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原花青素(PC)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Caspase-3表达和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方法4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PC低剂量治疗组和PC高剂量治疗组,线栓法建立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各组于缺血90min再灌注24h用免疫组化法观察大鼠额顶部皮质Caspase-3蛋白表达,采用TUNEL法检测神经细胞凋亡,并进行TTC染色和HE染色观察脑梗死体积及病理形态学变化。结果缺血再灌注组与假手术组比较,Caspase-3表达增加,凋亡细胞明显增加;PC治疗组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均显著减少Caspase-3表达,减少凋亡细胞,高、低剂量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治疗组脑组织缺血损伤病理学改变均明显轻于缺血再灌注组,PC高剂量治疗组缺血改变亦轻于低剂量治疗组。PC治疗组脑梗死体积均较缺血再灌注组减小,且高、低剂量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对缺血再灌注脑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通过减少Caspase-3表达,抗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过氧化物酶小体增殖剂激活型受体γ(PPARγ)激动剂吡格列酮对大鼠局灶性缺血再灌注脑组织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MCAO/R),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生理盐水干预组(NS组)、低剂量吡格列酮干预组(LDP组,10 mg/kg)、高剂量吡格列酮干预组(HDP组,15 mg/kg).再灌注22 h后观察大鼠神经功能评分,采用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法测定脑梗死体积,常规HE染色观察脑组织病理变化.结果 与NS组比较,吡格列酮干预组(LDP组和HDP组)大鼠的神经功能评分明显降低、脑梗死体积缩小(P均<0.05),而且其脑组织神经细胞受损的程度下降,尤其以HDP组更为显著.结论 PPARγ激动剂吡格列酮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以大剂量组为优.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叶黄素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将雄性小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叶黄素高、中、低剂量处理组。线栓法建立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法测定脑梗死面积。采用不同方法评价脑组织病理学,变化、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及细胞间粘附因子-1(ICAM-1)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叶黄素剂量依赖性地减少梗死面积,改善病理学变化,降低MPO活性和ICAM-1表达。结论叶黄素可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4.
L-NAME对SIM治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一氧化氮合酶(NOS)抑制剂左旋硝基精氨酸甲酯(L-NAME)对辛伐他汀(Simvastatin,Sim)治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影响。方法 ①采用Zea Longa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模型。②54只雄性大鼠以辛伐他汀或其溶媒灌胃治疗2w,于MCAO手术前45min,经侧脑室注射L-NAME,MCAO 2h再灌注22h对大鼠进行神经功能缺陷评分,随后大鼠取脑制冠状切片,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后测量脑梗死体积。另取54只雄性大鼠操作同上,再灌注22h取脑制成匀浆,测量脑组织中乳酸(LA)、丙二醛(MDA)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 辛伐他汀治疗可缩小大鼠MCAO后的脑梗死体积,改善神经功能。减少脑组织内LA和MDA生成,升高SOD活性,L-NAME可取消辛伐他汀的上述作用。结论 辛伐他汀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L-NAME可取消这一作用,其机制可能与L-NAME抑制辛伐他汀上调eNOS基因表达和活化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尤瑞克林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模型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组和尤瑞克林治疗组,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缺血2 h再灌注24 h后,观察各组大鼠神经行为学评分,HE染色观察神经细胞组织形态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磷酸化p38MAPK的表达,TUNEL法检测凋亡细胞。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神经行为学评分明显升高(P<0.01),HE染色神经细胞受损明显(P<0.01),脑组织磷酸化p38MAPK表达水平、凋亡神经细胞数量明显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尤瑞克林治疗组大鼠的神经功能缺损得到改善、神经元形态结构损伤减轻、磷酸化p38MAPK表达水平以及神经细胞凋亡数量回降(P<0.01)。结论尤瑞克林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有神经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p38MAPK活化、减少神经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6.
