的《流行病学与社区健康期刊》上的这项研究结果表明,健康成年人超过65岁以后,每多工作一年,死亡风险就会下降11%;即使是考虑到生活习惯、健康情况、人口统计学等因素,其结果也是一样。一个人即使健康状况不好,持续工作也会活得较长。  相似文献   

4.
糖吃得多了,不仅会带来肥胖、糖尿病等病的风险,现在有研究发现,它还会增加心脏病的风险。据《美国内分泌学会主办的《临床内分泌学与代谢杂志》刊登美国加州大学一项新研究发现,成年人吃糖过多会增加心脏病风险。美国心脏协会建议,糖只能占每天食物热量的5%。而2010年美国饮食  相似文献   

5.
我国布鲁氏菌病诊断方法应用及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布鲁氏菌病是一个全球的公共卫生问题,其诊断方法的研究仍然是热点领域之一。本文将对中国、美国和WHO布鲁氏菌病诊断标准进行比较。对我国目前布鲁氏菌病的主要检测方法及现阶段分子生物学检测进展进行阐述,并对各种诊断方法的特点进行比较。虽然我国已经建立了较完整的诊断体系,但是到目前为止仍没有一种既简单又快速,且灵敏度和特异度都很高的检测方法,这需要进一步研究,为以后完善我国布鲁氏菌病诊断标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美国研究人员最近发现,如果女性的体型像苹果,腰围大于88cm,即使体重正常,也会增加患哮喘的风险。  相似文献   

7.
据国外的一项研究表明,老年人中风以后,如果在24小时内患者体温异常升高将会增加死亡的危险。同时另一研究也证实,中风以后立即降温可大大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8.
《大众健康》2011,(6):15-15
美国科研人员最新研究发现,如果男孩经常暴露于“二手烟”的环境中,他们长大后,患高血压的风险将增加。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中国中老年人群抑郁症状变化模式与心血管代谢性共病的相关性,为心血管代谢性共病的早期预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本研究利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纳入10 027名研究对象。根据2011—2013年研究对象抑郁症状变化情况分为四组:持续无抑郁症状组、抑郁症状缓解组、新发抑郁症状组、持续抑郁症状组,随访至2018年。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不同抑郁症状变化模式与心血管代谢性共病发生的关系。结果 10 027名研究对象,调整各种协变量后,与持续无抑郁症状组比较,新发抑郁症状组(OR=1.29, 95%CI:1.02~1.66)和持续抑郁症状组(OR=1.61, 95%CI:1.31~1.98)发生心血管代谢性共病的风险增加,而抑郁症缓解组发生心血管代谢性共病的风险无统计学意义(OR=1.16,95%CI:0.92~1.45)。结论 新发和持续抑郁症会增加中老年人心血管代谢性共病的发生风险,而抑郁症缓解人群发生心血管代谢性共病的风险不会增加。  相似文献   

10.
据国外的一项研究表明,老年人中风以后,如果在24小时内患者体温异常升高将会增加死亡的危险.同时另一研究也证实,中风以后立即降温可大大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1.
《长寿》2009,(11):54-54
美国健康新闻网日前报道,如果人在中年时就单独居住,会增加其到老年时患阿尔茨海默氏症(即早老性痴呆症)的风险。  相似文献   

12.
正美国罗格斯大学科研人员在最近出版的《肿瘤学》期刊上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如果女性经常使用染发剂或化学松弛剂,患乳腺癌的风险就会增加。乳腺癌是全球第二大常见癌症,也是女性最常见癌症。2012年,全球被诊断为乳腺癌的女性接近170万人。研究人员表示,乳腺癌风险与许  相似文献   

13.
马长生 《健康》2014,(6):10-11
<正>据研究,全球的心血管疾病死亡原因,高血压病排第一;吸烟排第二;高胆固醇排第三;超重排第四;低蔬菜水果摄入排第五;第六是缺少运动;第七是饮酒。很多人认为高血压病不是病。实际上如果一个人患上了高血压病不吃药、不治疗的话,那么他患脑卒中的风险会增加4倍,患心力衰竭的风险会增加4倍,患肾衰竭的风险也会大大增加。所以一旦患上了高血压病,如果不积极治疗,对健康是很不利的。高血压病患者的服药指南1高血压患者注意服药时间高血压病患者通常需要常年服药。什么时间吃药好呢?要根据血压情况来服药。如果晨起血压高,那么天一亮吃药疗效好;如果上午10点钟、11点钟最高,那就吃完早饭再吃。有些人下午血压特别高,就可以中午吃。得了高血压病,不用担心,只要好好  相似文献   

