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8 毫秒
1.
申瑶  耿直  李平 《山东医药》2005,45(29):75-75
2002年11月~2005年4月,我科共收治48例老年肺部感染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 总结重度颅脑损伤术后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要点。方法对87例重度颅脑损伤术后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在药物治疗基础上实施包括病情监护、早期留置胃管、饮食指导及心理疏导在内的一系列护理干预。结果87例患者中,有49例在1周内治愈,26例在2周内治愈,10例死亡,2例放弃治疗。结论积极有效的护理是降低重度颅脑损伤术后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病死率的重要环节,而且对减少并发症、改善患者预后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老年COPD并发上消化道出血42例临床分析江苏省职业病防治研究所(210037)张兆果江苏省吴江市第二人民医院(215200)姚品芳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COPD)和上消化道出血,在老年患者都很常见。本文收集资料较完整的上消化道出血病例300例,其中合...  相似文献   

4.
上消化道出血并发急性脑梗死24例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上消化道出血并发急性脑梗死的病例鲜见报道,应总结其临床特点。目的:探讨上消化道出血并发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特点。方法:分析24例上消化道出血并发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本组24例患者的平均年龄63.0岁.9例(37.5%)上消化道出血病因为肝硬化,14例(58.3%)为大出血,14例(58.3%)使用抗纤溶药物,21例(87.5%)伴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糖尿病等与动脉硬化有关的因素。发生脑梗死的平均时间为上消化道出血后3.6d,大面积梗死多见。结论:对上消化道出血伴有与动脉硬化有关的因素(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糖尿病等)以及既往有肝硬化史的老年患者,尤其是大出血者。应认识到并发急性脑梗死的危险,出血后3d左右脑梗死的发生率最高。治疗应禁用或慎用抗纤溶药。  相似文献   

5.
高血压性脑出血的并发症是影响其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其中上消化道出血占7.6%,预后差[1],病死率高达58.3%[2]。因此做好脑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预防及护理是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的有效途径,本文总结了我科近4年间收治的17例脑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防治及护理经验,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跟踪随访接受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的老年冠心病患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情况,探讨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中应用的安全性以及预防上消化道初学的有效措施。方法选取接受长期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的老年冠心病患者200例,其中男性患者100例,女性100例,对其进行跟踪随访,观察消化道出血的发生情况(出血发生时间)和治疗情况。随访时间为1年。结果所有患者经过1年的随访时间,共有14例发生上消化道出血。同时,应用质子泵抑制剂(PPI)、麦滋林+PPI、单纯应用双联抗血小板药物(作为对照组)治疗的患者人数分别为70、80、50例,三组的上消化道出血的人数分别为4、1、9例。结论接受双重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多在1年内发生上消化道出血,1年内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为7%,若联合应用麦滋林等胃粘膜保护剂与PPI可以最大程度的预防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护理干预策略和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1月到本院接受治疗的98例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9例(基础护理)与观察组49例(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住院时长、止血时长、出血次数及并发症发生率指标。结果治疗结束,观察组在住院时长、止血时长、出血次数及并发症发生率指标上均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方法可有效改善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预后,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行胃镜检查诱发急性心肌梗塞1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行胃镜检查诱发急性心肌梗塞18例卢万桢,韩跃刚,卢琳,葛运法我院从1990年6月至1993年6月,因上消化道出血作纤维胃镜(内镜)检查的老年患者共181例,其中18例在镜检后并发急性心肌梗塞(AMI)。18例中,男性13例、女性5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原发性脑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护理程序和措施。方法分析2003年1月—2008年12月69例原发性脑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护理资料。结果 69例原发性脑出血患者中壳核出血49例(71.0%),上脑出血9例(13.1%),脑出血7例(10.1%),小脑出血4例(5.8%)。经住院综合治疗和积极护理,治愈好转者51例(73.9%),病情加重,死亡者15例(21.1%),自动退出3例。结论除正确的诊断和积极的综合治疗外,精心恰当的临床护理,可以提高原发性脑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救治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
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排便的护理干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后排便的影响。方法将64例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给予心理疏导、饮食护理、用药护理及行为疗法等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给予常规的住院评估和住院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便秘、再出血和肝性脑病的发生率。结果干预组便秘、再出血和肝性脑病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通过综合护理干预可降低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便秘、再出血和肝性脑病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老年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相关因素。方法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395例,研究其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情况。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老年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结果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合并上消化道出血214例,占54. 18%。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性别、肝功能分级、肝硬化病因与是否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无关(P>0. 05);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多于无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门静脉内径高于无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不良饮食习惯多于无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且有统计学差异(P<0. 05)。将单因素分析具有统计学差异的因素纳入多因素回归分析,食管胃底静脉曲张、门静脉内径和不良饮食习惯为影响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相关影响因素中,食管胃底静脉曲张、门静脉内径和不良饮食习惯为其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老年男性上消化道出血8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男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方法对我院2009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病例老年男性组(A组)42例及中青年男性组(B组)40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 A组的呕血黑便率、无腹痛率、并发休克率、伴随疾病率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消化性溃疡仍是老年男性上消化道出血的首位病因,老年男性组胃溃疡(GU)略多于十二指肠溃疡(DU),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中青年男性组DU明显多于GU,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男性上消化道出血呕血黑便率高,常无腹痛,伴随疾病多,消化性溃疡仍是老年男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病因。  相似文献   