尼美舒利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选择性环氧合酶 -2 (Cyclooxygenase -2 ,COX -2 )抑制剂尼美舒利 (nimesulide)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后神经功能缺陷、脑梗死体积及前列腺素E2 (PGE2 )含量的影响。方法 用线栓法制作大鼠脑缺血 /再灌注损模型 ,动物分别于缺血前 3 0min、再灌注后 6h、12h给予 3个不同剂量尼美舒利 ( 3、6和 12mg/kg ,ip)或等体积的溶媒。于再灌注后 6、12、2 4h进行神经功能评分 ;采用TTC染色法测定脑梗死体积 ;应用ELISA法检测PGE2 含量。结果 尼美舒利呈剂量依赖性减少脑梗死体积并改善功能预后 ,与溶媒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各尼美舒利治疗组脑梗死后PGE2 含量和溶媒组相比显著降低。结论 尼美舒利对缺血性脑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其保护作用可能与通过减少花生四烯酸环氧酶途径代谢产物抑制脑缺血后的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大鼠局灶性缺血再灌注脑组织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m PTP)的影响。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45只,随机分为Ⅰ组(空白对照组)、Ⅱ组(缺血再灌注组)、Ⅲ组(右美托咪定组)各15只。采用线栓法阻塞大脑中动脉,然后恢复灌注,制备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MCAO),各组于脑缺血2 h后进行再灌注,再灌注22 h后处死大鼠,取脑组织,采用TTC染色法测定脑梗死体积,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线粒体mPTP开放程度。结果Ⅱ组和Ⅲ组的脑梗死体积比和mPTP开放程度高于Ⅰ组(P<0.05);Ⅲ组的脑梗死体积比低于Ⅱ组(P<0.05),Ⅱ组和Ⅲ组的mPTP开放程度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可减轻大鼠局灶性缺血再灌注损伤,但对mPTP开放程度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COX抑制剂凯纷对脑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3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均分为三组,即A组(I/R组)、B组(I/R+凯纷10mg/kg)、C组(I/R+凯纷15mg/kg)。采用颈内动脉丝线栓塞大脑中动脉(MCAO)模型,再灌注后24、48、72h分别观察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DS评分),72h后处死实验大鼠,取大脑切片行10g/L2,3,5-氯化三苯四唑(TTC)染色,测量并计算脑梗死容积百分比。结果再灌注后24、48、72h各组NDS评分,B、C两组明显高于A组(P<0.05),B、C组间24、48、72hN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灌注后72h脑梗死容积百分比B、C两组均明显低于A组(P<0.01)。结论 COX-2抑制剂凯纷可明显减轻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COX抑制剂凯纷对脑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3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均分为三组,即A组(I/R组)、B组(I/R+凯纷10mg/kg)、C组(I/R+凯纷15mg/kg)。采用颈内动脉丝线栓塞大脑中动脉(MCAO)模型,再灌注后24、48、72h分别观察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DS评分),72h后处死实验大鼠,取大脑切片行10g/L2,3,5-氯化三苯四唑(TTC)染色,测量并计算脑梗死容积百分比。结果再灌注后24、48、72h各组NDS评分,B、C两组明显高于A组(P<0.05),B、C组间24、48、72hN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灌注后72h脑梗死容积百分比B、C两组均明显低于A组(P<0.01)。结论 COX-2抑制剂凯纷可明显减轻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生脉注射液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 雄性SD大鼠80只,体重250 ~ 300 g,随机分为5组(n=16):Ⅰ组(假手术对照组)、Ⅱ组(脑缺血再灌注组)、Ⅲ组(生脉预处理组)、Ⅳ组(生脉后处理组)和Ⅴ组(生脉对照组).Ⅱ组、Ⅲ组、Ⅳ组大鼠采用线栓法进行脑缺血2h.Ⅲ组大鼠线栓成功前60 min给予腹腔注射生脉15 mL/kg,Ⅳ组大鼠线栓成功后10 min给予腹腔注射生脉15 mL/kg.再灌注24 h时进行神经功能障碍评分,随后取脑组织,测定脑梗死灶体积、细胞凋亡率、Bcl-2及Bax表达,并且计算Bcl-2与Bax的比值(Bc卜2/Bax).结果Ⅰ组和Ⅴ组相比,神经功能障碍评分、脑梗死灶体积、细胞凋亡率、Bcl-2及Bax表达、Bcl-2与Bax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Ⅰ组和Ⅴ组比较,Ⅱ组、Ⅲ组、Ⅳ组神经功能缺陷评分、细胞凋亡率、Bcl-2及Bax表达均升高,Bcl-2/Bax降低,脑梗死灶体积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与Ⅱ组比较,Ⅲ组和Ⅳ组神经功能障碍评分降低,Ⅲ组和Ⅳ组细胞凋亡率和Bax表达降低,脑梗死灶体积缩小,Bcl-2表达和Bcl-2/Bax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0.01).与Ⅳ组比较,Ⅲ组脑梗死体积缩小,细胞凋亡率和Bax表达降低,Bcl-2表达和Bcl-2/Bax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0.01).