14.
英国一项最新研究显示,儿童经常暴露在二手烟环境中会显著增加患脑膜炎的风险,研究人员呼吁人们尽量避免在孩子周围吸烟。此外,如果母亲在怀孕时曾吸烟,则孩子患侵入性脑膜炎球菌病的风险更高,超出正常情况的三倍以上。据介绍,侵入性脑膜炎球菌病是导致细菌性脑膜炎的重要原因,这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气象因素对云南省西南部地区恙虫病流行的影响与滞后效应,为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2007-2018年云南省西南部保山、临沧、德宏地区恙虫病资料及同期气象资料,构建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研究气温、湿度和降雨对恙虫病发病的累积滞后效应。结果 2007-2018年云南省西南部地区共报告恙虫病19 975例;周平均气温、周平均相对湿度与恙虫病发病风险均呈J形曲线,周平均气温>23℃、周平均相对湿度>80%以及周平均降雨量在20~60 mm之间和>100 mm时,恙虫病累积发病风险增加;以M为参考,较低气温(11.22℃,14.83℃)、较低湿度(53.18%,65.36%)、较低降雨(0.00 mm,0.55 mm)可降低发病风险,较高气温(22.27℃,23.45℃)、较高湿度(80.14%,84.38%)以及较高降雨(37.17 mm,74.42 mm)都可增加发病风险,气温滞后效应可分别持续10、16周,在暴露当周发病风险最大;湿度滞后效应可分别持续10、17周;降雨滞后效应可持续25周,第4周发病风险最大。结论 气温、湿度和降雨对恙虫病发病具有非线性影响和滞后效应,高温、高湿及强降雨会增加恙虫病的发病风险,提示有关部门应根据气象条件实施干预和防控,提高防控效率。  相似文献   

16.
自从1942年惠氏药厂的倍美力(一种天然结合雌激素)被美国FDA批准用于治疗更年期综合征以来,至今已有60多年的历史。这期间,医学界对激素治疗的认识可谓是有起有落。激素治疗受到的第一次打击是在上个世纪70年代。那时候,临床上一般是单用雌激素来改善绝经的症状。后来发现这一疗法会引起子宫内膜增生,使得子宫内膜癌的风险增加。于是人们开始拒绝雌激素替代疗法。以后发现,如果使用复合雌-孕激素,不会增加上述危险。同时, 有些研究表示雌激素治疗对血脂和神经细胞有好处,这样,雌激素替代疗法又迎来了新的高潮。到了2002年的7 月份,美国妇女健康协会(HWI)的一份临床报告又改变了雌激素替代疗法的命运。报告显示长期使用雌激素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及乳腺癌的风险,接下来又出现一个雌激素治疗的低潮。最近,全球权威的医学机构之一“国际  相似文献   

17.
《rrjk》2014,(9)
<正>最新研究称,肥胖者比正常体重者更有可能患肾结石,不过,重度肥胖者患肾结石的风险看上去并不会增加。研究结果刊登在最新一期《泌尿学杂志》上。肾结石是指发生于肾盏、肾盂及肾盂与输尿管连接部的结石。如果有肾结石,会出现排尿困难,令患者十分痛苦。不过,即便不能自行将结石排出体外,人们也很少会要求手术或其他类型的治疗。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的布莱恩·马特拉加博士及同事  相似文献   

18.
心理     
《健康》2013,(5):5
儿时脾气大中年易患心脏病一项研究表明,如果孩子在童年时期爱发脾气,那么他们步入中年后患上心脏病的风险就会增加。在儿时如果总是感到悲伤痛苦,那么40岁出头的时候患上心脏病或脑卒中的概率就会显著增加。相反,保持冷静和注意力集中的孩子今后患上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就会降低。这项研究认为:持久性的心理悲痛会造成应激反应功能失调,早年的这种负面情绪会对人体健康造成长期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9.
蒲昭和 《健康》2012,(2):14-14
新加坡一项研究显示,孕妇和丈夫的年龄均对流产风险有较大影响。如果孕妇年龄超过34岁,其流产的风险是34岁以下者的两倍;如果丈夫的年龄在40岁以上,不论妻子的年龄大小,流产的风险都会增加7倍。研究还发现,有流产记录和体内孕酮水平过低的孕妇,流产的风险也会增加。  相似文献   

20.
美国波士顿一家医学中心在美国心脏医学会上发表研究报告时指出,如果平常饮食定量的人,突然吃大餐,对心脏会有不良的影响。研究报告指出,平常不吃大餐的人,如果享有一顿特别的大餐后,两小时内发生心肌梗死的概率是平时的4倍。这种风险对于健康成年人来说,概率当然小得多,但对于一些高胆固醇、高血压、糖尿病患者,会使他们增加突发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