13.
老年人急性心肌梗塞并发上消化道出血25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老年人急性心肌梗塞并发上消化道出血25例分析袁光善,李崇民,宋威,杨贵琦急性心肌梗塞(AMI)是临床常见急症之一,我们报道AMI并发上消化道出血25例。临床资料系1983~1992年依据病史、心电图演变、心肌酶谱变化而确诊为AMI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丘脑出血(TH)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诱发因素、诊疗经过、经验教训以及预后。方法对8年中经影像学检查证实TH并发上消化道出血住院的46例病人进行临床分析。结果235例丘脑出血病人中,并发上消化道出血46例,其中治愈7例.好转10例,死亡29例。结论TH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是严重威胁病人生命的急症,对重症病人进行预防。对有先兆的病人及早进行紧急抢救是降低其死亡率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老年人心肌梗死(AMI)溶栓抗凝治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25例AMI患者静脉注射尿激酶(UK)溶栓和肝素抗凝治疗。结果梗死的相关动脉(IRA)再通率达61.9%,溶栓抗凝治疗显著降低老年AMI病死率,本组发生出血并发率4例,皮肤瘀斑2例,牙龈出血1例和上消化道出血1例。结论无禁忌症的老年AMI溶栓抗凝治疗,方法简单异形,疗效肯定,能有效地增加血管再通性,降低病死率。周密细致的护理也是病死率降低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是临床常见急症 ,随着年龄增长 ,老年人的心、肺、脑、肾等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减退 ,故老年患者在出血后更易并发多器官衰竭(multipleorganfailure ,MOF) ,预后差。本文就中山医院近年来收住的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并发MOF的病例作一分析 ,以初步探讨其可能的诱因及预防措施。1 资料与方法1.1对象 收集中山医院 1993~ 2 0 0 0年住院的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 76 7例 ,其中 30例发生MOF ,占3.9% ,男 17例 ,女 13例 ,年龄 6 0~ 92岁 ,平均 70 .9岁。1.2上消化道出血诊断依据 有呕血、黑便并经…  相似文献   

17.
近 3年来 ,我们应用洛赛克治疗急性脑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出血 32例 ,效果良好。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选择 32例住院治疗的急性脑出血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患者 ,均经 CT或 MRI确诊为急性脑出血 ,既往无消化性溃疡病史 ,在发病后出现上消化道出血症状 ,符合应激性溃疡诊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老年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并发医院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以利于合理防治。方法回顾性调查老年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住院患者210例,对69例并发医院感染病例(感染组)与141例未并发医院感染病例(非感染组)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210例老年患者中,发生院内感染69例,感染率32.9%。患者营养状况、体力状况、住院时间、侵入性操作与发生医院感染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性别、贫血程度无明显相关性。医院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和泌尿道、导管相关血源性感染为主,分别占55.1%、40.6%和4.3%。菌群组成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64.6%。结论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住院期间易发生医院感染,感染发生与患者营养状况、体力状况、住院时间、侵入性操作有关,应重视危险因素,采取积极应对措施,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与上消化道出血的关系。方法对急性脑卒中的病变性质及部位与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及病死率以及上消化道出血与意识障碍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急性脑卒中患者692例中68例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意识障碍与上消化道出血关系密切,随意识障碍程度加深,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升高。结论出血性脑卒中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比率明显高于缺血性脑卒中,合并意识障碍则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高,急性脑卒中如并发上消化道出血则预后差。  相似文献   

20.
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诱因分析及预见性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诱因,提出针对性的护理方法,对患者进行预见性护理。方法收集124例肝硬化门脉高压症住院患者的资料,对照分析导致出血的诱因,总结预见性护理方法。结果出血组诱因可查的比例为60%。季节、时间、气温是最主要诱因;饮食及服药不当、腹内压增高、情绪不稳是次要诱因。结论识别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诱因,实施预见性护理是提高抢救成功率、促进疾病好转、预防再出血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