结论 生脉注射液预处理和后处理可减轻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其机制与上调Bcl-2表达、下调Bax表达从而降低细胞凋亡的发生有关;且生脉注射液预处理较后处理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吴茱萸次碱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及脑组织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影响。方法大鼠实验前30min静脉注射吴茱萸次碱(50、100、300μg·kg-1),然后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缺血2h,再灌注24h。于再灌注后6、12、24h进行神经功能缺陷评分;采用TTC染色法测定脑梗死体积;放射免疫法检测脑组织匀浆中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含量。结果吴茱萸次碱呈剂量依赖性减少脑梗死体积并改善功能预后,与溶媒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各吴茱萸次碱治疗组脑梗死后CGRP含量和溶媒组比较显著增高。结论吴茱萸次碱对缺血性脑损伤有明显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促进脑组织CGRP的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三七通舒胶囊在体外模拟脑缺血再灌注诱导的神经元损伤中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培养小鼠神经元细胞,模拟缺血90min,加入三七通舒后正常培养24h,观察各组神经元的存活率及形态学改变。采用TUNEL法检测早期细胞凋亡程度。结果三七通舒胶囊能显著提高神经元细胞缺血再灌注24h后的存活率维持细胞形态,显著降低细胞的凋亡程度(P〈0.01)。结论三七通舒胶囊能改善神经元的存活,具有神经保护作用,可显著抑制脑缺血再灌注诱导的神经元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脑心通对大鼠脑缺血的保护作用.方法 应用线栓法制备大鼠脑缺血模型.将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各组分别于术后给予不同剂量脑心通灌胃,术后24、48、72、96h取脑组织进行HE染色、TTC染色及测定bcl-2表达的动态变化.结果 低、高剂量组均能减少大鼠脑梗死体积;提高脑缺血区bcl-2的表达.结论 脑心通对大鼠脑缺血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诱导型环加氧酶(COX-2)抑制剂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IRI)的保护作用,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2h/再灌注24h模型,治疗组在再灌注同时灌胃给予罗非昔布(Rofe-coxib)2.24mg/kg,对照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免疫组化法测定脑组织中COX-2表达情况,用软件计算脑梗死面积,测定脑组织NO含量及NOS活性变化。结果 CIRI后脑组织COX-2表达增加,Rofecoxib 2.24mg/kg可有效抑制COX-2活性,能明显缩小脑梗死灶,降低NOS活性及NO含量。结论 Rofecoxib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丹参多酚酸盐对大鼠局灶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永俊  张一  董博  王强  李璐  杨常春 《现代预防医学》2009,36(23):4535-4537
[目的]观察丹参多酚酸盐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方法]SD大鼠分为4组,分别为假手术组、缺血对照组、丹参多酚酸盐治疗组(10 mg/kg)、丹参多酚酸盐治疗组(30 mg/kg).采用Longa法建立大鼠局灶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MCAO),正常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丹参多酚酸盐治疗组在术后当天(术后60 min)及术后d1,d 2分别按设定剂量通过腹腔注射给予丹参多酚酸盐,丹参多酚酸盐溶于0.9%生理盐水中;假手术组和缺血对照组则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各组大鼠在实验时根据实验设计在再灌注24 h或72 h处死,收集标本进行检测.TTC染色测定脑梗死体积,LONG法进行神经行为学评分,同时按照试剂盒说明检测血清中SOD,GSH-Px和MDA的变化. [结果](1)与缺血对照组比较,丹参多酚酸盐可以明显降低实验大鼠的行为学评分和减少的脑梗死体积,且丹参多酚酸盐(30mg/kg)组降低较丹参多酚酸盐(10 mg/kg)组更为显著(P<0.05). (2)与假手术组相比,缺血对照组、丹参多酚酸盐(10 mg/kg)组和丹参多酚酸盐(30 mg/kg)组血清中SOD和GSH-Px的活性明显下降(P<0.01),但丹参多酚酸盐能明显提升脑组织中SOD和GSH-Px的活性且随着药物剂量的增大,SOD和GSH-Px的活性增加越明显(P<0.01).(3)与假手术组相比,缺血对照组、丹参多酚酸盐(10 mg/kg)组和丹参多酚酸盐(30 mg/kg)组MDA的含量明显升高(P<0.01),但丹参多酚酸盐则能明显降低脑组织中MDA的含量且随着药物剂量的增大,MDA减少越明显(P<0.01). [结论] (1)丹参多酚酸盐能减少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梗死体积和降低神经行为学评分,表明丹参多酚酸盐对脑缺血具有保护作用. (2)丹参多酚酸盐能使大鼠血清中SOD和GSH-Px的活性增加,而MDA含量下降,说明丹参多酚酸盐能缓解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自由基产生和清除系统的失衡,从而发挥脑缺血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TanⅡA)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P-选择素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TanⅡA低剂量治疗组和TanⅡA高剂量治疗组,线栓法建立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TanⅡA治疗组于术前连续灌胃给药3d,1次/d。用免疫组化法观察缺血90min再灌注24h大鼠额顶部皮质P-选择素和ICAM-1表达,进行2,3,5-三苯基氯化四氮唑(TTC)染色和HE染色观察脑梗死体积及病理形态学变化。结果脑缺血再灌注24h,缺血再灌注组P-选择素和ICAM-1表达均明显增加,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TanⅡA低、高剂量治疗组均显著减少P-选择素和ICAM-1表达(均P〈0.01),低、高剂量组之间差异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TanⅡA低、高剂量治疗组脑梗死体积较缺血再灌注组减小,低、高剂量组之间差异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TanⅡA低、高剂量治疗组脑组织缺血损伤病理学改变明显轻于缺血再灌注组,TanⅡA高剂量治疗组缺血改变亦轻于低剂量治疗组。结论TanⅡA对缺血再灌注脑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阶段P-选择素和ICAM-1所介导的炎症反应有关,高剂量TanⅡA(30mg/kg)的保护效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详细说明建立一种操作简便、稳定可靠的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的方法与注意事项。方法 2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两组(模型组和假手术组)。参照并改进Koizumi及Zea-Longa腔内线栓法制备大脑中动脉阻断(MCAO)模型。结果模型组大鼠神经缺陷体征明显,梗死灶明显,梗死部位较恒定;假手术组脑组织结构完整,未见缺血性改变,TTC染色无梗死灶。结论用线栓法制备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胰蛋白酶抑制剂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脑保护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 采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 (MCAO)缺血 1h再灌注 2 4h模型 ,2 4只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生理盐水对照组和胰蛋白酶抑制剂治疗组。采用Zea -Longa评分法观察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TUNEL法分别观察各组P53 蛋白表达和细胞凋亡。结果 神经功能缺失评分假手术组为 0分 ,生理盐水对照组为 2 8± 1 0分 ,胰蛋白酶抑制剂治疗组为 1 3± 0 7分 ;P53 蛋白染色阳性细胞数假手术组为 0个 ,生理盐水对照组为 12 3± 2 5个 /高倍视野 ,胰蛋白酶抑制剂治疗组为 5 5± 1 3个 /高倍视野 ;凋亡细胞数假手术组为 0个 /高倍视野 ,生理盐水对照组为 7 6± 1 0个 /高倍视野 ,胰蛋白酶抑制剂治疗组 3 5± 0 9个 /高倍视野。胰蛋白酶抑制剂治疗组各项数据均较生理盐水对照组显著减少 ( P <0 0 1)。结论 胰蛋白酶抑制剂可明显减轻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抑制神经细胞P53 蛋白的表达 ,抑制细胞凋亡 ,是脑保护作用的分子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番茄红素(LP)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I/R)及机体氧化应激水平影响的作用和机制。方法将大鼠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假手术组和两个实验组大鼠(分别每天灌胃5或20mg/kg番茄红素),15d后采用大脑中动脉栓塞法(MCAO)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分别在再灌注后第3h和第24h进行神经行为评分;再灌注24h后处死动物,计算脑梗死体积;测定脑组织一氧化氮(NO)、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丙二醛(MDA)及血清尿酸(UA)的含量及活性,并采用RT-PCR法检测脑皮质组织中低氧诱导因子(HIF)-1α mRNA、Bcl-2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番茄红素组大鼠的脑梗死体积较小,神经症状较轻,脑组织SOD、CAT活性较高,iNOS活性及MDA、NO、血清UA的含量较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LP高剂量组HIF-1α mRNA表达上调;而Bcl-2 mRNA表达上调仅在LP低剂量组较为明显。结论番茄红素对大鼠的局灶性脑I/R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提高抗氧化酶活性,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降低iNOS活性,上调脑组织HIF-1α和Bcl-2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抗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大鼠局灶脑缺血模型,观察辛伐他汀抗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及钙蛋白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辛伐他汀能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降低钙蛋白酶活性。结论辛伐他汀抗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可能与降低钙蛋白酶的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